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到真处文自美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A12345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文教学是审美的教学,审美即情感。情感熏陶就是将文学作品的精神内涵化为学生内在的人文素养。在作文教学中,审美特征非常明显,从审美的角度来说,情感因素常常充当感知和想象的动力,用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开掘情感之源。
  关键词: 作文教学 激发 情感
  
  写作文不单单是要组织文字,更重要的是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感人先者,莫先乎情”。作文,惟有写出真情实感,方能引起读者的共鸣。用浓浓的真情拨动读者的心弦,引起读者的万千思绪,激发读者的情感体验。如何才能使学生写出这样以情动人的文章呢?
  文章源于生活,因此,教师应树立大语文观,从日常教学和生活的点滴做起。
  一、激情引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对某事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产生巨大的内驱力。因此教师写作教学的首要一步便是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采用“寓教于乐”的方法,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乐学形式中学习,使作文本身引起学生愉快的情感体验。如在教学史铁生的《合欢树》时,学生被文中的这份真挚的母子情深深地感染,自然而然地引起自己对父母的崇敬之情。我及时抓住这一点机会,引导学生回顾自己与父母之间的点点滴滴,学生兴趣大增。虽是平时琐碎之事,但真实可信,一篇篇传递着真情的文章,让人读后深受感动。如学生习作《我最想依赖的就是你》的精彩片段:
  上小学,您拿起筷子第一次打了我。从小到大,只此一回,我记忆犹新:“出去打两瓶开水,妈妈给你泡茶喝!”为了奶茶我飞一般打来开水,谁知妈妈却泡了杯难喝的绿茶,我一肚子委屈、愤怒,全都迁怒于刚打来的水,“哗啦啦”一下泻进了下水道,您紧握着一根筷子,拉着我的手,一下一下打在我的身上,泛起条条红印。“叫你脾气臭,叫你任性,就是要教训你!”一顿痛打,一场痛哭,终于收敛了我的戾气。
  又如作文《我的爸爸》一文里的感人片段:
  小时候,在我摔倒的时候,爸爸从来都不会伸出手扶我起来,而是站在远处,手里拿着我最喜欢的棒棒糖,大声地对我说:“宝贝,只要你自己站起来,走到爸爸这里,就可以吃到棒棒糖喽!”我不知道是因为棒棒糖的吸引力还是因为爸爸眼中企盼的目光,让我有勇气站起来,让我有动力向前走去。当我终于走到爸爸身边的那一刻,爸爸兴奋地将我抱起,我看到了爸爸脸上那欣慰的笑容。我终于知道,原来我想要的并不是棒棒糖,而是爸爸的笑容。
  可见,浓厚的写作兴趣会激起学生的写作热情。
  二、挖掘源泉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现在大力提倡生活作文,但学生的主要时间在课堂上,不可能长期投入到生活的海洋中去,那么如何开掘学生作文的源泉呢?
  在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品质。一篇篇文情并茂的文章特别适宜激发学生的情感上的共鸣,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文学形象更能拨动他们的心弦。我们曾为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而感动,为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而奋发,为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美好品质而折服,为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达胸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而震撼。这些课文都能通过情感的共鸣,使学生领略人生的真谛,扬起生活的风帆。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文,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其与作品中的情感产生共鸣。
  加强阅读是重于“生活”的一种写作需要。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每周给学生开设一节自由阅读课,让学生自带一些好的文学作品,读后把心得体会写下来,好词好句好段摘录下来,然后共同交流品评。日积月累,学生的表达能力增强了,作文时,那些优美的语言、真挚的感情就会自然流露于笔端。请看下面这个片段:
  雨夜,秋池,愁思。
  巴山,夜里,倾盆大雨拍打着芭蕉。河水已经涨过横跨的小木桥。
  如今已是深秋,我却不能驾车回乡,不知爹娘身体是否安康,娘子是否相思成疾呀?
  你在被雨打湿的门檐下坐着,冷冷秋风拂过你的愁眉,吹乱了你双鬓的头发,吹乱了你的思绪。“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漆黑的夜掩盖不住你不断落下的泪水,绵绵的家愁萦绕在倾盆大雨之中……
  这篇散文语言流畅,诗意盎然,给人以诗意空灵般的感受。习作者长期浸润在唐诗宋词里,不然,怎么能顺手拈来,借助诗意的想象营造出如诗如画的意境,让读者沉醉其中不能自拔呢?
