浅析三峡大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路径研究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f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走访调研浙江大学、宁波大学、温州大学、深圳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山东大学六所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情况,从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工作机制、教育体系、实施举措等方面进行梳理、对比,探索三峡大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路径。
  关键词: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5-0085-02
  近年来,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加强,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毕业生创业就业、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积极进展[1]。但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历史较短,仍存在不少问题,如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结合度不高,与实践脱节,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欠缺,指导帮扶不到位等,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亟待健全[2]。为此,我们对浙江大学、宁波大学、温州大学、深圳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山东大学这六所學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调研,结合三峡大学办学特点探索三峡大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路径。
  一、研究方法
  利用走访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选取四所南方高校和两所北方高校为调研对象,他们分别是浙江大学、宁波大学、温州大学、深圳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山东大学,详细了解六所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利用对比研究方法,通过对六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工作机构、教育体系、实施举措等梳理、对比,探索我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路径。
  二、调研结果分析
  1.人才培养目标。所调研的六所高校都有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都以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为导向,但各高校又根据学校类型和定位不同,有所差异。如浙江大学要求“具有国际视野”,培养“未来领导者”;宁波大学要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温州大学需要“重实践”的“应用型人才”;深圳大学则是培养“事业骨干和创新创业人才”。总体来说,学校层次越高,定位也越高,同时对人才培养的竞争力要求也越高。
  2.工作机制。所调研的六所高校都有强有力的工作机构来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其中,浙江大学、深圳大学两所高校未成立创业学院,但都有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并直接由校长担任了领导小组组长,将校内涉及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生处、教务处等部门纳入工作组,统一协调各项工作。宁波大学、温州大学都有创业学院之类机构,尤其是温州大学,其创业学院为处级建制、实体运作,有自己的师资资源,并直接招收学生。
  3.教育体系。所调研的六所高校工作思路上层次分明,均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首先是各高校均开设了创新创业类的课程,不仅有全校性、通识性的基础创新创业课程,还有各具特色的、可跨专业的创新创业选修课程。其次是分阶段系统推进,构建创新创业生态圈,从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激发,创新创业训练,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孵化落地等方面分阶段推进,全链条构建创新创业生态圈。再次是注重资源整合,不仅从学校方面加强顶层设计,协调校内相关部门,共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还从社会方面开展合作,争取资金、场地等资源。最后是着眼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开展各类讲座、沙龙,举办创新创业赛事,契合当地区域特质打造特色活动。
  4.实施举措。所调研的六所高校在趋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背后,在具体实施方面都有自己独到之处,各具特色。有的高校注重创新创业项目孵化、有的高校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浙江大学采取的是基于创新的创业教育,实施全链条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宁波大学以教育为基础,以实践为导向分层引导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温州大学注重创业项目孵化,以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展为核心;深圳大学注重学生创新创业成果的培育,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多创新创业训练机会,提高创新创业能力。这些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展现出的特色,也与该校所处的层次,所在地区的特质有明显关系。
  三、三峡大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路径研究
  结合六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我校区域特色、水利电力行业特色、学科、专业特质及湖北省及宜昌市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等方面情况,探索三峡大学深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
  1.理顺体制机制,保障创新创业发展。加强组织领导。学校层面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领导担任组长,统一领导各项工作。在创新创业教育学院设立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落实。鼓励各学院设立专门工作机构落实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强化制度建设。不断深化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从培养计划、学分认定、学生评价等多方面优化学生管理制度,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供支持。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创业实践,鼓励教师更多投入创新创业指导,充分调动教师学生的积极性。在学院年度绩效考核中增加创新创业工作考核,研究制定配套措施和政策,不断完善改革举措,丰富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加大资源投入。
  2.建设课程体系,厚植创新创业土壤。基础课程模块。依托经济与管理学院,开设管理、财务、营销等方面的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程,借助工程训练中心开设3D打印、数控机床等先进制造方面的创新基础课程,向学生传授创新创业基础知识和方法,面向全校学生开课,让学生对创新创业这一概念从未知到已知、从知之甚少到全面了解,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能力提高模块。广泛联系知名企业家、创业校友,工商、税务、人社等政府部门负责人,以讲座、沙龙等模式开设创新创业能力提高课程,面向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开课,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品质,增长学生创新创业知识。实践课程模块。开展创新创业短期训练营,以孵化器考察、企业参观实习,创业沙盘模拟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
  3.加强师资建设,提升创新创业内涵。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支持教师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教育培训、交流研讨活动,鼓励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研究。多途径扩大创业指导教师来源,聘请企业家、业内资深专家担任兼职导师。建立一只以商科类专业教师为基础,知名企业家和业内资深专家为补充,既有理论基础,又有行业经验,专兼结合、结构优化的创新创业教师团队。
  4.建设支撑平台,打造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校内平台。依托工程训练中心场地及师资资源,建设创新工厂(D-Lab梦想实验室),初期以电子电工类、机械工程类为主,向学生免费开放,提供示波器、小型3D打印机、桌面型机床等基础工具,供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研发实验、试制产品;依托人文素质教育基地,建设创意工厂,免费向文化创意类创新创业学生团队开放,提供文化产品创意、生产、后期加工的场地及设备资源,建设文化创意类产品及团队宣传、推广、展示的平台;建设创新创业基地,向全校大学生创客开放,提供基础的团队工作室、商务洽谈室及办公设备等资源,配套项目路演、注册、资本对接等服务,为创业团队提供一站式服务。充分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做实创新创业载体,做大创新创业支撑平台。利用宜昌清华科技园、库X咖啡、宜昌青年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孵化器、产业园区,建设一批大学生校外创新创业基地;利用互联网建立线上学生创业项目数据库和创业团队交流平台,凝聚创业团队,对接创业资源;联系工商、税务、劳动就业等政府部门,打通政府公共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为学生创业提供支持。形成“校内 校外”、“线上 线下”、“政府 市场”的大孵化格局,多维支撑平台。
  5.完善生态体系,营造创新创业氛围。重视创新创业活动的培育和引领,通过创新创业讲堂、沙龙、论坛等各类创新创业活动营造浓厚氛围,增强校园创新创业活力。大力宣传创新创业成功案例,树立典型模范,激励进取。依托各类学生创新创业组织、社团,凝聚在校大学生创客,利用宜昌市大学生创业者协会、校友会,凝聚创业校友。支持学院结合自身特色开展各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文化活动。
  参考文献:
  [1]肖晗,朱民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7,(11):57-59.
