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小学数学教学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lda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小学数学教学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中心,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淡化教师权威;通过数学学习,将数学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以人为本;小学数学;观念创新
  【分类号】G623.5
  一、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育的中心
  传统的数学教学: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得知识的机会;对书本知识、运算和推理技能关注较多,而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情感关注很少;课程实施过程基本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因此,要从“以教师为主,以知识为核心”的传统模式教学观念向“以学生为主体,知识与能力并重”的开放式教学观念转变,树立学生全面发展的意识。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新课程注重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意味着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是学生身体、智慧、态度情感、价值观和社会适应性的全面提高与和谐发展。
  教育就是要培养“躯体、心智、情感、精神、心力融汇一体”的人,也就是既用情感的方式也用认知的方式行事的情知合一的人。要把学生作为一个活生生的完整的人进行全面的培养。人的学习不同于一般动物学习,不仅要重视人类认知结构,而且要关注人类情感、价值观、态度等最能体现人类特性的因素对学习的影响。要理解学生的行为,必须理解他所知觉的世界,即必须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待事物。要改变学生的行为,首先必须改变其信念和知觉。因而更应该关注学生的高级心理活动,如热情、信念、生命、尊严等内容。从全面发展的视角关注学习者整个人的成长历程,以发展人性;注重启发学习者的经验和创造潜能,引导其结合认知和经验,肯定自我,进而自我实现。
  二、淡化教师的权威
  以人为本强调小学数学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发展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育应该与学生的兴趣相联系。强调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自然就要淡化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权威意识。我们反对传统教育中教师所具有的那种专断性的主导作用,那种由上级的权威者把所必须接受的东西传给下级的接受者形成的教育体制,那不是教育,而是宣传。
  当代学生渴望与教师或其他学生互相沟通、探讨,渴望教师换位思考,理解学生的难处,彼此间建立起信任、平等的朋友关系。中国传统根深蒂固的长幼有序思想受到冲击,强调互动双方的地位平等以及互动双方应该共用一套社会标准。教育过程的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打破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固定地位,教师与学生都是教育的主体,他们之间地位平等,当然也就不存在教师的权威。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只是角色上的分工,在人格上师生是平等的。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的发展。”强调教学是一种活动。而这种活动必须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所说的那样进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别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这就要求淡化教师的权威,师生平等。
  三、小学数学生活化
  小学数学应树立解决问题的教学观。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的形成,首先必须依赖于学生的实践活动,也就是使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使数学抽象知识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概念。我们在教学中,把那些枯燥的、脱离学生实际的应用题还原为取之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并具有一定真实意义的数学问题,以此来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义务教育阶段)始终提倡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将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数学学习的自然组成部分;提倡选择有现实意义的、学生感兴趣的、具有一定数学价值的、具备一定探索性的问题;提倡选择图画、表格、文字等多種形式的呈现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对问题情境的探索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和实际的联系,形成数学应用的意识,初步掌握一些应用数学的技能,加强了数学的应用。
  如前苏联教育家鲁宾斯坦说:“教育的主要任务恰恰在于通过各种途径把人们和生活联系起来,要从各个方面向他提出使他感到有意义,有吸引力的任务,使他把这些任务当作自己的任务去解决。”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紧密联系生活的源头性的数学问题既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更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教师首先自身要关注社会,关注学生生活,这样才能提出、提供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并引导学生去观察、解释、探究。
  要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把抽象陌生的数学变成具体的感受和体验,让数学知识生活化。现代学生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学习数学时的心智活动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而且小学生的学习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对熟悉的生活情景,感到亲切,有兴趣。只有数学与孩子们的生活实际更贴近的时候,他们才会产生学习的兴趣,才会进入学习的角色,才会真正感受和体验数学的魅力与价值,增进理解和应用的信心。在教学中,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原型入手,唤起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感受,使学习成为学生发自内心的需求。
  新课程、新理念时时刻刻冲击着小学数学课堂,这要求创造性地学习和实践数学课程标准,转变学生观、教师观、教学观,并将其运用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将知识学习、能力培养、情感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分类号】G623.5  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形态,集中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它是一种融学生认知建构与情感激活、教学控制与情境创设为一体的教学形态。高效课堂也是一种教学理想,其意义是为现实教学产生一种动力、牵引、导向作用。高效课堂给农村教育指引了方向,提供了教学方法,它能增加学生的参与度,使课堂更加活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虽然高效课堂优势多多,但是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上实施高效课堂仍然
10月16日,中国北方地区开始进入供暖季.一般而言,所谓供暖就是大型燃煤电厂正式启动燃煤锅炉,并将作业产生的多余热量依次泵入普通居民和企业单位的热力管道之中.而在今年的
期刊
目的:采用PCR扩增和DNA序列分析技术,检测急性腹泻患者分离的非伤寒沙门氏菌(NTS)毒力基因携带情况与特点,探讨感染人体的NTS菌株血清型、分子分型、耐药表型与毒力基因携带
摘要高职教育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目标的要求,使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工学结合”。基于职业情景和工作过程,这些改革急需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导入。《饭店服务礼仪》在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具体实施以及教学方法上的使用上,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实施,有了一些总结与体会。  关键词行动导向 教学法 服务礼仪 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6文献标识码:A    高职教育基于职业情景,工作过程,这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急需行动
摘要:近年来,由于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将“走出去,寄情于山水间”作为休闲娱乐的重要活动项目,这也推动了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然而旅游业的盲目扩大也滋生出了许多问题,旅游逐渐演变成了利益获取的重要手段,而旅游真正所要体现的本质渐渐迷失。要做到以旅游为载体来弘扬传播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要从教学实际去捕捉学生的心灵,让传统文化的渗透来洗涤学生的心灵,为旅游的未来发展奠定重
摘要笔者通过对案例教学方法的梳理,并通过对我们法律基础课的教学现状与哈佛法学院的相关情况作比较,对在法学课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方法的具体路径做了系统剖析。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运用 路径  中图分类号:G426文献标识码:A    由于我国教师和学生不平等的历史传统,高度集权的文化特征,造成了我国教学方法重灌输轻启发、重知识轻能力、重共性轻个性的状态。这种教学方法就思维的全面发展看,有相当的局限性,最
摘 要: 当前的农村小学生,多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隔代抚养”。家庭经济条件稍好的,父母教育意识更强的以及成绩表现突出的,又有不少进城学习。多方面原因导致了现在的农村小学生不仅生源减少,而且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主动性普遍较差。如何在这样的条件下培养农村小学生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呢。本文以一个在农村小学教学三十年的小学数学教师的角度,总结教学经验,结合农村小学生的特点和能力,提出自己的看法。
摘要网络外汉语教学不应只是单纯地帮助学生学习汉语,而应借助网络这个便捷的平台,加强文化的沟通和比较,帮助学习者感知中国文化,加深对汉语的理解,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的诸多理论对网络汉语教学具有不容忽视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网络汉语教学 文化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跨文化交际,是发生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吴进业指出: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
问:我先生去年被查出结肠癌,经过手术和化疗后,医生告诉我们,他所有治疗都已经结束,以后只需定期复查就可以了。请问肠癌容易复发吗?定期复查的频率要多高?生活和饮食上需要
摘要教学目标设计是以获得优秀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现阶段体育教学目标的重新确立与设置对于有效地推进体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校体育 教学目标 浅谈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    1 体育教学目标的概念界定   体育教学目标是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