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豪苏轼与中医药传播

来源 :中南药学·用药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liu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轼是我国古代一位文学家,在诗、词、文、赋和书法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但同时,他对医药学也十分挚爱,在医药、养生和医药学发展方面也有所建树。
  苏轼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土,四川眉山人。他在少年时期即对医学有浓厚兴趣,在读四书五经的同时,也读了不少当时的医学书籍,如《伤寒论》、《千金方》、《别药性论》等。步入政坛后,他利用在朝为官的有利条件,收集了不少宫廷秘方;王安石还曾经把宋神宗治疗偏头痛的白萝卜汁加生龙脑少许的秘方传给了他。同时他还向医家、僧道、民间甚至亲朋好友等征集药方、秘方。他曾经向当时名医厐安时借医书研读;向杭州寺院一位80岁老僧学习以生姜为药健脾温肾;在海南,向当地群众学习用野草“倒粘子”治疗夏痢,并自己炮制成丸剂,治愈了自己的“小便白胶”。有的好友曾在他的恳求下把秘方传给他,并让他发誓不外传,但他往往违约传给需要的人。由此看出,他挚爱医学,广采众方,并不只是为自己治病,而是“济世活人”、“民生为重”。
  根据史料记载,苏轼对医药的贡献有以下几个方面:
  为官不忘为民防疫疗疾
  苏轼考中进士后,被选为大理寺评事,下放到凤翔县任签书判官,是掌管文书类的小吏。看到凤翔地处偏僻,缺医少药,便把他在京时抄录的太医院《简要济众方》5卷重新书写出来,张贴于市,以供民众抄录使用,受到民众称赞。
  回京之后不久,苏轼因抨击时政,被贬官到黄州,实际上是闲职。其间黄州瘟疫流行,他专程到眉山拜访了名医巢谷,寻求防治瘟疫之方。巢谷有一秘方“圣散子”,但拒不传授。苏轼再三请求,并指出这关乎民众生死,才得到巢谷应允,但要苏轼指江水为誓永不传人。苏轼得到这一秘方后,以为民解除瘟疫之害为重,将此方公之于众,挽救了不少人的性命。
  建立医疗场所“安乐坊”
  苏轼做杭州知府时,当时杭州瘟疫不断发生,苏轼看到病人治病有困难,就提出建立一个医疗场所。除了官府投资和募捐外,他还慷慨解囊,从个人积蓄中拿出五十两黄金,在城内建了一座名为“安乐坊”的场所,开始由僧人主持,以后又由医生负责,为病人诊治疾病,还负责照料、护理。这是当时全国仅有的几所医疗场所之一,是我国较早的医院的雏形。据记载,三年之中,“安乐坊”就接治病人近千名。
  传播医学知识 反对迷信和愚昧
  面对愚昧迷信苏轼极力反对。被贬到海南时,他见当地不少人信巫不信医,杀牛求神来治疾病,他十分痛心,写道:“病愈则归德于巫,不愈则称神怒,人牛皆死而后已。”他遗憾“自己莫能救”,就写信给柳子厚和其他政界人士设法制止。有次与欧阳修交谈,欧阳修讲到,有人乘船遇风摔伤,认为被舵手汗渍染的舵牙上刮掉的粉末喝了可以治愈。苏轼说,如此讲来,以笔墨烧成灰饮者可治昏惰,喝伯夷之盥水可治贪,嗅西子之珥可以疗恶疾矣!二人因讽喻如此荒唐的治病之法而抚掌大笑。在《与程正辅书》中苏轼透露,一次他的痔疮复发,不得不休粮断酒肉,忌酱菜盐酪好几天,可是一点也不见好转。于是,他就查询医书药典,对着症状自制了茯苓面(将白茯苓去皮,研成末,再用蜂蜜调匀用少量晒干后的黑芝麻与茯苓粉混合而成),食用后痊愈。
  应用医药治病强身
  苏轼收集医药知识并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应用。他主张有病应求医,要详告自己病情,提出:“有疾而求疗,必先尽告以所患,而后求诊,不以困医为事,而病常愈。”
  苏轼还热心向别人介绍治病之法和用药之方。在黄州时,他听说天文学家苏颂坠马受伤,立即抄录家传接骨丹药秘方,派人送去,并注明用法。不久又介绍名医庞安时为其治病。有位姓袁的同僚患足疾,他寄去药方,并告之药物真伪鉴别之法。他与书画家米芾结交后,向米芾介绍自己保存的服松脂之法,并告知此法“可坚齿、养颜、乌髭也。”对友人如此,对政敌也不例外。有位名叫章惇的官员,多次弹劾苏轼,欲致他于死地。而章惇要外贬至海隅时,苏轼给其子写信,介绍海隅生活注意事项,并抄录自己撰写的《续养生轮》部分和白术方,作为防治疾病之用。这说明,苏轼是通过各种方式传播医学知识的。
