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学习更生动有趣

来源 :教育研究学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jian_you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它能促使学生去追求知识,探索知识的奥秘。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又往往来源于教师的讲授和有目的的培养。在多年的教学中使我深深体会到,唤起学习兴趣是使学生积极学习的重要条件。有这样一句话我非常的欣赏,也是我现在努力的方向。“寓教于乐,教学有方,‘开窍’有术。” 一、手脑并用让孩子们“动起来”; 二、练习也要生动有趣;
  三、教师——为孩子创造兴趣的使者; 四、教师是课堂的调控者
  【关键词】数学学习; 兴趣; 教学生动
  数学无处不在,它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知识。但总是算来算去,就会让学生们失去学习的兴趣与学习的动力。只有让学生们真正的喜爱,真正的引起学习的兴趣,才会真正的走进数学。兴趣才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它促使学生去追求知识,探索知识的奥秘。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又往往来源于教师的讲授和有目的的培养。
  在多年的教学中使我深深体会到,唤起学习兴趣是使学生积极学习的重要条件。有这样一句话我非常的欣赏,也是我现在努力的方向。“寓教于乐,教学有方,‘开窍’有术。”
  我现在任教于一年级,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在课堂上易于疲劳,精神容易分散。曾有研究表明:7~10岁的儿童注意力只能保持15分钟左右。这对我们教师来讲如何使课堂教学富有趣味性,能够调动起孩子们的兴趣,是我们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的首要任务。
  1手脑并用让孩子们“动起来”
  “眼过百遍,不如手做一遍。”六七岁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也非常的好动,那在教学中就要充分利用孩子们的这一特点,让他们在课堂上“动起来。”让他们摆一摆,摸一摸、考一考。从而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在教学“认识物体”一课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拿出学具中的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体,先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分别拿出物体摸一摸,让学生说说自己摸到物体后的感觉。再加上教师的引导总结,使学生对这四种物体有了初步的认知。然后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各种实物,让学生去观察、去判断、去总结。整堂课学生们观察认真,参与积极主动。从学习的结果来看“动”起来是对的。“动”得有趣,“动”得有意,“动”得有收获。
  在学习数的顺序时,教师的导入语是这样的“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我们请了秘密武器来帮我们学习今天的知识,(教师拿出格尺)学生们纷纷拿出格尺。今天我们就请格尺来帮我们学习。进入课堂学习。“1的前面是数字几?10的前面是数字几?5的后面是几?有一个数字,前面是5,后面是7,这个数是几?和8相邻的两个数是谁……”动一动,看一看,说一说,较为抽象、枯燥的知识使得课堂教学成了一场趣味竞赛。
  “动一动”并没有完成。接下来,请孩子们自己出题,自己当小老师,出题后,任意指明回答。这样又一次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参与的热情。把孩子们的注意力又集中到了练习上,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表述能力。
  这堂课从导入开始,教师就充分的调动了孩子们的好奇心,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语。学习时,让学生自己动起来,拿出尺来自己观察,并以举手抢答的形式来学习,不但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调动起孩子们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同时又降低了学习难度,使学习较吃力的孩子也能有兴趣,并且有机会去参与,去抢答。在学生的注意力开始涣散时,改变了练习的方式,有学生当老师。很好的将孩子们的注意力收回到巩固练习上。
  2练习也要生动有趣
  练习是使孩子们获得到的知识转变为技能的一种有效的方法。但数学中的练习往往是枯燥、乏味的。对于低年级的孩子练习形式上教师就要多设计一些不同形式的练习。如儿歌对口令练习、“悄悄说”、我是“小老师”等。
  像儿歌对口令练习。在教学10的计算时,教师就和孩子们完成了一个这样的游戏。“我说1,我对9,1和9组成10……”教师说前半句,孩子们对后半句,使学生对数字10的组成能在游戏中得到更好的练习与巩固。
  “悄悄说”。《数豆子》一课,在练习时,看到孩子们的注意力开始不够集中,缺乏兴趣时,教师就换了一种练习方式。教师说了一道题(个位是4,十位是7,这个数是几;由3个一,2个十组成的数是几……)后,并不请孩子回答,而是突然走到孩子的面前,伸出手,请孩子在老师的手上把答案写出来。老师用表情来告诉孩子是否回答正确。这时每个孩子都集中了注意力,练习达到了良好的效果与成效。
  “小老师”练习方式,可以同桌合作或小组合作,有人出题有人答。使孩子们完全参与进去。
  练习的方式是灵活多样的,是要根据孩子的特点,练习的内容而定的。要符合孩子们认知能力,实际活动能力,而且要考虑不同学习能力的孩子。不能只考虑“热热闹闹”,而应更多的考虑成效性,考虑全体孩子。
  3教师——为孩子创造兴趣的使者
  教师的一言一行是非常重要的。从导入开始教师就要利用语言、动作、表情为学生创造一个悬念、契机。从上课伊始就要用抓住孩子的注意力。只有这样才能使新知教学顺利进行。
  《拔萝卜》一课(100以内不进位加法竖式教学)。教师这样导入:哪种小动物最爱萝卜?(小兔子)这一天,小黑兔和小白兔约好一起去地里拔萝卜。忙了一上午,两只小兔子都累坏了,坐下来数了数自己的劳动成果。小黑兔子说:“我拔了3个十,6 个一(学生回答)。”小白兔说:“我这里个位上是3,十位上是2(学生回答)。”同学们能根据这两条数学信息提出个数学问题吗?小兔子算呀算,怎么也算不出来,我们来帮帮它们好吗……
  这样的一问一答,通过故事、问题调动起孩子们的积极主动性,同时也牢牢地抓住了孩子的注意力。新授知识很快就顺利完成。
  《观察物体》这一课,教师没有利用书中的情境图,而是老师与学生共同以游戏的方式开始。教师站在教室的中间,请几名学生站在前后左右,观察老师,说说看到了什么?为什么看到的结果都不一样。这堂课的知识在活动中很快就完成了。学生们参与的积极主动,通过亲身参与都有了良好的收效。
  4教师是课堂的调控者
  一堂课40分钟的时间,很难让6、7岁的孩子一直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当课堂上出现了涣散现象时,教师就要及时的组织课堂。在一堂单元复习课上,以练习为主,孩子们渐渐的累了,失去了主动性。这时教师及时停止了来练习,带领孩子们一起做游戏。如:用你的左手摸你的右耳朵……学生们动一动、笑一笑,又精神了。做起练习又快又好。
  一味的灌输并不能很好的让孩子学好知识、用好知识,教师要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帮孩子们创建一个轻松、有趣的学习数学的环境,让数学学习更加生动有趣。
