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办学理念研究

来源 :高等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2009020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办学理念是指大学人对大学如何运作所形成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有关的大学教育思想观念。明确而先进的办学理念是大学办学的动力所在,它引导着大学不断地向前发展。
其他文献
本文从个性教育角度出发.系统论述了大学生个性培养的理论基础及养成方法。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的深入,高校自主发展的社会环境和政策环境不断优化,学校办学自主权和发展的主动性有所增强,高校正在成为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这就凸现了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规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育部长周济同志多次要求高校制定“三个规划”,一些具有眼光的高校领导,
办学理念是关于大学的基本性质、理想模式、目标追求、社会责任方面的系统思想,是大学主要领导者管理大学的理想、信念、观念和办学的指导思想。持有什么样的办学理念,不仅直接影响到对大学方向、使命及其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的选择,也直接影响到对大学的职能、作用、目标和任务的确定。大学的办学理念,首先体现在大学的主要领导者身上。
一、作为管理创新策略的学校发展规划 “学校发展规划”英文简称SDP,“规划”与“计划”在英文环境中都是用plan这个词来表达的。“计划”本是管理的一项职能,抑或是一个环节,学校管理活动中“计划”所发挥的作用也大抵如此。目前,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所普遍关注的学校发展规划已经超出了“计划”作为一种管理职能或环节的传统定位,不断演变成为提高学校效能和教育质量的一种重要的管理创新策略,其角色与地位正在经历着从“猫眼”到“抓手”的根本性转换。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大及教育资源重组步伐加快,多数高校开始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局面,办学类型与层次日趋多样化。在经费、师资等教育资源相对有限的背景下,除教育部直属高校及少数特殊的地方高校以外,绝大多数地方高校不得不开始考虑自谋出路了。与此同时,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往往倾向于走大致相同的发展道路:以外延扩张为主导性发展模式,以综合化和升格、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我国开始进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与结构调整,高等教育领域出现学校合并热潮。并校以后,学校规模扩大了,学科齐全了,人员增多了。但是,不同文化、不同历史、不同目标、不同学科的几所高校合并之后,来自不同学校的师生在新组建的大学中,如何才能为了一个目标,结成团队,同心协力,共同发展?就目前的情况看,高校合并过程,包括三个基本层面:一是表层融合,重在组织机构的合并,
本研究综合心理学、哲学以及教育学的研究成果.采取历史的、反思的和建构的方法.试图解答下列问题:大学传统课程中的课程观为什么是知识课程观?在这种课程观的主导下,当前大学课程改革的问题是什么,其症结在哪里?转换大学课程观的依据是什么?新的大学课程观的基本主张是什么?新的大学课程观对大学传统课程中的问题和症结如何解释,又怎样解决?
交往德育是师生共处主体问意义关系情境。通过对话和理解,得以不断觉解与境界提升的道德教育活动。交往德育是大学德育发展的必经阶段。是对灌输德育的扬弃与超越。
大学发展与进步背后的核心机制是知识制度的变迁,大学发展史就是知识制度的变迁史。象牙塔大学、十字街大学和无边界大学是大学的典型样态.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是制度结构的不同。从目的上可以将知识制度变迁区分为修复性的制度变迁和颠覆性的制度变迁.从路径上可以将知识制度变迁区分为移植式制度变迁和创设式制度变迁,从动力特征上可以将知识制度变迁区分为诱致性的制度变迁和强制性的制度变迁。知识制度变迁的不同模式,
学校的关键字是“学”字,大学是一个大写的“学”字。这个“学”字怎样才能写大?关键是“时为学所用,钱为学所花,物为学而在,人为学者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