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乡村情结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ily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新乡村的建设,农村的变化很大,我经常跟着一些骑友去农村骑行,我们常走的路线有五黄毛大坝、五股地一线、释尼召水上公园等,其中,我比较喜欢走五股地——郑守坝——保善堂——学校营子一线,除了因为这里有村村相通的道路,独特的人文景观,还有一个原因是行走在这里,思绪可以任意的神游,能够唤起我的一种特殊的“乡愁”。这种“乡愁”是从文字中生成的一种情结。
  其实,这种情愫是缘于读了一位文友写的文章。一位文友结合自己的农村生活经历写了有关农村生产、生活的系列文章,让我对三十余年前农村的生产生活有了具体细致的了解,且在阅读的过程中,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也是从这个村出来,让我有了“乡愁”的滋味。文章详实地介绍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原大树湾乡保善堂、学校营子村一带的生产环境、生活方式、风土人情等。从他的文章中,让我又“看到”了那些久违的景致:村落、饲养院、碾房、老房子……还有村落里的炊烟、井台边的绿苔、白杨树上歇息的小鸟……置身于这样的环境里,我熟悉了老房子周围的那片绿、饲养院里的那些人;也“认识”了文友的家人、拾粪的少年、拉个子的青年、扬场的老头、收秋的妇女……他们劳动的热情、艰辛的付出在感染着我,我被文中的场景深深地吸引着,仿佛自己穿越在了那个年代,也参与在了挽猪菜、捡田及跳皮筋、捞蝌蚪的行列中……那里不仅有亲情、有邻里的互助,还有烟火气、有艰苦奋斗的历程……一段段文字的排列并非是简单的组合,好似绘成了一幅简单而朴素的画卷,一个活化了的农村生产、生活场景图。其实能够这么细致地回忆起往事,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对于文友来说,他的感受可能最深,在回忆中,一切往事都继续活着:从前父母亲说话的声音繼续萦绕在耳边,父亲教照着如何扬场的情景就在眼前,自家地里的露珠继续闪着光,家里的大花猫继续卧在窗台上等着主人回来……可能真有一种时光倒流的感觉。作为旁观者,从文章中,我目睹了乡村发展变化的过程,见证了作者在艰苦环境中的成长经历,从而让我更加相信吃苦耐劳、持之以恒、勤劳奋进的人生信条。一时间,这种精神也成为我个人信仰的一部分,让我在生活、工作中有了更加坚定的信念。由此也让我对农村有了更特殊的情结,是一种浓浓的怀旧感,也是一种乡愁情结。所以,在每次去乡下的过程中,我都会有意识地寻找文章中提到的那些痕迹,诸如供销社、学校、老房子、大口井以及村里的大树、小路等,尽管大部分都已不复存在了,可是只要能看到一丝痕迹,就会想到文中曾说到的那些场景。记得有一次在下乡扶贫的路上,看到沿途有一座闲置的房子,可是房子正面用水沙石打磨出的“保障供给服务人民”的几个红字依然很显眼,想想这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供销社,这让我又联想到文友提到的当年供销社里十里八村的人们在腊月里购置年货的热闹场景。还有一次,观看一期“《乡土风》——走进东海心村”的本土文艺节目时,看到村民中的一些中老年人登台表演,虽不是优美动听的曲调,可是能感觉她们也都是有一定的文艺基础,也许他们中的某些人就曾是当年村里的文艺骨干,他们曾在队部简陋的房舍里排练《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想当年风华正茂的姑娘、小伙子,现如今已是两鬓斑白的老人……想到这些,我倒有些伤感。
