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股文闹出的心酸笑话

来源 :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eldWo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人说起八股,往往摇头。其实就是古代人,大多对它也没什么好印象。古人并不像我们想的那么愚钝,咱们看出了八股文的坏处,他们其实也都看出来了。问题是,其他的替代方案可能还不如八股考试呢!于是,在八股取士的制度下,闹出了很多心酸的笑话。
  有学者认为八股戕害学问
  很多学者都认为八股这个东西败坏人心,戕害学问。比如顾炎武说:“八股盛而六经微,十八房兴廿一史废。”他认为: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坑儒。袁枚在《随园诗话》里还引了一首道情:“案头放高头讲章,店里买新科利器。读得来肩背高低,口角嘘唏。甘蔗渣儿,嚼了又嚼,有何滋味?辜负光阴,白白昏迷一世。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政府对八股其实也不满意,觉得确实不太实用。乾隆年间,两次有官员提出废除八股,以匡时弊,争论一度非常激烈,但一时也想不出什么更好的替代方案,八股文才一直延续到清末。
  普通读书人也有牢骚。他们的牢骚倒不是八股文实用不实用,而是“你看张三那个熊样,写的文章狗屁不通,为什么他考中了而我却没有?还不是考官没眼”。蒲松龄考了一辈子,要不是老婆拦着,他五六十了还想跟孙子结伴赶考。为了励志,他书斋里还挂着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折腾出这么大动静,结果还是什么都没考上。
  最后,蒲松龄拿起笔做刀枪,将满腔怒火倾注在《聊斋志异》里。书里有多篇故事都是痛骂考官,说他们比瞎子都不如,越是屁味儿十足的文章他们越喜欢,还说他们死后要下地狱遭报应。其实,蒲松龄所有的愤怒就是一句话:“考官为什么把我给漏了?”
  冯梦龙考了几十年也没中
  当然,除了蒲松龄这样愤世嫉俗者之外,考生中也有乐观主义者。比如考生许儁去南京赶考时,在家书里写道:“我一到南京,饭量大增。早晨三碗,中午三碗,晚上三碗。如此吃饭,精神安得不足?如此精神,考试安得不中?赶快修垒院墙、油刷大门,家里的两个娃崽,要赶紧打点,学学怎么做公子阔少!”
  其实公平地说,相对而言,八股文考试还是比较公平的。后来的专家们仔细分析过八股文。他们认为,跟策论之类的文体比起来,八股文在甄别考生的文字水平、知识储备方面,还是有优势的。但是再怎么说,它也是个主观性测试,没有一个精密尺度。所以,考试结果还是可能不太合理。
  明朝的冯梦龙,除了编写《三言》以外,还是个八股文大家。他出版了《麟经指月》、《春秋衡库》、《别本春秋大全》、《四书指月》等八股文指导书,风行海内。读者致文赞美道:“在本坊如获拱璧,愿海内共宝夜光。”这位巨牛,指导了这么多考生,自己却一口气考了46年,连个举人都没混上。冯梦龙给我留下的印象,就像一个穷困潦倒、衣不蔽体的成功学讲授大师。现在我在书店里看见《教你如何成功》这样的书,脑子里有时会莫名其妙闪过冯梦龙的形象。
  这样的文章如何能中
  所以,当年考生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就是“窗下休言命,场中莫论文”。论文容易论出笑话来。清代笔记里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退休的翰林,后半辈子的人生最高理想就是让儿子中举,天天起早贪黑地辅导儿子做文章。他特制了一把铁戒尺,儿子要是写得不好,就拿戒尺狠揍。后来儿子赶考回来,把自己考场上的文章抄给爸爸看。老翰林左手持卷,右手提着戒尺,仔细阅读。读了第一段,大喝:“破题这般荒谬,如何能中?该打!”照儿子脖子上一戒尺下去,打得儿子哇哇大叫。读了第二段,大喝:“承题如此松散,如何能中?该打!”又是一戒尺……一篇文章读下来,儿子脖子鲜血淋淋。不料,这时忽然有报喜的冲入家门:“少爷高中了!”
  老翰林冲上前去,捧着报条,左一眼右一眼上一眼下一眼,看了两百多眼。然后放下报条,背着手仰视苍穹,陷入沉思。良久后,他缓缓道:“这是云。”然后低下头看看,“这是地。”看看身上,“这是衣服。”然后一声大喝,“这说明我不是在做梦!”
