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现状与对策分析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是老师和学生的互动,学生可以在互动的过程中学到数学知识。同时这也是一个直接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分析研究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现状,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笔者结合以前的一些分析和目前的教学状况,做了一些简单的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希望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水平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师生互动;现状;对策分析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是老师和学生的互动,学生可以在互动的过程中学到数学知识。互动时学生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老师营造的教学氛围中,老师在课堂中不断地抛出问题,让学生去思考,然后通过学生讨论,老师最后再给出答案,这样学生和老师都乐在其中,课堂效率也会大大提高。笔者通过实地调研、发放问卷等深入了解了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现状,做了一些简单的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希望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水平能有所帮助。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现状
  1.初中数学课堂师生之间有一定的互动
  目前的初中数学的课堂很多老师都在使用自己的方法教学,目地都是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与交流,教师给了学生一定的自主思考时间,开始由老师填鸭式的教学转变为学生自主探索学习,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很好地引发学生的兴趣。很多数学课堂,课堂氛围很好,学生都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可见,老师不能一味地教学,而忽略与学生的互动、交流,那样课堂将是沉闷、无趣的。只有加强师生互动,学生才可以较为轻松的吸收知识,强化理解。
  2.初中数学课堂师生关系
  课堂上老师与学生的角色要扮演好,如果师生关系处理得当,那么初中数学课堂也可以是很生动、很开心的过程。目前有两种关系不利于数学课堂的良好开展:一种是老师填鸭式的教学。此种关系指的是老师整节课都在输出知识,而学生被动地填鸭式的接受知识,学生似懂非懂,而且没有形成深刻印象。如果长时间处于这种关系,学生就极可能消极应付学业。还有一种就是老师管理松懈。老师只顾完成教学任务,不管学生的学习状态,而学生也只是应付了事,只理解表面意思。这样的课堂是没有任何效果的,对学生的成长毫无作用,甚至还会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这样的课堂没有丝毫互动,教学效果极差。
  3.目前初中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情况分析
  本来数学课堂中的数学知识的构建应该是学生和老师一起来探讨完成的。可是目前初中数学课堂的师生互动还是偏向与老师向学生输出知识,互动的层次还不够高。老师有时还是会灌输知识给学生,学生也没有探究学习的意识。
  二、初中数学课堂存在问题分析
  1.课堂师生互动的意识形态还没有形成
  虽然很多老师都在按照他们自己的教学方式来完成教学目的,在此过程中包含了课堂互动,但教学还是一种知识的单向灌输,老师并没有把课堂互动当作教学的重点工作,学生则认为老师提出问题,他们积极举手回答就算是师生互动。其实很多学生都可以感受到课堂互动的好处,也能积極配合地老师的互动,同时还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表现会给老师带来或好或坏的影响。
  2.师生互动形式化
  师生之间的互动的影响也被很多老师注意到,所以部门老师就会故意的营造一种互动的场景。但是这些互动都浮于表面,没有实质性的效果。
  ①第一种是预成型的互动。这是一种形成了定式的课堂互动。教师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就知道该回答什么。而老师为了节省时间,尽快的完成教学任务,只肯定正确答案,不去分析错误答案的形成原因。这种互动本质上还是老师在传授知识,而学生则是被灌输知识,同时,这种互动也打压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师生互动没有什么效果。
  ②第二种是垄断型的互动。学习好的同学会被一直叫起来回答问题,而一般的同学回答机会较少。
  ③第三种是放纵型的互动。老师把课堂时间完全交给了学生,而又不加以引导,对于学生多样式的提问又不能及时的给出好的答案。学生也会把过于开放的课堂当成娱乐课,这样的互动课堂表面很好,其实学习效果很差,互动被形式化。
  3.课堂师生互动机会不等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存在着机会不等的情况。有的学生比较积极主动,举手频率很高,而且可能老师说完问题会抢答,这种学生老师会比较倾向于点名。还有一种老师倾向点名的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老师有时会抛出一个较难的问题,成绩差的同学可能答不上来,老师为了节约课堂时间,就会点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回答问题,从而导致课堂师生互动机会不等。
  三、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对策分析
  1.教育理念要与时俱进
  教师的教育理念不能一成不变,要紧跟时代的发展,结合实际情况来更新。教师不能只看重学生的现在,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他们的潜力,培养他们形成自己的性格特点。老师要有这样的教育教学理念:学生是我们国家的未来,他们还有很大的塑造性。学生的身心发展要全面化、多样化。要让他们在师生互动中学到知识,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要充分认识理解课堂不是填鸭式灌输知识的地方,课堂是学生和老师一起探求求证知识的地方。在此过程中,学生跟老师的关系是平等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相互求证,探索真理。
  2.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极大的影响着教学的质量。老师要爱护学生,学生要爱戴老师。师生互相理解,并且互相平等对待。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师生还可以通过身体语言表达情感,比如点头、微笑。这对于学生来说都是老师给予的一种鼓励,师生关系会更加融洽。
  四、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直接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对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师生融洽等也意义重大。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让学生爱上数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但是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会不断地培养起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数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安宏亮.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2018,(6):69.
