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语文教学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anrong10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教育越来越强调学生个人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们树立自主学习意识,自觉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初中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正确认识处理教与学的关系
  正确认识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教师要少讲几句,多相信学生。对语文教学来说也是一样,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内外因的辩证关系。对于学生接受知识来说,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是内因,教师的主导作用只能通过启动学生的学习内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起作用。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必须废止“注入式”,少讲几句,多相信学生,贯彻“启发式”,实行“群言堂”,否则,教师的主观愿望再好,学生的积极性不能得到充分发挥,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状况就很难改变。
  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长期以来,“满堂灌”的语文教学模式使学生在“严师”的控制下形成了“等、靠、要”的被动心态,课堂气氛沉闷和程式化,忽视了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在课堂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学生没有时间进行思索,阻碍了学生自主能动性的发挥。著名文学家、教育家林语堂先生曾指出,“学校应该像一处坚果丰富的丛林,任猴子到它想爬的树上去选取和摘食,然后荡一个秋千,跳到别的枝头去。猴子的本性会告诉他哪一个坚果美味可食。”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结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将教学转变为导学,树立相信学生的意识,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最好能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自主决定自己学习的进程。这样,学生就很容易达到自我控制、自我体验、自主学习的境界,在自学过程中学有所得,能力得以迅速提高。
  三、培养良好的自学习惯
  拥有良好的习惯是学习的必备条件。当学生掌握各种自学方法之后,应该通过反复的练习加以巩固,使之成为优良的自学习惯。因为学生学好语文并非一朝一夕,更不可能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语文的自学习惯要有针对性地慢慢培养,需要教师帮助、引导学生去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优秀的教师深知如何锻炼学生的自制能力,如何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反复练习,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培养起其自学习惯。
  (1)培养课前预习的习惯。在很大程度上讲,这样既解放了学生,也解放了老师。学生不仅增加了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而且由于许多问题在课前已自主解决了,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避免作进一步的分析介绍,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每天新课之前,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按照以上所讲的自学法进行预习,对生字词和课文内容作个初步的识记与思考。学生一旦养成预习的习惯,自学的能力也会有相应地提高。
  (2)培养认真听讲的习惯。课堂是老师传授知识的主阵地,听讲是课堂上接受信息的第一道大门。学生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解,在听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才能保证了课堂教学活动有效地进行。与此同时,认真听讲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在处理事情时认真、专注的性格,而且可以很好地掌握教师讲课时运用的思维形式、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使自身思维能力的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学习如何科学地独立思考问题,更好地领会和运用语文知识。
  (3)培养练习巩固的习惯。不管学生多认真、费劲地去学习语文知识,关键还在于如何理解分析所学的内容并加以融会贯通。因此,必须培养学生练习巩固的习惯。除了认真做作业和思考所学,方法还有很多,例如:找与课文相关的内容磁带多听;自读课文;复述或背诵课文;写读后感等。
  (4)培养自我检测的习惯。这一习惯作为学习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对学习进程起着重要的调节和控制作用。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觉的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检验和评估,同时也进行了自我调节、完善以及不断发展认知。平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检测: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出题自测;教师点拨,学生矫正或学生之间互考互评,教师做好裁判等。
  四、培养学生自学语文能力,要注意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1)指导学生自学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掌握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教师在指导学生自学语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方面也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2)指导学生自学,教师要拟定好预习指导题,启发引导学生自学。培养学生自学好语文并不容易,学生开始总感到难度大,抓不住要领,如果指导不得力,学生越发感到困难,就会失去积极性。每篇课文都有其深难独特的地方,要使学生抓住要领,教师布置新一课的预习任务时所提出的预习指导题特别要注意具有一定的启发性,既要结合课文和教学目标实际,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使预习指导题真正起到帮助、引导学生去完成学习任务的“拐棍”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备课。
