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个性教育平台,构筑多彩生活教育课程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725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非常注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何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和利用走向科学化、规范化、校本化、特色化的轨道,已成为各校关注的焦点。我校根据自身现状及特点,确立了以“校本化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认真开展了“行知村”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践课题的探索与研究,促进学校全面综合地发展。
  所谓“行知村”就是将学校学生学习、生活所在的区域看做一个模拟村落,学生就是这个行知村的“小村民”,以“小村长”为最高领导,并相应成立村委会,下设各个部门,以“小村长负责制”进行自主管理,聘请教师担任“小村长顾问”、“村务管理顾问”等角色。小村民们就在他们的“模拟”培训、指导下,自主策划活动方案,模拟各种角色,参加各种实践活动。
  一、“行知村”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背景
  1.时代呼唤
  新课程的实施,从思想上给教育以全新的理念。教育与生活接轨,教育向生活回归,已成为时代的需求。
  2.学校发展需求
  根据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理论,我们必须了解学生生活现状、了解生活对人的要求的变化。学校、生活、社会互相融合,才能培养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的主人。
  3.当前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普遍存在的误区
  主要表现为:忽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忽视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忽视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性。
  二、“行知村”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思路及做法
  1.“行知村”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思路
  (1)开展学科整合拓展研究。回归生活的教育注重生活世界的整体性特征,课程改革应该突出整体性特征。从现实生活出发,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经验,使教育与生活有机结合在一起,使教育真正向生活回归。
  (2)开展学生活动生活性研究。陶行知提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这就告诉我们,教育要面向现实生活,才能有现实成效。因此,在学校模拟现实生活、模拟现实社会,可以说是与“社会即学校”的接轨。
  2.“行知村”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主线
  结合我校特色创建的实践活动,我们“行知村”综合实践活动模拟组建了以下体验教育活动部门:
  ●小主人广播台
  ●小主人超市
  ●小主人书屋
  ●小主人调解室
  ●交通纪律监理所
  ●爱洁环卫所
  ●小主人求真报社
  ●动手动脑娱乐园
  ●小主人储蓄所
  ●小主人书画院
  各部门在顾问教师的指导下,由小村民自主策划,制定各自的发展规划,自主组织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要低、中、高年级兼顾、村务管理人员定期更换交接,以达到锻炼面广的目的。
  3.活动实施的评价策略
  我们采取了以下几种激励评价措施。
  (1)健全督查机制,以督查促实施。既评价顾问教师,又评价学生。
  (2)定期开展民意测评活动。由全体小村民参与评价,对村务提出意见或建议,并对各村务管理人员进行打分评价。
  (3)行知积分卡。小村民在活动中获得或扣去一定的分,并能兑换相应的“虚拟货币”,最后根据“虚拟货币”多少进行统一评价。
  (4)“星级村民”评比。在综合上述各类评价的基础上进行星级评比。
  三、“行知村”综合实践活动的初步成效
  通过“行知村”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践,短短一年的时间,我校已以案例形式呈现的有20多个,获奖的有13个,我们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对学科课程进行拓展延伸,编写的校本课程教材——《五彩生活》已编印成册,并发放到师生手中,真正实施于课堂教学。《五彩生活》加强了生活与课本、学生认知之间的联系,使教育真正向生活回归。
  “行知村”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践,提高了学生的管理意识和服务意识,培养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小主人超市”让学生领悟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 “小主人求真报社”让学生的才艺得到施展。“小主人储蓄所”的学生学到了银行储蓄方面的本领。 “小主人调解室”的学生强化了法律法规意识,增强了文明守纪的自觉性。他们和“交通纪律监理所”、“爱洁环卫所”的同学一起参与学校管理,锻炼了工作能力。“小主人书画院”的同学学到了一技之长,“小主人广播台”的同学更是让全校学生惊羡,他们的普通话、主持风格、现场采访能力让学校的宾客刮目相看。
  陶行知指出:“整个的社会活动,就是我们的教育范围。”生活教育的范围很广,而我们“行知村”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研究取的则是一个“点”,为学生搭建个性教育的平台,对于构筑多彩生活教育课程只是一个起步、一种探索。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博采众长,努力工作,积极拓展,进一步领悟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精髓。
