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123456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记录了优秀传统文化,其本身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组成部分。语文课程鲜明的人文性,决定了它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使命中首当重任。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培育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责任与使命。本文试着厘清小学语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并结合实践阐述小学语文教学融合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提升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丰富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促进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构建和让优秀传统文化外化为学生自觉行动。
  【关键词】传统文化
其他文献
【摘要】教育者的对象是儿童,他们有着和我们不一样的文化和价值,不能用成人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来衡量和苛求他们。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们应该以行者的姿态,以坚实的行为捍卫童年文化。我们要在尊重儿童的前提下理解儿童文化,走向儿童文化,搭建起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之间沟通的桥梁。  【关键词】阅读文化 比较 研究 成人 儿童 差异  美和真是一回事,这就是说美本身必须是真的。——黑格尔  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快
2001年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一次将“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作为学生数学学习的目标之一,要求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则将上述课程目标进一步概括为“四基”,即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  可见,《数学课
《可能性及可能性大小》是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主要是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和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对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为后期第三学段学习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做准备。有幸聆听张冬梅老师执教此课,教学时张老师精心设计数学活动,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可能性的大小,尤其是课堂中数学活动散发出香浓的哲学味,让我感触很深,现选摘几个片段与大家分享。  片段一 摸球活动
思维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最重要的主观来源,恩格斯把它比作“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我们的教学活动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其主动思维的能力。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重要的是为了变得聪明。”《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出“语言既是交际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英语课程应成为学
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想用单纯的讲解和演示让小学生接受计算机操作,并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很难由表及里理解操作的意义,甚至使有些学生感到信息技术这门课深不可测,把本来高涨的兴趣也吓跑了。为了不让学生产生畏学情绪,在教学中我尝试着从实际生活出发,把生活中一些真切而生动的事物融入信息技术的操作当中,使教学直观、生动,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起到了一定的效果,现归纳如下:  一、紧抓特点,联系生活 
【摘要】数学是面向“思”的学科,思维是数学的灵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营设发散思维空间,整体建构思维过程,呈现问题思辨经历,养成思疑证惑的习惯,是数学学科教学的本质要求,也是在学科教学中培养理性思维、批判质疑等核心素养的应然选择。  【关键词】数学思考 核心素养 思维 教学策略  一道数学题教学的忧思  这是一道图表题,其要求是让学生根据图表中蕴含的信息,分析出三位工人师傅工作效率的高低。在实际教学
人类具有很强的识别能力,从婴幼儿时期,我们就开始识别不同的声音、不同的事物、不同的场景等。这样的能力也可以在其他生物中被发现:猫可以知道回家的路,狗能够识别主人的脚印,蜜蜂会发现它要采蜜的花……而学习人类(或其他生物系统)在所处环境中发现、区别和找出特征从而标识出观察结果的本领就是模式识别。  以模式识别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是21世纪最伟大的科技进展之一。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模式识别技术在文字识别、
文本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它不是一般的了解性阅读或浅尝辄止,而是需要集中全部的心智,不仅读懂“言”,还要品出“味”,悟出“情”。与此相关的资料更能促进文本的阅读,获得深层次的阅读体验。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课外资料与课堂教学也越来越紧密地结合起来,成为课堂内容的补充和点缀。  如两位教师在教学《恐龙》这篇课文时,对学生收集的资料是这样运用到教学中的。  【片段一】  师:关于恐龙,同学们一定知道很多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66~67页《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學目标]  1.通过活动学生自主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能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改变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使分数的大小不变。  2.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猜想性质  1.抢答  20÷5=( )  (20×3)÷(5×3)=( )  (20÷2)÷(5÷2)=(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学生头脑不再是被灌满知识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问题”就是能点燃这支火把的导火线,思维的火花被一旦点燃,创新的火焰就会熊熊燃烧。教师只有真正善于提问,才能从课堂的控制者变为主导,去引导学生探究,使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那么,在小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