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复习课也生动起来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jianguo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元复习课不同于新授课和练习课,它有自己的特点。很多数学教师片面地认为单元复习课的主要功能是与遗忘作斗争,基于此认识而常在实际教学中套用新授课、练习课的经验与模式来组织复习课的教学。这样的教学往往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将单元复习课简单上成练习课,机械训练屡见不鲜;二是将“知识整理”简单上成“知识回忆”,将“复习”简单理解为“重复学习”;三是将部分优秀生的表现当成了全体学生的水平;四是讲授过多导致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复习过程不开放;五是课堂教学高耗低效情况时有发生,教师埋怨“学生一届不如一届”……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策略一:创设复习情境,集中呈现知识,梳理知识网络
  一般来说,复习课在设计时,都假定基本的概念、法则、性质、定律已是学生熟知的知识,但是这些知识在学生头脑中是分散的、无序的,因此,需要再现这些知识,并梳理、储存这些知识结构。
  1.设计有效情境,集中呈现基础知识
  毕业班数学单元复习的内容多,而且是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内容,因此,对基础知识的呈现就不能像新授课那样依次切入,也不必过分关注知识呈现的有序性和逻辑性,而往往采用某种综合情境或数学题组的形式集中呈现各种有关的基本知识,对这些知识的来龙去脉也并非都是一一分析,大多是在学生相互交流中回忆、完善。
  2.采用多种数学思维方法,梳理、储存知识结构
  复习课中的基本知识,一般来说也不是简单再现和机械重复,关键是要把平时相对独立地进行教学的概念、法则、性质、规律、方法等以再现、整理、归纳等办法串起来,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沟通,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在知识结构的梳理与建构过程中,必须依据复习内容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通常有列表结构编织、树状结构编织、网状结构编织等。
  策略二:突出重点内容,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复习效益
  一节课只有短短的40分钟,是不可能面面俱到的,而应有重点地复习。可以突出教材中的重点内容进行复习,也可以突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内容进行复习。复习训练的设计要有一定的基础性、综合性、启发性、代表性与典型性,适当注意知识点之间的叠加训练设计,注意训练呈现形式与呈现素材的多样性,舍弃“题海战术”,避免机械重复的训练,能够使学生通过训练有新的收获。
  如在六年级下册总复习第一课时《整数、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的教学中,我们需要准确地定位复习内容应更侧重于“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因为在“带小数”的复习中也包含了整数的意义及读写方法的知识在内。
  策略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过程性目标的落实
  教师在新授课的教学或许已经充分考虑并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一进入复习阶段则又回到了“唯师独尊”的局面,“满堂灌”的情况并不鲜见。复习课的教学中应想方设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复习的全过程,如知识的呈现与梳理及自主命题等方面都可组织学生自主完成。凡是学生看得懂、讲得来、做得出的内容与题目,都要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同时,教师在复习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复习方法的指导,尤其是对学困生复习活动的指导,将辅导补差工作与课堂教学同步进行。
  需要指出的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复习”必须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为了更好地达成这一点,教师可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复习内容,对复习对象能基本达到再认甚至再现的水平。教师在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复习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学生复习方法的指导。
  如在《整数、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复习课的教学中,我安排学生课前自主预习课本内容,学生对各知识点已经有了较为清晰的认知,而将复习的重点转移到对知识的整理、分析中来。通过看、读、交流来再认要复习的知识;通过交流、师生共同整理完成“整数部分”知识的复习,并加强对复习方法的指导;再通过学生自主交流、自主整理完成“小数部分”知识的复习,并及时引导学生将整数知识与小数知识进行联系、对比,体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策略四:题组训练沟通联系,挖掘单元知识所蕴涵的内在价值
  新课程明确指出,教材仅仅是我们教学的基本线索和基本素材,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就是说,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
  策略五:重视元认知能力培养,使复习成为学生自我发展的过程
  在复习课教学中,不同学习个体之间认知水平的差异很大,而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分层施教往往会显得“力不从心”。这就使培养学习者自我监督、自我检查、自我反省、自我调节的意识和能力(即元认知能力),成为教学的必然要求。复习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自我提问法。可用于知识整理过程中,也可以用于知识运用过程中。(2)相互提问法。两个或多个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就解决问题的计划(应该怎么做)、监控(是否这样做了)、评价(做的怎样)、反思(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互相提问。(3)分层练习法。练习设计既要确保达成基本教学目标,又要体现一定的弹性,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要求。要逐步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要使学生逐步学会选择自己力所能及以至具有挑战性的练习。实践证明,在复习课教学中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元认知能力,能促进学生的认知结构进一步完善,更能使学生在选择学习策略、监控和调节学习过程的同时,促进自身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提高。
  策略六:注意培养复习兴趣,注重数学文化的传承,拓展数学视野,完善认知结构
  传统的复习课教学中,学生只是一个“容器”,他们必须被动地接受从“另一个容器”中倒入的“水”。时至今日,我们在努力改变教学方式的同时还需注重对学生复习兴趣的培养。学生复习的兴趣与复习的效益是“两个成正比例关系的量”。教学中要让学生体会复习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感受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认知,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复习效果。
