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优化策略

来源 :江西教育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g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乐学科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中,由于各种因素,限制了学生的发展,教师教学活动也不能顺利进行。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优化活动设计,改善音乐教育现状。小学音乐课可以分为学唱课、欣赏课和创编课。由于各种课型之间联系紧密,在平时操作时,往往是几种课型相互渗透,形成综合性质的音乐课型。特别是创编课中的创编活动,要渗透到整个音乐课堂教学的始终。教师只有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才能有效提升学生音乐感知和鉴赏能力,使其获得审美体验,培养学生良好音乐兴趣和爱好。在教学活动准备、示范、实践各阶段,教师要针对性地给出优化策略,提升教学活动品质,为课堂教学提供更多支撑力量。
  一、优化准备活动,夯实课堂教学基础
  音乐课堂教学需要创设多元互动环境,要求教师能够创设个性化教学活动,引发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在音乐教学活动准备阶段,教师要对音乐教学活动进行多角度解析,对教材进行深入细致的挖掘,找到生本和文本之间的思维对接点。还要对学生学习基础、喜好、特点等情况进行学情调研,只有掌握了课堂教学活动,创设各种制约因素,才能为课堂教学设计适合度更高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提升课堂教学效度。在教学活动开始阶段,还要让学生搜索相关内容,要让学生对歌曲背景和歌曲内涵进行探索认知,这样学生对歌曲有了更多了解,从歌曲中获得的体验自然也会更深刻。
  例如,教学《早晨的歌》时,教师先让学生展开表演活动。为确保表演更成功,教师先让学生搜集设计早晨的歌曲或者是讨论早晨的話题,学生展开自主搜索和讨论。有的学生说:“清晨空气清新,是晨练的好机会,我们常常看到很多人在公园里打拳、练剑、做操,还有人晨跑,一边听音乐一边跑步。”也有学生说:“与早晨有关的歌曲很多,如《清晨》《早晨的歌》《校园的早晨》等等。”从学生的回答不难看出,他们对相关内容进行了资料查询,对早晨的景色环境有一定认知体验,这也为后面进行的课堂演绎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优化示范活动,创设和谐教学环境
  音乐教学活动需要教师设计多种示范形式,为学生提供学习引导。传统教学中,教学示范都是由教师进行,无论是唱歌表演,还是弹琴伴奏,都需要教师亲自示范。如今多媒体信息技术介入课堂教学之后,给教师提供了更多的示范形式。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适当选择示范形式,为学生顺利进入教学、参与课堂教学实践创造良好环境。
  例如,组织学生欣赏歌曲《大雨和小雨》时,先让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视频,在反复播放中让学生熟悉旋律,开始跟唱、试唱。为使学生对歌曲有更深刻的解读,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对唱演绎。先后请出三组学生进行对唱,让学生获得最直观的感知体验。其他同学对现实演绎留下了深刻印象,也为自己参与演绎活动作好充分准备。在课堂展示中,很多学生都能够顺利完成对唱演绎。有些学生还专门设计了演绎动作和表情,课堂学习效果非常显著。教师示范引导方式有很多,在具体选择示范方式时,要提升针对性,单纯靠视频演绎虽然很省劲、很精彩,但学生没有切身感受。教师自己实施演绎行为,也显得有些单调,和学生合作展开演绎活动,给学生带来的不只是新鲜感,还有更多的激情。
  三、优化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音乐课堂教学活动形式多样,教师要对教学活动的设置进行优化处理,提升教学活动的适合度。小组讨论、小组演绎、自由创编、自由展示等教学活动设计,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机会。小合唱、对唱、舞蹈、小品等表演形式,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师要对这些实践活动情况及时跟进调查,发现问题适时介入,进行调查、总结、解决,帮助学生顺利展开实践活动,赢得学习主动权。
  例如,在欣赏《运动员进行曲》时,教师先利用多媒体播放运动员参与运动会的视频,让学生感受现场气氛,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在《运动员进行曲》的旋律中逐个走过前台,教师跟进指导,纠正学生出现的问题。走过前台的学生不仅要对准节拍,还要关注自身动作、步伐和表情。其训练维度提升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也会更深刻,这样才能形成学习感知成长的力量。教师在具体操作指导时,需要针对学生学习实际做出优化设计,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实践之中,体现教学的全体性、高效性。又如,在教学《我的家乡日喀则》一课时,可让学生采取歌伴舞的形式进行教学活动设计,让学生尽情表达情感,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所表现的情感内涵,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歌曲“美”的内涵,提升综合素质。
  音乐课堂教学是丰富多彩的,它的最大特点是用艺术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愉悦教育。因此,教师要认真落实新课程理念精神要求,创设多元教学活动,真正把音乐还给学生,把艺术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裕的时机,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获得审美体验,提升学生音乐感知和鉴赏能力,培养良好的音乐兴趣和爱好。
其他文献
课程标准倡导交流、合作的自主学习,有效的课堂讨论是完成这一要求的重要途径。所谓课堂讨论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互相启发、补充,获取数学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而提升自身学习能力和数学素养。笔者从营造氛围、把握时机、精选内容三方面阐述在教学工作中的一些实践,并分享自己的教学心得。  一、 营造氛围,指导方法  随着教师不断探索、改进教学方法,“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已经深入教师内心,教
