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打运动员疲劳的产生及消除措施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nlmnbalan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对散打运动员的疲劳产生的部位、原因、生理机制、时间进行了探讨与研究,并提出了消除疲劳的方法与措施,以增强运动员的抗疲劳能力,延缓疲劳的产生,加快疲劳的消除,促进身心的恢复,从而提高散打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关键词: 散打运动员 疲劳 产生 消除措施
  
  散打运动员在比赛中要具有良好的心态、充沛的体能和旺盛的斗志,保持最佳竞技状态,而赛前或赛中出现疲劳,会影响运动员的竞赛水平。所以,对散打运动员疲劳的产生和消除措施的研究非常重要。
  1.散打运动员疲劳产生的部位
  (1)调节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植物性神经系统和激素—体液系统。
  (2)保证肌肉活动的植物性系统:呼吸系统、血液和血液循环系统。
  (3)执行系统:运动(周围神经系统肌肉)器官。
  2.疲劳产生的原因及生理机制
  (1)疲劳产生的原因。
  疲劳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是多种因素相互渗透和影响的结果。在剧烈运动时,从实验中可以看到乳酸的堆积,自然就会联想到疲劳与乳酸有关。但是当乳酸含量增高时,还可以看到糖元、ATP、CP含量的降低,那么,引起疲劳的原因究竟是乳酸的堆积,还是由于能源物质的降低呢?可能二者只是诱发疲劳的因素之一而已,不能把因素当成根本的原因。
  (2)疲劳产生的生理机制。
  当剧烈运动时,肌糖元大量消耗,运动能力下降,这是运动性疲劳的重要原因。肌肉中的乳酸是糖无氧代谢的产物,在肌肉中浓度可增加约30倍。乳酸堆积,从而使肌纤维渗透压增加。同时由于水分向肌纤维内渗入,使肌肉膨胀,物理性压迫了肌肉中的痛觉神经,产生了肌肉酸痛。
  3.散打运动员疲劳产生的时间
  散打运动员的疲劳按其出现时间的顺序可分为赛前疲劳、赛中疲劳、赛后的疲劳。
  (1)赛前疲劳。
  赛前疲劳是当散打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前,特别是大型比赛前,即便身体并不疲劳,肌肉、骨骼都健康,保证肌肉活动的植物性系统都完全正常,但当抽到的对手是一个高手,特别是在以往的比赛中多次失败于对手时,该运动员也感到疲劳了。他的调节系统就开始发生调节障碍,而不能正常工作。表现出面色开始变红,严重时苍白;动作虽能完成符合要领,如直拳、腿法等,但完成的准确程度和力量速度不够;注意力不够集中,领会能力下降,自我感觉工作能力下降,肌肉能力下降,且呼吸困难;情绪不稳定,胆怯。这种疲劳的特点是,当疲劳开始后,距开始比赛时间越近,就越感疲劳。
  (2)赛中疲劳。
  赛中疲劳更复杂。这主要是散打运动员在比赛进行中除一般运动员具有的疲劳,执行系统——运动(周围神经系统肌肉)的疲劳,保证肌肉活动的植物性系统——呼吸系统血液和血液循环系统的疲劳外,更主要的是调节系统发生极大的变化。比赛进行时,当一方突然发力,自己因没有反应过来而被击中,这时调节系统就会发生特别明显的变化,表现为:面色苍白,有时无力完成动作,注意力根本集中不起来,自我感觉不知所措。情绪消沉,甚至忘记了教练的要求。
  (3)赛后疲劳。
  当比赛结束后,散打运动员的疲劳基本上与其他运动员一样,主要区别是散打运动员可能把失败的疲劳带到下一场比赛中。
  散打运动员的这三种不同时间下的疲劳区分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决定比赛成绩的取得。教练员不能把精神上的疲劳当成身体上的疲劳。经过休息便可以消除身体上的疲劳。但精神上的疲劳是因失败而引起的,默认它并稍作休息不能使之消除,反而会使情况变得更糟。无论具体的障碍是什么,运动员都必须对它予以消除,而且要快。
  4.散打運动员消除疲劳的一些措施
  针对散打运动员疲劳产生的时间、部位、生理机制、原因,本文提出如下几类预防疲劳、延缓疲劳、消除疲劳、恢复身心的措施:
  (1)根据疲劳产生的时间段。
  ①教练员在比赛前应积极调整运动员的心态,应不计胜负,只求根据不同实战情况尽全力发挥自己的技战水平。教练员应在平时的训练中培养运动员敢打敢拼不怕输的精神,以及敢于挑战的性格,充分放松自己的身心。
  ②比赛中,运动员应松弛有度,不要过于紧张,应该充分掌握功防节奏,尽量使身心在一定节奏下运转,在赛前应充分根据对手制定好技战术,合理分配好体能,注意保持头脑清醒,并充分注意头部的保护,以防被重击而产生疲劳或丧失竞赛能力。
  ③比赛结束后,运动员应首先从心理上放松自己,让过去成为历史,让荣誉与失败随风而去,并通过各种合理的方法,使自己疲劳的身体放松下来,尽快消除身心疲劳,恢复正常的心态和体能,使自己始终保持不受胜负影响的最佳竞技状态。
  (2)根据疲劳产生的部位、生理机制。
  ①从疲劳产生的部位——调节系统来看,散打运动员在经历不同层次的现场比赛时,应充分体验大赛气氛,在激烈的竞争氛围中不断锻炼自己的调节系统、神经系统,并在日常训练中培养适应竞赛、适应高强度对抗的最佳精神类型。
