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制度建设为出版单位充分发挥社会效益保驾护航

来源 :出版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yicai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围绕国防工业出版社工作实践,提出制度建设为出版单位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保驾护航,其中,建立科学的考核激励体系是制度建设重中之重,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对实现双效统一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创新人才培养制度使得出版单位社会效益得以强化和延伸,建立社会责任履行机制以保障出版物社会效益的充分发挥。
  社会效益优先,实现双效统一,是党和政府对出版单位的一贯要求。然而,实际工作中,当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发生矛盾时,往往存在“社会效益软指标,经济效益硬指标”的问题,当出版单位更多考虑现实利益和眼前需求的时候,“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只能无奈地停留在纸面上。国防工业出版社作为一家有着60多年历史的综合性科技出版社,一直保持着极其重视社会效益的优良出版传统,近年来,更是通过完善出版社相关管理制度,为出版社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保驾护航。
  一、建立科学的考核激励体系
  国防工业出版社将建立科学的考核激励体系作为实现社会效益优先各项制度建设的重中之重,不断加以完善。一方面,逐年提升社会效益考核权重,另一方面,不断提高、细化社会效益指标,包括重点出版物、获奖图书、出版物质量、出版物宣传、走出去等。对于各项社会效益指标,制定相关制度,引导编辑加以落实。例如,重点出版物方面:一是制定《国防工业出版社重点项目管理办法》,下发《关于鼓励申报国家级重大项目的通知》等系列文件,明确对获得国家出版基金、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的项目以及对列入国家重点出版规划的项目进行奖励的原则和办法,激励编辑着重策划重大出版工程,积极申报国家出版基金等政府资助项目。“十二五”期间,国防工业出版社累计承担22项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2016年,15个项目人选首批“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2014年至2016年,6个项目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二是做好国防科技图书出版基金、装备译著出版基金项目(简称“两项基金”)考核激励工作。两项基金,是为积累、传播国防科技知识,培养优秀科技人才,促进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建设事业的发展而由原国防科工委设立、国防工业出版社管理的军队出版基金。两项基金通过为专家、学者提供资金资助的方式,支持优秀原版及引进版国防科技图书的出版,两项基金图书是国防工业出版社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集中体现,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好评和高度认可。国防工业出版社通过《关于国防科技图书出版基金和装备科技译著出版基金资助图书结算的规定》等一系列制度设定,激励编辑积极策划、申报基金选题,确保基金出版工作顺畅运行发展。目前,两项基金资助出版的1000多种专著中,《弹药发射安全性导论》等300多种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图书奖、中国出版政府奖、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解放军图书奖以及省部级其他奖项等,《航天器交会对接技术》等6种入选“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受表彰比例超过30%,形成了多层次、高水平的科技图书体系。获奖图书方面,國防工业出版社鼓励编辑多出版体现最新科技前沿的优秀科技出版物,每年将社优秀出版物申报、评选通知作为社1号文件下发,全社上下,高度重视,评选过程公正严谨,对获奖图书编辑给予高额经济奖励,并优先推荐参加国家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行业最高奖项的评选。2015年,国防工业出版社《预测控制(第2版)》获得“第五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提名奖”。2015年至2016年,国防工业出版社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输出版优秀图书奖、引进版优秀图书奖等奖项的图书近50种。“走出去”方面,通过《关于版权输出、引进有关问题的规定》等制度,明确对责任编辑及相关人员的奖励原则和办法,激励编辑积极策划外向型选题,调动版权人员积极性。2015年至2016年,国防工业出版社4种图书入选“丝路书香工程”,11种图书入选“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出版社人选“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2016年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100强”。