期刊
“数学联想”是指儿童在数学学习中,从一个“知识点”想到另一个“知识点”,进而完成数学知识的建构、整合与生发。“数学联想”是数学问题的向导,是问题学转化的桥梁,是思维创造的摇篮,是能力提升的阶梯。教师可以基于“教材语境”,引导儿童联想,连接数学知识间的联系;也可以基于“生活语境”引导儿童通过联想突破思维障碍;还可以基于“数学史语境”,让儿童汲取人类实践活动的智慧。  一、在“教材语境”中联想,沟通知
期刊
新课改倡导改变以往“填鸭式”“注入式” 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教学方法,努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而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动手操作是新课改倡导的方式之一。数学学科的抽象性、逻辑性都很强,而小学生由于年龄小,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强,对复杂、难懂的数学知识难以理解,这样就会形成认知矛盾和困惑。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就要重视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所以,教师应搭
期刊
“没有磨难,何来荣耀;没有挫折,何来辉煌。” 人的一生难免遭遇困难与挫折,学习的道路上充满了荆棘与坎坷,遇到挫折是必然的,重要的是以怎样的心态迎接挫折,以何种方式去处理挫折。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挫折可以增长学生智慧,增强学习经验,挫折能够抑制学生的骄傲情绪,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激发学生的學习潜能,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挫折是一种教育资源,挫折教育让学生经历挫折的过程,挖掘他们的探究潜质,提
期刊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英语教学逐渐受到众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不同于以往的英语教学,许多教师采用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在互助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达到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从而使学生的英语水平得以提高。  一、灵动构建,特长互助  在课堂上,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划分,根据要学习的内容及学生的性格、特长建立互助性合作小组。在不同的情况下安排不同的分组,通过多方面为学生建立最好的分组方式,将英语课堂
期刊
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注重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朗读,做好朗读教学工作,让朗读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引领方式。  一、模仿朗读,同步训练  小学生往往具有较强的语言模仿能力,也更加喜欢通过模仿进行语言或者行为的学习。因此,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合理选择地道英语发音的素材,以更好地提高学生英语朗读中的英语发音的准确性和英语语感,最终能够帮助学生成功塑造良好的英语语言
期刊
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指导学生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得益。  一、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  预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预习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举措。在小学中年级的英语教学中,不少教师认为学生年龄小、知识有限、不会用工具书,主动预习的效果不明显,多一事不如少一
期刊
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直接关系到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兴趣。常规英语教学注重对客观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导致出现了“哑巴英语”现象。本文以译林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为例,将如何做好单元内容衔接工作,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素质,进行详细的阐释,以期促进小学英语教学事业的发展。  随着教育资源的不断增加,小学阶段开展英语教育已经逐渐成熟。从目前看,小学生的英语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但在英语语言的运用、英语句子含
期刊
小学音乐教育旨在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在教育中,我们就应当更好地提升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并通过思维能力创新,更好地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本文针对现代小学的音乐创新教育,从基础的学习任务和创新模式进行全面探索分析,探究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策略,以及音乐教育的有效作用。  从社会的发展意义上来说,音乐教学对于主体教育的模式发展,可以结合学生的发展趋势,以及学生在利益趋势上的潜能应用,通
期刊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IT)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最活跃的生产力之一,己经成为当代社会经济的基础。管理信息系统(MIS)是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平台,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