  [2]耿新.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践与探索[J].当代经济,2014,(08):88-89.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强调思想品德教育要以实践性为基础,注重学生素质的提高,提倡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自主活动,通过某些形式参与公共生活,体验社会生活,达到思想的升华和品德的内化。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课堂中利用时事教学,有助于学生愉快学习,逐步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从纯粹的课堂教学里走出去,让学生感受到课堂里和书本上无法体验的东西,是相当有益的。因此,在不改变课堂主体的情况下把政治教学从基本封闭的状态转入
摘要:数学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位置,如何学好数学是每一位数学学习者都要努力的事情,也是每一位数学教育者努力研究突破的问题;因此,新时期初等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培养数学问题意识是新课改背景下的时代需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是培养数学问题意识的具体体现;培养数学问题意识不是仅满足于传递了多少知识给学生,而是到底教给了学生多少学习方法,对他们以后的数学学习有什么影响;所以,数学
[摘 要] “教师角色”作为教师教育研究中的一个重点研究课题,其内涵一直以来受到学者的关注。在众多教师角色内涵中,“社会代表者”便是最初由吴康宁所提出的一种极具代表性的内涵,其所具有的独特价值不仅有助于我国教师的角色定位,还有利于不同时代要求下教师教育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基于世界范围内多重价值观冲击下我国部分教师所面临的角色定位混乱问题,从结构功能主义的视角论证了教师作为社会代表者的合理性,并提出了
[摘 要] 中国设计教育高开低走,原因何在?中国设计教育继续发展,思路何在?该文采用了基于定量数据分析的方法,剖析了当代设计教育现状,从扩大设计职业教育及推行设计精英教育的角度提出了应对措施。  [关键词] 设计教育;数据分析;职业教育;精英教育  [基金项目] 2017年度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AT170029);华侨大学教师教学发展改革项目(19JF-JXGZ15)  [作者简介]
摘要:《控制工程基础》是机械类本科生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其内容多、难度大。以中国矿业大学和美国密歇根大学(安娜堡)机械类本科生的授课为例,主要进行课程设置、教材选取、教学大纲、授课方式、实验课、课外教学资源、作业情况、考核方式等方面的对比和分析,并给出教学启发及改革建议,本建议对其他工科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改革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本科生教育;工科专业基础课;中美;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摘要:工科类高校音乐公选课实践教学设计与学生专业背景之间的契合度,是真正实现学校音乐教育目标的重要基础。尤其对于培养工科学生感性思维、跳跃性思维,以及对于新兴的交叉学科背景的学生专业审美等方面水平的提升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将在概述目前大多数工科类高校音乐公选课实践教学基本现状的基础上,以《西方音乐史》实践教学为例,从课程内容设置、知识点导入,从趣味实践教学案例设计等方面展开创新教学实践,并对
摘要:随着现代智能科技的迅速发展,社会用人需求的日益改变,大学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差异矛盾日趋严重。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传统的就业模式已无法满足数量迅速增长的大学生群体,大学生就业观念急需改变。然而,我国的高等教育对大学生的创新和创业的意识、知识和能力的培训远远不够。本研究从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训平台入手,通过各种方法途径为资源与环境类专业的同学们搭建起更加与时俱进的教育实训平台,
摘要:在信息传播更为稠密、快速、扁平的信息化时代,“慕课”作为微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新型教学方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迅速的发展。将其应用于实验教学中,不仅是在继承传统实验教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教学资源,而且有利于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和推动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以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为例,介绍了“慕课”教学方法的特色,以及“慕课”教学方法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慕课;教学方法;化学实验教学 
[摘 要] 该文对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以产业联盟为企业代表的组织形式,制定统一标准、就业保障、成本利益分摊均分的运行协调机制,根据岗位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标准与计划、实施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建设校企互聘共用的“复合型”师资队伍,落实人才培养实践,为今后职业教育新工科类专业的现代学徒制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产业联盟;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 2018年
摘要:创新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是人类打破既有思维模式,在科学领域取得突破的关键所在。本文结合时代创新的不同特点,以三幅图片从三个方面阐述创新意识的提升以及在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引导,为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创新能力;创新时代特征;创新人才培养;自我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8-0100-02  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