  三、倾诉真情
  在事件真实的基础上,你要走进故事,情系人物,急人之所急,爱人之所爱,痛人之所痛,甚至哭人之所哭。也就是说,你就是故事的主人公。为此,鼓励学生调动各种感官,使用多种表现手法,使人物“活”起来,使情感“火”起来,这样的文章远离“复印”和“克隆”,震撼性和可读性胜人一筹。力求做到叙写真事传情,放大细节微情,描绘景物寄情,用好议论抒情。用上这些手法,就等于对你的文字做了一遍美容,大大地增强语言的魅力和意蕴的丰厚感。比如作文《亲爱的?摇 ?摇?摇?摇》,曾有一篇学生习作围绕“5.12”大地震,大量地使用排比、比喻、反复、反问、对偶等修辞,直抒胸臆,使得情感得到强烈的抒发,一声声“亲爱的”,一声声牵挂,都是内心情感的迸发,抒情味浓,有着撼动人心的力量。
  总之,作文教学是一门艺术,我们应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让学生作文时文思泉涌。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自己的努力,相信学生的作文定会流淌出真情。
其他文献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学生的思想也日益活跃。班主任的工作很普通,但他们肩负的责任重大,因为班主任的人格学识足以潜移默化影响学生一辈子,甚至班主任的一句不经意的言语也足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没有什么领导比班主任更能对一个人产生这样深刻而又持久的影响。班主任工作使命光荣,任务艰巨。无论你是初出茅庐的教坛新秀,还是年富力强的沙场老兵,面对新的班级、新的学生,工作总是富有挑战性的。因此,班主任要强化教育研
摘 要: 本文探索了合作教学的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课堂教学、以小组合作学习和交流为主的课堂教学、结合教学内容开展专题研究性学习等多种组织形式,阐述了动物学教学中应用合作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动物学教学 合作教学模式 组织形式    合作教学是一种充满乐观主义、合作精神和创造性的教学体系,它坚信学生的天赋才能和心理潜力是无限的,它以开发学生的巨大的潜在资源为研究对象,它坚持理论与实践、教
摘 要: 全国农民运动会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六届,目前正处于第七届的筹备期,文章作者运用文献资料法,总结了第六届全国农民运动会举办的经验,分析了其产生的意义与出现的问题,旨在为农运会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全国农民运动会 农村体育 赛事品牌    全国农民运动会创办于1988年,每4年举办一次,是全运会、城运会、残疾人运动会和少数民族运动会等五大国家级综合性体育赛事之一。农运会由农业部、国家体
摘 要: 职校教师是向受教育者传递人类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对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服务于现代化建设的职校教师应注意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要爱学生,要讲究语言艺术,要注意交际技巧,要注意生活细节。  关键词: 师德 职校教师 注意问题    人们常把教师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把教师职业赞为“太阳底下最高尚的职业”。这实质上都是对教师
摘 要: 唐传奇是侠义小说的发展里程碑,明话本、拟话本又把这一题材发展到白话是深入发展的关键,清在文言文与白话两方面使侠义注说走向成熟。本文选取唐、明、清女侠类小说三篇关于侠女的小说进行比较分析,探导其发展进程的特征。  关键词: 女侠小说 唐明清个案 发展进程    侠义小说最早在史传文学中就有关侠客义士壮举的记载,《战国策》和《史记》就是其代表。总体而言,可以说汉代之前是侠义小说的雏形;唐传奇
摘 要: 本文对政治课堂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进行了五点思考:反思积累,积蓄“情感”;优化设计,酝酿“情感”;创设情境,激发“情感”;适时倾听,捕捉“情感”;真诚期望,提升“情感”。  关键词: 政治课堂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思考    偶然间读到了苏霍姆林斯基的一段话,我深有感触:“如果教师不去在学生身上形成一种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那么知识只能引起一种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
摘 要: 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培训。不少教师已经掌握了信息技术的操作,但不知道信息技术如何与学科整合。英特尔未来教育教师培训旨在通过对中小学教师培训,使他们获得将信息技术整合于学科教学的技能与方法。  关键词: 英特尔未来教育 教师培训 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教师是影响课程改革的关键因素
摘 要: 本文分析了情感在体育教学中的功能,阐述了体育教师如何利用情感因素,科学合理地对其调控,全面有效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 体育教学 情感功能 情感调控    现代心理学认为,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不仅包括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包括情感、意志、情趣等非智力因素。学生在体育课中,技术的掌握,知识的学习和运用,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不仅与他们的身体状况有关,而且与他们对体育的情感、意志等非智力
一    高一新生在学习物理课时普遍反映不适应高中的学习,有的学生的初中物理成绩是佼佼者,但是到了高中就学习很吃力,甚至出现怕学和厌学的现象。如果此阶段处理不好,将直接影响高中三年的物理学习,无法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怎么处理好高中和初中教学的过渡,让学生顺利完成学习方法和思维形式的过渡,更好更快地适应高中的物理教学,是至关重要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必须了解问题产生的根源,才能从根本上加以解
摘 要: 大学生是立足于社会的特殊群体,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群体也紧跟时代的步伐,展现着独特的心理状态。艺术院校的大学生既具有普通院校大学生的共性,又具有自身的个性与特点,即使是那些共有的特性,在其身上表现的方式往往也带有展现艺术氛围所形成的闪耀特点。而这种状态必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质疑,有针对性地适应改革和建设成为了必需。  关键词: 艺术院校 大学生群体 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