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方法新突破

来源 :锦绣·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iqianze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实验性是生物学的一个突出的特点。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利用多种感官直接感知事物本身,增强直接经验,获得生动表象,以之作为形成概念、理解原理和掌握规律的依据。尤其是从近几年的高考实验题题型变化来看,设计性实验题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对学生的实验能力考查要求愈加重视。如何创新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方法,并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呢?结合工作中的实际教学经验,对高中生实验教学方法的新突破进行了探究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高中生;生物实验;教学方法;创新
  高中阶段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等方面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对生物科学实验研究中的实验操作和问题研究等也具备了一定的能力。高中生物新教材中增添了许多实验案例,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生物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科学和技术创新能力以及探索科学知识的技能。但是不得不承认,随着高考压力的增大以及生物学科与三大主科相比的劣势地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很难引起学生和教师的充分重视,很多学生甚至还认为实验学习纯属娱乐,对高考的意义不大,学习兴趣和参与度都不大。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教材中一些实验设备昂贵,消耗的试剂也价格不菲,鲜活材料不易采集,实验操作步骤繁琐且难以观察到实验现象,因此需将高中生物实验加以改进和创新,使之更适合实验活动的开展,同时也培养教师和学生的創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高中生物课程而言,实验研究是学生获取知识和理解概念的最基本途径,而利用实验进行创新更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内在动力。因此,加强高中生物实验研究创新不仅是高中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还是加快高中生物课程改革,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是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的具体途径。
  一、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创新途径分析
  从实验流程出发,抓好每一个环节的创新。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生物实验的成功和每一个环节的设计密不可分,涉及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流程的安排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等。而教师在这其中就是要做好相当充分的实验教学前期准备,在实验内容或者实验材料选择上加强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找突破,提高学生的生物实验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以探究实验“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为例,实验教学创新要从每一个细节做起。除了实验室中具备的各种酸碱试剂,教师还要准备一些熟悉的实验材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常见的酸性物质:白糖、甜点、乳酪等;常见的碱性物质:柿子、黄瓜、柠檬等。这样的实验材料可以增强实验的探究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加深对实验的理解,并将实验延伸到日常生活中,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尤其是亲自验证一些我们觉得很酸的物质反而是碱性的时候,更能让学生感觉到神奇,纷纷动手实践,不经意间给生物实验课堂注入了很多生活气息,让严谨的实验科学更加“接地气”,与学生的生活相关联。在实验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有不同的表现:都很有热情,因为实验材料丰富,大家的选择不尽相同。当进行完实验获得结果后,学生相互讨论交流,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每一个生物实验既是科学、严谨、细致、认真探索的过程,又是生活中每一个自然现象的科学延伸,我们应该关注每一个细节,加强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既有渊博知识,又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
  二、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与提高
  思想是行动的指引。高中生物教师要提高对学生生物实验创新意识的培养,这样学生才能在意识的指引下质疑,并开动脑筋思考,利用新旧知识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生物学科来源于生活。教师通过在生物实验教学活动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认识生物、认识世界的能力。就生物实验教学而言,就应该在课程、教材、教法、研究等方面作周密的思考,敢于对课堂内外的实验教学作大胆的改革和创新。只能这样才能使生物实验活动朝着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方面发展。而现实实验教学中,小组合作探究式实验学习方式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在“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中,研究可能会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如果一味地由教师直接引导或者提问总结,显然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与提高。若是将实验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让他们通过自由组合的方式划分成实验小组,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去讨论和总结。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而且可以在与他人的交流中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从而进行思想上的碰撞,能使学生之间彼此激发灵感,培养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再从结果上看,这样的自主实验可以更快地調动学生动脑筋思考,从实践中得到“阳光、水、二氧化碳等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结论,而且不用教师去引导,学生自己就会去思考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使得实验教学前后的环节一脉相承、紧密联系,教学质量自然稳步提高。
  三、关注学生个性差异性,分层次教学
  科学思维和科学能力的提高是受学生天赋和学生知识技能储备基础影响的。而反观现在的高中生,他们个性突出,想法各异,有敢于创新的勇气和信心,但是在具体实践中又受个性、能力和知识水平等的限制。高中生物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方案也未必能和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相协调。例如,在进行“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实验时,教师会发现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表现:思维活跃的男生,对于实验过程中“称重对比”“实验结果统计和对比分析”理解较快、较好,而女生则会在实验中更加注重细节,更加细心,对“光照时间五分钟”“水蕴草的选择”等方面比较细心留意。这样一来,班级学生由于知识水平、能力等方面参差不齐,导致在完成实验作业时质量存在差异。而在具体相关课题研究中,我们发现班级中还有将近10位学生对完成创新实验存在一定难度,无法达到教师的预期目标。因此,高中生物教师为了更好地促进整体实验创新教学水平的提高,应当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对能力较弱的学生进行更加细致有效的指导,并鼓励学生在实验小组中形成互帮互助的小团队,在利用彼此差异共同完成生物实验的过程中进行优势互补,实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总而言之,高中阶段的生物实验教学现状不容乐观,而其教学创新突破之路也是困难重重。但是实验学习却是高中生积累生物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研究能力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不只是对学生一时的考试成绩的提高有用,更是学生将来在生物学科上取得长期发展或一定成就的前提和基础。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止,教师要积极渗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提高生物实验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高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科技风,2019(10):51.
