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刍议

来源 :学生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qig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语文是关于语言艺术传授的基础学科,它不像其它学科那样,以侧重于理性分析为主导的思维方式为主,而是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构成语言能力的核心问题也就是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问题。阅读是读者通过感知书面语言材料,进而通过对所感知的书面语言材料进行编码重组的解析破译,再现作者借助语言材料提供的完整信息过程。
  一、正确理解阅读教学的核心价值
  阅读对于语文学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也是鼓帆,也是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没有帆,也就是没有风。阅读就总是独立地在知识海洋里航行。”究竟如何搞好中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呢?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强调阅读主体的适应过程与理解能力,运用分解、剥离手段,对阅读对象的信息进行识别区分,达到正确感悟的效果。教师应主要围绕读什么、怎么读的问题来面对学生给予艺术的辅导。谈到阅读,往往会有种错误的认识,以为只有自由读书才叫阅读,以为只有课外书才叫阅读,其实构成阅读的材料,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可以是教材上的作品,也可以是非教材上的内容。课外阅读只是课内阅读的延伸和补充,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补充我们在阅读教学中的不足。
  因此,我们应该既注重对教材的阅读欣赏,同时也应该放开视野,去了解些中外名著及时政文章,让他们对各种文学样式均有所涉猎,对世界各地的自然风貌及风土人情有所了解。这样能有效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但是,阅读是种复杂的思维过程,它是阅读者对材料进行筛选,进行加工的过程,在阅读中如果缺乏系统性指导,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们在进行阅读时,一定要注意阅读的目的性和恰当的阅读方法。
  二、合理启发阅读教学的思维方式
  在阅读时,我们要寻找一个思维的突破口。这种突破口常在于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两个基本角度。阅读时,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需求,或从内容来理解感悟作品,也可以从作品形式来欣赏作品,获取信息。总之阅读的目的性明确,使不同档次的学生都能够有所得,不至于使阅读变成一种散漫无边的行为活动。正确的方法是阅读效果的保证。不同作品会有不同的侧重点,记叙文有“六要素”阅读法,散文有“四要点”阅读法,小说有“三要素”阅读法。这些基本阅读方法是我们在阅读时应该注意的,我们应该努力寻找自己喜欢的、效果最佳的阅读方法来指导自己的阅读,充分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三、重点夯实阅读教学的语感基础
  以读带说,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现代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尤其是口头表达能力并不理想。这主要表现在词汇的相对贫乏和语言组织缺乏严密逻辑思路方面,语言材料显得零乱不堪。通过阅读,尤其是大量的课外阅读,能够获取并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使自己的语言变得生动活泼。通过阅读,感悟作品的思路,可以有效地规范自己的逻辑思维,使语言条理清晰,发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真正感受到每一个字,每一个音节都是一个优美的音符,形成良好的语感。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贯主张以读带说,充分使每个学生“站出来”、“说开来”,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如要求学生每天坚持适量的阅读,然后根据阅读的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可以就整篇,也可以就其中的一两句。另外还可以根据教材的情节编写故事,自编自演,或者结合时事展开辩论、讨论、演讲比赛,使学生在不断的语言运用中,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四、强化训练阅读教学的读写技能
  南宋大诗人陆游有句名言:“工夫在诗外。”强调指出写诗方法、技巧之外的生活积累,对于我们的写作尤为重要,而读书是写作的基础,生活的源泉。通过广泛的阅读可以开拓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学识,培养创作的灵感。也唯有博览群书,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而我国目前中学生的学习任务普遍过重,沉重的考试压力使他们根本没有心思去涉猎课外知识。有些中学尽管开设阅读课,也是形同虚设。如此,学生知识面狭窄,思维僵化,语言干瘪枯燥,索然无味,也就是不足为怪的事了。笔者认为,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扩大他们的阅读面,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最有效途径。如在讲授散文时,向学生推荐朱自清、周作人、巴金等人的名篇,并指导学生洞悉其中的美质,在学习诗歌时,除了介绍传统的精典名篇之外,还向学生推荐徐志摩、闻一多、臧克家等人的诗篇,体会诗歌的意象和音韵之美。此外每年的寒暑假,介绍两到三部世界名著给学生,并提出适当的阅读要求等。通过这些有目的的阅读训练,使学生一方面积累了不少语言素材,同时也促使学生努力摹仿不断创新,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和写作特色,有效提高写作水平。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通过大量的阅读,向他人借鉴语言素材,对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有很大作用,对于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的提高也至关重要,对开阔生活视野丰富思想感情更能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学好语文不仅要加大阅读量,更要注重阅读方法和阅读效果。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新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这一形势下,武陵山区作为一个贫困地区,既迎来机遇更面临挑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武陵山区应发挥资源优势之
生活实践告诉我们,健全儿童入学前就了一定的语言基础,而聋哑学生几乎都要等到进了学校才开始学习语言。他们与同龄的健全儿童在语言基础上有很大的差距。进入学校就读后,由于聋生的听力缺陷和手语的种种不足,教师的讲解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传授知识时,有大量的信息丢失和失真,大大地降低了教学效果。怎样有效地提高聋校的语文教学质量,一直是教师们思考的问题。在平时教学工作中我大胆尝试,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为语文教学注
英语背诵是英语学习的常用手段之一。本文从教学实践角度出发,结合英语语言的教学特点及语言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知识,阐述了英语背诵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形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
期刊
酸性硫酸盐土(ASS)是一种分布于全球的劣质土壤。在广东的珠江三角洲、韩江三角洲和鉴江口岸,这种土壤的分布面积已达到130万亩。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英语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的思想成为英语教学的主导思想。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将课堂教学置于具体的教学情境中,设计各类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体验成功。下面,笔者就如何做到教师设计和实施任务型教学,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教师如何设计和实施任务型教学活动  1.传统教学多使用PPP教学步骤,即教师先呈现某个语言项
数学概念是客观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数学知识无不是建立在一系列数学概念的基础上的。代数计算、几何论证、概率统计以及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是以数学概念的掌握为前提和保证的,只有加强概念教学,才能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各种数学能力。  如何对数学概念进行学法指导呢?  1.要从现实生活情境中引入概念  数学概念是抽象枯燥的,因此教学中一定要把概
指出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能力是由观察、实验、思维、自学四方面的能力构成,并论述了学生的这四方面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执政党的执政方式与政治文明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党的执政方式的改革和完善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而我们党要在新的社会发展环境中建设政治文明,实现有效领导,就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弃旧汲新,培养出一代有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教师的首要任务,我们又如何在历史课堂中进行有效的、可行的创新教育呢?    一、教师要有创新意识    党和国家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显然,只有搞好教育,才能兴国,否则兴国就是一句空话,那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