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儿童文学的闲暇阅读从课堂起航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lang1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们意识到闲暇时光是孩子最易流逝也是最为宝贵的时光,所以我们尝试着将小学阅读教学与儿童文学有机融合,通过课堂教学为学生闲暇阅读儿童文学提供方式方法。在学生闲暇阅读儿童文学的实践中,使用阅读方法,迁移阅读规律,并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使其变为自己的方法,形成自己的能力,进而拓展闲暇阅读的空间,引领学生亲近儿童文学,享受儿童文学所带来的纯美体验,感受闲暇阅读所带来的快乐感觉,为学生打开一扇温暖的人性之窗,让他们感受到文学百草园的无限风光,在美丽的天地中畅游、翱翔。
  
  一、从“儿童文学”的视角习得文学欣赏的知识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类课文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就拿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来说,仅小学一、二年级四册教材中就有77篇,占65%以上。选作课文的儿童文学作品有童话、寓言、诗歌、小说、科幻故事、神话小说、历史故事等,对于这些课文的学习,一个层面上我们可以把它们作为一个可用的材料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另一个层面上我们更应该考虑它的文学性,要努力凸显儿童文学作品本身具有的趣味性、感染性、启发性等特点,把学生引领上热爱儿童文学的人生旅程,为他们指点迷津、解奥秘,引领学生感受作品独具的美学特质,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让儿童文学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应该多一些文学欣赏,在引领儿童进行文学欣赏中获得基本的文学知识,从而为他们的闲暇亲近儿童文学铺路架桥。尤其是高年级,若以小说来说,这些文学欣赏的要素可以包含情节的铺叙、人物与情境气氛的营造、比喻与象征手法的运用等。但是很多人一提到文学欣赏,就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教学方法只能依赖于诵读感悟。笔者不喜欢在“教学”领域把文学欣赏搞得过于玄虚,也不喜欢把诵读的功能过于放大。我们应该尝试一些可“教”可“学”的教学方式,这些显性化的教学方式并不等同于枯燥的分析,而应该多一些有创意的文学欣赏的教学思路。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在执教神话小说《三打白骨精》一文时,按照“利用小说中‘环境’的描写渗透《西游记》中的环境描写”,“借助小说中‘情节’的研究探究《西游记》中的写作特色”,“通过小说中‘人物’的评价导读《西游记》中的意义主题”等三个板块进行教学。如果说三大板块的布局是高屋建瓴,那么情节板块中对反复叙事的欣赏就是精雕细琢。在教者精讲白骨精的“三变”,学生自悟孙悟空的“三打”,师生略谈唐僧的“三责”后,窦老师抛出一个核心问题:“这‘三变’‘三打’‘三责’的情节,叙述的次数相同,可你们读着,重复吗?”学生的回答,已经于不经意间说出了反复叙事的实质。生:第一次变成村姑,第二次变成老妇人,第三次变成老公公。生:变的内容——不一样。生:孙悟空三打的内容不同,唐僧的三责也不同。生:而且更重要的是,每一次程度都是不断加深的。但对反复叙事的反复研讨并未就此结束,窦老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领学生共同寻找《西游记》中反复三次的反复叙事,自然地得出“原来,《西游记》中一个个降妖除魔的故事,就是多个类似三打白骨精故事的叠加,整本书也是反复叙事”。到人物板块当中,窦老师还借猪八戒的三次挑唆再次论证反复叙事的魅力。
  反复叙事的表现手法在其他名著中屡见不鲜,所以教会学生阅读儿童文学文本《三打白骨精》,就相当于引导他们读了许多类似的儿童文学文本。对于即将毕业的小学六年级学生而言,通过神话小说《三打白骨精》的学习,反复叙事的概念在他们心中留下了初步的印象,待到他们课外读到《皇帝的新装》中从皇帝到大臣,从贵族到骑士,每个人言不由衷地对新装的一次次赞美,这印象就会不由自主地被唤醒,就能激发他们触类旁通的惊喜和深入胜境的愉悦,积淀成他们独有的阅读体验和生命体验。
  