  [2]方晓斌.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J].数字化用户,2017,(48):184.
  [3]徐永胜.关于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思考[J].时代教育,2016,(22):192.
  [4]杨军.做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方法分析[C].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2016年专题研讨会.2016:369-370.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洮西中学213233)
其他文献
摘要:朱自清先生1917年所见背影为何直到1925年才进行创作?从这一症候入手,以作者和文本入手分析朱自清先生所独有的心灵感悟。从而探究其长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教学魅力;《背影》;心灵感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7-0106  《背影》是朱自清先生的名作,也是多个版本的语文课本常选篇目,本文通过朴素的语言描述了在家庭遭变故的
摘要:道德与法治教育就是为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成长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作为教育工作者,最为重要的工作就是育人,而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所设置的内容就是相关的道德素养的提升,帮助学生丰富自身的涵养,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总有一天,学生会离开学校,踏入社会,社会就像是一个大考场,他考验着学生们的各方面能力以及内在涵养。学生需要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能够准确地认清真善美,远离负面的、
摘要:本文借郑板桥的“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这幅书斋对联从两个层面四个维度阐述了笔者对初中记叙文教学中选材的相关技巧。   关键词:选材;记叙文;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0-0009  郑板桥曾给他的弟子韩镐即兴挥毫赠了一幅对联,是因为他写的文章过于泥古,弟子将对联悬挂于书斋里反复揣摩,进步很快并考中举人。他自己也特别
摘要:留心观察,体验生活,有了鲜活的“源头活水”,学生习作才会轻松快乐。  关键词:小学习作;激趣;作文选材;有效性  生活是作文之源。作文的过程是学生对生活的再创造与审美的过程。叶圣陶先生说:“训练学生作文,必须注重于倾吐他们的生活积累”。这“注重于倾吐”“生活积累”,其实就是解决“炊”和“米”的问题。所以说,作文教学必须密切结合学生的实际,必须涉及其生活积累,挖掘其生活库藏,从而触发他们的情感
摘要:传统的作业模式已满足不了《道德与法治》新课程实施和学生发展素养及能力的需求,本文依据有关教学理论,尝试进行小课题作业的实施,对其可实施性进行了多角度问卷调查,展开归因分析,论证了小课题作业是《道德与法治》新课程实施中一种很重要的教学方式和作业形式,并为今后的教学活动提供一定的启发和借鉴。  关键词:小课题作业;可实施性;调查  小课题作业是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科内容为基础,以学生核心素养为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分类讨论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数学思想,通过加强对其训练,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缜密性,同时还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绝对值;分类讨论;几何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7-0119  许多初中生对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存在畏难心理。这也就导致他们在进行数学学习中缺乏学习的自信心,导
摘要:课堂教学诊断是教学反思的镜子,是教学改革的前沿,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尤其是在进行高中数学概念课的教学时,一定要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课堂;诊断;方式;角色;参与;手段;效果;转变  课堂教学诊断是教学反思的镜子,是教学改革的前沿,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最近我们进行了“同课异构”课堂教学竞赛活动,有3位青年数学教师参赛,教师基本素质都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初中各科目都对教学方式进行了创新。物理课堂自然也要不断对教学手法进行创新,才能响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本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对创新物理课堂教学的意义进行了简要描述,第二部分对初中物理课堂的现状做了阐述,第三部分对初中物理课堂的创新教学方式进行了探析,给出了有利于创新教学的对策。   关键词:初中物理;创新教学;探析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要: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一种隐性的安全隐患,具有隐蔽性、不确定性等特点,在学校安全工作中不被重视甚至被忽略,最后造成巨大的损害。本文从笔者所在学校的两则真实案例入手,就心理健康教育与校园安全的重要性、引发学校安全隐患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和成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对培育中学生健康心理,消除校园安全隐患的对策做了一些探讨,并分享了笔者所在学校的一些成功做法,希望对当前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有所裨益。
摘要:追求高效课堂,是广大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对于低段数学课堂来说,更关注前20分钟,不向40分钟要效率,而向20分钟要效率。这20分钟效率的保证就是课前的充分准备、课中挥洒自如的教学能力、课后及时的反思。  关键词:高效;准备定位;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5-0035  对于低段的小学生来说,一堂40分钟的课,学习效率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