其他文献
红唇,作为美丽的标志之一,永远吸引着人们的目光。红唇,某种意义上代表着女性接纳了自己的美,悦纳自我,不仅让形象迷人,更高调彰显着女性独特的气质。因此,美人们的红唇形象也经久不衰地在银幕上流转,成为一代又一代的美丽传说,演绎着红色的不同可能。优雅矜贵  缎光的红色与美式复古的优雅完美融合,比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高饱和度的美式复古美学体系下,每天只以妆后形象示人的“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同样偏爱这一抹
写景类文本主要是指写景状物类散文。这类散文把自然山水、人文景观、民俗风貌当做主要描写对象,写出它们的形声色味、情态特性,充分展示其风采魅力,从而实现唤醒审美感悟、传递作者情意、体察生活美好的散文。这里的景与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中的虚拟景物、人造境不同,写的是真景真物,真社会,真自然。在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写景状物类文本占有相当多的篇目,而且每篇课文在它所在的年级和单元都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如何上好
一、案例背景  近年来,随着界牌经济的飞速发展,外来务工人员大量涌入,我镇共有学生近2800人,其中外来民工子女约占全镇学生总数的70%。目前,中心校38个班级共有学生1900余名,大成桥小学发展到12个班,500多名学生,立新小学6个班有330名学生。饱和的生源一方面造成了村小硬件严重不达标的被动局面,另一方面两所村小100%的外来生源,60%以上的代课教师,给学校的内涵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尤
众所周知,在小学数学众多的课程设置中,“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数学问题为载体,师生一起参与数学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它常常是在学生学习了一段时间并掌握了一定的知识之后,用来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巩固和提升的,既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又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而生本课堂“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教学模式的理念,就是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的确,笔者曾经接手过一个班级,起初,学生行为习惯差,学习成绩不理想,班级管理困难。我将阅读作为突破口,选择了《童年·成长》这一主题,推荐阅读《亲爱的汉修先生》一书,真可谓是“一本书改变一个班级”!学生的阅读水平越来越高。课外阅读是能够走进学生心灵的“人”,能够指导学生获取知识,发展个性。笔者认为,它是润物
《有余数的除法》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在教学时,要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及余数的含义,并能根据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写出相应的算式,能正确读写有余数除法的算式。在认识有余数除法的活动中,初步感知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一、突破思维定式,引出有余数除法  1.利用已有经验平均分  老师这儿
教学片段:  1.课始出示课题:运算律。  师:对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你们有哪些问题想提?  生:什么是运算律?学习运算律有什么用……  师:同学们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其实我们还可以想一想:我们准备怎样去寻找运算中的规律?  生:从运算中找;从实际问题中列算式找……  2.出示情景图,引出两个算式:28+17=45(人),17+28=45(人)。结合情景图分析算理相同后建立等式:28+17
在新课程改革中,对于小学教育我们提倡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经过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探讨,教育游戏的新概念进入我们的教育工作中。教育游戏使课堂教学面貌焕然一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新的途径。小学生天性好奇、好玩、好乐,尤其是对游戏情有独钟,教育游戏将所学的知识融入到新颖活泼的游戏中,既达到了教育知识的目标,又优化了教学效果。本文通过常用的小学教育游戏的资源,针对学生英语学习中的不同部分做出以下论述。
笔者一次有幸现场观摩了贾志敏老师的作文指导课,课上学生多次断句破句的结巴朗读,让贾老师不得不停下来指导,让本该如行云流水般的课堂失去了它原有的味道。课后,贾老师毫不客气地指出了课堂上出现的学生朗读问题。贾老师的博文《老于的忧虑》(“老于”——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永正)中再次提到了这个令前辈们忧心忡忡的问题:“一次和于老的会面交谈,于老一见到我就激动地说,全国95%以上的学生不会读书……”言语间表达了他
【案例背景】  数学六年级下册《利息》的一节县级公开课:教师把讲台扮成存款柜台,事先为每一个学生准备一个存款凭条,让学生来填写,内容包含户名、存款种类、日期、存款期限、存款方式等。学生由刚开始的紧张,到逐渐地放松,从中建构起了师生心灵上的桥梁,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数学生活情境,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学习积极性高涨,学习气氛融洽,师生情感得以交流。  【案例描述】  师:“小明有200元压岁钱,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