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腹部内脏伤围手术期护理观察

来源 :家庭心理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mufengc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总结外伤性腹部内脏伤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住院部收治外伤性腹部内脏伤且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纳入研究,随机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均为30例。对照组围手术期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接受整体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对外伤性腹部内脏伤围手术期的护理过程中有确切效果,可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关键词:外伤性腹部内脏伤;围手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315-01
  随着现代社会科技的发展,交通事故等频频发生,事故所致的腹部损伤率也在明显增加。多数的腹部损伤因为涉及内脏导致伤情严重化,致死率搞到10%~20%[1]。对于外伤性腹部内脏伤的临床有效治疗方式主要为手术治疗[2],因为做围手术期的护理可以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所以围手术期的护理至关重要。根据以上观点,笔者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住院部收治外伤性腹部内脏伤且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进行分析观察,探究在围手术期中整体护理干于外伤性腹部内脏手术的积极贡献。现将研究做如下的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临床资料
  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住院部收治外伤性腹部内脏伤且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納入研究,随机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均为30例。观察组男性患者19例,女性11例,年龄范围18~54岁,其中交通所致15例,工地意外伤8例,打架2例,其他5例。观察组男性患者21例,女性9例,年龄范围17~52岁,其中交通所致18例,工地意外伤7例,打架2例,其他3例。经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及致伤原因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影响组间比较。所有入选患者均需要接受手术治疗,均无手术禁忌症及慢性病史。
  1.2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手术,在围手术期时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给予术前、术中及术后给予全程综合护理。①术前护理:部分患者采用微创手术,部分采用开腹手术。使得仰卧,主要是使得患者血液循环并且可以及时纠正休克状态,将患者胃内残留的食物引流,并且保持胃管的顺利引流,避免患者因为呼吸不畅而导致窒息。在术前置留尿管,应对患者出现排尿困难现象。在术前还需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安慰,因为术前多数患者因为恐惧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针对以上情况,护士应该耐心与患者沟通,向患者讲解手术的一般进程,并向患者接受本科室先进的手术仪器及经验丰富的医师,一定程度上消除患者的顾虑。并可适当向患者举例说明同类疾病经过配合治疗后,取得理想的康复效果的患者,增加患者的治疗信心及配合手术的程度,使得手术可以顺利进行。②术中护理: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及呼吸等生命体征,并且注意维持患者内环境的稳定。当患者出现紧张及恐惧等心理变化时,要在患者旁边进行细声安慰及鼓励,环境其紧张恐惧心理。此外,护士还要熟悉掌握手术操作步骤,充分准备手术所需器械,与医生进行默契配合,保证手术顺利进行。③术后护理:病人在回归病房后及时给予保暖,使得患者尽快恢复体温,减少寒战发生。并定时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尿量,观察是否有内出血、漏诊的受伤器官和延迟性内脏破裂的发生。此外还需叮嘱每位患者静脉输液通畅,护理人员密切对患者的伤口进行护理观察,避免伤口的感染。
  1.3观察指标
  密切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出血情况、血栓发生情况、肺部感染情况等。
  1.4数据分析
  将以上收集的所需数据纳入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20.0进行分析比较,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对应护理干预,两组患者的临床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比较明显,结果见表1。
  表1显示,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3.4%,对照组为46.7%,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外伤性腹部内伤性损伤因为损伤部位不确定及损伤的危险性极高,容易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要求医生对这类疾病拥有较准确的手术方案及较及时的手术准备[3]。对于腹部损伤患者术前耐心给予患者开导,消除患者的进展等鼓励,鼓励患者配合手术治疗。对于术中的抢救,纠正休克需要进行大量的输液,在整个手术的过程中护士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并熟悉整个过程的基本过程,具有应付临时状况的能力,积极配合医生完成手术。在术后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体征变化情况,尽量防止患者的伤口感染等情况的发生。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分别在术前、术中及术后给予患者整套完全的护理干预,经过系统的护理后我们发现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常规的护理明显降低,说明在围手术期给予完全细致的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外伤性腹部内伤性损伤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经分析该论文结果与李芳等[4]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共同说明围手术期整体的护理对于减少外伤性腹部内伤性损伤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的重要性。
  总之,经过本次研究结合文献查询,我们初步认为,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对外伤性腹部内脏伤围手术期的护理过程中有确切效果,可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文英. 外伤性脾破裂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3):382-383.
  [2] 胡松立,葛海燕,罗云先,等.外伤性腹部内脏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J].2003,5(1):17~19.
  [3] 陶 莉, 吴梓菱,王玉华. 外伤性腹部内脏伤的围手术期护理探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19(10):1226-1227.
  [4] 李芳,王路平,利亚桥,等.外伤性腹部内脏伤的为手术前护理体会[J].大家健康,2014,8(24):219.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方法:抽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期间我院行手术治疗引起切口感染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与2013年12月-2014年12期间手术治疗未发生感染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感染的患者为实验组,未感染的患者为对照组,分析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提出预防护理措施。结果:对两组的进行单因素分析,实验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与手术地点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胆结石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42例老年胆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21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全面的综合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5.2%,并发症发生率4.8%;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率为76.2%,并发症发生率19.0%;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
期刊
摘要:目的:安全输入药物、提高疗效,患儿早日出院康复、减轻家长的思想和经济负担。方法:将少量液体将微量药物精确、均匀、持续地泵入体内的注射泵仪器,微量注射泵广泛应用于临床。结果:用药最多的是多巴胺+酚拉明20例,其次是米力农17例,多巴胺+酚拉明+米力农6例,多巴胺1例、多巴胺+米力农1例;患者平均年龄12.1个月,平均用药8.4天,平均住院15.3天。男女分别为,平均用药3.64、6.63天,P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胆管炎急诊手术后护理。方法:分析30例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手段及相关护理问题。结果:通过对患者的精心护理,积极抗感染治疗,防治并发症,可以使其安全的度过围手术期。  关键词:重症胆管炎;急诊手术;护理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evere cholangitis emergency nursing after the op
期刊
摘要:目的: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急救与护理体会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急救措施后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取急救措施后给予针对性护理,护理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及护理总满意率。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6.3%,对照组为76.7%;两组总有效率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哮喘病人的护理措施。方法: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论 医护人员应当指导患者及家属避免哮喘的诱因,了解病因、发病机制,正确认识哮喘的发病先兆、症状及哮喘发作时简单的紧急处理办法,并对哮喘病人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得患者早期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哮喘;呼吸;护理  【中图分类号】R25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痴呆患者的效果。方法:抽取70例社区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的社区老年痴呆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的社区老年痴呆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效果。结果:实验组的精神状况、日常生活能力较对照组明显要好,差异显著,p0.05),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故两组间可进行比较和分析。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的社区老年痴呆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每
期刊
摘要:目的:对人性化护理再胃癌手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进行调查。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4月-201年4月间68例胃癌手术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为52.9%,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3.5%;对照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在肠内营养鼻肠管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53例行胃肠术患者,在其肠内营养鼻肠管护理中应用护理程序模式,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本组53例患者有50例顺利完成6-8d营养计划,对鼻肠管耐受性良好,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护理程序模式将护理行为贯穿于肠内营养护理的整个环节中,能够使鼻肠管护理更加科学合理,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10例主动脉夹层病人的观察、治疗与护理,认识到主动脉夹层病人做好病情观察,控制血压 ,积极止痛、镇静治疗,心理护理,是抢救治疗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316-01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指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中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