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幻与现实

来源 :少年博览(阅读与写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nbs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前花絮】
  小樱:好希望来一场华丽的冒险……
  书虫:哪种类型的?是神秘的森林还是荒无人烟的沙漠?友情提示:探险需谨慎!
  小樱:可以大、大、大,也可以小、小、小的那种,比如拇指姑娘……
  书虫:那不如跟着格列佛一起,你不用变,因为你周围的世界一直在变!
  【虫家讲坛】
  神奇的想象、夸张的手段、寓言的笔法……你完全可以把《格列佛游记》当作一本儿童读物。然而,这本书却是以讽刺手法闻名于世。讽刺,是这本书的灵魂所在。它通过幻想旅行的方式,影射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讽刺了当时的宫廷和政治家们,同时也超越了时空的局限,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正因如此,这本书被认为是“伟大的文学”。
  奇幻的冒险
  外科大夫格列佛天生是一个喜欢冒险、不甘寂寞与无聊的人。1699年,格列佛随“羚羊号”出航南太平洋,不幸中途遇险。格列佛死里逃生,漂到了小人国。从此,他开始了一系列的奇遇。
  在小人国(利立浦特),万物仅有正常尺度的十二分之一,格列佛在那里有如一座大山。但这个小朝廷里同样充斥着阴谋诡计与倾轧纷争。随后,格列佛又来到了大人国(布罗卜丁奈格)。在大人国,他就像田间的鼬鼠一般,被当作小玩艺装入手提箱里,带到各城镇表演、展览。受国王召见时,他慷慨陈辞,夸耀自己伟大祖国政治的贤明、法津的公正,然而却遭到国王的抨击。在飞岛国(拉普达),人们长得稀奇古怪,还喜欢冥思苦想。尤其是那里的科学家,总是研究荒诞的课题,导致人民无衣无食,生活困苦。在巫人岛(格勒大锥)和拉格奈格王国,格列佛还见识到了会巫术和长生不老的人。最后一次冒险,他来到了慧骃国。在这个国度里,居主宰地位的是有理性的、公正而诚实的马,供马驱使的则是一种类似人形的畜类——耶胡。在各种美德的感化下,格列佛一心想留在慧骃国,然而慧骃国却通过决议要消灭耶胡。无奈之下,格列佛只好乘小船离开该国,打道回府。怀着对慧骃国的向往,格列佛一辈子与马为友。
  完美的讽刺
  小说通过描述格列佛在各国的奇遇,反映了18世纪前半期英国社会的一些矛盾。每一次冒险经历里,你都能看到当时英国社会的影子,比如英国的党派斗争、政教制度等。除了对社会现状的隐喻和讽刺,小说还直接讽刺了人本身。作者注意到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纯粹的金钱关系,并由此对人性产生了疑问。
  小说的艺术形式也十分完美。作者以现实为基础,创造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童话世界,让格列佛在每一个幻想国度都有不同的奇遇,这些奇遇也都能与现实一一对应。现实与幻想和谐统一,使讽刺更具感染力。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还会发现,虽然故事本身是虚构的,但作者平铺直叙,语言质朴。这种写法让我们觉得作者确实有过这些经历,他只是在陳述事实而已。同时,朴素的话语会让读者相信,作者是一个缺乏想象力的人,不是一个惯于夸张的人。他用这种方式带领读者们一起,走进他精心编织的小说世界里。
