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绣绷架边起身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rowt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从绣绷架边起身,一个转身,就是一幅油画的呈现:一袭棕灰色的长裙裾,灰白的宽松外套,浅灰色的加长围巾,长发飘逸,面色红润,亭亭玉立,英姿不凡。
  她从绣绷架边起身,一个转身,便到了儿时玩耍的屋前场上、田边湖畔,寻狗尾巴草,看藤蔓缠绕的不屈与蓬勃。毛豆黄了,一大堆,饱满的荚、枯黄的茎、残卷的叶,相挤、相拥、相连,依偎在一起。英姿停下脚步,将它们摄入镜头,发到朋友圈,“满场尽是黄豆豆”,诗一般的标题。镜头扩散、延伸、幻化,英姿似看到春日里跟在好婆身后一步一个小坑种豆的那个穿花布鞋扎羊角辫的自己,想到儿时新年里剥毛豆干的香甜。秋日里,邹英姿撑一条木船,带上家人和猫咪,去荷塘看月光下的荷花荷叶,把绷架架到船上去,在荷香中穿针引线,吟诵即兴抒写的诗:“春华落尽,不失风骨;一池残荷,如诗如画”……一种心情,一种意境,一种状态,《缠绕》《镇湖渔民》《翠·江南》《快乐的豆子》,她的很多接地气的优秀作品就是在脚下这片泥土、这片水域中获得灵感的。我看过她的绣品《缠绕》,满眼是茎藤纏绕着枝干,是枝干缠绕着茎藤,是绿色缠绕着红色,是红色缠绕着绿色,一节节缠绕,一段段缠绕,一枝枝缠绕,一层层缠绕……说不准下一幅就是《缠绕》的姊妹绣《依偎》,那构思,就产生在深秋走过毛豆堆那一瞬间,饱满的荚依偎着枯黄的茎,残卷的叶依偎着曼曲的藤。邹英姿的很多作品,最初的创意就来自于生活中最初的一眼。
  她从绣绷架边起身,一个转身,已经在路上。她一直在路上,行走天下,传播苏绣艺术。那天我在“英姿绣”采访英姿,她刚从“一带一路”非洲沿线摩洛哥回到家,时差还没有换回,滔滔不绝地给我讲她在摩洛哥展示绣品的故事。在北京,在上海,在深圳;在泉州,在洛阳,在敦煌;在东海,在西域;在欧美,在非洲……考察、采风、展览、论坛、讲座,汲取艺术的甘露,传播苏绣艺术的精华。曾经辗转半个地球,从中国苏州镇湖出发,到英国伦敦,再到美国洛杉矶,邹英姿一定要找到心中的圣物,那件在1907年被探险家斯坦因从王圆箓手中“骗走”的敦煌文物。在洛杉矶盖蒂博物馆终于见到《凉州瑞像图》的时候,她情之所至,用我们民族最古老、最传统、最崇高的跪拜礼仪,朝圣祖先刺绣艺术之巅,表达新一代刺绣人英姿焕发的愿望。“我越过半个世界,只愿寻找古代刺绣曾经辉煌的一页。”话音未落,早已泪湿衣襟。看,刚从敦煌回来,又去泉州“世界佛教论坛”参展了,去拓展佛教与“一带一路”,英姿首创的滴滴绣在禅心绣悦大放异彩。
  她从绣绷架边起身,一个转身,望着刚摘下的残荷,“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即兴的诗句脱口而出。走下绣绷的邹英姿,写过不少诗,她出版的大型刺绣画册《禅心绣悦——邹英姿刺绣艺术作品选》每一章节的序曲,都用自己创作的诗。英姿是生活的舞者、艺术的舞者,她在绢面上用细针和彩线舞蹈,她在生活中为捕捉到无处不在的美而舞蹈,她那一双明亮的眼睛,是专为寻找美、发现美、表现美而生的。我喜欢她每一首植根生活的诗,我尤喜欢她最近创作的《我的心跳起舞来了》——
  我的心像一只春雨里的孔雀/张开它那染着狂喜色彩思想的羽毛/在它的狂欢中从天空找些幻想/渴望着一个它并不认识的人/我的心跳起舞来了/春雨隆隆地跑遍天空/骤雨卷过平地/百虫在巢里静等阳光/野鸭在渐暖的湖水里嬉戏/雷声滚滚//啊,我的心像孔雀般舞蹈/雨水在春的枝条上滴沥/小鸟的翅膀惊扰了树林/湖水冲洗了乡村的草地/我的心跳起舞来了
  她从绣绷架边起身,一个转身,把灿烂的笑容刻在每一位来访者的心中。此刻,英姿艺术馆成了温馨和美、博大精深的苏绣艺术大课堂,英姿会对你讲述她的人生体念、艺术之路。如今,越来越多的各国青年艺术爱好者走进“英姿绣”,英姿每次都手把手地教这些金发碧眼的洋学生。这不,刚走一批,邹英姿又在夸他们了:“奥地利的学生拿针捏线灵活得很呢!”英姿苏绣大课堂还办到了工艺美院的讲台,上了多个世界级艺术论坛。
  从刺绣绷架边起身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邹英姿,圆睁着那双明亮的大眼睛,她的灵感像漫天的彩云落满绷架……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
其他文献
农历六月十九日晚,前半夜因蚊虫格外亲热而起起坐坐不能眠,后半夜我迷迷糊糊的,你就弹着曲儿闯入了我的梦里来。  那是一个草木葳蕤之地传来的美妙曲子。括括括,开场就直扬到了高音;括括括,沉了;括括括,又沉了下来。稍插了个休止符,又括括括地直高到原先的八度,循环往复。谁谱的曲,不是宫商角徵羽,偏是羽徵角商宫?谁奏的乐,犹如强健的手指快活地拨动着琴弦,更似惊涛拍岸?奏的哪种乐器,比弦乐更柔美动听,比管音更
期刊
