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

来源 :家庭心理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anguowu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提高护理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8月期间我院心血管内科治疗的98例住院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进行监护,观察组予以综合性动态监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跌倒、压疮、意外拔管、输液反应、并发症)、护理安全性得分、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得分。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16%(4例),显著小于对照组的24.49%(12例);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χ2=10.397,P<0.05)。观察组护理安全性得分98.76±2.14、护理质量评分9.43±1.37、护理满意度得分9.76±1.22;对照组护理安全性得分86.47±1.47、护理质量评分8.39±1.28、护理满意度得分8.54±1.74;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综合性动态监控护理可显著降低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重症;护理风险
  【中图分类号】R714.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320-01
  心血管内科疾病往往呈现急性发作期,病情发展迅急,预后较差,临床以重症为主要特点[1]。对于心血管内科重症的治疗过程中,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较差,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及显著增加护理风险,护理风险是指非故意的护理行为所导致的并发症,导致患者的治疗时间延长、出现某种程度的机能受损,甚至死亡[2]。为进一步提高心血管内科重症的治疗安全性,本研究将探讨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提高护理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2014年8月期间我院心血管内科治疗的98例住院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49例,其中女性27例、男性22例;年龄范围37.6~74.8岁、平均年龄(57.3±12.6)岁,心肌梗塞12例、心绞痛10例、心律失常9例、心功能衰竭11例、其它7例;观察组患者49例,其中女性25例、男性24例;年龄范围36.6~73.7岁、平均年龄(56.2±11.8)岁,心肌梗塞11例、心绞痛11例、心律失常10例、心功能衰竭10例、其它7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P>0.05)。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进行监护,观察组予以综合性动态监控护理,对各病区安装监控系统,动态掌握患者的行为及生命体征,对存在护理安全隐患的患者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预测患者治疗恢复效果,有可能造成康复效果不良、身体缺陷或永久性伤害,及时给予心理干预;依据重症护理评分系统评价患者病情的危急程度,适当加减护理人员的人数及医疗设备的分配,建立护理安全日志制度,动态记录患者的病情及护理操作流程,为护理风险较高的患者制订危险因素评估量表,分析评估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风险;建立护理安全预警制度,遵守医嘱及时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巡视病房时重点监控跌倒、压疮、意外拔管、输液反应、并发症等常见护理不良事件;全面落实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鼓励护士积极主动上报护理风险信息,提高识别护理安全隐患能力,坚持非惩罚性、主动上报原则;重症护理评分系统在不同的治疗阶段需要对患者进行评价,监测患者的病情发展状态及护理质量,为护理人员提供临床引导。
  1.3疗效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跌倒、压疮、意外拔管、输液反应、并发症)、护理安全性得分、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得分[3]。
  1.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2.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16%(4例),显著小于对照组的24.49%(12例);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χ2=10.397,P<0.05)。
  2.2两组患者的护理安生性、质量及满意度得分对比
  观察组护理安全性得分、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情见表2。
  3讨论
  綜合性动态监控护理是指利用监控护理系统或落实医疗管理制度实时监测患者的时空变化及生命体征变化[4]。齐勇梅[5]研究指出综合性动态监控护理可显著降低护理风险系数,间接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如跌倒、出走、意外拔管等。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8.16%,显著小于对照组的24.49%;在医疗管理上,通过综合性动态监控患者的行为动态及生命体征,可提高对护理风险管理的时效性及主动性,有针对性地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警惕护理风险,及时反馈,有助于降低护理风险[6]。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安全性得分、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从加强对动态监护系统管理、建立护理安全日志制度、护理安全预警制度及全面落实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进行综合性动态监控护理,可显著提高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安全性及满意度。
  综上所述,综合性动态监控护理可显著降低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谢艺珍.浅谈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及防范策略[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5):178-179.
  [2] 陈花棉.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3):1203-1204.
  [3] 齐勇梅,权开花.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初探[J].中国伤残医学,2014,09(8):266-267.
  [4] 房恒青. 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12(24):3-4.
  [5] 李碧玉. 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实践[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01(15)15:63-6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安全输入药物、提高疗效,患儿早日出院康复、减轻家长的思想和经济负担。方法:将少量液体将微量药物精确、均匀、持续地泵入体内的注射泵仪器,微量注射泵广泛应用于临床。结果:用药最多的是多巴胺+酚拉明20例,其次是米力农17例,多巴胺+酚拉明+米力农6例,多巴胺1例、多巴胺+米力农1例;患者平均年龄12.1个月,平均用药8.4天,平均住院15.3天。男女分别为,平均用药3.64、6.63天,P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胆管炎急诊手术后护理。方法:分析30例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手段及相关护理问题。结果:通过对患者的精心护理,积极抗感染治疗,防治并发症,可以使其安全的度过围手术期。  关键词:重症胆管炎;急诊手术;护理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evere cholangitis emergency nursing after the op
期刊
摘要:目的: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急救与护理体会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急救措施后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取急救措施后给予针对性护理,护理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及护理总满意率。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6.3%,对照组为76.7%;两组总有效率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哮喘病人的护理措施。方法: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论 医护人员应当指导患者及家属避免哮喘的诱因,了解病因、发病机制,正确认识哮喘的发病先兆、症状及哮喘发作时简单的紧急处理办法,并对哮喘病人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得患者早期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哮喘;呼吸;护理  【中图分类号】R25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痴呆患者的效果。方法:抽取70例社区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的社区老年痴呆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的社区老年痴呆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效果。结果:实验组的精神状况、日常生活能力较对照组明显要好,差异显著,p0.05),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故两组间可进行比较和分析。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的社区老年痴呆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每
期刊
摘要:目的:对人性化护理再胃癌手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进行调查。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4月-201年4月间68例胃癌手术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为52.9%,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3.5%;对照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在肠内营养鼻肠管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53例行胃肠术患者,在其肠内营养鼻肠管护理中应用护理程序模式,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本组53例患者有50例顺利完成6-8d营养计划,对鼻肠管耐受性良好,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护理程序模式将护理行为贯穿于肠内营养护理的整个环节中,能够使鼻肠管护理更加科学合理,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10例主动脉夹层病人的观察、治疗与护理,认识到主动脉夹层病人做好病情观察,控制血压 ,积极止痛、镇静治疗,心理护理,是抢救治疗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316-01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指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中层,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总结外伤性腹部内脏伤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住院部收治外伤性腹部内脏伤且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纳入研究,随机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均为30例。对照组围手术期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接受整体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不影响组
期刊
摘要:目的:加强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期的护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采用术前评估及心理护理。术后有效的护理及合理的功能锻炼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护理的关键。结论:加强对人工膝关节围手期的护理,可提高患者术后的恢复,改善膝关节的功能。  关键词: 人工膝关节;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318-02  骨性关节炎是以关节软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