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程序在肠内营养鼻肠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来源 :家庭心理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16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在肠内营养鼻肠管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53例行胃肠术患者,在其肠内营养鼻肠管护理中应用护理程序模式,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本组53例患者有50例顺利完成6-8d营养计划,对鼻肠管耐受性良好,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护理程序模式将护理行为贯穿于肠内营养护理的整个环节中,能够使鼻肠管护理更加科学合理,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护理程序;鼻肠管;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313-02
  应用鼻肠管在胃肠术后开展肠内营养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的营养状况,促进营养物质的分解代谢,提升腸功能,建立肠粘膜屏障,因此,鼻肠管护理便成为胃肠术后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关键环节[1]。护理程序指护理人员以患者身心需求为护理目标,运用系统的护理方法实施护理方案,从而实现连续性、整体性护理的一种护理模式。在肠内营养鼻肠管护理中应用护理程序模式,能够借助成熟的理论应用于临床实践,使肠内营养鼻肠管护理更加科学、有条理性[2]。为进一步分析护理程序在肠内营养鼻肠管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本文于2013年6月-2014年7月在我院收治的53例行胃肠术的患者中开展护理程序工作模式,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13年6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53例行胃肠术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本次研究已报批伦理委员会同意,胃肠术类型:胃手术23例,结、直肠手术30例。其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7例,年龄在29-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25±5.42)岁,排除严重肝肾心肺疾病患者。
  1.2方法
  1.2.1评估病情 收集本组患者入院时的病历资料,询问病史,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
  1.2.2护理诊断 呕吐、腹胀等与营养液输注过快有关,营养失调与营养计划完成不足或摄入量低于机体所需量有关,排便异常与营养液温度低有关。
  1.2.3制定计划 针对患者状况结合鼻肠管护理经验制定针对性营养计划,开始肠内营养之前需向患者详细介绍肠内营养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提高其护理配合度。
  1.2.4正确留置鼻肠管 实施营养计划的过程中需留置鼻肠管,具体留置方法:指导患者取半卧位或半坐位,测定鼻肠管插入长度(一般以胸骨剑突至鼻尖为宜),在鼻肠管上标记好长度,向鼻肠管腔内注入生理盐水激活引导钢丝表面的润滑剂,插入引导钢丝后伸直鼻肠管头部,蘸取少量生理盐水激活顶部润滑剂,经鼻腔缓慢插入,插至标记长度后吸出胃液,鼻腔外管道用胶布固定在耳垂下方,保持自然弯曲。插管24h后拍摄X线片,确保鼻肠管前段到达空肠上段。
  1.2.5选取营养制剂 留置鼻肠管后需按计划设置营养液的输入速度,及时排除输液泵故障,确保营养计划顺利完成。市场上的肠内营养制剂种类较多,本次研究选取Nutrison Fibre作为营养制剂,该制剂为全营养配方,糖脂能量比例均衡,无需额外补充添加剂,是一种使用方便的即用型液体制剂。其所含的纤维成分能够经肠道厌氧菌分解成短链脂肪酸,有助于防止腹泻,增加肠血流量,促进切口愈合。
  1.2.6妥善固定鼻肠管 营养计划实施过程中需妥善固定鼻肠管,防止脱位、滑动,影响肠内营养效果。每日输注营养制剂之前需用温开水冲洗管道,防止残留液堵塞管腔,将营养制剂调至38℃再输注。输注过程中需加强巡视,及时调节滴速,避免患者发生腹泻、恶心等不耐受症状。
  1.2.7口腔护理 每日需行2次口腔护理,增加患者舒适度,预防感染。
  1.2.8观察病情 严密监测患者肾功能、微量蛋白变化,及时预留24h尿液评估肠内影响效果。注意观察患者有无不适症状,加强护患沟通,给予必要的心理护理,鼓励患者树立信心。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
  2结果
  53例患者鼻肠管肠内营养实施效果 本组53例患者均行插管,肠内营养天数在2-8d之间,3例患者肠内营养天数小于3d,其中,呕吐1例,腹泻1例,可能与滴速过快有关,其余5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6-8d营养计划,平均肠内营养天数为(6.52±2.48)d,未出现严重的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耐受性良好,未发生管腔堵塞,平均肠功能恢复时间为(2.38±1.27)d,平均排便时间为(3.54±1.67)d,日均排便次数为2-3次,平均住院时间为(14.63±2.58)d。50例顺利完成营养计划患者的肠内营养实施情况见表1。
  3讨论
  鼻肠管肠内营养有助于促进患者胃肠术后吸收功能早日恢复,提供必要的肠营养支持,避免体重丢失,纠正负氮平衡,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护理程序贯穿于患者住院全程,能够帮助患者对疾病做出积极的反应,护理程序的关键是评估,这里所说的评估指有计划、有目的的收集患者资料,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对护理对象作出大概的病情推断,从而为制定护理计划提供参考依据[3-4]。评估是整个护理程序的重点和基础,评估工作没有做到位就会直接影响接下来的护理诊断与计划制定,导致护理方向出现偏差,影响护理效果。
  本次研究在53例胃肠术后患者中开展护理程序模式,结果发现本组患者仅有3例肠内营养天数小于3d,其余5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6-8d营养计划,且营养计划执行过程中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综上,在鼻肠管肠内营养护理中开展护理程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练小琴.护理程序在肠内营养鼻肠管护理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10):6623-6624.
  [2] 刘晓霞,彭南海.经鼻肠管行肠内营养的安全护理[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3,20(3):190-192.
  [3] 龙洪.应用护理程序来开展优质化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1):215-217.