花中四君子,我独爱竹,爱它的青翠挺拔,爱它的虚怀若谷,爱它的风姿翩翩。可惜,身居西北的我无缘在家乡与它相见,今日来到四川宜宾,终于可以一睹竹的神韵,与竹结缘,似是面见一位思念已久的故人一般,激动地不能自已。  一路驱车来到竹海门口,只见“翠甲天下”四个大字赫然映入眼帘,上山的索道前排满了慕名而来的游人。上了索道鸟瞰山谷,四周云雾缭绕,恍然间仿佛自己误入了幻虚仙境。清风拂来,只见竹海便从天的那端掀起
期刊
大学以培养人为天职,关心人的完善、人的自由和人的发展。大学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专业技能,更要使其具有丰厚的人文底蕴和崇高的人文精神。夸美纽斯早就指出:“假如要形成一个人,就必须由教育去形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讨论21世纪的报告中提出,教育有四个重要领域:第一是学会认知;第二是学会做事;第三是学会共同生活;第四是学会做人。在这四个领域中,最重要也最难的就是学会做人。就功用来说,科学教育倾向于
期刊
重庆,简称:渝,也有被人们美誉为雾都、山城。重庆是四大直辖市之一,也是最年轻的直辖市,位于中国西南部长江上游经济带。美丽重庆,山水之城,两江(长江、嘉陵江)环绕,依山傍水,碧水蓝天,独具风格。重庆市“两点(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联结点)”定位和“两地(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成为山清水秀美丽之地)”、“两高(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战略目标的实现已全方位展开。  
期刊
又是一年开学季。  天阴沉沉的,空中飘着细细的雨丝,该不是上天也无法忘记这个日子吧?我,你的学生,别人口中的所谓的你的得意门生,爱徒,就更不会忘记了,25年前的今天,你走了。  未动笔,泪已成行,思绪久久难以平复,你的音容笑貌在晶莹的泪光中闪烁,清瘦的面庞,镜片后一双眯着的带笑的眼睛,薄薄的微微上扬的含笑的嘴唇,似乎要对我说点什么,李老师,我们的渊源该从何说起呢!  记得升初中的第一天,你就把我叫
期刊
在苍茫的历史拐点,何去何从,谁能辨得分明?  ——题记  在一个窑洞的木头门额上,刻着“贡元”两个大字。圍绕“贡元”,右、左、上分别刻着“福、禄、寿”三个小字。这是柳青当年上私塾的通道,经过这个通道,可以上到一个有五孔窑洞的院子,那里就是柳青当年上私塾的地方。柳青八岁起在这里读书三年。柳青上私塾这一年,大哥刘绍华考入北京大学。柳青诞生在这个并不显得特别的寺沟村后的一百年,六月的一天,正午的阳光照着
期刊
吴堡县是个很小很奇特的地方。说小,它只有五镇一街道办,8.4万人口。说奇特,是从那里出发的人和发生的事物都不得了。  你看看吴堡,它是大作家柳青的出生地,是领袖毛主席离开陕北去解放全中国的黄河东渡口岸,是西安文化艺术餐饮荞麦园掌门女薛莹巧的故乡,是舌尖上的中国堪称神奇的空心挂面制作基地。它不仅有建于五代时期,坚固时尚如铜墙铁壁般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头城,听说那里面有1924年建成的女校;还
期刊
最后一次见清水河时它已经快要干涸了。单凭想象勾勒出的回忆,如近郊被风吹拂的狗尾草一样在风中摇摆,在我记忆里飘荡。  河水是一方水土生生不息的摇篮。夏日里,亦或是深秋,河水像带着使命焕发出无尽的生命力,不一而鸣,数不尽的生计便在周围生根发芽,传承不缀,直至消融、灭亡。生在水边的人们,在心头留有河水的裨益,或直接将这水中情愫刻画进骨子与意识里,令人久久难以忘怀。不管在哪一方水土生活的人们,对生人养人的
期刊
一转眼,一千多年了。石城依然屹立在那里,深情地与那条河紧紧怀抱。  城,是石头城。一座大山,由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石头,硬生生地生长起来。石头山上,有座城堡,叫吴堡石城。石城建于五代时期之北汉,直到民国时期,均设县城于此。石城孤立山巅之上,山下是陡然石崖,襟山带水。盛夏的午后,石城院落的枣树成荫,青果串串;满地的野花朵朵,芬芳簇拥,我们一行人沿路而入,街长巷道,城垣窑居,庙祠建筑,均由一块块石头错
期刊
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河流,这河流或许因为水流湍急,使人们无法到达对岸。此刻,当我站在黄河西岸的吴堡县川口村红军东渡渡口,眺望那黄河之水从眼前缓缓流过时,我怎么也无法想象1948年3月23日毛泽东和中央前委机关是如何渡过黄河的。时间老人假如存在,我会问他:当年的红军从哪里来,又将到哪里去?  诗人说:红军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  牧羊人说:红军从黑暗中来,到光明的地方去。  佛祖说:红军从该来的地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