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党员医学生的教育教学创新探讨研究

来源 :大学·教学与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baot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因为专业特点和培养过程的特殊性,医学生党员教育存在教育方式传统单一、党员活动参与积极性不够等问题。为适应新时代党员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要求,本文提出“七彩党建工程”项目,通过融入多种元素和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多维发力,以党建引领医学生党员教育方式方法的创新改革,积极探索新时代医学生党员教育新举措。
  关键词:医学院;学生党员;党员教育;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23-0128-0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广大医务人员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英勇奋战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为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医学生党员作为接班人中的“先进知识分子代表”,被寄予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1]。医生不仅要有专业的医术和甘于奉献的精神,更要有良好的医德医风,作为我国卫生事业蓬勃发展的潜在动力和后备力量,对医学生党员进行培养与教育显得尤为重要[2]。
  一、新时代加强医学生党员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医学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必然要求
  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做好在高校教师和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加强党员队伍教育管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求,要切实做好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3]。医学生党建工作是医学院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抓实、抓严医学生党员教育,提高医学生的党性修养和政治定力,对于保持医学生党员先进性,激发医学生党员活力,夯实医学生基础党组织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二)培养合格的医疗卫生事业接班人的内在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为改革开放带来了“新鲜空气”,但也飞进了一些“苍蝇蚊子”,西方思潮中的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義等不良思想的不断渗入,使学生的思想观念不断受到碰撞和冲击,给当代学生思想教育和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带来挑战。医学生是未来人民群众健康的守护者,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即将步入医护工作岗位的医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党性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尤为重要。医学生党员教育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关系到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质量,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重要指示的要求。因此,做好医学生党员教育,是培养合格的医疗卫生事业接班人的内在需要。
  二、医学生党员教育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从现状看,大学生党员教育存在内容针对性不强、过程缺少连续性、形式缺少多样性等问题[4]。因为专业特点和培养过程的特殊性,医学生党员教育中存在的教育方式传统单一、党员对学习教育重视度不够、党员参与学习教育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更为突出。探索如何加强医学生党员教育教学的规范化、科学化,提高医学生对党员学习教育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提升医学生党员政治信仰和党性修养,充分发挥医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关系着医学院校可持续发展与未来医患关系的和谐稳定[1]。
  三、实施“七彩党建”项目,创新引领党员教育
  (一)实施红色基因工程,筑牢学生党员思想根基
  1. 强化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医学院校应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将日常教育与专题教育充分结合,以专题党课、研讨座谈、集中培训等形式,带领医学生党员不断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自觉运用新思想、新理论武装头脑;积极推进学习型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坚持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日常学习与主题党日活动、“三会一课”相结合,线下学习和线上学习相结合,强化原著、党章党规和党的理论知识学习,引导医学生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深化“四史”教育,厚植红色底色
  医学院校应将学习党史与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相贯通,组织开展“学党史 温初心 担使命”专题党课、“党史天天学”“党史知识竞赛”“网上重走长征路”等系列活动,带领党员同志进一步学习了解党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光荣历史,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在风雨如磐的斗争岁月中形成的革命精神,使学生党员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树立远大理想,自觉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从而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3. 参观红色基地,传承革命精神