  通过相关考核、激励制度的设计,出版社能够做到集中财力、人力支持各事业部一心抓重点项目、专心抓精品力作,解决了做重点图书、创造社会效益在具体实践中的一些矛盾。在重点图书等项目的成本结算方面还给予特别优惠的支持,解决年度结算可能容易导致部门追求短期效益的问题。
  二完善图书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对提高社会效益,实现双效统一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一种内容质量不合格的出版物,根本谈不上社会效益的发挥,而一种编校质量不合格的图书,对读者产生的不良影响将在很长的时间内都难以消除。近几年,国防工业出版社不断完善质量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出台了《图书质量管理办法》《书稿审读报告撰写要求》《关于新人社非加工岗位编辑人员书稿业务基本训练的规定》《关于书稿增加审次的规定》《关于增加书稿印前质控审读工序的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明确责任,层层落实,严格执行编辑部例会制度,三审三校、印前质控审读制度,对图书坚持政治导向和内容质量实行一票否决制,以保证向社会提供质量合格的精神产品。
  三、坚持创新人才培养制度
  好编辑出好书,好书才能带来社会效益。科学的人才培养制度,有利于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进而为出版社储备发展必须的人力资源。据了解,2010年,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建立首席编辑和青年领军人才制度,充分发挥优秀编辑人才对集团编辑队伍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促进内容策划与编辑能力提升,促进主业可持续发展。黑龙江出版集团也从2012年起,对集团所属出版社实行首席编辑制。国防工业出版社在这方面也有自己的做法,例如,出版社每年年终总结都要评选年度优秀策划编辑,以社长奖励基金的形式进行高规格表彰,在职称评审时优先推举社会效益突出的编辑,通过出版社微信平台宣传骨干编辑、年轻编辑,通过各类业务培训,不断提升编辑人员业务水平,等等。通过这些人才培养制度的实施,编辑人员能够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过硬的专业技能在单位内外开展各项工作,在取得优良业绩的同时,以良好形象和修养接触作者、读者和社会,进一步强化和延伸社会效益。
  四、建立社会责任履行机制
  出版单位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公众对其履行社会责任的期待本身就要高于其他社会主体。因此,出版单位应建立适当的社会责任履行机制,以保障出版物社会效益的充分发挥,例如,通过强化市场调研、选题开发以丰富图书品种,加强管理、改进流程以降低成本等多种方式,让更多的读者以更优惠的价格买到更多更好的优秀图书。国防工业出版社自建社以来,即秉承“服务军队、回报社会”的理念,积极参与军队和社会公益活动,促进科技文化交流与传播。2013年至今,共计向军队、地方的26家单位捐赠图书61批次4.3万余册,码洋200余万元。
  应该说,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不是一个新命题,但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出版单位如何通过观念更新与制度创新使得企业的发展契合国家的战略要求,进而实现双赢,是一个考验智慧的问题。笔者通过观察国防工业出版社近几年图书效益结算结果发现,那些获得良好社会效益的图书项目,经济效益往往也不差:以实现“走出去”的国防科技出版基金图书《湍流控制原理》为例,该书一是获得国防基金资助,结算时不计入成本;二是按出版社相关规定,英文版出版后责任编辑可直接获得出版社结算效益之外的规定数额的经济奖励;三是该书获得“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翻译资助,解决了项目翻译经费;四是根据约定,该书英文版由Wiley在中国大陆地区之外全球发行,Wiley按照12%的版税率支付国防工业出版社版权费,国防社负责该书英文版大陆地区的发行,英文版计为编辑年度出书任务,收益计人图书。可以看出,该书在获得较好社会效益的同时,也收获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而图书最终的效益结算数据也再次证明了两个效益在这个项目上的统一。如果说上述案例仅为个案,那出版社近几年的综合经营情况则更具说服力,目前,出版社年出版图书约1500种800余万册,码洋超过2.5亿元,销售收入、经济效益逐年稳定增长。国防工业出版社的实践证明,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从来不是对立的,更不是此消彼长的,它们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良好的社会效益必然会促进经济效益的持续向好,只有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的理念,真正做到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才有可能实现两个效益的有机结合。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阐述了博士后工作站建设对出版企业的重要意义,针对出版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建设现存的建设数量不足、规章制度不完善的问题,提出了以人为本、构建科学的博士后培养模式、完善科学的评价体系、建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交流机制的对策建议。  我国的博士后制度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由著名的物理学家李政道先生倡议,在邓小平同志支持、关怀下实施,自1985年博士后制度建立以来,采用培养和使用相结合的方式,选拔
