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与古树承载的文化

来源 :出版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j88804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介绍了《天坛古树》一书内容、读者对象、出版意义,对依托于天坛的古树文化地位、价值加以分析,使人们认识到“保护天坛的古树,就是保护了一种历史文化——古今中外独一无二的敬天文化。”
  历经无数风雨寒暑,至今依旧傲然挺立的百年古树,是活的文物,是历史的见证,古树具有很高的科学、历史、生态、观赏的价值,是国家宝贵的财富。目前,专门研究古树及古树文化的图书不多,《天坛古树》的出版是古树文化、保护方面的最新力作。
  天坛的科技工作者,在对数十年天坛古树各方面工作进行记录和总结的基础上,编写完成了《天坛古树》一书。本书全彩版印刷,含文字30万字,400多幅彩图,书中全面介绍了天坛的古树资源、景观,介绍古树的历史、文化、管理、研究等知识。
  1992年国务院100号令颁布了《城市绿化条例》对古树下了确切定义,2000年建设部正式实施《城市古树名木管理办法》,该办法进一步细化了古树的定义“树龄在一百年以上的树木,称之为古树”。而天坛古树是一处大古树群,在北京乃至全国的古树资源中占有重要地位。可以被称为“古树”的树木在天坛有3500余株,占北京市古树的18.74%。天坛古树是天坛文化的载体之一,见证了天坛的历史,也见证了北京古都的文化,是明朝永乐迁都北京城建成史的见证。
  天坛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是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并对北京进行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天坛因其独特的建筑景观设计和世界独一无二的祭天文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古树是天坛不可替代的生态要素。在苍翠古树的掩映下天坛更显得庄严肃静,静谧深远。没有了古树的衬托,天坛景观就缺少了震撼人心的魅力,离开了天坛,古树则只是古树,不再具有文化的地位,古树与天坛就是相依相存。
  天坛古树从哪里来的?谁种的?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古柏?古树跟祭天文化的关系?《天坛古树》从古树的历史谈起,从元代种植至今700年的古柏,到明朝、清朝、民国至今古树产生发展娓娓道来。
  从书中我们了解到树木园林都是为祭天文化服务的,天坛的植物素材的配置受祭天文化要求,另一方面要充分体现、丰富、加深祭天文化的内涵。《周礼·春官·大宗伯》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碧礼天……”古人主张天圆地方,苍璧,圆形,色苍,以配天圆和天色。“苍璧礼天”反映了古人对天的认识,也反映出古人为表达祭天思想所采取的表现手法和形式。松柏色苍,用以配天,与“苍璧礼天”异曲同工。在天坛古树中松柏占了90%以上,书中用了不少笔墨来描述树种文化,柏代表着正气、长寿、高尚、不朽,松柏苍然,被士大夫阶层称为“苍官”,天为“苍天”,祭天用苍璧,祭坛周围树以苍官,浑然一体。天坛古树树种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与天坛的文化相呼应。
  另外,天坛古树至今还体现着生态文化的价值。天坛内古树森森,绿树如茵,天坛公园在北京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人体养生,维护空气质量,古树都功不可没。
  天坛古树的文化价值不言而喻,本书也介绍了历代天壇管理者对古树的养护与管理。因为大家都懂得:“保护一株古树就是保护一件珍贵的文物,保护天坛的古树,就是保护了一种历史文化——古今中外独一无二的敬天文化。”
  本书的定位是科学普及图书,具有科学性、通俗性、艺术性、思想性,其读者并不限于普通群众和青少年,受众还有各年龄段、各文化层次的天坛游客,对天坛文化、古树感兴趣的人,国内外从事古树研究的相关专业人员。本书力图让更多的人了解天坛古树,认识它的价值,理解天坛管理者为保护管理天坛古树而做的努力。
  《天坛古树》出版的目的,希望更多的人来关注天坛古树、保护天坛古树,保护自然,顺应自然,让人们真正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这是天坛敬天文化的本意所在。
其他文献
摘要:在数字化及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出版业面临形态转型与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做好专业出版是国内很多出版社面临的一个问题,以戏剧出版为例,专业出版应当增强坚持不懈做专业出版的定力;在自身领域精耕细作,打造特色精品;要结合自身特点,加快出版形态创新。  关键词:专业出版 特色精品 形态创新  在数字化及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出版业面临形态转型与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国内很多出版社都是专攻
