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弹性管理策略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来源 :甘肃教育督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huo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弹性管理是相对于制度化管理而言的,制度化管理模式强调的是各种制度、规范,原则性强。而弹性管理策略,不仅不与制度化管理模式相违背,恰好以它为前提,则强调以文化为纽带,以情感为基础,以理服人为手段,管理方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第一,在班级组织建设、班干部选拔任用上,要多措并举、积极调动、民主参与、任人唯贤、唯才是用
  青少年学生情感色彩比较浓厚,对班级事务有更多的参与欲望,渴望在班级中体现自己的价值。所以班干部选拔任用与班委会组建要充分体现民主原则、集思广益,要把握时机、多元搭配、优化组合,通过任命、选举、轮换、差额竞岗等方式把真正优秀的学生和班级真正需要的学生选拔到班委会中来,为班级管理提供持续发展的人才“常青树”。
  在班级组建之初,各方面还没有走上正轨,这时需要挑选一批各方面表现比较好、能力比较强、有一定号召力的学生,或在某方面有较突出能力的学生担任班干部。因此,班级成立之初不可能由学生民主选举,可以先由班主任任命,班委会也是一个临时性机构,经过一段时间磨合以后,再由全班学生进行选举。其间,要在班主任的主导下,有意识地开展各种活动,发现具有一定管理基础的学生,使全班学生有机会选择能力强、勇于负责的学生担任班干部。之后,采用无记名方式进行选举,由班主任指导下组成的班委会主持全班经常性工作。当然,由于能力与机会因素,学生选举的班委会成员长期占据班干部职位,会使其他学生失去锻炼的机会。为了实现大多数学生的愿望,还必须实行班干部轮换制,对于个别特别有管理能力,有服务意识的学生可以分配到其他岗位任职,或者实行差额轮换,使班级管理建立在相对民主的基础上,增强管理实效。
  第二,在学生习惯养成、优秀品格培养上,要品学兼顾、正面引导、文化熏陶、情感激励、行为引领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就是塑造品格,就是解放心灵。这是教育的根本所在,也是班级管理取得成功的根本所在。为此,我们一要积极引导、沟通思想。引导学生德行相修,全面发展。班主任要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和心理多做正面疏导,帮助他们找出产生问题的根源,然后予以纠正。要多与科任教师、家长、学生沟通,特别是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对他们的细微变化做到心中有数,增强育人的实效。二要倾入真情、文化熏陶。用更多的时间、精力、耐心和真情走进学生,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生活和学习情况,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实实在在的亲切感,升华为他们不断向善向前的动力。用精美的文化宝藏来滋养学生的心灵,在学生的心中播撒真善美的种子,开启他们热情的闸门,为他们积蓄人生发展的正能量。三要言传身教、行为引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学生。教师要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谨言慎行,敏言正行。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学生,身体力行,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做好,使学生不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端其品、正其行。
  第三,在后进生转化、心理健康教育上,要多管齐下、平等对待、优先关照、因材施教、点亮心灵
  后进生转化是班级管理的难点,直接关系到班级教育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一是优先关怀、心理宽慰。由于种种原因,后进生往往有一种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对老师时时戒备,处处设防。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只有消除师生之间情感障碍达到心理相容,后进生那紧闭的心扉,才能向老师敞开,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给予他们更多的温暖、更多的爱。用老师温暖的心、不断的呵护融化他们自卑自弃的心理,点燃他们心中自尊和进取的火种,引导他们不断地进步。二是平等对待、尊重认可。后进生虽然缺点多,但他们同样希望得到同学的尊重和老师的认可。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在他们取得进步、获得成功时,及时肯定,衷心祝贺。后进生与其他学生做了同样的好事,取得同样的进步,教师应同等对待多多鼓励,借此增强其自尊心,确立其自信心。三是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教师可以根据后进生不同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让他们参加各种感兴趣的有益活动。让他们的兴趣特长在活动中得以发挥,对其中的亮点进行弹性评价和发展性引导,使他们认识到自身价值,实现自我肯定。对他们提要求要经过慎重周密的考虑,循序渐进地提出,使他们每前进一步都能获得成功后的情绪体验,在精神上得到满足,从而使他们更加满怀信心地去实现老师提出的更高要求,扬起不断前进的风帆。
其他文献
从呱呱坠地开始,人类就开始了模仿和学习;从学说、学写开始,逐渐学着成长,学着做人。在父母老师的教导下,孩子们才茁壮成长,也才能在将来为祖国贡献一份力量,“玉不琢不成器”,可见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学校要致力于构造一个文明、和谐、上进的社会,培养孩子文明、善良、上进的优良品质。  我校本学期雅行主题推出了“雅行”校园活动,旨在培养学生文明出行的好习惯。雅,源于《诗经》,发于情,止于礼,显于
期刊