  可毕竟时过境迁,农村的变化太大了,特别是近年来乡村面貌有了巨大的变化,整齐划一的房舍、村村相通的水泥路、带有亭台廊道的乡村文化广场、具有地方特点的农耕文化墙和彩绘墙……我在新的时空环境里感受着曾经老房子周围的自然环境。每一次在村中的骑行,都是一次乡愁文化的品味,每一次都会有新的见闻,新的体会,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当畅游在学校营子的小广场上时,内心会激情涌动,感触颇多。因为这块土地上曾有着农业大集体时期的饲养院、场面。置身于此,会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起当年人们在场面上热火朝天的劳动情景:想当年用土坯墙和壕沟围回的场院内四周堆放着未脱粒的玉米、高粱、糜麻五谷等果穗和脱粒后的柴草,中间的空地上人们劲头十足地劳动着,码垛、用碌碡碾压、扬场、装粮、分粮、送粮……一时间,劳动人的号子声、撵赶牲口的吆喝声、连枷的敲打声……顿时充斥在场面的上空。人们的互助合作让打场的效率大幅提高,这是一种劳动力分享,也是收获喜悦的分享,这里曾有着全村人共同的记忆。而如今已成为村民们休闲娱乐的场所,用大瓮、坛子、车轮等老物件作装饰的景观墙、古香古色的亭台长廊、独具特色的秋千摇椅,五颜六色的鲜花与这些建筑设施交相辉映。在这样的环境里,人们更多的是消遣,大家聚在这里或是打扑克、聊天,畅谈新生活,或是静坐着欣赏周围的景致,白墙黛瓦翘檐的房舍、郁郁葱葱的农田、纵横交错的水泥路……人们共同感受着农村的变化,共同享受着党的政策沐泽,此情此景下,人们更多的是对新生活的感慨。
  只要是置身于其中的人,都会被这道乡村风景线所吸引、打动,也许就是这种新奇感的驱动,我几次都想着在凉亭、长廊等位置拍几张照片。一次,准备在摇椅上拍几张照片,恰好在摇椅前方的花坛处有两个工人还在施工,我也只好作罢。不过对其中一位看上去年近古稀的老人,我又多了一种恻隐之心,这么大年龄了还来这儿受苦当民工,出于同情,我走上前与老人攀谈了起来,他说自己是本村的村民,今天来这儿当义工服务的,我本以为他是党员,可他否定的回答却让我很惊奇,我说:“大爷您的觉悟真是高了”,老头笑着说:“环境好了,对大家都好哇,我做这么点营生还算甚了?”这样的话语似乎曾是报告里先进人物的表白,而现在就出自身边的这位普通农民口中。看到老头忙着手头营生,我也没有再与他攀谈,径直走到凉亭附近拍照。恰巧凉亭里坐着一个正在看书的年轻人,他看到我有照相的意思,站了起来对我说:来里边拍吧,边说边走出凉亭,我注意到小伙子的左手残疾,右手拿着一本标有“考试辅导”字样的书。出于敬佩,我问了他参加考试的一些情况,他告诉我自己是师大历史系2016届毕业生,正准备参加旗里招聘教师考试,我又问了他招考数量等情况。他告诉我,这次历史科目的老师招聘的数量少,这次考试成败与否都是对自己学业水平的一次检验。可是他坚信以后会逐年增加,他说,“习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就说到,中国人要有文化自信,这就首先需要我们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这是基础”。从他说话的语气及眉宇间的悦色,我能感到他对所学专业的喜爱及对未来充满着信心,这让我感到身边这位小伙子是如此的阳光。小伙子的这种自信、阳光的状态也在感染着我,他对新生活的向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让我感到一个人的信念和追求层次就是他的前景和未来。
  在广场上看到的这些特殊风景,让我对农村有了更深的情结。在这里,我不仅找到了“乡愁”的源头,也看到了农村的明天。今后我还会经常来这里,相信这里年年有新景、处处有风景。
其他文献
她从绣绷架边起身,一个转身,就是一幅油画的呈现:一袭棕灰色的长裙裾,灰白的宽松外套,浅灰色的加长围巾,长发飘逸,面色红润,亭亭玉立,英姿不凡。  她从绣绷架边起身,一个转身,便到了儿时玩耍的屋前场上、田边湖畔,寻狗尾巴草,看藤蔓缠绕的不屈与蓬勃。毛豆黄了,一大堆,饱满的荚、枯黄的茎、残卷的叶,相挤、相拥、相连,依偎在一起。英姿停下脚步,将它们摄入镜头,发到朋友圈,“满场尽是黄豆豆”,诗一般的标题。
期刊
“铜吴堡,铁葭州,生铁铸就的绥德州。”吴堡被鼎立第一,极言其坚固也。  吴堡,是石头铸就的。黄河流至晋陕峡谷中段,突兀崛起一座古城,古城就坐落在河床石头底座上,座上再垒砌石头城墙,墙里是石板街道,街道上有石狮、石鼓、石牌、石匾,街两侧是石头窑洞……石头上加石头,从底到顶,从外到内,完全一个石头世界,铜打铁铸一般,就叫“铜吴堡”。还有说,石头城东以黄河为池,西以沟壑为堑,南以通行道路下至河岸,北门外
