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法,让学生走在自主学习的前沿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ffon1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由以前关注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转变为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让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使他们将来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也是迈向学习化社会,提倡终身学习的要求之一。将自学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让学生从“学好”转变为“好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找“沸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学好数学的关键之一是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学生如果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就会从心底产生内在的驱动力,把注意力转移到攻克眼前难题上来,追求解出题目的成就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采用灵活多样、新奇有趣的教学方式,有利于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课堂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在课后自发进行下一步的自主学习。下面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调动学生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的两种方法:
  1.幽默教学法:营造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运用幽默语言调节气氛,或者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作为例题。比如在讲解应用题时,我们完全可以把例题里的抽象元素换成孩子们耳熟能详的元素。如喜羊羊每天可以吃24个香蕉,12天就吃完了一棵香蕉树上的香蕉。懒羊羊一天可以吃36个香蕉,问懒羊羊几天能吃完一棵香蕉树上的香蕉?
  学生们听到这个题都很兴奋,很快就算出了这道题。我又提问了一个学生,让他自己出题考考小伙伴们,他编了一道关于海贼王的应用题,同学们兴趣盎然,求知欲一下子就被激发起来。
  2.引导法:启发点拨为主,导出学生的自主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作为教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创造适当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发散学生的思维。如果学生向教师反馈体会或提出疑难问题,教师解答时应以点拨启发为主,引导学生自己找到问题所在,可以再进一步追问相关问题作为给其单独留的个人作业,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让其感受自主学习的乐趣。例如一道习题:0.97÷0.32。一名学生板演,出现了0.97÷0.32=3……1的情况。我让学生自己判断,有学生说是错的,也有学生说是对的。我没有加以评价,而是引导学生变换思考角度,寻找正确答案。这时就有学生提出:(1)这题错在哪里?为什么错?(2)你是怎样发现错误的?(3)想计算正确,我们应该怎么办?在这3个问题的引导之下,学生们挖掘出“错误”存在的潜在因素,不仅纠正了错误,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还培养了问题意识。
  二、抓“熟点”:寻找生活中的数学
  印象法:学生学习数学,往往先对学习内容有一个整体的初步印象,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加深进一步的记忆。第一印象在头脑中形成的记忆最深刻,不会轻易忘记。
  很多数学问题都是从生活问题中提炼出来的,教师要引导学生产生具体的感受,认识到数学源自生活。比如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运用“印象法”,让学生先对学习内容有个初步的整体印象,然后深入浅出地讲解,加深记忆。教师应注意联系生活,抓住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使学生对日常事物建立数学印象。
  三、善“盘点”:放手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
  知识整合法:学习不但意味着接受新知识,同时还要修正错误的认知。阶段性的学习后,为了帮助学生理顺知识结构,形成知识体系,要停下脚步来进行总结。教师可以给出总结的方向或框架,让学生独立完成或合作进行自主研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总结方法,提升自学能力。
  善学者教师安逸而功倍,不善学者教师辛苦而功半。实践证明,这些方法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堂的讲授,尽可能让学生先对知识“知其然”,经由教师的引导和课下的自学,再达到“知其所以然”,学习态度从“学好”转变为“好学”,从而让学生始终走在自主学习的前沿。
  (责 编 阿 宁)
其他文献
研究了超声波辅助乙醇溶剂法萃取荔枝核黄酮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进行响应面优化分析,建立回归方程模型,模型决定系数R2=0.985 0。结果表明,优
作为一名盲班的音乐教师,在课堂上我常常感到尴尬:同学们学唱课本中歌曲时毫无兴趣,唱起流行歌曲来却有滋有味;虽然听著名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和钢琴曲《黄河》也会感动,但却不像对流行歌曲那样如醉如痴。每当走进课堂,看到同学们忘情地着唱着一首首不知从哪里学来的流行歌曲,如“不要在我哭泣的时候说爱我,除非你真的能给予我快乐……”“伤不起,真的伤不起……”我就思考怎样在音乐课中,让孩子们既能学习课本的内容,
兴趣是人们爱好和关注某种活动或者某种事物的一种倾向.它可以直接转化为动机,成为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推动力.宋代大学问家程颐指出:"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所有智
介绍了贵冶引进的倾动炉稀氧燃烧技术及其原理,对比分析了富氧燃烧与稀氧燃烧油量、风量、产渣量及渣含铜的变化。稀氧燃烧技术的应用使得吨铜重油单耗下降20kg,烟气总量减少
回顾在“特级教师汪智星工作室”的三年时光,我深感幸运和幸福。我由什么都不懂的年轻教师成长为一名语文学科骨干,我的成长与工作室有着不解之缘。  说起与工作室的缘分,首先是与工作室的导师汪智星有缘,是汪老师的课让我与语文美丽邂逅。2010年汪老师来到邮政路小学,因为是名师,我自然是特别关注,所以汪老师给全校上语文示范课时,我当时虽是信息技术老师,也慕名前去。而正是汪老师那节课让我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