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物理规律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究式教学法就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学生独立钻研为主,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既能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又能使他们充分理解在探索过程中使用的物理思想和科学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大有益处。如在“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笔者就利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按照以下程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笔者先利用视频向学生展示:在水平的马路上,一个人正在用力拉车,车向前运动。人不拉车,车就停止运动。接着,笔者 提出问题:“亚里士多德根据这种现象,得出‘力是产生运动、维持运动的原因’,这一论断是否正确?”
  二、分析问题,科学猜想
  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教师应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大胆猜测,但这种猜测并不是主观臆想,必须根据事实进行科学的猜想。经过分组讨论后,学生会提出这样一种现象:人推动箱子前进,当人不再推时,箱子不会马上停下来,还要保持一段距离的运动。箱子失去推力还可以继续滑行,那么“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则不恰当。此时,学生已经开始怀疑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笔者再继续引导:“箱子最终还是会停下来的,为什么?”学生经过讨论后得出猜想:地面的摩擦力是箱子速度减小的原因。如果摩擦力为零,物体的速度将不会发生改变,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笔者再提示学生:“物理学中得出的猜想要用实验来验证,被实验肯定的猜想,便是实验规律;被实验否定的猜想就应放弃,提出新的猜想,再用实验来验证。如何利用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呢?”
  三、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经过讨论,学生提出用伽利略斜面小车实验来验证这个猜想,并设计好实验步骤,提出注意事项。通过实验现象,我们可以看出: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长。此时,教师可以指出:“不可能存在绝对光滑的平面,因为地球上的物体不可能不受任何力的作用,所以我们上面分析的猜想,如“若摩擦力为零,物体的速度将不发生改变,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将不发生改变”不可能得到直接的验证。但是,这些结论是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上加以科学推理得出的,揭示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其各种推论被证实是正确的,这是一种物理方法——理想实验法。
  四、综合分析,合理推理
  学生根据分析推理得出了猜想以及实验的验证,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与书上概念的内容基本相同。在此基础上,笔者再给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准确表述,并引出惯性的概念及力与运动的关系。通过以上的教学,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了,他们开始主动思考、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并最终得出了正确答案。这次研究不但能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加他们对物理学习的兴趣,而且还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牛顿第一定律”的形成过程,加深了他们对定律的理解,并掌握了一种物理方法,可谓一举多得。
  五、利用练习,及时实践
  这个环节不但可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而且还可以实现知识的深化与迁移。通过对知识的运用,学生可以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促进自身能力的提高。
  六、课后总结,学法指导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探究过程——物理学研究的基本思路、理想实验的方法以及得出的结论:牛顿第一定律,并指出在物理学研究中,根据直接观察所得出的结论常常不可靠,必须用实验去验证。而实验是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之一,是在可靠的实验事实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推理得出的,其结论是可靠的。
  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重视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学生和教学内容,制定适宜的教学目标,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分析问题,为学生提供发表见解的机会,鼓励学生从事实践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宿迁中学)
其他文献
1.观察是创新的前提。观察是实验的第一步,也是创新的前提。没有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谈不到创新的。需要指出的是,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知道,观察事物是科学方法中提取大量事实
如果你的人生注定要有一段军旅生涯,那么从你穿上军装的那一刻起,应该吃的苦就不能叫做苦。当山东黄岛边检站每个角落的灯光次第熄灭的时候,只有他们如同永不更移的北极星还
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学应该开放,应该活跃学生的思维,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语文课上,常出现一些与教学要求无关或缺乏价值意义的问
本文详细介绍了模数、模数多孔砖的应用及其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并对其推广的社会、经济效益作了展望。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modular and modular por
“顺天元宝”为公元759年史思明据东都时的铸币,以一当开元之百。泉界素有“顺天容易得一难”的说法,其实皆不易得。一千多年之后,“顺天元宝”以一当开元之百成了泉界的青睐之物,其中稀有版别更是凤毛麟角,难得一见。现将两枚旧藏借贵刊一角披露,与泉友共赏。  一、素背阔缘大型“顺天元宝”  该品钱体厚重,形制规整,字口竣深,红斑绿锈,俊美至极。径38.2毫米,厚3.2毫米,缘阔6.2毫米,重22.5克,背
拟设计一款智能化的家庭用环保智能蔬菜种植机,该种植机能够为城市居住家庭提供新鲜且绿色的蔬菜,整机系统采用传统土壤种植方式,可以增加种植品种和群众的认同性,同时采用智
The excavation of ancient Liangzhu city-site (5000 B.P.) gave a new perspective on the study of Liangzhu culture and provided important evidence for the origin
大名鼎鼎的长颈鹿,并不是自古就生活在我国。直到明朝时期,著名航海家郑和才在七下西洋期间,让长颈鹿在中国安家。有趣的是,由于外貌上的相似,当时的人们把长颈鹿当成了传说中的麒麟。只是人们很疑惑:这家伙的脖子咋这么长呢?这个问题,至今人们也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   一般情况下,长颈鹿的脖子占了自己身高的一半甚至更多。它的颈骨和大多数哺乳动物一样,都是七块,只不过每块都要长很多。由此可见,长
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就是写作教学。教师给出题目让学生写作时,小学生往往抓耳挠腮,觉得无内容可写,即使写出来,也常常出现空话连篇、言之无物、记流水账、抄袭等问题。为
新课标强调,阅读是个性化行为,要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由于一些经典作品年代久远,学生在学习时会有许多障碍,从而对文本体验不深,理解不透,甚至产生曲解和误解。美学家朱光潜曾说:“文艺好比老酒,年代愈久,味道愈醇。但是时空的‘距离’如果太远,我们缺乏了解所必须的经验和知识,也就无从欣赏。”所以在阅读教学中,适时适度地引入相关材料,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使思维的双翼不至于为文本所禁锢,实现对文本的深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