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杜郎口中学利用导学案导学,推行“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该模式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参与为特色,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老师用极少的时间进行点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他们独特的方式诠释了新课改的精神和理念,更给我们树立了一座课改的丰碑,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学者、教育工作者赴杜郎口中学进行学习考察。我校派去参观学习的老师回来后,根据参观学习时的所见所闻开始编写导学案并利用导学案
期刊
一、爱心浇灌,以“情”感人  亲其师而信其道。要想让学生亲近你,喜欢你,我们就必须学会走进学生的心灵,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达到了这种境界,我们的班主任工作也就成功了一大半。所以在接手这个一年级时,我先做了两件事:  一是用最短的时间记住所有孩子的名字,了解所有孩子的爱好特长,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品尝出来自老师的挚爱。  二
期刊
教育工作,尤其是班主任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要想使班级管理工作做得成功,班主任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释放个人魅力,以实事求是的态度通过多种渠道开展班主任工作,开创班主任工作的新局面。下面笔者从实际出发,从勤看、勤问、勤听、勤说、勤想五方面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勤看中掌握学生思想动态  班主任要想掌握每个学生的心理状况,思想动态,及得捕捉学生与学生间的各种情况,科学的处理班级发生的各种事情
期刊
“亲其师信其道”这一古训源自我国最早的教育学著作《学记》。“亲其师信其道”是说一个人只有在亲近自己的师长时,才会相信、学习师长所传授的知识和道理,其精髓就在于它所蕴含的一种良好师生关系。学生由于喜欢你这个人,就会喜欢你所教的学科,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学得有滋有味,也促使你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由于喜欢你这个人,他们会以你为榜样,也会相信你所讲的道理或规范,当然也就会遵从你的管理。那么,教师怎样才能让
期刊
笛卡尔在1637年出版的著名哲学论著《方法论》,对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和科学研究方法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高效课堂22条》的作者李炳亭先生说:“高效课堂是‘从解决问题出发’,它是一种‘方法论’,应该是‘从方法入手’,贯通全局的变革。”今天我想就从“探究教学方法”的角度来谈谈个人对高效课堂改革的认识和一些做法。  一、质疑教学过程,探究教法应该是高效课堂改革的第一步,并应贯穿始终  笛卡尔在方
期刊
一、准备物色,悉心挑选  班干部是班集体的核心,直接影响着班级工作的开展。班主任要具备一双慧眼,善于通过各种途径进行了解、选拔班干部,通过观其行、听其言,慎重选择,然后根据学生自己的意愿、特长、能力:组成班委,考察一段时间后再经过全班同学的民主选择,最终确定班委。在确定小干部人选时,应全面衡量,用人得当。要让善于吃苦耐劳、有责任心、有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小干部。  二、实施指导,尽心培养  1.思想
期刊
如何提高思品教学的有效性,让思想品德课堂焕发生机和活力,真正成为学校德育的主阵地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利用教材资源,准确把握切入点  教材是一种充满变性和弹性的课程资源。对教材内容的适当取舍,能让思想品德课更生动、精彩。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是真实生活的典型化。教材编排紧密围绕学生的生活展开,图文并茂,语言生动,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期刊
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班级像个小社会,每天都发生着形形色色的事件。在每一次事件中,班主任的身份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严父、慈母、学伴、挚友……。班级管理其实质就是对人的管理,“管而不死,活而不乱”。在一个班级里,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构成了一张张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网,只有正确处理好这些关系,才会形成一个关系融洽、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班集体。常言道“和为贵”,和谐的人际关系使人乐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班主任角色的内涵也更加丰富。能否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良好的培养和教育,多半与班主任对这个班所付出心血的多少有关。结合十六年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实践,就现阶段如何做好班主任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一、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工作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 为人师表要求班主任有较高的人格修养。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功能和滴水穿石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