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寓剪于乐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j20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剪纸是我国一项历史悠久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更以我国的陕西省剪纸文化最为出名。将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小学美术教材的教学范围内,不仅是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更是为了弘扬我国的民族特色,让剪纸艺术世代传承下去,并向着多样化方向发展。基于小学生活泼好动、天真可爱的性格,提出趣味性的剪纸教学策略,望能通过教师们的共同努力,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美术;剪纸教学;趣味性策略
  我国具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其文化的发展源远流长,美术剪纸作为一项传统的民间艺术,在美化大众生活的同时,更承接着我们整个民族的审美内涵,并且最终以一种独特的艺术表达形式被保存了下来,作为美术教师,我们首先应当深入学习这门技艺,并在此基础上将其传授给下一代,让这一优秀的民族技法得以传承和不断发展。
  一、小学美术剪纸教学实践概述
  首先,剪纸艺术作为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理当得到所有美术教师的共同重视,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部分小学美术教师却未能认识到这一点,在校方和家长对学生三大学科成绩的期盼下,美术教师多半也配合做出课时上的让步,尤其是在期末冲刺阶段,语数外教师占据其他学科教师课时的现象会更加严重,这种做法间接地“劫”取了小学生学习美术课的时间,那么有些剪纸教学的过程就会不复存在,在此基础上谈民族文化的传承无异于痴人说梦。其次,小学美术教师教学方式的不当。小学生原本应当是活泼开朗、好奇心强的,这是儿童的求知欲天性使然,但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师将学生的天性扼杀,过于要求学生在课堂上静止听讲,使学生失去了动手操作的机会,造成剪纸技艺未能得到有效传承,因此,综合以上几点来看,结合趣味性教学方式,强化儿童美术剪纸兴趣,让民族技法得到传承和发扬刻不容缓。
  二、小学美术趣味性剪纸教学方法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强化剪纸教学的生动性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技术作为一种电教手段开始在各个教育教学机构、组织间得到广泛应用,并且,从近年来的实践来看,其取得的成绩还是相当不错的。通过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枯燥、单调的文字性叙述转变为图文混排、声情并茂的动态图像,从而改变学生对以往教师“一言堂”“教师讲、学生听”的认识,提升整体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让视觉和听觉上带来的刺激更加直观,让教学效果更佳。因此,在小学美术剪纸教学中,我们应当积极利用这一教学优势。
  比如,在教学浙美版四年级上册《剪纸喜画》一课时,为了激发儿童的学习热情,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一些传统婚礼庆典中的喜事风俗或者我国传统的节日春节时一派热闹的景象,这些动态的多媒体视频可以令学生注意力集中,使课堂教学富有趣味性和生动性,进而我们再导入本课的教学内容——各种关于喜庆节日所张贴的剪纸图案,便显得更加合情合理。
  (二)利用歌曲元素,渲染剪纸教学的开放性
  剪纸是一种学生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过程,在学习的前期需要学生发现美,通过细致的观察和分析,找到教材中所配的图示是剪纸艺术的美学亮点。其次借助教师的讲解知晓此种剪纸效果的创造手法,最终集百家之所长在领会的基础上进行美术剪纸技法和图案的创作,而这些学习和创作的过程,需要儿童最大限度地开动脑筋、集思广益。为了实现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音乐、歌曲的表现形式,将歌曲元素与美术剪纸教学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将生动的剪纸画面与优美的音律、灵动的音符在大脑中构建出来,从而达到渲染剪纸教学开放性、趣味性氛围的效果。实践证明,开放、融洽、和諧的课堂更加利于小学生智力的发展。
  (三)课堂组织剪纸比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此外,小学生的好胜心也是较为强烈的,他们喜欢彼此之间做比较,更渴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表扬,因此,我们在小学美术剪纸教学中,可以积极结合儿童这一特殊的活动心理,在他们学习完一定的剪纸技法后,或者在年级范围开展剪纸比赛,或者在期末结尾开展剪纸比赛,以此种比赛教学的方式,鼓励更多的小学生积极参与到剪纸活动中。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曾经说过:“对于儿童来说,游戏是学习,游戏是劳动,游戏是重要的教育方式。”无疑这是一句十分贴合小学美术剪纸教学的话,比赛既是游戏,又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在这一实践中儿童会收获更多的美术知识,体会到比赛的乐趣,寓教于乐,提升美术教学的有效性。
  概言之,剪纸艺术作为我国优秀民族文化表现形式,理应得到所有小学美术教师的重视,但是在实践中,由于各种因素相互交错,造成了实践现状难堪的困境。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务必注意学生对其趣味性的培养,因为只有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的学习才是有效学习、才是主动学习,最终才能构建出高效、趣味性丰富的美术课堂。
  参考文献:
  [1]郑阳,陶津.剪纸语言的传承[J].美苑,2011(3).