  收集整理医学资料 著书立说传世
  苏轼在文学著作等身的同时,还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和个人体会,撰写了不少医学专著。如有《苏学土方》一书,后来人们把该书与医学家沈括的《良方》合编成为《苏沈良方》,在我国医学宝库中占有一席之地。此外还编有《养生说》、《问养生》、《续养生论》、《养生偈》等,还有不少关于健身、营养等方面的文章,均有独特见解,与现代保健观念相吻合。如在《教战守策》中,他分析了王公贵人对寒暑之变“畏之太甚而养之太过,小不如意,而寒暑入之矣”。而劳动大众饮露餐风,抗寒冒暑,吃苦耐劳,“一蓑风雨任平生”,则筋骨肌肤强健。苏轼主张饮食要定量有节,反对暴饮暴食,“稍饱则止,不必尽器。”倡导多吃蔬菜,少吃肉食。他提倡适当运动,特别重视精神情志的调节。在《论修养寄子由》中,苏轼强调养生必须无思无念,悠游自得,顺应机缘,使自己的性格更加开朗。
  当然,苏轼并非是医学专家,再加上受时代局限,其有些医学论述特别是一些方剂也有不准确、不科学之处。如对“圣散子方”,用来防疫确实起到一定作用。但苏轼不以严谨的方法考查此方的寒热偏性及用药宜忌,而对此方之功效大加渲染,认为“以此治疾,百不失一”,“真济世卫家之宝也”。其实,这种药方适用范围有限,怎能说成是万应灵药?由于苏轼的拔高,造成滥用,产生了严重不良后果。又如苏轼诗中虽有“金丹不可成,安期渺云海”之句,但他对炼丹服石养生和“辟谷之术”还是信服和宣扬的,结果是违背科学、吃了苦头,为害匪浅。在这方面,他给我们留下了深刻教训。
  瑕不掩瑜。纵观苏轼在医学领域的活动,对宋代提高医学的地位,使宋代文人竞相旁涉医理产生了有利影响。苏轼以政治家、文学家的身份挚爱医学、涉猎医学、传播医学,起到了医学家难以起到的作用,这是应当肯定的。
其他文献
前不久,株洲市26岁的彭女士因盆腔包块住进某医院。在妇瘤科行剖腹探查发现,右卵巢表面可见7×6厘米菜花样肿物,医生切除卵巢表面肿物送快速病理检查。经病理科专家及外院会诊,诊断为(右卵巢)表面浆液性乳头状交界性肿瘤,腹水中见大量肿瘤细胞,类似低级别浆液性癌。经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医生为其作了单侧附件切除术。  后来,彭女士家属又将切除病理组织送另一家医院检查,诊断为:(右卵巢)交界性乳头状浆液性囊腺
期刊
记者:《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第 22条规定,禁止非法收购药品。那么,这些私自回收药品的小贩究竟应该受到什么样的处罚呢?  唐毅:《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第43条规定“违反本办法第22条规定非法收购药品的,按照《药品管理法》第73条的规定予以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73条规定“未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或者《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生产药品、经营药品的,依法予以取缔
期刊
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一句“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将傲霜盛开的秋菊与遇霜而凋的众花形成了鲜明而强烈的对比,充分显现出菊花顽强的生命力。  菊花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不仅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也是一种广泛应用的药食同源植物。现代生物化学、医学及药理学研究发现,菊花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这些具有生物活性作用的有效成分有抗炎、抗病毒、抗肿瘤和抗衰老等作用。下面就向读者简要介绍