期刊
摘要:中国现代文学发生以来,以某种名义组织系列丛书,即时推出作家作品,一直是一个有效的出版策略。而在众多散文系列丛书中,由河南文艺出版社策划、编辑、出版、发行的“小说家的散文”系列丛书别具一格,尤其引人注目。收入这套丛书的作家已有铁凝、何士光、阎连科、周大新等,几乎囊括了新时期以来各个阶段颇有影响的小说家,集中展示了他们的心灵境况,展示了他们的妙手与文心。  关键词:小说家的散文 铁凝 梁晓声  
期刊
过去的一年被称为“虚拟现实(VR)元年”,在这一年的时间内虚拟现实从技术发展到社会普及都取得了井喷式的发展。随着虚拟现实热度的提升以及前景的利好和各方资本的助力,虚拟现实技术与文化产业的结合也让外界更加期待。  虚拟现实与文化产业的结合将颠覆现有文化相关的诸多行业,改善优秀文化资源的社会分配和传播效率,提升大众文艺创作和鉴赏能力。作为传输显示信息的媒体和新型设计工具,虚拟现实可以将文化艺术动态化,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国民营书业发展势头良好,较好地履行了社会服务功能,体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目前我国经济处于新常态,什么是新常态?“新”就是“有异于旧质”;“常态”就是固有的状态。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与过去三十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  关键词:民营书业 文化强国 创新发展  第十四届中国民营书业发展高峰论坛所确
期刊
摘要:增强现实(AR)技术已受到各行各业诸多关注,在出版业则可用其打造独特的阅读体验,改善传统出版内容固定、难以与读者互动、多媒体分散注意力等问题。因此,增强现实出版物有望结合“数字”和“纸质”两种内容呈现模式的优势,即在不破坏阅读流畅感的同时增加身临其境的浸入感和体验感。本文从AR应用工具Layar的发展历史、产品定位、核心功能和商业模式等方面来分析它怎样通过创造性地应用AR技术来实现出版印刷的
期刊
摘要:出版企业在近十多年进入产业化发展的高速通道,规模增大、提速加快、利润倍增,业务环境和职业心态也有了明显改变。发扬光大工匠精神,做有文化品位、有传承价值的好书,新时代的新命题直接向我们出版从业者扑面而来。  关键词:工匠精神 出版理想 传承价值  “工匠精神”自去年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以来,成为了高频词和年度热词。它之所以能引发如此大的共鸣,正是因其契合了当今社会的某种需求。信息社会,网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西语地区图书馆收藏中国当代文学图书的情况,以五洲传播出版社为例,探讨中国出版业更具针对性地实现中国当代文学开拓西语市场的成功经验。  关键词:西班牙语地区 中国当代文学图书 走出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央政策的逐步放宽、国家经济的迅速崛起,我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早在21世纪之初,就有国际媒体称“21世纪是中国发展的世纪”。中国的优秀人才已经在各领域获得出色
期刊
摘要:台湾地区的公立大学出版社,在多数大学皆不予重视的情况下,每家大学出版社都未能有很好的发展。无论在经费、人力还是空间上都受到很大的限制,以致在历年累积专书出版总量和平均年出版量上都未能出现理想的成绩。但在专书的出版主题上,明显可以看出台湾地区议题的被重视,这正是大学出版社具有保存学术成果此一功能价值的彰显。  在台湾地区多数大学对大学出版社一直不予重视的环境下,学术出版工作的责任,多年来多半是
期刊
摘要:期刊专业化培训是国内许多期刊社经常开展的一项期刊经营活动。目前国内期刊专业培训在师资建设、培训内容设置、培训方式选择、培训效果考核等方面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期刊专业培训是期刊品牌平台化经营常见的一项增值服务,它能够在品牌推广的同时,取得一定的经济收益。国内很多期刊社都尝试开展了多种类型的培训业务。但目前开展的期刊培训活动中也存在许多亟须解决的问题。  1.培训师资建设有待提高  优质
期刊
摘要:本文围绕国防工业出版社工作实践,提出制度建设为出版单位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保驾护航,其中,建立科学的考核激励体系是制度建设重中之重,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对实现双效统一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创新人才培养制度使得出版单位社会效益得以强化和延伸,建立社会责任履行机制以保障出版物社会效益的充分发挥。  社会效益优先,实现双效统一,是党和政府对出版单位的一贯要求。然而,实际工作中,当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