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初中语文教学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nsno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华夏民族的人文精华,也是华夏文明的精髓。随着现代社会向科技发展转型,很多传统文化逐渐在青少年学生中淡忘或遗失。因此,作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师,思考如何更好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时期;语文教学;融入;传统文化;思考
  传统文化不仅蕴含着崇高的人格美和深刻的智性美,更沉淀着一个伟大民族不灭的精魂。《关于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中明确指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中小學全部教育教学活动的共同任务,各学科教学内容中蕴涵着丰富的民族精神教育的素材要把它有机地渗透和融合到各门课程的教学活动之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作为重要的人文学科,重视并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既是学科性质所担负的责任,更是历史所赋予的神圣职责。由此可见,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充分发掘与各学科有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真正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合在语文教学之中,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构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的学科教学体系,促进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使其水乳交融,自然生长,这是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也是新课改下教师面临的一个新的挑战。笔者结合实践,就初中语文教学融入传统文化教育进行思考。
  一、新时期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不足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正处于一个向现代化转型期,在这个过程中,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正在消失,并且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热衷于外来文化,他们吃的是洋快餐,过的是洋节日,很少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造成用方块字传承的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史正面临断链的危险,浅文化、俗文化、网络文化充斥人们的生活,传统文化在学生中的地位越来越低,他们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
  (1)母语教育逐渐弱化。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母语非常重要。著名学者刘国正认为:“中国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如胶似漆,密不可分。多年来,我们对这方面探索甚感不足。学习传统文化,使语文教育丰富多彩,不再是干巴巴的几条筋,还能增进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但是,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很多孩子在远离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目前,外语学习越来越红火,许多大城市孩子从幼儿园起就上英语课,而对祖国语言文字却不能正确流利使用,甚至有的初中学生连写信都成问题,很多大学生、中学生阅读古籍文献更是感到困难,很多学生写字歪歪扭扭,错别字连篇。
  (2)教育方式还存在不足。幼儿园和小学,本来应该培养孩子行为规范及道德规律为主,现在却以学习技能为主,导致有些孩子大学毕业了没有基本的与人相处的能力,不懂基本的事物及社会发展的规律,更谈不上正确的选择和判断人生方向了。
  二、新时期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时刻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们读古文,吟古诗,吸取古人思想的精髓,让他们走进迷人的童话、绮丽的诗歌、精彩的小说之中去体会美丽的生活情趣;让学生们在阅读学习成语故事中积累语言、在学习神话故事中感受神奇、在浏览学习寓言故事中明白道理;让学生们阅读神奇的科学、绵延的历史、丰富的人生等故事,使他们感受到历史的变迁与文明的传播,不禁由衷的赞叹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明。
  (1)引导学生感受汉字的乐趣。汉字是中华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是世界上唯一的方块文字。领略汉字之美,可以说是国学基础。作为语文教师,更有责任和义务引领学生走近中国汉字,让他们体会汉字的神奇与美丽。另外,还可以安排书法教学进入语文课堂。特别是针对现在电脑、手机流行,让学生写好字,书写端正、工整,教师面临着重大的责任。日常教学中可每周安排一两个课时进行写字教学,要求学生写字的笔顺、笔画、间架结构、偏旁部首等规范。在教学生写字时积极倡导“写好字,走好路,做好人”的教学理念,学生从中收获的不只是正确的书写姿势,也不只是端端正正、潇潇洒洒的一幅幅书法作品,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欣赏、临摹书法作品时注意挖掘其中的“文化”因素。
  (2)经典诗词吟诵。古代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精神,值得我们仔细地欣赏、品味。在教学中开展诵读活动是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方法。通过诵读经典让学生体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天人合一”“和为贵”中所倡导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让学生知道现代社会所倡导的“和谐社会”都能在传统国学经典中找到渊源。一首好诗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在声情并茂的经典诵读中,让学生轻松记住一生受用的礼义廉耻,懂得谦卑,懂得真诚,懂得仁孝。此外,还应该加强课外阅读,开阔学生视野,增加对传统文化的积累,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3)注重传统节日的教育。中国的传统节日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他本身就是弘扬民族精神的最佳机会,在此期间开展的传统教育活动会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但如今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这些洋节却在中国大行其道。如果能在重阳节向学生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及有关习俗:登高、赏菊、饮酒、插茱萸等,并吟诵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在中秋节时组织学生朗读李白的《月下独酌》,孟浩然的《秋宵月下有怀》等诗篇,并收集有关月的古诗文,专门开一节专题课进行赏月品诗,进行一次诗文熏陶;在清明祭扫烈士墓和怀念亲人时引导学生诵读杜牧的《清明》等诗篇;在端午节时,引导学生查询和端午节相关的一些信息,从而了解爱国诗人屈原的生平事迹,学生从活动中感受到特有的民族风情,这样的文化传承是意义深远的。