期刊
民间有一句俗话叫“春困秋乏”,专家解释“秋乏”为人体为弥补“夏耗”的一种自我保护性措施。进入十月后,天气逐渐转凉,一方面要弥补夏耗,一方面要为迎接深秋做准备,人体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许多人会感到四肢无力、神疲懒言。我们一方面可通过积极参加锻炼来振作精神,一方面可都通过调节饮食来克服困倦。  早餐:远离“高GI”碳水化合物  想要一整天都保持在最佳状态,早餐最为重要。如果你习惯于只吃两片白面包就打发
期刊
立秋过后,天气变化大,忽冷忽热,对很多男性来说,秋天是个多事的季节,尤其是前列腺疾病到了高发季节。所以,男性朋友在立秋时节就要护腺是非常有必要的。前列腺炎发病和加重的主要原因是患者不注意个人卫生、不良生活方式引起尿路的逆行感染,进而引发或加重前列腺炎症。  秋天气候比较干燥,人体排尿减少,尿道得不到正常的冲洗而导致前列腺炎发病率增高。一般人每天喝2000毫升的水量就可以通过排尿达到冲洗尿道、促进前
期刊
月经是女性最重要的生理周期。有的女人觉得它麻烦,其实,规律的月经是健康的表现,如果它失常了,那才真“麻烦”了。女性正常的月经周期是24~35天,正确的计算方法是,从上一次月经开始的第一天,到本次月经开始的第一天为一个周期。正常的经期(即出血期)为2~7天,每次的经血量为20~60毫升。经血中除了血液,还有子宫内膜碎片、子宫颈黏液及阴道上皮细胞。月经有以下表现往往预示着疾病的发生。  1.经量过大 
期刊
第一弱点:“前列腺”。据有关研究,男子在50岁以后,约有60%的人患有前列腺疾病。其原因是雄性激素类固醇分泌的改变而使尿道周围的腺体增大。增大的前列腺被压成扁平状,进而压迫膀胱而导致排尿困难。前列腺的问题很容易被忽视,若有不适应该去医院进行检查并及时治疗,避免病情加重。  第二弱点:“心脏”。在有些西方国家,人们把心血管病称为“男性疾病”,80%的心血管病都发生在男人身上。而45岁到60岁之间的中
期刊
近日,据美国“福克斯新闻网”报道,英国路透社发起的一项涉及6438人的网络调查显示,1/10的美国人曾没拿到处方就自行购买处方药。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表示,乱用处方药已经成了“流行病”。调查显示,乱用处方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这也是国内公众用处方药容易出现的误区,要特别注意。  误区1:别人用着好,自己也能用  调查显示,25.2%用了朋友推荐的药物。在中国古代,华佗对头疼发热的患者,就会根据
期刊
编者按:中国医药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我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有着巨大的贡献。人们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通过实践,不断认识,逐渐积累了这些丰富的医药知识。而历史上的一些经典人物在给我们留下传说的同时,与中医药也有着一些小故事,本栏目旨在用这些小故事抛砖引玉,介绍中药。  谚曰:穿山甲,王不留,妇人吃了乳长流。  根据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记载,穿山甲是一种
期刊
药物是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工具。同时,药物也是一把双刃剑,如何安全使用就显得非常重要。在世界健康基金会日前举办的安全用药知识培训活动上,专家通过几个真实的故事告诉我们,“自己的健康,自己做主”,用药一定要避免一些错误的认知和做法。  错误一:好药对谁都适用  ■病例回放 曾有一位飞行员咳嗽得很厉害,他的私人医生就给他开了两颗可待因(从罂粟属植物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天然阿片类生物碱)。飞行员回到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