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提问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益

来源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nderdog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现代教学论认为,任何教材内容都可以用问题呈现出来。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当然也不例外。提问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好的提问能够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给学生的思维发展指引路子。
  关键词 语文 提问 策略
  现实的教学中发现有些老师不注重提高提问的质量,一课下来,提问次数多达几十,可是学生回答起来、却只要答“是”“不是”“对”“不对”之类。这些回答不用动什么脑筋,这样的问题不仅无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反而打乱了学生的思路,而且占去了许多宝贵的教学时间,拉长了教学进度,这是目前语文阅读教学费时低效的一大病根。那么,怎样恰当地设计提问才能使问题高效呢?
  一、围绕中心,有的放矢
  提问要围绕中心,抓住重点难点,精心设计。有些课文后面有揭示的问题,那是编者着意编排的,一般就是这一课应该抓的教学重点,教学中应好好应用,认真解决。如果不够,教师就要补充。有的课文后面没有问题,教师就要自己设计。问题的类别不一,作用也各有不同。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助于学生掌握课文要点、特点,突破难点,有助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先易后难,由浅入深
  先简易后繁难,由浅近到深远,从低级到高级,这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课堂提问也应按这一规律办事。一般来讲,如果提出一组问题,就要先提容易的,再提较难的,最后提最难的。这样做,一是符合认识事物的规律,二是使学生不至于一开头就遇到难题而挫伤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青海高原一株柳》时,师板书课题:一株柳。师:“提到‘柳树’我们自然会想到哪些和柳树有关的词或诗句?”生:“垂柳依依、婀娜多姿。”生:“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条。”师:“柳树,在我们的心目中是柔美的,婀娜多姿的。可今天我们要学的柳树并不是这样的,它是一株特别的柳树。”(完成课题)同学们齐读课题。师:“同学们,读了课题,你的脑海中有哪些问题想问?”生:“这株柳在青海高原上是怎样生长的呢?”“这是怎样的一株柳树?”……师:“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你们的这些问题去细细品读课文。”
  这样的提问能引发学生深入钻研课文的兴趣。
  三、搭桥铺路,化难为易
  有些问题难度较大,教师要准备一些铺垫性问题,帮助学生实现思路的衔接。
  教学《闪光的金子》时,先出示徐虎的图片。师:“徐虎是上海市一个普通的水电修理工,但就是这样一名普普通通的工人,人们却都说……”生齐说:“他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师:“这句话是课文的哪一小节告诉我们的?”生:“这句话是课文第五小节告诉我们的。”师:“就请你来读这一小节。(出示第五小节)从这一小节的哪些词语,你读出了徐虎的心像‘闪光的金子’呢?”生:“我是从‘休息’这个词儿读出来的,我知道了,本来应该是他的休息时间,他还要去帮助别人修理水电设备。”“我是从‘许多年’这个词儿中感受到的。”师;“这个词儿告诉我们什么呢?”生:“这个词儿说明,徐虎不是一天、两天去帮助别人,多少年来他一直这样做,而且时间很长。”“我找到了‘千家万户’。我想徐虎去的人家很多。”师:“咱们一起来读第五小节。”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遇到种种障碍,如果这时教师提出一些过渡性的问题给学生铺路搭桥,就能帮助学生从困境中走出来,帮助学生多角度、立体化地思考问题。铺垫性问题要力求引而不发、启而不露,教师只搭桥,而要学生自己走完思考的路径。
  四、迂回提问,启迪思维
  迂回提问就是变换提问角度,让思维拐个弯,从问题侧翼寻找思维的切入口。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思维。
  教学《槐乡五月》时,出示:中午,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醇香、浓香……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理解:清香、醇香、浓香……师:“同样是描写槐花饭的香,清香、醇香、浓香……这3个带有香字的词能否将它们互相交换位置呢?”生:“那肯定不可以!”师:“说说你的理由吧!”生:“清香有点香。”“醇香此清香更香。”“这3个词表达的香味是一个比一个香,一个比一个浓。”师:“你看,这一句后面有个省略号,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生:“说明槐花饭有多种香味。”师:“那就让我们一起读感受槐花饭那浓浓的香味。”(齐读)
  这种提问能指引思维的方向,对发展学生的智力的作用是很大的。
  五、面向全体,全面兼顾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教师的提问要面对全体学生,同时要估计到各类学生回答的结果,这样才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每一堂课的提问都要有难的、较难的、一般的和比较容易的几类,以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这要从实际出发,而不能随便指定哪个学生回答。如果有些问题估计一般学生能回答出一部分,老师还可以借助他的回答,进一步启发同学们争论和深入思考,然后再叫学习较好的学生归纳补充。有时也可以在一些较难但很重要的问题上,先让好的学生示范,再叫其他学生回答,这样容易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生动活泼。要特别关注学困生,设法为他们创造条件,启发他们思考,鼓励他们不断进步。
  课堂提问大有学问。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语文教师应一头吃透课程标准和教材,一头吃透自己的教学对象,在这个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讲究提问方法,使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更有实效。
其他文献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无线通信技术所提供的服务主要分为专用网络电台、公共电台、公共安全通信.在当前无线通信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改善了传输宽带的状况,其具备的信息处理能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一语道出人们对美的需求已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人们能通过对美的欣赏、对美的感受,受到启迪,去领悟生活的真谛,从而完善自己的道德,陶冶自己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的生活和学习内容,为幼儿的体验性、探索性学习创造条件。教师要激发幼儿的认知兴趣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提出“努力建设开放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理念。这就要求我们把教与学的空间延伸到课堂以外的更广阔的空间,建立多元、立体的语文教育体系。语文小社团
由于环境污染源种类增多且分布区域广泛,环境监管部门主要采取安装排污流量计量装置,来达到限制企业日常排放量的目的.但诸多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忽视污染防治设备的
为了提高卷烟生产过程工艺质量的控制能力,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本文通过对卷烟工艺参数质量指标符合率的控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实践证明效果显著,可供
摘要 美术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课堂教学应向社会延伸,要尽可能地联系生活,让社会生活中的美术融入课堂,让学生有机会接触生活中的美术素材,以教材中的美术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为切入点,诱导学生认识生活,开阔视野。  关键词 延伸 联系 融入  生活是知识的源泉,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是教材内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的课堂才是具有强烈生命力
在国家快速发展的今天,交通运输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车辆的数量、类型也在持续的增加,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向前进步.现如今,车辆维修技术正在深入研究,对于不
美术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课堂教学应向社会延伸,要尽可能地联系生活,让社会生活中的美术融入课堂,让学生有机会接触生活中的美术素材,以教材中的美术知识与学生熟
一打开语文教科书,我们就会发现新旧教材有着较大的区别:新教材中几乎每一篇课文都有一到两幅精美的插图,这些插图与教材紧密结合,大都色彩鲜艳,贴近生活,富有情趣,十分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