  如在《整数、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复习课的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自主复习的时间与空间,学生对知识有了一个较全面的梳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学生提出了“计数单位‘亿’后面还有什么”“小数是怎样产生的”“0的作用有哪些”“阿拉伯数字是怎样产生的”等问题。当教师告诉学生在“亿”后面还有“兆、京、垓(gāi)、秭(zǐ)、穰(ráng)、沟、涧(jiàn)、正、载(zài)”等计数单位时,他们很兴奋;当教师告诉学生“小数最早是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在研究一个数学问题时提出的,并创立了十进制小数计数法,这一发现比其他国家早了一千多年”时,他们激动了……
  当然,不同学习领域的内容,由于其知识点的多寡不同、知识点的难易不同、知识点的联系不同,其课堂教学的一般组织形式也会有本质的不同。但只要我们抓住“突出主体,开放过程,理练结合,注重实效”这十六字,复习课就一定会生动起来。
其他文献
Science封面:艺术家对RNA的想象。Science杂志第6292期制作了一期关于核糖核酸(RNA)特刊,以三篇RNA综述为主打,以及关于microRNA和RNA翻译的相关展望,此外有多篇研究长文涉及mRNA翻译。RNA与基因表达的分子生物学紧密相关:有形成特定结构的能力;作为信号载体;对自身的调节。例如非编码小分子RNA,已知是基因表达的调控因子,和哺乳动物干细胞基因表达变化相关,而这种变化
“我不怕写!”——健康心态篇  其一,心理的悦纳  “态度决定一切”,具备健康的写作心理是学生写好文章的必要条件。传统作文训练对于内容的过多限制、技巧的过分重视使学生在写作时小心翼翼,畏首畏尾,久而久之,产生冷漠、厌恶、抗拒的不良情绪。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笔者努力引领学生在“我手写我心”的过程中,体验到倾诉的快感、表达的自由、宣泄的畅快,从而在不知不觉中爱上写作。  策略一:无痕诱导,轻装上阵  从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小学习作教学也不例外,准确、合理、富有激励性的评价更能增强小学生写作的自信心和调动积极性,充分发掘出小学生写作的内在潜能。我的一个学生在描写桂花时这样写道:“桂花飘落一地,像下过一阵桂花雪。”虽然整篇作文写得一般,但在习作讲评时,我抓住这个亮点给予表扬。虽然我不知道这孩子将来长大后,会不会成为一名作家,但他对写作的兴趣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学习的内容是《统计与可能性》,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学习活动是使学生通过摸球活动,体会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等的现象。笔者听了一节课,老师组织的摸球活动是这样的:“从装有3个黄球和3个白球的口袋里任意摸一个球,摸到哪种颜色球的可能性大一些?”下面这张表格是学生摸球活动的实验数据:  接下来,老师带领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数据,不少学生对数据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黄球次数多。
一、前言  教师反馈语即教师对学生的课堂教学行为(包括回答问题、演练、操作等)所做的简短评价以及用姿势和表情所给予的种种暗示。反馈语是“看不见”的课堂,它微妙地进入教学过程,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的心理动因或心理障碍。教师如能全面地理解和运用反馈语,并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善于运用反馈信息,可增强师生之间的知识和情感信息的互动交融,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二、研究设计  在教学中,反馈是一个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移动技术日新月异。微信技术从一开始诞生就契合了时代的发展。今天我们已进入了微时代。微时代以微信等移动应用作为传播媒介代表,以短小精练作为文化传播特征的时代。我校在承担的中央电化教育馆“十一五”电教子课题结题后,“十二五”期间,《网络校本研修对促进教师个性发展的研究》被列为市规划课题。一直以来,学校在鼓励教师积极提升信息素养,顺应时代要求的同时,积极探索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教学方式
一、案例背景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本人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做到围绕核心概念,进行有效设问,从而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使学生的思维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本案例所教学的内容——《认识符号“=”“>”“”“”“<”。从案例看,学生确实掌握了“一一对应”的方法,逐步了解了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一一对应”。  可以说,方案二中,充分体现了“围绕核心概念,进行设问,来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这一教学理念。教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学科始建于1956年。经过几代人50余年的艰苦创业,逐步发展壮大,特别是在近10年,学科发展突飞猛进,迄今已成为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和重要学术地位的一流学科,系国家内科学(传染病)重点学科,国家教育部原“211工程”和原“985工程”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国务院首批博士学位点、博士后流动站。  2007年4月,在国家科技部、教育部、原卫生部和浙江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赵国防 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现任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教育局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南长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  曾荣获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无锡市社会事业领军人才、淄博市高层次人才、教育创新人物、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等称号。“千课万人”教学观摩活动课评专家、山东省中小学教师新课程远程研修项目课程团队专家、山东省义务教育新课程骨干教师省级“培训专家”、山东省农村新课程骨干教师“培训专家
应学校之邀,我欣然登上讲台,执教《慈母情深》一课。  《慈母情深》是一篇描写细腻、情感真挚的散文,讲述的是作者梁晓声在少年时代渴望得到一本心爱的长篇小说,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用龟裂的手指掏出了一大把毛票,毫不犹豫地把钱塞给“我”,作者深为不安,用这一块五毛钱给母亲买了一瓶罐头,结果遭到母亲数落,尔后母亲又凑齐了一元五角钱,使作者拥有了平生第一本小说,从这件日常生活小事中表现出深沉的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