  [2]高玲玲.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探究[J].考试周刊,2019(30):171.
  [3]江峰.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创新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9(9):92-93.
其他文献
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有趣的游戏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往往会很主动认真的学习,游戏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  在核心素养教学的今天,孩子们学习的科目增加,课堂教学方法如果还是像以前一样枯燥、乏味,同学们学习兴趣会逐渐下降。要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就要引入一些有特色的教学,游戏教学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怎样做好游戏教学呢?我认为,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所以教师要充分的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并且在体育教学当中利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帮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教师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身体素质,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状况来进行教学方面的创新和拓展,积极的优化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
期刊
摘 要:幼儿阶段是建立规则意识的重要时期,对幼儿行为习惯和思想道德的养成有着深远的影响。目前,父母和教师在培养幼儿规则意识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教师在家园共育工作中创新规则意识的培养策略,关注到幼儿的成长需求,发挥出家园共育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幼儿规则意识建立存在的问题,针对在家园共育中建立幼儿规则意识的重要性及策略展开探究。  关键词:家园共育;规则意识;幼儿园  规则意识是指幼儿在成长和学习中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整体排球竞技水平的提升,排球这项运动逐渐在国人中活跃起来,基于其易于开展、难度适中、体现技巧的特性,越来越多小学体育教师将排球运动列入体育拓展课程中,旨在于借助排球教学,提高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规范意识与技术能力,进而达到充分提升小学体育课程价值的目的。纵观教学实践,目前小学排球教学模式过于陈旧刻板,致使教学功效难以得到充分发挥。为此,教师应对排球课程结构进行重新思考,构建出适合小学生
期刊
摘 要:自然拼读法是一种学习英语的有效方法。类似于学拼音,通过对拼音的拼读,就可以将汉字读出。自然拼读法也是一样,它是一种学习英语的基础方法,深受老师、学生以及家长的喜爱。因此这种学习方法在我国被广泛推广,在本文中将会详细介绍自然拼读法的教学意义以及对在教学中的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  关键词:自然拼读;英语教学;小学;音标;朗读  自然拼读法是指通过26个英文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则,使学生们具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教育体系、教学理念都在不断改善,为了更好的提高教学的效率,课堂的教学氛围构建至关重要。构建良好课堂的教学氛围,对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促进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也是越来越重视对课堂的教学氛围构建,来提高教学的效率,下面,本文就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氛围的构建进行分析,希望对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学氛围  前言
期刊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80-81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独立观察,经历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意义。  2.会用7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初步发展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编制7的乘法口诀,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意义。  教学难点:用7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环节
期刊
摘 要:游戏教学在现在的小学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程度最高。所谓游戏教学,就是通过游戏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但是游戏教学并不是会降低教学效率教学方法,而是在游戏中明确教学目标,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证了教学的高效。本文通过探讨游戏应用到小学英语教学课堂实践中的策略,旨在为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效果提供依据。  关键词:小学英语;趣味性;游戏;课堂实践;效率  分析小学生的
期刊
摘 要:本文希望能够通过“循环日记”這条路径,达到激发小学中低年级孩子们的习作兴趣,促使他们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敢于想象、乐于习作的学习习惯,从而形成与众不同、独具特点的个性表达。另外,通过教师在习作课堂中,穿插日记讲评,探索出激励习作教学的有效方法,充分实现与习作教学的高质量对接,从而提高教师的习作教学质量。  关键词:循环日记;小学中低年级写作;兴趣能力  一、循环日记培养小学中低年级写作
期刊
摘 要:文章以新高考体制下关于中学教育的思考为研究对象。首先简单介绍了新高考综合改革现状,随后围绕新高考体制下关于中学教育该如何应对,提出了一些具体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高考;中学教育;思考  前言  2021年,新高考改革“3+2+1”模式将会在江苏省正式实施,当下新高考改革方向意在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学生获得更大的自主学习空间,同时也将更加侧重于学个人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因此需要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