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化教学理念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来源 :大众科学·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h3460481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改提倡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生活化教学手段是能够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举措之一,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基础上提升综合能力,还能够促进他们逐步认识到生活与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在本篇文章中,笔者根据多年高中化学实际教学经验谈一谈如何才能更好地将生活化教学理念应用在化学课堂教学中。
  关键词:生活化;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与人们的生活有着紧密联系,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可以将生活与化学教学联系在一起,促使他们进一步认识到学习化学知识的意义,并且学会使用化学知识来解释生活中一些奇怪的现象或者帮助其他人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样更能够促进化学学习效率以及化学素养的提升。
  一、课堂导入生活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的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开端,对一节课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生活化教学方式作为新课改提出的一种高效教学策略,得到了广大教师的高度认可,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可以尝试利用生活化理念导入课堂教学活动,促使学生情绪高涨,并且对所要学习的化学知识充满探究欲和学习兴趣,有效提升学习积极性。高中生很容易被生活化教学氛围所吸引,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学习化学知识以及提升化学综合能力。
  例如,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一节时,高中化学教师通过课堂导入生活化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一上课,教师便说道:“同学们古人常常用什么来消愁?”学生齐声道:“酒!”教师继续道:“每逢佳节家庭聚会时也少不了酒,酒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学生立即陷入思考,教师随之借用多媒体展示出生活中含有酒精的几款饮料,引起学生注意,并由此展开乙醇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教学,促使学生从生活角度认识和学习乙醇相关知识点。高中化学教师通过将化学课堂导入环节生活化有效促进了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不断提升,使之从生活化角度思考和探究化学知识,对提升化学学习效率十分有益。学生在生活化导入的化学课堂中积极性较高,学习化学的欲望也较为强烈,能够快速掌握化学知识。
  二、应用生活化案例,激发学生求知欲
  众所周知,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知识,很多知识都是生活实践的总结与归纳。鉴于此,高中化学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时经常会思考生活中化学现象或者规律与课本知识有着紧密联系,并且以案例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为其营造一个生活化的化学教学氛围,促使他们自觉地进入学习状态,进而快速汲取化学知识。学生从生活化案例中学习了化学知识后很容易在以后的学习中联想到生活,同时在生活中联想到化学知识,对提升化学学习效率十分有益。
  例如,学生在学习“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一节时,高中化学教师应用生活化案例展开教学活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课上,化学教师首先通过高科技产品所使用的的金属材料导入课堂教学活动后,说道:“金属材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像我们上班骑的自行车以及坐得公交车都是由不同的金属材质组成的,家里做饭用的锅和勺子也是金属材料,家用电器等都是金属材质的。你们还知道哪些与金属有关的物品吗,请举例说明!”学生纷纷展开思考,有的人列举出电线中的铜线、有的人说出铝合金的门窗,教师随之引导学生比较金属和合金的区别,由此带领他们总结归纳出合金的特性。化学教师通过在课堂中列举生活化案例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能够促使他们将生活和化学知识结合在一起,有效提升化学教学效率。
  三、布置生活化作业,培养学生观察力
  很多学生在课堂中表现的很好,但是一提到作业就感到头疼,认为作业是一种负担。为了缓解学生出现的这一现状,广大高中化学教师尝试不再采用填鸭模式将作业一股脑地抛给学生,而是适当地布置作业,同时将一些生活化内容融入其中,促使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完成作业,并且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化学知识,两全其美。高中生在面对带有生活气息的化学作业时,不仅会感到很开心,而且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以及观察能力也会逐步提升。
  例如,学生在学习“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一节时,高中化学教师通过布置生活化作业有效培养了学生观察力以及化学学习兴趣。课上,教师将糖类的组成和分类、葡萄糖的结构以及化学性质等内容讲解给学生,使之在课堂中基本上将所有的知识点都掌握了。在布置作业时,教师道:“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土豆中富含淀粉,课下大家将土豆捣成泥,并将其液体沉淀后取一些清澈的上清液,并且尝试用碘酒分别滴在上清和沉淀中,仔细观察颜色变化,并且得出相应结论。”学生听到作业后比较兴奋,对这一现象也十分好奇,更愿意主动地去探究和尝试。化学教师采用此法不仅能够唤起学生自主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使之在生活化实践活动中增强观察力以及提升化学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高中化学教师要应用生活化教育视角,逐步将生活化教学理念深入到课堂教学中,促使学生从点点滴滴中逐步认识和了解化学知识的重要性,同时使之对化学学习充满兴趣和求知欲,为进一步提升化学课堂教学效率奠定基础。
  參考文献:
  [1]颜治林.基于生活化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高新区,2017(18):108-108.