  关于作者——
  1. 乔纳森·斯威夫特,生于爱尔兰都柏林,英国作家、讽刺文学大师,英国启蒙运动中激进民主派的创始人,被称为18世纪英国杰出的政论家和讽刺小说家。其代表作品有《格列佛游记》《木桶的故事》《书的战争》等。
  2. 《格列佛游记》第三卷中虚拟了一个空中岛国Laputa,即飞岛国,并称飞岛国的人发现火星有两颗卫星,它们与火星之间的距离分别为火星直径的3倍和5倍。而科学家霍尔发现的真实距离分别是火星直径的1.4倍和3.5倍,看上去差别不大。为了纪念这个胆大敢想的作家,火星卫星戴莫斯上有一个撞击坑就用了“斯威夫特”来命名。
  关于《格列佛游记》——
  1.《格列佛游记》的构思源于作家与朋友的一次聚会。当时,斯威夫特谈到政界种种贪婪无耻的行径时激动万分,嬉笑怒骂间,信笔开始了《格列佛游记》第一卷的创作。创作完成后,经过无数次的增删修改,小说终于1726年匿名发表,并立刻在英国社会引起了很大争议。200多年来,它被译成几十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
  2. 后世在《格列佛游记》的基础上,衍生出许多文艺作品。比如,美国电影公司将小说中的四次游历,改编成银幕大电影,并荣获五项艾美奖。宫崎骏动画电影《天空之城》亦是由第三卷《诸岛国游记》改编而成,天空之城拉普达(Laputa)之名即取于此。
  3. 全球知名搜索引擎创办人杨致远喜欢故事中对于耶胡(Yahoo)的解释:粗鲁、不懂事故、笨拙等,认为这是人类的“通病”,于是将自己创办的搜索引擎命名为“雅虎”。
  ·书虫后援会·
  有尊严地活着
  利辛县丹凤学校七(1)班 / 刘佳欣
  指导老师 / 梁 艳
  农夫为了赚钱,把格列佛当作小玩具装入手提箱带到各地表演,最后高价卖给王后。在王宫里,格列佛也过着备受欺凌、没有尊严的日子,直到第3年才得以逃走。这种日子,实在难以想象。
  我曾听过这样一句话:“我是个弱者,但我不是懦夫;我一无所有,但我有人格;我什么都可以失去,但除了尊严。”失去尊严,屈原怀石投江,项羽乌江自刎,宁死不苟活。每个人都有尊严,要保护自己的尊严,也不要轻易去践踏他人的尊严。
  书虫呢喃:
  卢梭说过:“每一个正直的人都应该维护自己的尊严。”愿每个人都能心存善良,自尊而体面地活着。
  关于小人国的一点感想
  肥东县第四中学八(7)班 / 吴世杰
  读完《格列佛游记》,我印象最深的是小人国的故事。格列佛灭火救了皇宫,却引起众人的怀疑与嫉妒。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南宋的岳飞,他抵御外敌,为国为民,却因战功赫赫引起怀疑而被诬陷,死于莫须有的罪名。如果对国家有贡献的人不能受到公正的对待,只会让政府不断丧失公信力。大到政府部门,小到公司甚至班级,都需要赏罚分明,不能像小人国一样颠倒黑白。
  书虫呢喃:
  吴世杰同学结合现实,联想古今,读出了其中的讽刺意味,并且给出了自己的思考。为你的用心阅读点赞!