期刊
有人说:回忆是一种享受。不知怎么的,近来我总是在享受,这不,昨晚又在梦里回到童年,回到了家乡的那条小河里,家乡的那条小河当地人称“淖儿水壕”,从我家的房脚下至南向北流过,不论春夏秋冬从不干涸,即使到了春夏之交最干旱的时候,也仍然流水潺潺。村民们多数傍水而居,一年四季虽然不直接饮用这河里的水,但却是紧靠河岸挖了许多眼水井,井有两三米深,周围砌了石头,井水清清的、略带点苦涩味儿,尽管如此也养育着这一方
期刊
入夜,聒噪吵闹的蛙鸣声,猫咪的嘶叫声将我从睡梦中惊醒。开灯看了一眼手机上的时间已是凌晨三点多,起身下床穿鞋竟然一脚踩入水中。卧室里哪来那么多水?莫非在做梦?紧忙揉了揉惺忪的眼睛环顾房间四周,天呀!粉红色的拖鞋像一艘皮筏子上下起伏地飘荡在水面上,眼前的场景把我惊呆了。再看我的脚完全浸泡在水里,卧室中的水已经没到我的小腿肚。借着手机的电筒光线,深一脚浅一脚,趟着水走到客厅一看,呵,猫咪们的玩具,装杂物
期刊
上午和母亲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  天气不错,阳光很好,虽已深冬,也并不觉得寒冷。  先到了一个故友家,一下车,我们就被憨厚的笑容和质朴的寒暄包围了。家长里短,问寒问暖,一杯茶还没喝完,就有人续上了滚烫的水。我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尽管我分明感觉到自己与他们其实还是没有什么分别,除了岁月的风霜写在各自的脸上;我只是有些心不在焉,心里总是惦着老屋。  终于瞅了个空,径自向我的老屋走去。说是老屋,其实这
期刊
也许是上了岁数的缘故,夜越深,人越清醒,记忆竟出奇地好。一些往昔的记忆碎片莫名地在脑海里闪烁,在卧室里飘荡,让人思绪万千、浮想联翩。  40多年前,在著名的王爱召旧址,也就是俗称“土龙岗”“龙头”处的偏西方向,有一片白茫茫的一眼望不到头的土地,土地上不远不近、或大或小,遍地都是白色的土堆……远远望去,一座低矮的土打墙作坊和4口直径约1.5米的熬盐锅十分打眼。这就是记忆中的盐坊滩。  据老人们说,当
期刊
它像一位威风凛凛,身披战袍的大将军,从北京西山雄赳赳地出发,一路拖袍南下,随势起伏,把黄土高原和华北大平原各抛一边,让战袍飘坠在祖国的北方,化作一脉巍峨峻极的高山,那就是太行山。但当它跨过漳河进入河南境内后,战袍尽脱,裸露出嶙嶙瘦骨,但身上仍穿着俊雅精巧的小兜肚,真是大将军亦有少女情怀,雄浑之中竟藏旖旎风光,这就是南太行了。南太行在漳河南岸的林州市,北过淅河,以北东——南西向深谷为界,又分内外两层
期刊
人,出了五十岁,有时三天前的事情,无论你多么想加深印象,却很容易忘记;而三十年前的一些事情,无论你离开多久,却仍历历在目。作为一个在城里工作、生活了半辈子的农村人,一直摆脱不了那股子土气,每当脱下这身行头,依稀看见的还是几十年前那个在乡间肆意生长的我,每当动笔写作,字里行间还是充满了乡土气息。孩子长大了,去了更大的城市生活,每当听到我说起农村的故事,总是一笑了之,难以唤起他的共鸣,只有案头的我,生
期刊
寻找茶庵寺,是因为在我的潜意识里,總感觉它的背后一定有着不同寻常的故事。而且在我的梦里,总是有这样的场景:茶园、美丽的布依姑娘、汩汩流淌的小河、青瓦白墙的寺庙、焚香煮茶独对青灯黄卷的清秀尼姑……这些梦境不断地穿插、变幻,一切是那么真切而熟悉,同时又极为飘渺和虚无。  我在很小的时候,就离开家乡跟着师范毕业的哥哥到他任教的细寨学校上学。细寨在“建并撒”前是一个布依族自治乡,后来和江西坡乡整合为“江西
期刊
不知什么时候起,旅游已经从走马观花的看风景,转变为体验式的深度游;从人头攒动的名山大川游,转变为体味乡情乡韵的乡村悠闲游;从置身事外、过眼繁华的传统旅游,转变为互动参与、身心皆顾的文化旅游————这些转变,通过达拉特旗成功举办的以“植缘生在达拉特”为主题植树活动暨“梦想之路”北京青联沙漠徒步挑战赛,都得到完满的诠释和展现。  在莺飞草长的四月,呼朋引伴或者带着家人,去恩格贝种一棵树,其意义远比看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