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数学能力培养需注重的因素及评价标准

来源 :教育研究学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tcb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主要讨论了学生数学能力培养需注重的因素,确立了对学生数学能力评价的新标准。
  【关键词】学生;数学能力;评价
  数学能力使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殊能力,学生数学能力的获得与提高是学生自主学习、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同时,数学能力反映在学生身上,实际也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考察——教师教学能力较高,就能培养出具有较高数学能力的学生。可是传统的数学评价标准已不适合改革后的数学课程,那么数学能力评价应注重哪些方面?学生数学能力主要包含哪些因素?这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由于时代发展的需求,国际数学课程改革表现出一些特点:一是数学课程目标更加关注学生素养的提高;二是数学课程目标更加注重联系现实生活与社会;三是数学课程目标更加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而不是统一模式;四是数学课程目标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整体发展。因此,传统对数学能力定义为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标准已经不适合改革后的数学课程目标。同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也明确提出在评价学生数学能力过程中应注重以下方面:在日常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尤其是数学探索与数学建模活动中,是否具有问题意识,是否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否选择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收集信息,联系相关知识、提出解决问题思路,建立恰当的数学模型,进而尝试解决问题。能否对解决问题的方案与结果,用书面或口头等形式比较准确地表达并进行交流,根据问题的实际需求进行分析、讨论和应用。能否在学习过程中,既能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又能够与他人很好的交流与合作。能否对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质疑、调整和完善。此外,在数学课程标准中,也多次提到要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和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发展,以及重视新技术应用能力。
  依据以上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目标,以及评价体系的基本理念和评价所需注意的方面,我们可以将学生数学能力归纳为以下八种一般能力:
  基础能力 基础能力即传统数学教学大纲中作为数学能力具体构成内容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这些能力虽作为传统数学能力观点表现出明显的局限性,却并不是已经不重要,相反,这些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所需具备的最基础的能力,直接影响到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能否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创新能力 江泽民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这足见创新能力在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中的重要性。现代社会是以创新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社会,只会学习是不行的,还要能够创新,只有会创造的人,才是有竞争力的人,知识经济社会需要会创造的人。创新能力在数学能力培养目标中居于核心地位。
  实践应用能力 数学具现实的性质,它来源于现实生活,还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数学应用的巨大发展是数学发展的显著特征之一,数学正从幕后走向台前,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同时也为数学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前景。因此,应大力加强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这符合社会需要,也有利于扩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搜集、处理信息能力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时代,信息无处不在,能否搜集、处理各种信息,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用各种数学方法指导行动决策,已经显得尤为重要。这是现代人所必备的能力,同时,它也是形成终生学习能力的关键。
  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的能力集中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与思维的开放性。所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而能否正确分析解决问题是一个学生能否将所学知识真正理解掌握的体现。在此过程中,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和善于反思的个性品质。
  交流与合作能力 交流与合作是学生将来从事社会工作的基本素养。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彼此解释各自想法、相互理解对方思想,将思考结果与人交流,才能使数学得以深入和发展,使数学思想变得更加清晰。在独立思考、学习过程中也要注意合作,走出封闭的个体学习行为,深刻和完善彼此的见解,使学生成长为一个会合作与交流的社会主体,使学习既具有个人意义又具有社会意义。
  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一种适应一定学习活动的综合能力,是学生在学习课内外知识、技能过程中,不依赖教师和相关指导者,独立自主的获取知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的能力。在信息社会,知识容易过时,且新知识多而广,不会自学的人就会落后,就不能与时俱进。发展自学能力,能使学生自主探索、质疑、学习、应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运用信息技术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了数学课程内容、数学教学、数学学习等方面,并产生了深刻影响。作为可操作的探索工具,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有力地帮助学生从一些繁杂的计算、枯燥和重复性工作中解脱出来,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动手、动脑、思考和探索;也可以为学生创造出图文并茂、丰富多彩、人机交互的学习环境,通过各种现代化媒介获取信息,帮助思考、促进学习,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因此,掌握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将成为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以上八种能力,虽有其各自独立存在的性质,但它们之间又是不可分割的,不能孤立存在,八种能力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比如,基础能力和创造能力,虽属不同的元素,但它们之间又是不可分割的,基础能力是创新能力培养、发展的前提条件,而创新能力又反作用于基础能力,促进基础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培养和评价学生数学能力水平时,不能将它们严格的区分为非此即彼,而应是一种亦此亦彼的中介状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教学课程标准(实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北京师联教育科学研究所,走进新课程——新课程与课程评价改革[M]北京:学苑音像出版社2004年
