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思考

来源 :大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036191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时代变化及社会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教育面临着一系列改革。新课改的推进及素质教育的提出,对教师提出了更严格要求,随着基础教育的推进,培养小学全科教师工作成为关键。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时期,因此要对该阶段的教师提出更高要求。本文从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概况出发,对小学全科教师素养构成进行分析,就解决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过程中的问题提出具体办法。
  关键词: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路径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22-0134-03
  近几年的教育发展过程中,我国基础教育成为重点关注部分,国家对基础教育的持续关注,相继引发各省、各市、各个学校开展小学教育改革工作,其中就包括对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小学全科教师是相对小学分科教师提出的,强调教师掌握基本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能力,能够从事小学教育研究工作以及承担国家规定小学阶段各门课程教学工作。
  一、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模式概略
  (一)“培养模式”的内涵理解
  一般来说,对“模式”一词的理解存在误区,大部分人认为模式是固定不变的流程,是无法进行改变的方式,导致在具体培养模式过程中出现一些死板的问题。教育工作与其他工作有所区别,教育工作者是有思想的人,而教育的对象也是有思想有主观意识的个体,教育过程不仅包含着知识传授,还隐藏着教师个人魅力对学生的影响。因此,实现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首先要明确培养模式并非一成不变的,没有必须要恪守陈规,可以在既定流程基础上进行灵活运用,批判创新的借鉴意见[1]。
  (二)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的借鉴与思考
  当前,我国对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模式吸纳了很多国内外新的培养理念,在概念界定以及培养思路上都有所创新,与国外培养有区别的一点就是国外对全科教师的培养已经常态化。在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教师专业化教育过程中,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模式已趋于稳定成熟。为此也带来了教师教育变革的发展与创新,为中国当前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提供经验,奠定基础。
  二、小学全科教师的素养构成
  (一)小学全科教师的基本能力素养
  第一,知识。知识是指小学教师作为专业人员所具备的必备知识储备,主要包括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以及通识知识。小学全科教师的知识储备需要具备综合性,涉及范围更广泛。除了要学习教育相关专业知识,还要学习心理学知识,以便更好地解决现实当中遇到的问题。
  第二,教学能力。教师能力更多地体现在具体的教学活动实践过程中。就教师所需具备的能力来说,主要分为教学实践能力、自我发展能力以及探究反思能力。
  第三,教育理念。教学理念是指小学教师对教学工作各个方面的基本观点以及看法,包括教师观、学生观及教育目的观三个方面[2]。
  (二)小学全科教师的个性色彩素养
  第一,教师实践知识。教师从新手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的发展过程中,实践知识也逐渐积累,主要包括学科知识内容、自我知识储备、学生发展相关知识以及教育情景知识四个方面。
  第二,教师教学风格,小学全科教师教学风格各有所异。但总体来说,主要体现在教学风格具有高效性、稳定性、独特性、发展性四个方面。
  第三,教师教育情感。教师教育情感主要是指教师在具体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内心体验,主要包括教育者情感、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情感以及教育性情感。
  (三)融通小学全科教师基本能力与个性色彩素养发展
  小学全科教师在发展个人专业化过程中需要明确,教师所具备的基本能力素养以及个人个性色彩素养两者之间并不是冲突对立关系,小学全科教师要实现在知识能力与教育理念中融会贯通教师实践性知识、教师教学风格以及教师教育情感,通过两者相互联系,推动教育教学活动发展,实现学生成长以及教师自我成长[3]。
  三、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现存问题
  (一)培养定位问题
  小学全科教师在培养过程中要明确的问题,就是教师培养定位是什么,这也是当前需要明确的首要问题。
  (二)角色表征问题
  在小学全科教师角色表征问题上,同样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对小学全科教师主要存在的角色表征问题体现在——该种类型教师是实现全科教学还是更加侧重教师能力的综合上。当前对小学学科教师更多的理解倾向于全科教学的解释方向,这仍然是从学科知识逻辑角度对小学全科教师进行的理解。该观点并未看到在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过程中,小学教师不仅要实现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还要具备跨学科的视野以及对不同学科的整合能力。当前所提倡的小学全科教师,更多是立足于教师对全科性知识的掌握以及对学生启蒙者身份的发展上,在确保教师具备系统性知识的基础之上,实现对学生潜力的挖掘、个性化的培养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
