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计算机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ilelily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飞速发展,对信息技术的人才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高职计算机人才培养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导致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就业率低。从就业率着手,分析当前高职计算机人才培养方面的缺失,提出了通过工学结合的模式,加强高职计算机人才的职业素质培养,增设校外实训的相关课程来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高职 计算机 工学结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147-01
  一、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目前电子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我国的信息自主研究能力不断提高,因此对计算机方面的人才需求极大。根据信息产业部计算机与微电子发展研究中心统计显示,计算机人才依然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每年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数量不足计算机相关企业需求的50%。计算机人才的供不应求现象在一些大型招聘网站上体现得也很明显,例如:在前程无忧、中华英才网、智联招聘等大型招聘网站上,网络工程师以及软件工程师等计算机相关人才长期处于招热门聘的前列。但是矛盾的是在《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报告(2012)》中显示,就业率最低的专业为计算机相关专业,且在失业率最高的专业统计中,前八项中计算机相关的就占到了两个。这种企业用人需求得不到满足,而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低以及失业率高的现象极为反常。高等职业学校培养出的网络、软件等计算机相关人才本应供不应求,但事实却与此相反,可见我国目前高等职业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缺陷。
  二、计算机专业的工学结合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一般为《数据库技术及应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网络编程》等实践性及工程性极强的课程,因此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才是关键。目前,高职的计算机专业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大部分时间教学都在学校机房内完成,一般的教学模式为“模拟项目”,以此为导向开展课程设计等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很明确,即提高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但是并没有克服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学生处于被动状态的缺点,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依然单纯的作为接收者。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速度非常快,在教学过程中缺少互动以及知识扩展,教学内容中开发项目的分析、设计、架构、测试、维护等环节落后于实际,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后授课效果以及教学质量都会大打折扣。所以目前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出的计算机专业学生,不仅基础不扎实而且又缺少软件开发等实践经验,这就是企业急需计算机专业人才,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低、失业率高的根本原因。
  高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宗旨不应只局限于让学生学会或掌握某几门课程的理论知识,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全面职业素质、技术应用能力等能提高职业竞争力的能力。为了培养出更具有职业竞争力的主业人才必须改变教学模式,一切教学目标的制定都以“工学结合”为宗旨。这一宗旨的主要思想可以总结为:教学过程中与企业合作,在课程设计时根据所开设课程的特点以及涉及范围选择适合的企业,将承接的项目作为教学内容,例如:为企业开发网站或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开发管理信息系统作为工学结合教学项目,让学生参与到实际操作中,由教师在中讲解开发过程不同阶段的分析、设计,使学生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而且这种教学模式可以避免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被动的状态,以及目前使用的项目模拟教学法中缺少实际操作能力的缺点,学生不再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可以参与到实际操作之中。这种以“工学结合”为宗旨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真正培养出企业需要的有用之才。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竞争力,也为计算机相关企业提供了职业能力过硬的有用之才,对我国计算机行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三、高职计算机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举措
  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普遍较弱,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必须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出发点是促进教学的进一步改革,全面提升专业人才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综合职业素质。
  (一)加大职业素质培养力度
  高职院校只有尽快落实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才能培养出满足现代计算机相关企业发展所需求的技能型人才,也是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提高毕业生的竞争能力。当代技能型人才不只是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更是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价值观。高职院校应在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时注重学生的道德品质及职业道德等思想品质培养。在初期制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时,就要在职业技能外加入思想品质教育内容,教师更要明确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在专业教学中不断渗透,在教学时把职业品质培养融合进专业技能传授中,把正确的价值观与专业知识一同传授给学生,以确保培养出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的技能型高素质人才。
  (二)增设校外实训内容
  一般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都有实训基地,但大部分为校内实训基地,及在校内进行项目模拟。但是校内与校外实训的差异非常大,功能和作用也有所差异,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做到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相结合。校内实训更注重基本专业技能的训练,而校外实训则更能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技能,因此二者是互补的关系,将两种实训模式结合才能在实训基地建设成本有限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有限资源全面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如果学生的实训全部在校内完成,则不可避免的出现与实际岗位脱节的现象,不符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
  高职教育的核心内容就是针对社会需求,为企业和社会提供具有一定专属职业技能的相关人才。当前高职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出现了所学非所用等现实问题,通过工学结合,加强职业素养,增设校内和校外实训内容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张仕斌. IT专业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2)
  [2]何晓蓉.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训教学方法的研究[J].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03)
  [3]何升,李洛. 高职计算机专业“以学生为主体”教改实践的难点分析[J].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2)
其他文献
目前,国内养猪业普遍存在多病原致病的困扰,尤其是断奶仔猪的多病原混合感染,这一现象也常见于全球养猪业中,至今未找到有效预防与控制措施。其中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
普通高中学生中很多同学的数学“底子薄”,基础差,学习起来非常吃力。从而使这部分学生对高中数学产生畏惧心理,甚至厌学的情绪。那么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学习数学,使学生建立起学好
根据基因银行中鸡贫血病毒(CAV)Cux-1株的序列,设计引物,以提取的CAV Cux-1和M9905株感染鸡的肝脏核酸为模板,经PCR技术分别扩增克隆了Cux-1株和M9905株的编码区基因序列.将
【摘要】新课程标准提出: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的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能使学生“学会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沟通和宽容,易于协作和乐于分享。”作为新课程积极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已被广泛应用,“活动单导学”模式正是在此背景下成长的,它是构建“合作学习”的有效组织形式。  【关键词】活动单导学 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
Nesfatin-1为一种源于核组蛋白2(NucleobindinⅡ,NUCB2)的厌食肽,广泛的分布于中枢及外周器官。研究表明,Nesfatin-1对摄食、心血管功能、生殖功能、胃肠道功能及胰岛素分泌
秦昭王邀请齐国的孟尝君前来,结果孟尝孟被秦昭王扣留了.
期刊
流感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和动物健康的人兽共患疾病,流感病毒跨种属感染犬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研究犬流感病毒的流行病学、遗传演化和生物学特性,对犬和人类健康以及公共卫
【摘要】计算机基础是高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计算机基础教育中面临着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等诸多问题。在扫除学生学习障碍的前提下进行分层教学,积极改革教学模式: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整合教学资源、改革评价方式,形成系统化、层次化和数字化的教学环境,努力培养具备良好计算机技能的少数民族人才。  【关键词】少数民族 计算机基础 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140-01  数学教学大纲指出:“数学教学中,发展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这就是说数学课堂教学不仅是数学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利用数学知识这个载体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思维的创新是思维品质的最高层次,只有多种品质协调一致才能有助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针对初中数学课程改革和中考命题的变化,我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145-01  导学案的主要作用就是引导学生提前学习,让学生进入课堂之前就进行前置准备。本学期开学以来,使用导学案在我校七、八年级轰轰烈烈的展开了。我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使用导学案的问题上吸取其他教师的经验,如何将数学新《课堂标准》落实于自己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并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是我一直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