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区化学教育应该扬长避短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c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对象是民族学生。民区学生见识少,许多学生小学的学习生活是在山区的村小完成的,那里的师资不配套,多数学生在小学接受的是彝语和汉语结合的“双语”教学,因此他们到初中以后跟汉区的学生相比有劣势,跟城区学生相比这种劣势就更加明显。
  一是自卑心理。他们认为自己是山里娃,见识比别人少,因此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往往表现得畏首畏尾,不敢大胆猜想,学生的问题意识也较差,不敢大胆“生疑”“思疑”“释疑”等。
  二是语言障碍。彝族学生对于汉语拼音中的“i”和“ie”“a”和“an”等相混淆,因此在许多化学术语上容易出现错误。比如:把“集气瓶”说成是“结气瓶”,把“加热”说成是“煎热”,所以在化学入门阶段需要教师花很多时间去引导和纠正。
  三是硬件设施与城区学生有很大差距。城区学生有录音机、复读机、学习机、电脑等学习设备,但民区学生几乎没有,特别是在探究活动的“查阅资料”环节表现得力不从心。
  四是传统教学的影响太深。由于小学学习环境在山区村小,老师采用的还是“双语”教学,师资也相对较弱,传统教学的弊端在山区学生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已经失落,习惯了被动地聆听和接受,当到中学以探究性学习方式归还学生的主体地位时,他们反而无所适从,在科学探究环节中显得束手无策。
  化学源于自然,源于生产生活实际,来自于农村的民区学生在学习化学时也还是有他们的优势。
  一是对化学科充满好奇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民区孩子接触图书、媒体、网络等知识比城区学生少,当笔者在《绪言》一课里讲授化学研究对象时,所举的例子:衣、食、住、行离不开化学,日常生活用品与化学,军事与化学,医药与化学等对他们产生了很强的吸引力,他们比城区学生更有激情。
  二是生活实践较多,书本知识容易引申。比如,在学习“燃烧条件及灭火原理”的探究时,民区学生就游刃有余了,民区的初三学生在家里都做过饭、生过火,知道什么样的柴容易燃烧,柴要在什么条件下燃烧才旺,怎样灭火等操作他们都是很熟悉,每年冬季还要和家长一起烧防火线。在学习缓慢氧化实例中,对农家肥料的腐熟,防止金属生锈,盐中化学肥料,清洁能源沼气的产生和利用等的认识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三是农村探究材料多,更利于学生思考。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就会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他们就会对生活中接触的化学问题时时探究。
  四是对环境保护意义的理解更深。民区学生住在山清水秀的地方,喝的是清凉可口的山泉,呼吸的是清新的空气,那里鸟语花香,景色宜人……来到城市他们体会到空气污染的危害,一方面产生学习防治污染措施的兴趣,另一方面他们更加珍惜自己家乡的宜人环境。
  教学中我们只要处理好学生的“长”与“短”的关系,尽量扬其“长”避其“短”,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是放大学生的优点,使山区学生更快地克服自卑心理。人们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夸奖能使他们更自信,更爱开口,从而让老师了解他们,能找到鼓励和表扬的切入点。有时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由衷的赞叹,一阵胜利的掌声,点点头,竖起拇指,都可能给学生以极大的信心。
  二是重视学生主观能动性及学生潜能的开发。我们民区学生因为平时爱做家务,鼓励他们学有所得,学有提高,学有创意,从而学有兴趣,学得更好。如,在做《蜡烛燃烧》实验的探究中,探究蜡烛燃烧产物中有二氧化碳生成时,常规方法是:将一个烧杯罩在火焰上方一段时间后倒转过来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是不够明显的。笔者的一个学生大胆地改进实验操作,用一支大试管扣住燃烧的蜡烛,待蜡烛熄灭后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现象非常明显,当他再一次给全班演示时,赢得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三是发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重构新型师生关系。我校规定上课教师要提前候课,这给教师提供了与学生交流的机会,也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主-客关系,在相互对话中了解、接纳对方。在探究学习中笔者给予学生发表见解的机会,耹听学生的看法,他们也敢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能互相评价,互相补充。
  四是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教学中笔者提倡学生积极思维,自主学习,鼓励学生敢问、敢说、敢做、敢争论。如,在学完《水的净化》之后,教材P65第5题,调查家乡水污染情况时,一名学生提到他家乡的水被牛羊牲口搅浑了时,笔者在班上出了这样的思考题:水被搅浑属不属于水污染?如何根据我们山区农村的条件对浑水处理后为我们饮用?一周后一个学生提来一个竹筒。他将竹筒内的一个结钻一个小孔,从下往上依次放了纱布、木炭、纱布、沙子、纱布、小卵石、纱布。笔者笑了,全班同学笑了,他也笑了,随之而来是一阵掌声,对他来说是一种喜悦,一种认可,对笔者来说是一种满足,一种幸福……
  (责任编辑 罗 艳)
其他文献
“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完成的工作量和取得的收获。衡量一堂课的教学效率如何,主要看在有效教学时间,即在教与学活动过程中学生学习知识、习得技能、形成能力和提高认识真正起
心理学认为,人的情感是在客观事物的影响下,在实践活动中发生与变化的。在班级管理中,有知、情、信、意、行等要素。在这些要素中,“情”对学生的行为起着巨大的作用。所以,必须重视发挥情感的作用,以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一、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1.情感教育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近年来,由于社会、学校、家庭等原因,不少学生有着严重的自卑、逆反等心理倾向。他们自信心不够,行为散漫,他们是学习、纪律甚至道
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常碰到两个普遍存在的毛病:一是学生拿到作文题目常常无话可说;二是雷同现象严重,即使是考试作文,也往往千人一面,不仅立意相同或相近,连材料甚至基调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原因何在?传统的作文教学观单从积累上分析,这当然是一个重要原因,但并不是唯一的原因。从写作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激活学生写作中的潜意识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能打破传统作文教学中存在的思维定势,能激活学生写作中的潜意识
按现行相关规范对高铁混凝土桥面防水工程中采用的防水材料及施工方法进行了室内外试验研究.验证了防水应用效果,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中国菜名属于中国饮食文化的一部分,但中国菜名丰富的文化涵义,往往给外语翻译工作者们带来很大的尴尬及困惑,翻译后的中国菜名大部分已经失去原有的文化底蕴。文章就这一文化缺
贺州市桂岭本地话的亲属称谓,因受语言、心理、观念等因素影响,至今仍保留着独特的称谓词。其主要特点有一亲多称、晚辈尊称化及子女贱称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