  二、从“儿童文学”的视角培养语言感悟的能力
  
  对于教学来说,无论是儿童文学文本的教学,还是一般文本的教学,它们的根本目的应该是相同的,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具体的实施中,也都应该抓住一个关键的着眼点,引领儿童在理解文本中内化语言、提升能力。儿童文学文本更多的是以形象的生动和情感的灵动为其基本的特点。这就使得在儿童文学文本的教学中,所选择的着眼点应该更多地放在形象的感悟和情感的触摸上。而形象和情感是紧密结合的,语言又是形象与情感的载体,这就决定了儿童文学文本的教学应当是一种语言的整体观照和把握。由此,笔者觉得儿童文学文本的教学应该聚焦文本中的形象和情感,着力于对文本语言的感悟,以此引领儿童从“我注文本”走向“文本注我”的境界,并进而获得语言和生命的发展。
  如一位老师执教《盘古开天地》一课,有这样一句话“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渐渐下降,变成了地”。该教师在文本细读时,发现了课文中“渐渐”“缓缓”“慢慢”“逐渐”,都表示速度慢时间长。这些词语具有丰富的内涵——天地形成时间之漫长,盘古开天辟地之艰辛,都蕴含其中。对此,该教师是这样处理的——师:这些意思相反的词语放在上下半句里,读起来特别有味道。来,我们有滋有味地再来读读这句话。(生齐读)师:其实,这句话中,还有一组意思相近的词语,大家发现了吗?生:“缓缓”和“慢慢”。师:这两个词语是什么意思?生:都是速度很慢的意思。师:“缓缓”和“慢慢”既然都是速度很慢的意思,那么能不能将句子这样改: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缓缓下降,变成了地。你觉得这样改好吗?生:不好!感觉读起来重复了!师:是啊,重复了,读起来感觉就不好了。其实,在这篇课文里,表示慢的词语还有,请大家到课文里找找。(生默读找词语)生:在第二段里有“天和地‘渐渐’分开了!”这里有个“渐渐”。生:“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才‘逐渐’成形。”这里有个“逐渐”也表示速度慢、时间长。师:大家找得很好,我们一起看屏幕(教师把带有表示“慢慢”意思的全部语句都打在屏幕上),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生齐读)师:读着这些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生:我感受到作者写文章很注意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同一个意思。生:我还感觉到天地分开真的很不容易。盘古很艰辛!生:我感觉到天地形成的时间太漫长了。
  教学中,教师巧妙地将内容的理解、语言的揣摩、情感的体验都融合在了一起,达到了“到课文中走个来回”的效果。正如潘新和教授所说的:“语文教学是一种言语感觉和言语智慧的传递,是用教师的言语感悟和言语睿智,唤醒鸿蒙未启的学生的言语灵性和悟性。一个缺乏言语感悟力和感染力的教师,是无法敲开学生的言语心智法门的。”潘新和教授的这句话,难道不值得我们每个小学语文教师深深地思考吗?
其他文献
厚度只有55毫米的大屏幕平板电视,是不是能够让人惊叹呢?而这么薄的机体内却整合了众多的功能,那你只有惊叹得闭不扰嘴了!好,来看看它都有些什么功能,首先是一个42英寸的等离子电视
正当市面上的音乐手机争得不可开交之际,国内很多厂商纷纷把视线投到手机的视频功能上来,并抢在所有国外厂商之前,提出了一系列具有MP4视频播放功能的手机,而由CECT出口的A800更
终于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教学楼,有了整洁温馨的办公室。我选了一个靠窗的位置,这里视野开阔,更重要的是每天都可以感受暖暖的阳光。看着宽大的窗台洒着一路阳光,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为探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秀模式,借鉴名师的课堂教学策略,以促进广大教师的专业成长,江西教育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小学教学研究杂志社定于2011年12月1~3日在南昌市举办全国小学数
期刊
本研究主要依托A+课堂派平台,从自我决定理论的自主需求、能力需求和归属需求三个方面,探讨大学英语翻转课堂对学习者认知学习成果、学习者的满意度和学习者对学习的自我决定
黑龙江省教育科研工作会议2011年8月9日在哈尔滨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分析“十一五”时期以来教育科研工作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研究部署“十二五”期间我省教育
对于拥有YEPP这样有号召力的MP3品牌的三星,在音乐手机方面却表现平平,缺乏创新和独到之处,不过三星即将推出的CDMA音乐手机M299将一举改变目前的状况。M299是三星为中国联通设
吴正宪老师提出:“只有属于孩子们自己的课堂才是最有魅力的课堂,孩子们需要的是有营养又好吃的数学。”有营养又好吃的数学就是有“数学味”的数学,“数学味”是一切数学本质属性的统称。数学教学一切要从数学出发,以数学内容为核心,以数学思考为灵魂,回归“数学”本位。有“数学味”的数学课能让我们的学生越来越喜欢数学。因此,教师要善于以自身的智慧不断唤醒孩子们的学习热情,点化孩子们的学习方法,丰富孩子们的学习经
【由来】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中有这样一道题:6根胡萝卜换2个大萝卜,9个大萝卜换3棵大白菜。6棵大白菜换多少根胡萝卜?此题是一道练习题,安排在练习二十四第3题。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尝试着独自完成,结果,全班无一人能解答出来;由于此题比较抽象,光靠想象是难以完成的,我于是让学生用学具去摆一摆,小组之间再合作讨论讨论、交流交流,结果也只有4名学生做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