  总之,五千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民族文化的传承已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初中语文教学具有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职责。只有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才能让学生在祖国灿烂的文化长河中畅游。
  参考文献:
  [1]柯丽平.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J].学周刊,.2012年31期
  [2]拉毛.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J].中国民族教育,2011年06期
其他文献
现在的高中生课后反思意识淡薄、反思方法欠缺。 正因为此,在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反思能力,几乎已成为每一位高中数学教师的共识。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合理创设反思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充分发挥教师示范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解题后反思习惯三个步骤来完成。  一、合理创设反思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借助实际生活创设反思情境 ,数学知识中有许多是源于实际生活的,因此数学问题的引入可以联
摘 要:在传统教育体制下,教师高高在上,以绝对的权威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而学生一味的洗耳恭听,习惯于教师讲什么,他们记什么、学什么,根本不会有“异想天开”的时候,也谈不上什么学习热情。当代教育呼唤一种新的教学形式,提倡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关键词:高中语文;学生主体;人文教育;全面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使学生体验
数学是科学,数学课堂是艺术,数学充满思维,数学课堂充满情感。数学课堂是展示活力和魅力的神圣殿堂,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的整合过程,是知、情、意多向交流的互动系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那么,在他们的眼里,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这样,学生学起来自然感到亲切、真
摘 要:在物理分组分享教学中,精心地创设分享点,引发学生思考,并激发学生小组交流学习,培养口头表达能力,这对培养学生的物理素质和自主学力、促进学生和谐持续地发展等,都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分享点;物理教学;分组分享  “分组分享教学法”是一种新颖而有效的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分组分享的课堂模式中,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围绕这个问题进行独立自主学习、组内分享自助和组间分享等一系列的活动,我们
摘 要:阅读能力培养是中职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听、说、写、译的基础,也是学生开展自学的基础。通过增强学生英语阅读能力,能够让学生及时获取各种信息,掌握到一定的外语交际能力,成为具备中职专业知识技能人才。基于此本文试阐述中职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并介绍了提高中职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中职教育;英语阅读;阅读能力  英语学科在中职教育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其目的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摘 要:搞好初中音乐教学,提高初中 音乐教学质量,是全面提高我们学生素质的一 个重要环节。作为初中音乐教师要履行好自己 的职责,努力提高初中音乐教学水平和教育质 量,笔者认为应从五个方面进行提高。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现状;方法  从小学至初中,音乐学科都是一门必修学科,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音乐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中放松身心,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文化领
摘 要: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提高课堂效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对教师来说是一个专业化的考验。这要求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对多样性的教学方法熟练掌握,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职校英语教学;调动;主动性  一、职校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  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都有所缺乏,这个现状不尽如人意,但的确是事实。而职校教师,也存
摘 要:写作能力是衡量一个人能力大小的重要指标,也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因此,加强写作训练、打好写作基础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写”往往被排在“听、说、读”三项技能之后。人们普遍认为要有足够的听和读的输入,才会有更好的说和写的输出,提倡“在进一步提高听说能力的同时,侧重培养阅读能力”,而“写”的意识在人们的头脑中还不是很强。随着时代的发展,英语写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关键词:英
摘 要:识字教育不仅是小学语文教育的基础,更是文化教育的根基。然而在现今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常常依靠简单机械的重复和练习“强迫”小学生去识字、记字,忽视小学生的意愿和认知范围,这不仅会造成教学效果低下,而且会抹杀小学生的识字兴趣,对后续教育产生消极影响。趣味识字教学法就是针对传统识字教育中的缺陷而产生的。本文将通过分析比较趣味识字教学法与传统识字教学法的区别和优势,探讨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的实际应
在“以人为本”的新课程教学理念下,如何营造宽松、自主、有个性的课堂教学环境是体育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应努力的方向,而创设自主、合作、创新的教学方式正是体现了新课程改革中转换师生角色,重视学生个体发展的教学新理念。它将改变过去以接受性学习为主、以记忆模仿为主、以书面知识为主和间接经验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融学习于活动中,寓快乐于教育中,是适应新时期教育的一种以人为本的新型学习方式。  一、充分认识新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