  他叫上儿子,急急跑进书斋重新阅读儿子的文章。儿子恐惧地看到他依旧左手持卷,右手提戒尺。老翰林重新阅读第一段,读完后击节而叹:“破题别开生面,石破天惊,怎能不中?没看出来,该打!”然后照自己脖子上一戒尺。读第二段,叹道:“承题丝丝入扣,别有深致,怎能不中?没看出来,该打!”又是一戒尺……
  文章读完后,父亲儿子都一脖子鲜血,相拥而泣。
其他文献
何时才能成年  大师对一位总是来听他祈祷的弟子说:“你什么时候才能不再依靠上帝而是靠你自己的双脚来站稳呢?”弟子听了大师的这番话大吃一惊:“可是您教导我们要把上帝当作父亲!” “你什么时候才会懂得呢?父亲不是你可以依靠的人,而是让你摆脱依靠倾向的人。”  痛了,自然会放下  一个苦者找到一个和尚倾诉他的心事。他说:“我放不下一些事,放不下一些人。”和尚说:“没有什么东西是放不下的。”他说:“这些事
期刊
冯玉祥送“礼”  1928年的一天,当时的南京市市长刘纪文大摆婚宴,刘府门前车水马龙,贺喜的人络绎不绝,各种礼物堆成了山。这时,当差的禀报,冯玉祥的礼物到了。刘纪文一听顿时眉开眼笑,因为他知道,冯玉祥从来不给当官的送礼。当初他给冯玉祥送喜帖时,冯只是不冷不热地说:“我从来不嗜烟酒。不过你是南京的父母官,大喜之日,我一定送点薄礼。”刘纪文认为冯玉祥只是客套,没想到真的来送了礼,这面子确实不小。他高声
期刊
同治十一年(1872)三月十二日,六十二岁的曾国藩在儿子曾纪泽的搀扶下散步,他说:“我这辈子打了不少仗,打仗是件最害人的事,我曾家后世再也不要出带兵打仗的人了。”忽然,他连呼“脚麻”,倒在儿子身上,瞬时已不能说话了。临危之际,他抬手指了指桌子上早已写好的遗嘱,大意如下:  我做官三十余年,官至极品,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可许,老来徒伤,十分惶恐惭愧。今将永别,特立四条以教汝兄弟。一是慎独则心里平
期刊
张奚若痛斥蒋介石  西南联大时期,有一次张奚若去参加国民参政会,他发言抨击国民党的腐败和蒋介石的独裁。蒋打断他的发言插话说:“欢迎提意见,但别太刻薄!”张奚若一怒之下拂袖而去。下次参政会再开会时,他接到寄来的通知函和路费,当即回一电报:“无政可议,路费退回。”从此,再不出席国民参政会。  王照的短视  1898年,近代改革家王照对康有为说:“我看只有尽力多立学堂,渐渐扩充,风气一天一天改变,才能实
期刊
有学问方可为官,这是很多小人物能走上官场的必修课。古人读书做学问多是为了做官,这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是显而易见的。官与荣耀是交织在一起的,一个人能否做官以及官级大小,就成了衡量其成就价值的主要标志。官做得越大,他的学问越大,成就越大,人们相信他的人生价值就会越高,然后是顶礼膜拜。  读书人古时称“儒生”或“士人”,是对古代知识分子的统称。士人历来都有着独立的自我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居庙堂之
期刊
古人说,诗可以兴、观、群、怨。在唐代,对士子们来说,诗最重要的作用,恐怕不是用来发牢骚什么的,而是用作考公务员的敲门砖。唐代以诗赋取士,诗作得好,就有可能考中进士做官,一下子改变身份地位,光宗耀祖,封妻荫子。  有人做过计算,现代有人如果考中公务员,他这一生得到的工资津贴医疗住房等各种收入福利,差不多等于400万元人民币。唐代进士的待遇也绝不比现代公务员差,但很多人考几十年,五十多岁了还考不上,故
期刊
宋真宗在《劝学篇》中有如是说法:“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向读书人昭示了做官的好处:居庙堂者易发财,做高官者有特权。于是,千余年历史中,国人争相角逐官位,创造了有中国特色的历史——官国。“官”成了一个特殊名词,它是权力的化身,也是特权的象征。一个好官,他可能如包拯般严明,也可能如海瑞般清廉;而一个坏官,他可能为了集团利益抛弃良心,为了政绩考核抛弃道德,更有甚者,甚至
期刊
中国社会重读书、重仕宦,人们为出人头地,必得读书。而读书并不是目的,只是手段。中国人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并不是对知识的崇拜,而是对权力和特权及物质的崇拜。隋朝以后,科举实行,读书人白首皓经、穷其一生。科举劝学,以宋代尤甚。宋真宗《劝学篇》云:“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
期刊
“您贵姓?”是中国很常见的问候语。姓氏在中国文化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有着独特的魅力。历史上,姓氏大家族成员众多。据调查统计,目前中国2万姓氏已经消失,仅余4100个常见姓。那么,这些姓氏又有着怎样的历史?  莽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人数极少。在中国的姓氏排行榜上,莽姓未进入前3000位,目前仅分布在吉林省的吉林市、长春市,云南省的保山县、红河州金平县等地。  早在西周时期,史籍《
期刊
古代帝王的统治术又称“人君南面术”。人君南面术与道家有密切关系,其核心内容是“清静”和“无为”。所谓“清静”,就是清心寡欲,谦虚礼让;所谓“无为”,并非什么事都不干,而是不把自己的办法拿出来,先向臣下要办法,通过发掘臣下的才智以为己用,以收“无为而无不为”之效。《吕氏春秋》认为:“有道之主,以不知为道,以奈何为宝。”  既然人君南面术强调君王要少说话、少做事,那么君王有什么事可做呢?古代智者认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