其他文献
上个星期五下午,我们507班与504班举行了一场男生足球赛。  全班同学都去了体育场,一边观看比赛一边当啦啦队。下午1点,我在体育场边找了个座位坐下来。球员们已经在场地中踢来踢去,进行热身了。看得出,他们个个摩拳擦掌,斗志昂扬。  两点整,只听裁判员哨子一吹:“嘀——”比赛开始!  首先是对方球员发球,接着,双方球员就一窝蜂地围着足球追抢。拼抢中,球落到对方前锋的脚下,只见他迅速把球往我方球门边盘
期刊
第六章 伤 逝  年初二,武汉封城的第四天。  剪掉了一头长发,许依依觉得脑袋都轻了许多。她和林芳一起回到ICU,想去看看刘星。昨天杜元宵忙到半夜才回了科里,带回刘星ECMO上机成功的好消息。  刚出电梯,她们就看见杜元宵和几个军医匆匆地进了ICU。林芳向同事询问了情况,说是五分钟前刘星突然症状加重,出现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ICU立刻请了杜元宵过来会诊,也已经通知家属尽快
期刊
书虫  为什么有些同学上起网来从不知疲倦,翻开书本却觉得5分钟都难熬?千万别试图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来给自己找理由。真正的原因在于,我们的大脑是一块记忆棉,多读书就会有爱读书的大脑,总上网就会有爱上网的大脑——这里,不仅指那些沉迷于网络游戏的人,也包括喜欢在屏幕上读新闻、看文章的人。  一位作家曾说,读书的大脑在语言的汪洋深处遨游探险,而上网的大脑只能在海面上享受清凉的海风。所以,书虫更愿意把“阅读
期刊
荷叶晃动  小舟儿闯入了谁的江心  紧握手中的几枝莲  红色氤氲到脸上  被花遮住的娇羞  沿着江,漂流到远方  河草青青  木桨荡起层层涟漪  摘下一朵莲  与从前在故乡时一样  想放在你的妆台旁  增添一室馨香  一顆莲心,花开两地  所有的欢喜与落寞  洒落在层层叠叠的花瓣里  默默开放
期刊
老师说  优秀的文学作品,或用优美的景色愉悦人,如老舍《济南的冬天》;或用真挚的情感打动人,如朱自清《背影》;或用深邃的思想启迪人,如茅盾《白杨礼赞》。如果说用优美的景色愉悦人,要求的是作家观察的功夫和语言文字表达的功底;用真挚的情感打动人,要求的是作家对庸常生活琐事的细腻感受能力,那么,用深邃的思想启迪人,要求的则是作家对社会的洞察能力,对时代的认识能力,对世界的思考能力,归结起来,就是紧跟时代
期刊
点到为止  2035,我們将建成这样的国家。  2035,你将是一名怎样的青年?是寄生在前辈创造的美好国家里庸庸无为?还是奋发向上担起又一个新时代的“中国脊梁”?这完全取决于今天的你,有没有以梦为马,不负韶华;有没有努力拼搏,只争朝夕。  我们期待着这样的中国!  这样的中国更期待着明天的你!
期刊
天有雨雪雷电,  地有潮湿干旱。  星移斗转四季,  春夏秋冬替换。  成长中路漫漫,  既有曲折平坦。  成败得失相伴,  还有喜乐哀伤。  面对曲折坷坎,  少年精彩夢幻。  不懈努力奋斗,  定是七彩斑斓。  诠释青春内涵,  莫求别人称赞。  汲取广泛知识,  少年风采扬帆。
期刊
孩子的童年应该是天真快乐的,但对于先天有缺陷的儿童来说,这样的快乐是少有的。同样是祖国的花朵,他们应该拥有和普通人一样的快乐。加入少先队能给他们带来快乐和光明,让他们幼小的心灵不再孤独。  一、环境熏陶,营造氛围  为了让这些特殊的队员深入学习和理解少先队的相关知识,我把班级的黑板报、宣传栏等作为少先队知识的乐园,以便队员们学习、理解和实践。我还在课堂上介绍杰出人物的事迹,宣讲他们的爱国情怀和勤奋
期刊
有这样一群人,如群星般闪耀,在中华大地被广为传颂。  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他们乐于助人、无私奉献;  他们立足平凡、追求崇高;他们爱岗敬业、忠于职守;  ……  他们用自己坚定无悔的选择,让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深厚的道德积淀在新时代再次焕发光彩;他们的先进事迹,充分诠释了“爱国、敬业”的价值准则。  他们的身上,闪耀着全国各族人民追求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他们,无愧为当今中国的“最美奮斗者”
期刊
2020年的“你好,古文君”专栏,温鑫老师一直在和大家聊“君子”这个话题。关于“君子”,儒家经典中多次提及。《诗经》中说“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论语》中说“君子固穷”“君子务本”“君子怀德”“君子不器”……  这些名言很经典,但不够具体。有没有哪篇文章或是哪本书具体地教我们如何成为君子呢?  首推《大学》!  本期,温老师与合肥市寿春中学的同学们一起阅读《大学》,让我们听听他们的阅读感悟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