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激趣有效选材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lzt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留心观察,体验生活,有了鲜活的“源头活水”,学生习作才会轻松快乐。
  关键词:小学习作;激趣;作文选材;有效性
  生活是作文之源。作文的过程是学生对生活的再创造与审美的过程。叶圣陶先生说:“训练学生作文,必须注重于倾吐他们的生活积累”。这“注重于倾吐”“生活积累”,其实就是解决“炊”和“米”的问题。所以说,作文教学必须密切结合学生的实际,必须涉及其生活积累,挖掘其生活库藏,从而触发他们的情感和神经,产生写作的欲望,从而记录自己的生活。
  一直以來,多数学生一提习作就头疼,要么“无话可说,无话可写”;要么选材庸俗,缺乏创意;要么不知剪裁,记成流水账;学生在作文活动中表现出一定的逃避型、盲目性和脆弱性,严重影响了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因此,培养学生的选材能力,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是当前小学作文教学的关键。
  在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高小学生作文选材的有效性。
  一、在观察中激趣,看中写——让观察成为一种习惯
  鲁迅先生教诲青年时说“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叶圣陶在《拿起笔来之前》中说:“在实际生活里养成精密观察和仔细认识的习惯,是一种准备功夫。”这都说明了观察的重要性。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通过“玩一玩”“走一走”“做一做”等组织形式,引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留心观察,连句成段。比如:我创设了“盒子的秘密”“硬币跳高”等指导课,在玩中激发学生探究的好奇心,使之积极主动地进入学习的状态中。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细心观察,并把观察的过程讲具体,讲明白。孩子喜欢活动。我就经常带着学生出去走一走:到植物园,观察百花争艳的盛况;到农村田野,看一看山里红是怎样长在树上的……
  丰富的观察内容,让学生们无比兴奋。学生开阔了观察视野。回校后,学生写出的观察习作,大多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平时他们视而不见的草坪、花朵、树木、植物,此刻在他们的眼里变得丰满起来,有情有景,有声有色。
  二、在生活体验中捕捉习作素材
  丰富多彩的生活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习作源泉。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亲身体验生活,才能真正写出属于自己的文章,才能解决“无米之炊”的难题。叶圣陶说过“作文源于生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我手写我口,我口言我心”,写出具有自己个性特点的好文章。
  如写“校园的春天”,我带领学生唱起《春天在哪里》,来到校园的各个角落寻找春天。“你发现春天了吗?”一石激起千层浪。
  “老师,春天就在这嫩芽里。”学生指着樱花的树枝兴奋地跑来说。
  “老师,春天就在那金黄的油菜花里。”远远望去,对面满坡的油菜花黄得耀眼。
  三、在情境中引趣,投入写——让心情和作文零距离
  “经历即文章”,积极引导学生在习作的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是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培养学生习作信心的好办法。教师应善于创设情境,将丰富多彩的活动与习作教学有机结合,激发学生自由表达和创意表达,让学生在“玩中写、看中写、忆中写、想中写、学中写、仿中写”等,轻松快乐地完成习作任务。
  四、阅读中品趣,广泛交流,在交流评价中增加习作素材
  有一种非常形象性的说法:一人有一个苹果,两人交换后,一人还是有一个苹果;一人有一个思想,交换后一人则有两个思想。这说明了交流的重要性。积累素材同样需要进行交流。
  学生每天做了什么,观察到了什么,对生活有什么感悟,从媒体收集到什么信息,阅读了什么书籍……及时地积累下来,久而久之,就有一定的习作储备。我常常根据学生读书的情况召开故事会、朗诵会、读书心得交流会等。我们班级每周一次的好书推荐会、日记接力赛,墙报中的“小作家园地”栏目,学期末编写“我的作文选”等活动,让学生交流读书体会,进行习作展示,就可以用尽可能少的时间扩大学生的知识储备,把别人的素材变成自己的生活材料。而且还可以通过交流,让学生从别人的积累中得到启迪,自觉不自觉地结合别人的经验来开拓自己的思路,从而丰富积累的途径和经验。
  五、在想象中增趣,创造习作素材
  学生们都爱看《喜羊羊和灰太狼》,习作前,我和学生一起观看灰太狼抓羊的一集短片,将学生又带到了向往的青青草原。看后让学生们说说灰太狼用什么办法抓羊?为什么又失败了?大家畅所欲言。你最欣赏哪个人物?学生们有的说喜爱喜羊羊的聪明机智,有的说喜爱消沸羊羊的力大无穷,有的说喜爱灰太狼的永不言弃,有的说喜爱小灰灰的天真可爱……对动画片中的主要人物性格特征和语言特点有了较好的把握之后,我让学生们自己来创编动画片。还有一点需要特别指出:教师要改变学生被被动接受老师生硬指导的作文教学方式,把丰富的生活极生动的活动场面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他们面前,并用艺术的指导,让学生无拘无束地根据自己的认识、感受,自由地、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主动作文,乐于作文。
  总之,作文的素材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只要有生活,就一定会有源源不断的习作素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满怀激情地走进生活、体验生活是积累作文素材的关键所在。此外善于把多彩的活动与教学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创造交流的舞台,是作文教学取得成功的奥秘所在。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积累习作素材,丰富自己的习作资源,提高作文选材的有效性,最终提高自身的习作水平。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2]《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出版
  [3]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如何捕捉写作素材》杨延杰
  [4]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如何引导学生学会捕捉作文素材》杨巧珍