  [4] 王小玲,蒋雪妹,戴垚,等.鼻肠管的运用及护理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12):1506-1510.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302-02  冠心病是目前世界导致人类死亡的首位原因【1】。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运动和危险因素的控制可以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人群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冠心病康复治疗的目的【2,3】是提高患者对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控制,改变冠状动脉疾病的自然病程,最终达到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减少猝死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优质护理对胃癌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胃癌手术患者80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例数相同。所有患者在手术期间均实行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行优质护理措施,比价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門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 P<0.05);与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方法:抽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期间我院行手术治疗引起切口感染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与2013年12月-2014年12期间手术治疗未发生感染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感染的患者为实验组,未感染的患者为对照组,分析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提出预防护理措施。结果:对两组的进行单因素分析,实验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与手术地点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胆结石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42例老年胆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21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全面的综合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5.2%,并发症发生率4.8%;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率为76.2%,并发症发生率19.0%;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
期刊
摘要:目的:安全输入药物、提高疗效,患儿早日出院康复、减轻家长的思想和经济负担。方法:将少量液体将微量药物精确、均匀、持续地泵入体内的注射泵仪器,微量注射泵广泛应用于临床。结果:用药最多的是多巴胺+酚拉明20例,其次是米力农17例,多巴胺+酚拉明+米力农6例,多巴胺1例、多巴胺+米力农1例;患者平均年龄12.1个月,平均用药8.4天,平均住院15.3天。男女分别为,平均用药3.64、6.63天,P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胆管炎急诊手术后护理。方法:分析30例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手段及相关护理问题。结果:通过对患者的精心护理,积极抗感染治疗,防治并发症,可以使其安全的度过围手术期。  关键词:重症胆管炎;急诊手术;护理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evere cholangitis emergency nursing after the op
期刊
摘要:目的: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急救与护理体会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急救措施后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取急救措施后给予针对性护理,护理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及护理总满意率。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6.3%,对照组为76.7%;两组总有效率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哮喘病人的护理措施。方法: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论 医护人员应当指导患者及家属避免哮喘的诱因,了解病因、发病机制,正确认识哮喘的发病先兆、症状及哮喘发作时简单的紧急处理办法,并对哮喘病人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得患者早期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哮喘;呼吸;护理  【中图分类号】R25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痴呆患者的效果。方法:抽取70例社区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的社区老年痴呆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的社区老年痴呆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效果。结果:实验组的精神状况、日常生活能力较对照组明显要好,差异显著,p0.05),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故两组间可进行比较和分析。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的社区老年痴呆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每
期刊
摘要:目的:对人性化护理再胃癌手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进行调查。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4月-201年4月间68例胃癌手术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为52.9%,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3.5%;对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