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无损检测技术在食品品质检测中的应用

来源 :中外食品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_k_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损检测技术在当前食品品质检测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对比传统检测技术,无损检测技术显然在精确度上有着明显优势。同时,无损检测技术的周期较短,能够更好地为生产者、销售者及消费者服务。鉴于此,本文简单介绍当前较为常见的无损检测技术,并阐述无损检测技术在食品品质检测中的应用范围。
其他文献
食品检验是大众非常重视的事情,传统的食品检验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发展的需要,合理应用微生物检验技术可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是未来食品检验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据统计,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总体不合格率均保持在2.31%左右,其中微生物污染、添加剂超标和农药残留超标仍是当前食品安全面临的3大难题。2020年7月,杭州一海底捞火锅使用的1批次筷子中被检出大肠菌群。8月,广西东兴市居民捡拾海面漂浮的榴莲食用后中毒,经调查该事件由海产品中常见的致病菌副溶血性弧菌引起。10月,黑龙江有9人在一次家庭聚餐中因食
作为具有较高致癌性以及致死率的毒素之一,黄曲霉毒素的热稳定高,无法通过普通的食物烹调方式来消除,因此,在食品上市前对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进行系统检验能够有效降低社会公众因黄曲霉毒素致死、致癌的几率。对此,本文分析研究如下。
伴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大幅提升,人们开始关注生命健康,重视饮食的安全,但是在近年来的媒体新闻中,我们可以时不时发现被曝出来有关食品不合格的信息,这严重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因此为了有效提高我国食品的质量,需要国家加大对其的检验力度,强化其检验水平。在本篇,笔者也是主要分析和探讨在食品质量检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几点对策,希望能够为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尽绵薄之力。
目的:对于果汁中残留的狄氏剂农残利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定量分析。方法:样品用乙腈提取、过滤浓缩后,采用固相萃取柱分离净化后用正己烷定容并利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ECD)检测,利用外标法进行定量。结果:利用该测定方法,狄氏剂标准溶液范围为25~400ng/m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91,检出限为0.0004mg/kg,相对标准偏差为1.04%,多次加标回收率均在80%以上。结论:该方法可有效测定果汁中残留的狄氏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关注,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给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影响。基于此,本文的重点是探讨食品检测方法和食品检验的质量管理中的不足,并提及食品检测的质量控制方法,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目的:建立蔬菜中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酯)类农药残留量的气质联用检测方法。方法:样本中的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酯)类农药在加热的密闭顶空瓶中,遇HCl/SnCl2时,消化反应生成二硫化碳,冷却后用正己烷萃取出二硫化碳,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正己烷相中二硫化碳的量,代表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酯)类农药的残留量。结果:当称样量为10g,总定容体积为5mL时,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酯类农药的检出限为0.003mg/kg(以二硫化碳计);定量限为0.01mg/kg(以二硫化碳计)在0.02~10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
本文采取多元统计分析的处理方法对赊店老酒、赊店元青花、宝丰酒两种香型、3 个品牌的白酒进行感官评定。使用到的前处理方法为液液萃取法,使用到的仪器有气质联用(GC-MS)、嗅辨仪(GC-O)等。结果表明,选定的三款白酒中,香型一致的白酒感官特征比较相近,不同香型的白酒感官特征的差异比较明显。
近几年,社会经济、科技快速发展,人们生活得到极大改善,对身体健康、饮食等的关注度明显提升。为较好满足人们多元需要,食品开始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为较好保证食品安全,必须采取有效技术手段,针对食品进行检验,以充分了解食品成分、是否存在有害物质,切实保证人们合法权益,以及身体健康、财产不受侵犯。液相色谱检测技术是如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的检测技术,具有较强实效性,作用突出,应用价值较高。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对食品检验中液相色谱检测技术的应用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为今后开展的有关工作提供借鉴参考。
在人们物质条件不断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之下,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于饮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火锅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比较普遍的一种饮食,并且人们对于火锅口味、菜品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现阶段,社会进步迅速,我国的食品工程建设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改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予以了更高度的重视。食品检验检测是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要求来判断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在规范食品质量、约束食品监督管理以及促进产品贸易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保障食品安全,政府部门按照内部职能设置了各个检验检测机构,开展了一系列食品检验工作。如何通过打造科学合理的食品检验检测体系来合理分配检测资源,成为相关人员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立足于当前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的实际情况,就如何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