  (三)向度抉择问题
  在向度抉择上,小学全科教师也存在相应的争执,很多人对教师学术性培养及专业能力发展持有不同意见。教师学术能力更加关注教师个人学科知识以及研究能力的学术水平,教师专业能力更关注教师在这一职业发展过程中是否具备职业素养、从教技能等。很多人对小学全科教师学术性发展存疑,他们认为通过人的个人努力达到对知识的全面掌握是很难实现的。因此,小学全科教师所要具备的学术性到底是指哪一方面仍不明晰。但对于该问题的探讨本质上毫无意义。在小学阶段的教育过程要求教师要具备学科知识外的其他知识储备。小学阶段,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决定了教师应该具备师范性,如此把小学全科教师学术能力及专业能力进行分割探讨并不恰当。
  四、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路径
  (一)提高小学全科教师素养
  针对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全面提升小学全科教师素养。从其单方面的发展来看,需要内外相互促进、实现发展。从外界因素来看,主要通过文化氛围的营造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首先,营造良好的学校文化氛围。学校文化氛围建设是小学全科教师素养发展的沃土。通过在张贴标语、教育家肖像,潜移默化地增强教育专业学生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开展多种竞赛活动,加强学生教学基本能力。通过组织小学全科教师技能大赛、讲课比赛增强学生提升个人基本能力意识。树立教师职业道德。通过制定教育专业师范生行为规范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培养教师职业性。加强教師群体文化建构,主要以合作交流的方式来进行。开展小学教师与其他学段教师之间的对话,加强各个阶段教师教育智慧观念的融会贯通,实现小学全科教师素养的提升[4]。   (二)完善“硬”条件保障
  完善小学全科教师培养体系,还需要硬条件的保障。本文主要从制度建构、课程体系建构以及实践教学体系建构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首先,在相关制度制定上,完善对小学全科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完善全科教师学制。当前,基本全科教师的学制根据起点,不同学制年限也不同。针对此,需要完善相关制度的完善。建立健全全科教师考评制度,从多方面、综合性地进行相应的考评,侧重于对教师能力的考验上。其次,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当前对全科教师的培养课程体系存在偏差,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课程并不在于课程数量上,而在于对课程之间的融会贯通上。最后,在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上,通过完善实习制度,来加强小学全科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三)提供教师自我成长途径
  小学全科教师,个性化发展需要教师有意义、主动地进行学习。首先,作为全科教师,应该具备积极的学习动机,通过自主性学习来掌握更多知识,提升自己。其次,小学全科教师应将个体学习与合作学习方式进行结合。教师可通过合作学习方式来丰富学习内容,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之上,通过查缺补漏,进行自主化学习,通过参与讲座、培训的方式提升个人素养,发展自我,实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及个人成长[5]。
  参考文献:
  [1] 王丽,温新苗,赵春兰.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背景下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探索——以张家口学院小学教育专业为例[J].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3(02):26-28.
  [2] 张虹,肖其勇. 全科教师培养: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改革新动向——基于全科教师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质新探[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5(08):27-29.
  [3] 杨云鹤,聂慧丽. 河南省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研究——以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小学教育(全科教师)专业为例[J].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36(01):43-46+63.
  [4] 梁楚颖. 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研究——以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34(02):143-147.
  [5] 李士萍,张艳霞. 基于多元融合的卓越小学全科教师“四位一体”培养模式研究[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5(04):124-128.
