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导电银纳米线薄膜的制备及热稳定性研究

来源 :材料研究与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20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纳米线薄膜制备工艺简单,与柔性衬底兼容,光电性能优异,被视为最有可能替代传统ITO的柔性透明电极材料之一。银纳米线的细线径、高长径比是提升薄膜光电性能的关键。采用多元醇法制备了银纳米线,研究了AgNO3添加方式、PVP分子量和成核控制剂对银纳米线形貌的影响。通过优化银纳米线的制备工艺,最终获得了线径为35.5 nm的银纳米线,其薄膜方阻低至147.5Ω·sq-1,在550 nm处透过率高达96.21%。为了提升银纳米线透明薄膜电极的热稳定性,开发了GZO/AgNWs/GZO“三明治”复合新结构。结果表明,该复合结构电极经过250℃热冲击,不仅仍然保持高透明(550 nm透过率为82.42%),而且方阻的增加值不超过78%。GZO/AgNWs/GZO“三明治”透明电极具有高热稳定性,为银纳米线透明电极的商业化应用提供有益借鉴。
其他文献
近年来纯电动汽车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市场规模不断增大。现阶段制约纯电动汽车发展的主要问题是续航里程不足。因此,降低纯电动汽车能耗可以提高续航里程。国内外研究表明,驾驶员的习惯和行为对车辆能耗具有重大影响。但是,前期的驾驶行为分析研究方法存在数据集过于理想、受数据采样频率限制、实验验证不足的缺陷。综上,本文提出驾驶员行为分析与能耗预测理论框架与实施方法。本文的主要工作与创新点如下:1.本文提出一种公
古诗词中蕴涵丰富的审美因素和独特的审美趣味,是提升学生文化品位和道德修养,培养学生具有高雅审美趣味的绝佳资源。深入挖掘古诗词中的审美趣味,掌握其内容特点并充分加以运用,对于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实现学科育人目标,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和教育意蕴。
针对智能汽车上下游企业合作创新策略选择的问题,构建了以整车企业与技术提供商为主体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创新收益、创新成本、税收优惠及惩罚机制等因素对博弈主体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上下游企业合作创新策略选择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这与双方合作带来的收益及成本密切相关,创新收益足够高才能有效牵引上下游企业合作创新。
在增材制造技术研究与应用快速发展背景下,开展立体光固化增材制造技术应用现状及展望研究,详细介绍了立体光固化技术特点、原理与工艺流程,同时对立体光固化关键技术及面临挑战进行分析。紧跟完善标准体系、加强专利布局、提高智能化程度、大力发展配套材料、实施降本增效、加快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等发展趋势,以及扎根材料、设备、工艺、后处理、流程和服务等基础研究,是我国未来SLA增材制造技术行业的发展路径。
慢性疼痛不仅是一种痛苦体验,更是一种复杂的神经精神疾病,可引发注意缺陷、焦虑、抑郁等认知功能障碍及负性情绪变化。目前研究认为,涉及疼痛处理的大脑区域网络分为感觉-辨别系统和认知-情感系统,相对于感觉-辨别系统,认知-情感系统更为复杂,调控情绪变化的具体机制仍不清楚。在脑环路相关研究中,大脑边缘系统对情感信息的甄别处理至关重要,特别是由杏仁核、海马、伏隔核以及中脑腹侧被盖区形成的“奖赏回路”在疼痛引
<正>人物简介:潘东升,男,1964年9月出生,1984年8月参加公安工作,生前系福建省公安厅党委委员,福州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一级巡视员。曾荣立个人二等功2次、三等功1次,2021年荣获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个人嘉奖。2021年9月25日,潘东升同志因长期超负荷工作,积劳成疾,在重要会议安保维稳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因公牺牲,年仅57岁。牺牲后,潘东升同志被追授为时代楷模、“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
期刊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全身代谢性骨病,目前临床医师在OP的治疗中更加关注骨密度的变化,常常忽略OP带来的疼痛,而疼痛是OP最常见、最典型的症状,其长期存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健康。现阶段,引起OP慢性疼痛的具体机制仍未被阐明,按照病理学特征分类,疼痛可分为伤害感受性疼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其中神经病理性疼痛在OP慢性疼痛中的研究逐渐被重视,可能成为治疗O
区域地质调查是人类系统认识地球的重要手段之一,其通过运用多学科理论与技术方法对选定地区的基础地质情况进行综合性调查研究,是最为基础性和先行性的地质工作,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仍是地质勘查工作的重点。在总结安徽省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完成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创新引领、基础支撑,合理布局、重点突出,需求导向、强化服务,面上调查、专题深入,中央地方、统筹部署”的工作部署原则,以期为今
<正>以“医防融合助力健康老龄化”为主题的“带状疱疹关注周主题活动”日前在京举行,来自皮肤科、老年医学等多学科的临床专家及疾病预防领域代表在“带状疱疹风险和预防”圆桌讨论会上,共同探讨了带状疱疹的最新研究进展的相关预防理念。同日,《带状疱疹疫苗预防接种专家共识》发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