  [2]张洪宁.课改与小学美术教育[J].学周刊,2013.
其他文献
摘 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保育工作应关注如何提高幼儿的生活质量,既要提供增进幼儿健康的物质生活环境,同时也要关注幼儿的情绪和需要,提供宽松和谐的人际心理环境,引导幼儿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合理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关键词:保教共育;环境创造;习惯养成  一、有效组织盥洗,减少等待现象  从第一个孩子洗完手到最后一个孩子洗完手中间有一段时间差,从洗
教材简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整数。  教学内容:分数乘整数  教学目标:1.通过对分数乘整数的探门喜,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理解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并熟练掌握;  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明确课题  1.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喜不喜欢吃西瓜?  (此时学生表现得很兴奋,都踊跃发言。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进行话题转移。
摘 要:特级教师沈大安曾说:“正确深入地细读文本,潜心揣摩教材是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前提。”文本细读是备好课、上好课的前提,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保证,是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关键词:解读教材;文本细读;发散性思维;插图  教材是老师教与学生学的主要依据,解读教材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的最优化和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有效地解读教材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有效地解读教材就要做到文本细读先行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是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英语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以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的思维,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出发,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使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基于以上认识,我对新标准小学英语(三年级起点)五年级上册Module 6 Unit1 You c
摘 要:数学是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整体,各知识内容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以提高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创新性。  关键词:一题多解;正迁移;重组练习  一、运用比较,沟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减法的验算》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中穿插了这样一道思考题(如下图):  经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甚至是老师,不约而同地采用了尝试法,由于是毫无策略的硬凑,以至于重复使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占有重要地位,通过阅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阅读的习惯。小学作为一切基础学科启蒙的起步阶段,是培育学生良好习惯和基础学习方法的关键时期,阅读教学也不例外,最扎实的语言基础、最基本的阅读方法就是从小学培养的,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小学生从小就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伴随其成长乃至贯穿整个人生旅程,则得益于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充分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渐次传授小学生阅读的方法和技巧,使
摘 要:语言文字是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对语言文字深入透彻地理解主要依靠人们良好的抽象思维能力。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尚处于萌芽阶段,因此,如果让小学生单纯地通过语言文字去理解文章内容会存在一定的困难。绘画也是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对绘画的准确理解主要依靠人们良好的形象思维能力。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已经相对比较成熟,因此,如果让小学生通过绘画去理解文章内容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鉴于此,在小学语文
摘 要:微课,让教育工作者很是心动,因为是它让课堂甚是有趣。在以往的教学模块下,一节课中其实真正精华的内容大都只占三分之一左右,如果时间过长,学生就会出现认知疲劳,注意力不在集中的情况,导致课堂效率下降。“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需要引来像微课一样的“活水”,只有这源源不断的清亮之水,才能浇灌出茁壮的“禾苗”。  关键词:微课;制作微课;使用微课;微课的作用  微课让教育工作者很是心
摘 要:通过分析教学实践中一个问题学生转变历程的真实案例,总结出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关爱学生,要用真诚的爱感化学生,让学生从心灵深处因受到教师正能量的启发而不断进步,奋发图强,积极向上,从而健康茁壮、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关爱;感化;进步  案例背景  在多年的班主任生涯中,经常遇到一些性格特殊的学生,他们共同的特点是独立意识强,不易倾听别人的意见或建议,凡事从自己的角度考虑得多,站在对
在小学教育中,德育工作的力度对一所学校管理的好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德育的成效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样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教书育人,育人不容忽视。  我校位于徽县城关镇先农街,现有学生近两千人,其中大部分为乡镇学生,寄宿学生居多,学生大多由祖辈看管,或父母单方监管,因此学校德育工作问题颇多。基于学校实际情况,经与教师研讨交流,明确了学校安全为先、德育为首、教学为重的办学思路,致力于以德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