  传承和发扬革命精神对于医学生党员的培养和教育具有重要的榜样作用[2],赴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形式,医学院校应通过现场参观学习,瞻仰革命圣地,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革命精神,增强党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其自觉争当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实践者,进一步坚定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的勇气和决心。
  (二)实施橙色暖心工程,强化学生党员责任担当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这是首次在报告中将志愿者这一群体单独列出,足见志愿服务的重要性和意义[5]。为强化医学生党员责任担当,积极弘扬和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让学生党员在奉献爱心、服务社会中实现自身的价值追求,支部组织可成立“橙心诚意”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义诊、导诊、科普宣传、义务劳动、患者床旁服务等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党员同志将爱心化为实际行动,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在实践中强化服务意识、群众意识,锻炼能力,增强本领,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三)实施金色点子工程,激发学生党员创新动力
  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和一切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新时代,创新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显,促进了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为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培养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医学生党员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医学院校可每年组织开展“飞扬思绪,点燃思维火花”为主题的金点子大赛,收集学生党员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小点子、小创造或者小发明,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培育,激发党员的创新热情,牢固树立创新意识。   (四)实施绿色和谐工程,提高学生党员自我净化能力
  增强净化能力,保持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的意义。为此,本研究提出以党建和谐、发展和谐、文化和谐、环境和谐等为着力点,倡导绿色和谐理念,加强和改进医学生党员的思想作风建设,以党风促校风,推进绿色文明的系列活动,一是组织开展“倡青春绿色风、做环保文明人”的主题活动,在学生党员中积极倡导绿色理念,引导学生为建设绿色家园贡献力量;二是开展作风建设专项活动,结合自身岗位争当“绿色使者”,提高自我净化能力。
  (五)实施青色苗圃工程,促进学生党员队伍成长
  医学院校一要结合党员同志关于“阅读”“健康管理”“时间管理”等成长计划,组织开展系列自律打卡活动,形成你追我赶、共同提高的氛围;二要结合支部特点,组织开展“模拟面试”“简历大赛”等特色活动,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促进学生成长;三要遵循学生心理特点和成长成才规律,从学生的需要和实际出发,围绕“成长心理”“健康减压”“情感社交”“职场心理”等主题,引导学生党员正确、客观地认识自我,掌握情绪调控、战胜挫折、人际交往等能力,促進学生党员健康成长[6]。
  (六)实施蓝色安全工程,维护学生党员安全稳定
  安全是一切教育和管理活动的前提。安全教育管理问题事关学校与社会的稳定,医学生更应该树立安全理念,提高医疗安全意识,将安全思维贯穿于医疗各项工作中。医学院校可强化党建引领,通过专题学习、警示教育、安全主题党日活动等,营造“人人讲安全,时刻讲安全”的氛围,使学生牢固树立“安全无小事”的意识,筑牢安全防线。
  (七)实施紫色文化工程,提升学生党员价值认同感
  医学院校可以将“课程思政”贯穿于学生培养体系,通过开展研究生讲座、临床课程等方式,让学生从案例中体会医德医风、人文关怀、社会责任等精神,全方位、多层次地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要在毕业月、新生入学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召开毕业典礼、开学迎新活动,丰富学生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的归属感;三要围绕医院的文化主题,组织开展主题文化活动,持续强化对医院文化的宣传,把医院文化的丰富内容转化为党员同志共识、共知、共行的文化行为,进一步推动人文医院建设。
  为适应新形势下党建工作需求,树立新时代医学生党员新形象,医学院校必须与时俱进地改变传统的党员教育工作方式。有色彩、有活力、有温度、有内涵地建设“七彩党建”项目,将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建设结合,提高医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切实提高党员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 蒋瑛英. 意识形态安全视域中加强医学生党员信仰教育的思考[J]. 现代交际,2020(21):63-65.
  [2] 张丽娜. 革命文化融入医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为例[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35(08):110-111+146.
  [3] 张敬怡. 新时代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提升路径探析[J]. 改革与开放,2019(09):56-59.
  [4] 贾博,张宏,周围.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的创新性探究[J].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7(04): 104-106.
  [5] 段金宁,高思,佳李梅. 构建医学生党员志愿服务体系的实践与思考[J]. 北京教育·德育,2016(11):42-43+62.
  [6] 白建锋.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思政教育模式的创新研究[J]. 青年与社会,2020(21):50-51.