期刊
摘要:在数字化及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出版业面临形态转型与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做好专业出版是国内很多出版社面临的一个问题,以戏剧出版为例,专业出版应当增强坚持不懈做专业出版的定力;在自身领域精耕细作,打造特色精品;要结合自身特点,加快出版形态创新。  关键词:专业出版 特色精品 形态创新  在数字化及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出版业面临形态转型与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国内很多出版社都是专攻
期刊
摘要:中国现代文学发生以来,以某种名义组织系列丛书,即时推出作家作品,一直是一个有效的出版策略。而在众多散文系列丛书中,由河南文艺出版社策划、编辑、出版、发行的“小说家的散文”系列丛书别具一格,尤其引人注目。收入这套丛书的作家已有铁凝、何士光、阎连科、周大新等,几乎囊括了新时期以来各个阶段颇有影响的小说家,集中展示了他们的心灵境况,展示了他们的妙手与文心。  关键词:小说家的散文 铁凝 梁晓声  
期刊
过去的一年被称为“虚拟现实(VR)元年”,在这一年的时间内虚拟现实从技术发展到社会普及都取得了井喷式的发展。随着虚拟现实热度的提升以及前景的利好和各方资本的助力,虚拟现实技术与文化产业的结合也让外界更加期待。  虚拟现实与文化产业的结合将颠覆现有文化相关的诸多行业,改善优秀文化资源的社会分配和传播效率,提升大众文艺创作和鉴赏能力。作为传输显示信息的媒体和新型设计工具,虚拟现实可以将文化艺术动态化,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国民营书业发展势头良好,较好地履行了社会服务功能,体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目前我国经济处于新常态,什么是新常态?“新”就是“有异于旧质”;“常态”就是固有的状态。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与过去三十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  关键词:民营书业 文化强国 创新发展  第十四届中国民营书业发展高峰论坛所确
期刊
摘要:增强现实(AR)技术已受到各行各业诸多关注,在出版业则可用其打造独特的阅读体验,改善传统出版内容固定、难以与读者互动、多媒体分散注意力等问题。因此,增强现实出版物有望结合“数字”和“纸质”两种内容呈现模式的优势,即在不破坏阅读流畅感的同时增加身临其境的浸入感和体验感。本文从AR应用工具Layar的发展历史、产品定位、核心功能和商业模式等方面来分析它怎样通过创造性地应用AR技术来实现出版印刷的
期刊
摘要:出版企业在近十多年进入产业化发展的高速通道,规模增大、提速加快、利润倍增,业务环境和职业心态也有了明显改变。发扬光大工匠精神,做有文化品位、有传承价值的好书,新时代的新命题直接向我们出版从业者扑面而来。  关键词:工匠精神 出版理想 传承价值  “工匠精神”自去年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以来,成为了高频词和年度热词。它之所以能引发如此大的共鸣,正是因其契合了当今社会的某种需求。信息社会,网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西语地区图书馆收藏中国当代文学图书的情况,以五洲传播出版社为例,探讨中国出版业更具针对性地实现中国当代文学开拓西语市场的成功经验。  关键词:西班牙语地区 中国当代文学图书 走出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央政策的逐步放宽、国家经济的迅速崛起,我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早在21世纪之初,就有国际媒体称“21世纪是中国发展的世纪”。中国的优秀人才已经在各领域获得出色
期刊
摘要:台湾地区的公立大学出版社,在多数大学皆不予重视的情况下,每家大学出版社都未能有很好的发展。无论在经费、人力还是空间上都受到很大的限制,以致在历年累积专书出版总量和平均年出版量上都未能出现理想的成绩。但在专书的出版主题上,明显可以看出台湾地区议题的被重视,这正是大学出版社具有保存学术成果此一功能价值的彰显。  在台湾地区多数大学对大学出版社一直不予重视的环境下,学术出版工作的责任,多年来多半是
期刊
摘要:期刊专业化培训是国内许多期刊社经常开展的一项期刊经营活动。目前国内期刊专业培训在师资建设、培训内容设置、培训方式选择、培训效果考核等方面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期刊专业培训是期刊品牌平台化经营常见的一项增值服务,它能够在品牌推广的同时,取得一定的经济收益。国内很多期刊社都尝试开展了多种类型的培训业务。但目前开展的期刊培训活动中也存在许多亟须解决的问题。  1.培训师资建设有待提高  优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