  [3]钟启泉,崔允郭. 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马复.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学习评价[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5]李雁冰.课程评价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
  [6]魏超群,罗才忠.数学教育评价[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3
其他文献
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给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应用多媒体辅助小学语文教学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释疑解难,而且可以创设情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引起情感的共鸣,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  1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时的创新欲望和潜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导入新课,能通过情景画面,以情激趣,使课堂
期刊
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也。写文章最直接、最简单的目的是让人读,读文章如吃饭一样重要,吃饭,可以养活肌体,读书则可以养活精神。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说明了阅读的重要性。如何使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果呢?  1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习内驱力被极大地激发起来,产生机械的学习动机。在这种情况下,
期刊
【摘要】新教材注重强化创新意识,技法教学课上注重“像不像”。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发展,创作课教学上注重“变”。在欣赏课中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美术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基础教育培养目标服务的。所以《美术课程》明确指出:“必须通过课程改革促进美术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体系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公民。”身在小学的美术教师,无可回避正在变化的教育环境,可是在实施新课程之前
期刊
多年来先后参加各类培训,学习了不少教育理论专著,聆听了很多专家的讲座,参与讨论交流语文教学的话题,从思想上和思维的高度上接受了专家的深入指导,反思自己的语文教学,感慨颇多。  一支粉笔,一本语文书打天下的语文教学随着时代的发展已行将就木了,新时代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学必须走出传统教学的模式,向有利于学生的能力发展的素质教育方向发展。为此,新的语文教学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教师
期刊
【摘要】  阅读是获取信息,拓展视野,扩大知识面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学习方法,不但能够提高学生阅读的效果,更能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培养兴趣;提高能力  【Abstract】Reading is to obtain information, broaden their horizons, one of the most effect
期刊
【摘要】  结合近几年的中考数学试题的特点和自己的教学经验,以考纲为指导、学生为主体;总结复习方法,提高复习效果。  【关键词】中考数学; 搞好复习; 方法  面对中考数学复习,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搞好复习,结合自己近几年毕业班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就“如何搞好中考前数学复习”,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1因学生确定复习方法  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在复习中,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适合他
期刊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而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这就为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给予了定位。老师所教,学生所学都较以前发生了变化,初中语文教学亦是如此。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必须根据新课程的要求,结合所教学生实际,研究了解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学习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激发学生学语文的主动意识,组织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语
期刊
如今,在不少学校的体育教学中,出现只重视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而忽视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思想品德教育现象。多数体育教师认为:德育教育是班主任的事,与体育或体育教师没有多大关系,或有的人认为思想品德是软任务,可有可无。其实不然,在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首先要端正思想品德教育在体育教育中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抓好德育教育。我从如下三个方面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1利用体育精神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 
期刊
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培养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创新人才,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的重要战略决策。  数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学科,承担着培养高素质、高水平、高质量人才的重要任务,加强和改善数学教育是广大中小学
期刊
【摘要】加强教师与学生的心灵沟通,才能使语文教学再上新台阶,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新型人才。  【关键词】沟通; 审美; 创新; 语文教学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的劳动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是独立的个体,这就决定了我们工作的特殊性。语文教学是一门人文性最强的学科,教师必须从尊重学生是独立的个体出发,在实际教学中用心与学生交流,才能提高这学科的质量。然而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越俎代庖代替学生思考或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