  (3)学生主动学习,更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学生自己主动学习有了积极性,并不是教师省心了,而是对教师指导要求的标准更高了,教师必须掌握摸清学生的自学情况,多方面示范指导。班级学生的学习实际水平是参差不齐的,教师要掌握好上中下三种学习情况,教师所提出的预习指导题和课上所提出的启发问题要基本适合三种学生情况的学习态势,难易适度。在时间得到保证的情况下,对差生帮一帮,辅导一下,使他们尽可能跟上,对好学生来说,能有使其提高一步的余地。课上自学讨论的启发指导也是如此,因此,教师备课要精深,要“吃透”学生,吃透教材。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贯穿于学生自学语文过程的始终。
  (4)要重视学生读、说能力的培养。语文是工具性基础学科,学生走上社会运用语文进行交际活动是十分广泛的,重视培养学生读、说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在培养学生“读”的能力方面,不光是教师范读一遍课文就行了,要根据课文篇目、体裁形式的不同,可以让朗读水平高的学生范读,也可以教师重点读其一段或反复读一两句。为了提高学生的辩读能力,在指导“读”的过程中还要做到读中有评、评中有讲、讲中有读。培养学生“说”和“讲”的能力也是如此,难度小的课文主要由学生自己说和讲,难度大的課文教师可讲其一段,或来个“范讲”,学生“说”“讲”完,大家评一评,议一议,教师做小结。
  (5)培养学生的自学语文能力,一定要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训练。语文教学改革的前景是十分广阔的,只要我们坚持教学改革的精神,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方面,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情况将会有所改变。
其他文献
摘 要:阅读能力培养是中职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听、说、写、译的基础,也是学生开展自学的基础。通过增强学生英语阅读能力,能够让学生及时获取各种信息,掌握到一定的外语交际能力,成为具备中职专业知识技能人才。基于此本文试阐述中职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并介绍了提高中职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中职教育;英语阅读;阅读能力  英语学科在中职教育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其目的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摘 要:搞好初中音乐教学,提高初中 音乐教学质量,是全面提高我们学生素质的一 个重要环节。作为初中音乐教师要履行好自己 的职责,努力提高初中音乐教学水平和教育质 量,笔者认为应从五个方面进行提高。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现状;方法  从小学至初中,音乐学科都是一门必修学科,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音乐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中放松身心,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文化领
摘 要: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提高课堂效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对教师来说是一个专业化的考验。这要求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对多样性的教学方法熟练掌握,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职校英语教学;调动;主动性  一、职校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  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都有所缺乏,这个现状不尽如人意,但的确是事实。而职校教师,也存
摘 要:写作能力是衡量一个人能力大小的重要指标,也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因此,加强写作训练、打好写作基础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写”往往被排在“听、说、读”三项技能之后。人们普遍认为要有足够的听和读的输入,才会有更好的说和写的输出,提倡“在进一步提高听说能力的同时,侧重培养阅读能力”,而“写”的意识在人们的头脑中还不是很强。随着时代的发展,英语写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关键词:英
摘 要:识字教育不仅是小学语文教育的基础,更是文化教育的根基。然而在现今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常常依靠简单机械的重复和练习“强迫”小学生去识字、记字,忽视小学生的意愿和认知范围,这不仅会造成教学效果低下,而且会抹杀小学生的识字兴趣,对后续教育产生消极影响。趣味识字教学法就是针对传统识字教育中的缺陷而产生的。本文将通过分析比较趣味识字教学法与传统识字教学法的区别和优势,探讨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的实际应
在“以人为本”的新课程教学理念下,如何营造宽松、自主、有个性的课堂教学环境是体育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应努力的方向,而创设自主、合作、创新的教学方式正是体现了新课程改革中转换师生角色,重视学生个体发展的教学新理念。它将改变过去以接受性学习为主、以记忆模仿为主、以书面知识为主和间接经验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融学习于活动中,寓快乐于教育中,是适应新时期教育的一种以人为本的新型学习方式。  一、充分认识新课标
摘 要: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华夏民族的人文精华,也是华夏文明的精髓。随着现代社会向科技发展转型,很多传统文化逐渐在青少年学生中淡忘或遗失。因此,作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师,思考如何更好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时期;语文教学;融入;传统文化;思考  传统文化不仅蕴含着崇高的人格美和深刻的智性美,
摘 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应当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采取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获取数学知识,提升数学文化素养,有效推进农村初中数学教学。  关键词:数学素养;数学文化;初中数学;有效教学  数学是各门科学的基础,学好数学是成为各类专门人才的必要条件,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也为提高教学质量殚精竭虑。可是数学抽象、逻辑严谨,再加上农村学生见识面窄,家长文化层次不高,许多学生隔代教育等多方
长期以来,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一直是难于攻克的“顽症”,困扰着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的发展。为此,必须冷静的进行分析,寻找对策,方能走出困境,迎来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灿烂的春天。  一、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现状分析及其原因  (一)学生作文状况  从形式上讲,抄袭别人,背诵范文的现象严重。从内容上讲,空、假、简、乱、乏普片存在。  (二)教师作文教学状况  作文教学形式单一,方法简单,缺乏创新意识和改革精神,缺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