其他文献
【摘要】  结合近几年的中考数学试题的特点和自己的教学经验,以考纲为指导、学生为主体;总结复习方法,提高复习效果。  【关键词】中考数学; 搞好复习; 方法  面对中考数学复习,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搞好复习,结合自己近几年毕业班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就“如何搞好中考前数学复习”,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1因学生确定复习方法  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在复习中,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适合他
期刊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而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这就为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给予了定位。老师所教,学生所学都较以前发生了变化,初中语文教学亦是如此。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必须根据新课程的要求,结合所教学生实际,研究了解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学习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激发学生学语文的主动意识,组织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语
期刊
如今,在不少学校的体育教学中,出现只重视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而忽视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思想品德教育现象。多数体育教师认为:德育教育是班主任的事,与体育或体育教师没有多大关系,或有的人认为思想品德是软任务,可有可无。其实不然,在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首先要端正思想品德教育在体育教育中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抓好德育教育。我从如下三个方面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1利用体育精神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 
期刊
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培养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创新人才,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的重要战略决策。  数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学科,承担着培养高素质、高水平、高质量人才的重要任务,加强和改善数学教育是广大中小学
期刊
【摘要】加强教师与学生的心灵沟通,才能使语文教学再上新台阶,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新型人才。  【关键词】沟通; 审美; 创新; 语文教学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的劳动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是独立的个体,这就决定了我们工作的特殊性。语文教学是一门人文性最强的学科,教师必须从尊重学生是独立的个体出发,在实际教学中用心与学生交流,才能提高这学科的质量。然而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越俎代庖代替学生思考或代
期刊
【摘要】  本文主要讨论了学生数学能力培养需注重的因素,确立了对学生数学能力评价的新标准。  【关键词】学生;数学能力;评价  数学能力使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殊能力,学生数学能力的获得与提高是学生自主学习、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同时,数学能力反映在学生身上,实际也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考察——教师教学能力较高,就能培养出具有较高数学能力的学生。可是传统的数学评价标准已不适合改革后的数学课程
期刊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植根于我国悠久的历史之中,以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为基础,是中华各民族之间坚强由凝合剂,是推动整人民族前进的动力。人类已进入21世纪,国家之间、地区之间合作与竞争日益激烈,作为未来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振兴中华,实现民族复兴,促进祖国统一,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一件大事。  1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  新中国成立以来
期刊
课间,班主任小李老师在闲聊中谈到,早饭后,他处理了一件学生间的小纠纷:男生黎某不经意间说女生陈某满脸的小雀斑,还成天花枝招展的想变成“白天鹅”,因此两生发生争吵。  最后,小李老师诚恳地说:“唉!像这种脱口而出伤害他人自尊引发的小纠纷,我是按平了这起,又冒出了那起。这不,我狠狠的批评了那两个学生,真令人头痛。辜老师,你是老教师,你说说怎样处理好这类事件?”  我该怎么办?也将发生纠纷的双方叫来训斥
期刊
1农村中学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困惑  《课标》强调:“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因此,每一位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都应该重视并积极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通过综合实践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升学习的广度与深度。然而,在真正的课改实践中,农村中学地处偏僻的小镇或乡村,受到各项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
期刊
小学英语课堂活动的设计即设计和组织英语课堂活动,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语言交际场合及情景,设计课堂活动,组织并引导学生参加语言交际,在活动中学会运用课堂上所教的语言,并会用英语进行交际。也就是说,教学活动的设计,就是确定如何将教学各环节要体现的知识、能力、情感教育目标定位和融合在各种适合学生的教学手段、形式中。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活动,是让学生学习新知识和培养技能的最直接的方式,教学活动设计得是好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