  (荐稿人:叶逢福,韶关学院教師教育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莫唯然)
其他文献
推动高校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战略举措.目前,大部分医学院校都开展了各类学科的课程思政建设,我国医学院校护理心理学的课程思政建设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高校大学生人数在不断攀升,高校管理方面也遇到了一系列问题。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社会交际面越来越广,随之产生了各类心理变化。本文探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并给出了一系列的建议,以期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健全大学生人格,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教育;消极心理的影响;大学生心理教育  
摘 要: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随着新教育理念和教育要求的出现,在具体要求内容和要求的高度和层次上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意味着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工作是取得教学成效、稳定教学开展状态的必然选择。本文以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为例,探讨了新的课程教学要求背景下课程教学的改革,意在找到现阶段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几点教学改革的具体策略。通过研究分析可知,目前,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理论知识与实
研究生创新能力关乎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创新能力培养是中国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反映了国家知识创新能力的强弱。导师是培养研究生的主体,构建导师指导能力评价体系是完善研究生导师制度的关键途径,不仅可以促进高校提升导师队伍的建设水平,还能为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提供有力保障。文章以研究生培养创新能力为导向,研究当前高校研究生指导老师能力评价的现状,分析东华理工大学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指导能力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摘 要:为了解决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经济数学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优化经济数学教学改革,调整经济数学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本文通过对部分高职院校经济数学教学的调查与了解,总结了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在经济数学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实践教学经验,提出了多项能够优化高职院校经济数学教学模式的策略。经过应用实践检验,本文所提出的创新方法对于高职经济数学教学改革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能够对我国高职院校教学发展有所
摘 要:本科院校作为人才的重要输出组织,人才培养方式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依托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科学分析,做出相应的合理调整。新工科发展理念主要强调学科应适应对时代发展的变化,进而更好地推进未来阶段的经济建设,计算机实习实践教学应当与新工科建设背景相结合,联合两者的共同优势,以科学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推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转型升级。文章将以新工科建设为研究背景,分析在此建设理念的运用中,应用型本
基于研究论文的体裁意识和体裁能力是研究生学术写作能力的重要体现。在学术论文中,对研究引言部分的合理展开与陈述(对研究范围的界定、前人研究的综述及对研究目标的准确陈述)是构建研究生学术体裁能力教学的重点。本研究以引言写作为例,探索语料库驱动的研究生体裁能力构建教学方法,并应用于教学实践。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相关文献回顾、学术论文简介语料库的建设与标注、教学方法探索和教学效果检验。结果表明,语料库驱动下的体裁教学法能够有效加强研究生的体裁意识,提高写作信心。研究中运用的技术手段、方法步骤以及数据分析结果
摘 要:“三教”改革以提升教师全方位能力为核心、编著实用性的教材为基础、不断创新教法为手段,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是改革的重要环节,而参加教学竞赛正是帮助青年老师快速成长、教学能力提升的方法之一。本文立足教学比赛的要求,分析教学比赛成绩的影响因素,探究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路径,以期对青年老师的业务综合能力提升与专业发展起到助力作用,满足新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关键词:青年教
摘 要:当代大学生是新时期推进我国全面发展的重要新生力量,美育工作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校园美育工作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教育与人文素养,以保持教育与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均衡发展。本文以大学生美育工作为主要叙述内容,进一步探讨了如何扎实推进新时代大学生美育工作,如何深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就大学生美育工作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借鉴方法。  关键词:美育工作;大学生;路径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在开展育人工作过程中,课程思政已经成为一项重要内容。从宏观层面来看,想要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高职院校领导要对如何高效开展课程思政问题给予足够重视。英语知识点具有很强的思想性以及人文性,因此成为渗透思政元素的理想切入点。本文旨在深入挖掘英语教材内容中的隐性思政元素,并尝试将思政元素融合到实际教学中,通过这种方式全面提升课程思政与英语教学的融合度,让高职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接受思政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以及价值取向,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养,为社会源源不断地提供具有高专业技能以及良好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