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改革

来源 :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yuan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时至今日,新课改已不是什么“新”的理念,而是一种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改革实践.无疑,新课改为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但在新课改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所存在的问题,因生制宜,从实际出发来思考解决办法,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物理;教学改革
  新课程标准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指导,但新课程标准所提供的只是理论性的指导,更多的还需要教师在领悟新课程理念后去指导教学实践,从理论到实践之间就必然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也就出现了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极端.文章就结合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对此简单分析.
  一、问题情境重情境忽视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情境的创设是为让学生在一定的生活经验基础上进入到物理知识学习过程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情境创设过程中,教师还需以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过渡到新知识学习过程中.但在当前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容易走入只重情境而忽视问题引导的极端.
  案例: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情境:教师先引导学生复习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知识,然后通过幻灯片来展示汽车行驶过程中的能量转换过程,借助Flash动画,从发动机到档位控制,展示的精彩而生动,最后教师直接告诉学生,今天我们就要学“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分析:在该案例中,教师选择汽车行驶过程中的能量转换来创设情境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问题在于教师没有将生活之间和物理知识形成衔接,从而让学生感觉突兀.多媒体应用太多而没有抓住“引导”这一重点,最后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没有趣味性.
  改进:教师教学中引导学生复习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知识后,以幻灯展示汽车的形式,然后提出问题“汽车行驶所需要的能量是从何而来?有多少有用?又流向何方呢?”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而导出新课题.问题情境并不是单纯地情境,而是需要在情境中以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在激发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进入探究活动中.
  二、合作探究重探究轻自主学习
  新课改中明确指出,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要“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但这是基于“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的基础而进行的.换言之,新课改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所提倡的合作探究学习是在学生自主学习基础上而进行的合作探究过程,如果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就容易流于形式而没有实践效果.
  案例:电磁感应现象(定义、单位、公式、物理意义)
  探究过程设计:教师以法拉第的故事来导入新课,并提出问题“描述磁场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是什么?”引导学生复习,然后提出问题“什么叫磁通量?它的单位是什么?公式怎么表示?有什么物理意义?”接着学生就开始探究、交流,教师巡视.
  分析:通过探究发现,很多学生并不知道小组内在做什么,有的学生只是随身符合,甚至在展示过程中,连报告组长也说得很模糊.原因何在?学生没有经历自主学习而直接进入到探究过程中,学生之间交流的目的性不强,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从何说起.在该案例中,在导入新课后,教师可用上述问题引导学生先自主阅读,然后以其物理意义为探究主题引导探究,引导学生在分析其物理意义的过程中对自主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集体思考解决办法,同时可将自主学习中的收获进行展示,以便其他同学借鉴.
  三、提问重教师提问轻学生提问
  问题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最主要的方式,教师通过问题能较好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同时,通过问题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从而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应该说,问题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交流方式.在传统教学中,沟通是单向进行的,教师主要是讲,而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则提倡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在探究中构建知识.而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教师又容易从“满堂灌”走入“满堂问”的极端.
  其实,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有效的问题来引导学生,问题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有针对地、引导性地、层次性地提出.以“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方向”的教学为例:首先,用方形线圈在磁场中来回切割,导致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左右来回摆动来导入新课并提出问题“感应电流的方向由那些因素决定?遵循什么规律?”接着进入探究过程,引导问题为“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感应电流的方向问题,我们首先要做的什么呢?(感应电流方向的指示.)”教师追问“如何指示呢?有那些实验器材可以被我们所利用?”根据学生设想的实验,提问“该设计怎样的电路来查明电流方向与电表接线柱,或者是电流方向与二极管发光的关系?”再引导学生按照设计的方案,连接电路(辩明指示的方向并做简要的交代).完成实验方案设计和数据收集后,师生共同分析,从个性中找出共性,总结规律.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才能不断深入到知识学习过程中,从而获得知识的构建,提高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过程中,要真正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发展,还得从实际出发,围绕学生这一主体,从情境、探究和问题出发来构建课堂教学,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改革.
  参考文献:
  [1] 薛美琼.浅谈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活动化的实施模式[J].基础教育研究,2011
  (12).
  [2] 吕春富.试论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教学方法[J].学周刊,2011(28).
  [3] 郑录永.新课标下高中物理教学的几点建议[J].学周刊,2011(21).
  [山东省无棣县第二高级中学 (251900)]
其他文献
摘要:新的《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颁布给初中数学教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把新课程标准用于指导广大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实践,是广大教师所热心探讨的话题.本文是笔者的学习心得体会.  关键词:课程标准;初中数学;心得体会  一、新课程标准的推行对初中数学教学具有重大意义  1.新课程标准有助于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变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重要学习理念,随着新课程标准在教
网络购物是当今流行的购物和生活方式。网络购物的出现一方面弥补了传统购物方式的不足,一方面给传统购物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根据CNNIC发布的《2012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研
好的老师能够使一节课堂变成一种艺术,教师教学不仅仅是把知识灌输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对某一门课的兴趣,让学生能在课堂中感受到乐趣,这便是教学的艺术所在.初中物理作为一门难度较大的理学学科,本身学习的过程是比较枯燥的,这就需要教育者能够结合一定的教学技巧以及艺术表现来使这门课程变得生动有趣一些.  一、培养学生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一切行动开始的最初动力,教育者能否激发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学习
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间的竞争异常激烈,而供应链的协调运作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供应链契约作为一种协调机制,能够协调供应链运作、提高供应链效率,应用广泛。然而,目前社会突发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学生主动构建知识和技能是教改的基本目标,研究性学习已成为化学教改的教学方法之一,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要方式.然而,很多一线教师在实施探究教学时也遇到了许多困惑.因此,在通常的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探究问题是什么?怎样在过程中加以控制?如何对学生进行宏观的理论指导?如何正确引导学生找准方向?这些都将成为教学中的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研究性学习中的探究问题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
师资队伍建设是各高等院校的重点研究项目,师资队伍的规模和专业水平就是高职院校的名片,也是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基本条件,在“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
摘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课程资源是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因此,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整合就成为了每个教育工作者在开展教学活动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在本文中,笔者就结合学生实际,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自我发展入手,从教材、生活、社会环境以及互联网等多个途径来阐述物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整合,希望通过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与整合,能够为物理教学活动质量的提升提供有利的资源支持.  关键词:物理课程资源;开发与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