  ②在日常训练中,多进行针对比赛规则的超比赛时间、运动量的超负荷训练,使散打运动员的植物性系统、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得到提高,肺活量增大,血液中血红细胞携氧的能力增大,从而提高运动员的有氧运动能力。
  ③多进行有针对性的无氧训练,超极限训练,从而增强运动员的无氧能力和延缓体能极限的出现,从而保证运动员在比赛中体力充沛,斗志昂扬。
  总之,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和掌握散打运动员疲劳产生的时间、部位、生理机制、原因,充分地帮助运动员预防疲劳、延缓疲劳、尽快消除疲劳、恢复最佳身心状态,运动员才能以最佳的竞赛状态迎接比赛,完成比赛。
  
  参考文献:
  [1]体育学院通用教材编写组.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2]陈志良.攀越颠峰——高科技与体育[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 要: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词语的文化内涵是词语意义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各级学校都必须充分注意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而这也正是学校在英语教学中容易忽视的问题。本文从讨论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通过对比分析中英词语的文化内涵,提出了在跨文化交际与英语教学中应对的一些策略。  关键词: 词汇 文化内涵 英语教学 策略    一
随着对英语的不断重视,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要,使得英语在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都是很重要的学科。特别是在初中阶段,家长对自己孩子的英语特别看重,这就对初中英语老师提出
摘 要: 中学是人生发展中十分重要的阶段,中学生的体育能力正处在形成、提高、发展的关键期。中学体育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为重点,以适应现代素质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中学体育教学 体育能力 培养    中学是人生过程中发展智力和体力的重要阶段,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现代化的思维和素质、坚强体魄的奠基时期。因此,培养中学生的体育能力对实现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材料,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离开词汇,语言就失去了实际意义。如果词汇贫乏,词义含混,就会造成理解和表達的障碍。由此可见,词汇教学在语言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    自采用新教材以后,学生的听、说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但过分强调听、说领先,狭隘地把英语的交际能力理解为口头的交际,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忽略了语言知识的传授,尤其是词汇教学被置于次要的地位。有的教
摘 要: 多媒体技术引入英语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大了课堂容量,提高了教学效率,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有利于学生涉猎英语信息。但是如果不能合理地使用这一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会带来很多的不利。因此作为英语教师如何上好英语课就更为重要了。  关键词: 多媒体 英语教学 合理利用    多媒体教学是继视听法、情景法、功能法教学之后的又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它的实现等于给英语学习者插上了
摘 要: 本文简单介绍了多媒体英语教学的演变及其定义。在肯定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后,理性地分析了多媒体教学在学生、教师及学校三个方面存在的弊端。并提出解决这些弊端的方法,认为多媒体课件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切不可夸大其功能,更不可盲目追求。  关键词: 多媒体 英语教学 双向作用    一、多媒体的优势    (一)对学生而言:提高学习兴趣,增强记忆效果。  多媒体教学能将音频、视频、图像、文字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