  (责任编辑:汪旦旦)
其他文献
摘 要:本科院校作为人才的重要输出组织,人才培养方式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依托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科学分析,做出相应的合理调整。新工科发展理念主要强调学科应适应对时代发展的变化,进而更好地推进未来阶段的经济建设,计算机实习实践教学应当与新工科建设背景相结合,联合两者的共同优势,以科学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推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转型升级。文章将以新工科建设为研究背景,分析在此建设理念的运用中,应用型本
基于研究论文的体裁意识和体裁能力是研究生学术写作能力的重要体现。在学术论文中,对研究引言部分的合理展开与陈述(对研究范围的界定、前人研究的综述及对研究目标的准确陈述)是构建研究生学术体裁能力教学的重点。本研究以引言写作为例,探索语料库驱动的研究生体裁能力构建教学方法,并应用于教学实践。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相关文献回顾、学术论文简介语料库的建设与标注、教学方法探索和教学效果检验。结果表明,语料库驱动下的体裁教学法能够有效加强研究生的体裁意识,提高写作信心。研究中运用的技术手段、方法步骤以及数据分析结果
摘 要:“三教”改革以提升教师全方位能力为核心、编著实用性的教材为基础、不断创新教法为手段,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是改革的重要环节,而参加教学竞赛正是帮助青年老师快速成长、教学能力提升的方法之一。本文立足教学比赛的要求,分析教学比赛成绩的影响因素,探究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路径,以期对青年老师的业务综合能力提升与专业发展起到助力作用,满足新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关键词:青年教
摘 要:当代大学生是新时期推进我国全面发展的重要新生力量,美育工作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校园美育工作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教育与人文素养,以保持教育与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均衡发展。本文以大学生美育工作为主要叙述内容,进一步探讨了如何扎实推进新时代大学生美育工作,如何深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就大学生美育工作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借鉴方法。  关键词:美育工作;大学生;路径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在开展育人工作过程中,课程思政已经成为一项重要内容。从宏观层面来看,想要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高职院校领导要对如何高效开展课程思政问题给予足够重视。英语知识点具有很强的思想性以及人文性,因此成为渗透思政元素的理想切入点。本文旨在深入挖掘英语教材内容中的隐性思政元素,并尝试将思政元素融合到实际教学中,通过这种方式全面提升课程思政与英语教学的融合度,让高职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接受思政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以及价值取向,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养,为社会源源不断地提供具有高专业技能以及良好职
摘 要:在时代变化及社会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教育面临着一系列改革。新课改的推进及素质教育的提出,对教师提出了更严格要求,随着基础教育的推进,培养小学全科教师工作成为关键。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时期,因此要对该阶段的教师提出更高要求。本文从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概况出发,对小学全科教师素养构成进行分析,就解决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过程中的问题提出具体办法。  关键词: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路径  
摘 要:互联网时代是高科技快速普及的时代,随着互联网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计算机的配置越来越高、功能越来越全、覆盖的范围越来越广,高校体育教育也开始广泛地应用计算机以及网络技术。搭建大学生体育公共服务平台对于“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以及在校大学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互联网+”大背景下,高校要充分地利用网站、手机App、微信等平台构建体育公共服务平台,有效传播高校体育文化,促进高校体育产业的
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代发展的需要,亦是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措施之一。思想政治教育决定创新创业教育的正确方向,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平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下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摘 要:制药工程学科前沿是制药工程专业集知识面拓展和创新思维培养的课程之一。课程按照“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结合国内外医药发展趋势和学生就业要求,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为目标,不断更新和凝练教学内容,采用线上线下兼容、理论和实践并举、教师主讲和翻转课堂共行等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方法,引入大数据与制药、药用新材料、抗肿瘤药物和中药的现代化等学科前沿动态,拓展学生对专业发展趋势的认识,加
协同育人理论视角下,高校所开展的课程思政工作迎来了新发展阶段,借助协同育人理念,能够有效扩宽课程思政工作范围,让“课程思政”与“思政育人”进行更为紧密的结合,对于提升高校思政教学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际应用过程中,相关从业人员需要对目前高校课程思政工作中存在的弊端进行深入剖析,以协同育人理念为指导思想,通过更新理念、搭建框架、完善体系、优化评估等方式,全面提升课程思政工作效率,通过这种方式顺利实现“思政育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