  [2]王荣瑞.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5(11):9-10.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科学教材中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教学的过程中很能引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小学科学的教学不仅能引发小学生对自然和科学的探索,还能培养小学生的优良品质。小学科学教师要注重课本素材对小学生的启示作用,善于运用课本素材培养小学生的德育。  关键词:小学科学;科学教学;德育  小学科学是让小学生了解自然和科学的课程,但是小学科学教师也可以运用这门课培养小学生的优良品质。在小学科学课本中讲的可能是自
期刊
摘 要: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结合课程教育来完善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还需要结合一种体育运动来帮助学生健全体育运动观念、提升体育运动技巧、建立终身体育意识。因此,教师可以将排球教学加入到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并通过排球这种训练提升、磨练意志的运动形式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健全素养。  关键词:小学体育;排球教学;有效教学  排球运动起源于美国,是一种需要两个队伍、各自六人使用手或手
期刊
摘 要:信息技术课程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比如大家都知晓的word、excel等,以及教师讲课常常会用到的ppt课件。信息技术不仅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巨大改变,而且以非凡的速度推动着社会和国家的发展。本文就如何进行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生活化教学进行了探究,希望它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生活化教学;教学策略  现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在生活中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
期刊
摘 要:古今中外的职业教育,无不以让学生获得职业为自己的主要目的。从一个一线老师多年的经验来看,中职生的教育,应该是育人压力比教书压力大。人们都说,作为老师,一定要教书育人。但对于中职生,作为老师,教育他们做人比教育他们学习文化知识更重要。这是由他们自身特点决定的。所以中职学校教师一定要调整好工作重心,在日常工作中,帮助他们改掉坏习惯,学会为人处世,学会遵规守纪,做一个守纪律讲卫生乐于助人的好学生
期刊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普及,现在教学不再仅仅只关注于学生的书面成绩,对学生的素质培养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初中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法律意识的重要途径。但是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和学生良好的发展。为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把握好新课改的机遇,及时地做出转变,改善传统的教学中的弊端,采
期刊
摘 要: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以及内容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它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所在。本篇文章主要是笔者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来阐述的关于如何更好地开展数学教学课堂提出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  新课程改革重点强调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以及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的培养,因此广大教师逐步改变了教学理念和策略。数学是初中阶段必修的学科之一,对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以及品格的形成十分重要,教
期刊
摘 要:当今时代是日新月异的信息经济时代,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实现教育信息化教学已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将先进的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融合起來,能够转变以往以灌输式为主的单一授课模式,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灵活、便利,充满趣味性。基于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从自身的教学实际及学科特征出发,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使课堂教学变得充满灵动与活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信息技术;创设情境;转变模
期刊
摘 要: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從学生的认知角度出发,创设出集趣味性、实操性、启发性于一体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数学;有效性;教学策略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由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从而导致整体的初中数学教学效果差。究其原因主要由于以下两点。第一点,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合理。有些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教学的关注点集
期刊
摘 要:十九大会议以后,习主席提出了扶贫、致富的新战略,精准扶贫的政策灵活多样。课题小组成员来到了安徽省西北部,这里坐落着全国十大贫困县之一——利辛县。在这里,低保贫困户多,全县经济以小农经济为主。在各种精准扶贫政策中,社保兜底能直接将社保资金有效分配到各贫困户手中,能更好的改善无劳动能力贫困户的生活状况。在实行精准扶贫政策以来,利辛县政府结合国家政策推进了一系列社保兜底扶贫举措,并计划于2020
期刊
摘 要:从小养成孩子爱读书的好习惯不但可以丰富孩子课外知识,一本好书还能教会孩子如何做人,培养孩子正确的德行,而且具有阅读能力的幼儿求知欲旺盛,能运用语言大胆与人交往,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自己充满信心,所以说,早期阅读对于幼儿的将来乃至一生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但是孩子的阅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养成的,需要有一个过程,循序渐进!  关键词:幼儿阅读 自主选择 阅读材料 阅读活动  在加拿大等美洲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