  (作者单位: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临淮小学233100)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是笔者结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三单元“我爱祖国山和水”的有关内容,让学生走进当地山水地标景点,进行一次延伸性探究实践。笔者的主要做法是:让孩子自主选择探究主题;让孩子自主组合乐于合作;让孩子自定目标巧设计划;让孩子自主实践乐于探究;让孩子自主交流分享体验;让孩子自主评价共同提高。据此,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这是笔者
摘要: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瑰宝,以汉字为重要载体的书法教育应当具有双重性。既要具有弘扬传统艺术的审美性,又要注重实际交流的实用性。汉字的产生、发展首先是顺应不同的历史时期的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在其演变历程被人们加之以审美的情趣,成为一门艺术。但永远不能脱离实用功能而独立存在。  关键词:书法;教学新论;字体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
摘要:家庭小实验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式。本文分析了目前家庭小实验开展的现状,提出了家庭小实验的实施策略,以及开展家庭小实验对化学教学的作用。  关键词:家庭小实验;初中化学;化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6-0070  初中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化学又是其中的一门特别抽象的子学科,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尤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摘要:初中古诗文属于语文文学教学内容。随着我国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与素质教育的深入影响,初中古诗文教学要从文化视角下古诗文蕴含的民族精神、历史背景及情境等方面入手,实施拓展性教学策略。让学生在良好的文化视角教学环境中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在进一步了解与感悟中提高学生综合文学素养。故本文则主要阐述如何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有效拓展古诗文教学的文学内涵。  关键词:初中古诗文;文化视角;文学课堂  前言:
摘要:高考理综卷上化学试题只有11道,却要考查初、高中四年所學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命题人只能联系社会、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热点,寻找一个“话题”,用一个轴线把考试大纲中要考查的能力给穿起来。针对这一特点,我们采用居高临下的做法——鬼谷子“观天下”的办法来解决。  关键词:命题专家;一题多点;鬼谷子;观天下;轴线;流程图;化学能力;居高临下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要:在初中科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初中阶段教育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积极按照现代教学思想进行教学。现代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学生的问题能力,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己发现问题的能力,还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初中科学教学才能够真正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  关键
摘要:英语这门学科在当前的高中阶段是需要学生熟练掌握的一门课程。与其他学科相比,英语作为一门外国语言,会给学生在学习该课程中带来一定的难度。作为英语教师,要想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在英语上的表达能力,就需要注重对教学模式的选择。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应当将教学观念转变,运用“交流——互动”教学模式与学生加强沟通,使学生学生兴趣充分激发,从而促进英语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关键词:高中英语;
摘要:朱自清先生1917年所见背影为何直到1925年才进行创作?从这一症候入手,以作者和文本入手分析朱自清先生所独有的心灵感悟。从而探究其长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教学魅力;《背影》;心灵感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7-0106  《背影》是朱自清先生的名作,也是多个版本的语文课本常选篇目,本文通过朴素的语言描述了在家庭遭变故的
摘要:道德与法治教育就是为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成长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作为教育工作者,最为重要的工作就是育人,而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所设置的内容就是相关的道德素养的提升,帮助学生丰富自身的涵养,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总有一天,学生会离开学校,踏入社会,社会就像是一个大考场,他考验着学生们的各方面能力以及内在涵养。学生需要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能够准确地认清真善美,远离负面的、
摘要:本文借郑板桥的“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这幅书斋对联从两个层面四个维度阐述了笔者对初中记叙文教学中选材的相关技巧。   关键词:选材;记叙文;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0-0009  郑板桥曾给他的弟子韩镐即兴挥毫赠了一幅对联,是因为他写的文章过于泥古,弟子将对联悬挂于书斋里反复揣摩,进步很快并考中举人。他自己也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