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运用多媒体增强音乐课堂教学效果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onny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音乐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使音乐教学更为生动活泼。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我们的社会已经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在音乐课中充分合理的利用多媒体教学,能贴近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最佳状态,能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并能更好的使之与生动的教育技术相结合。
  【关键词】 多媒体 教学情境 多元文化
  一节好的音乐课是一桌丰美的大餐,不光要好看,更要能“填饱肚子”。教学是一种互动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多媒体是辅助音乐教学的工具,它和钢琴、录音机等教学设备本质上并没有区别,它虽不能代替音乐教学中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但可以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所以我们要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注重实效,注重音乐课中师生、生生间的互动。
  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我们的社会已经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人们的行动、生活、思维方式都将随着这一新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而发生深刻的变化。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不仅是信息技术发展的有一个里程碑,而且必须引起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随着素质教育在常规教学中的不断深入,多媒体技术作为一个全新的教学手段,正出现在中学音乐教学中。
  1 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主动性
  在传统中的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对单一的听老师演奏(唱)或放磁带录音感到枯燥、单调,这样往往使得学生在欣赏音乐时候显得很被动,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这样老师的教学也达不到很好的效果,也充满美感的midi音乐、文字、图片、动画、影像等多媒体综合信息,则能自然的调动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会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去感受音乐力度、速度、情绪,学生在欣赏优美画面和midi音乐的同时,脑海里产生种种生动的想象,好像身临其境一般,并激发起了强烈的音乐表现欲、创造欲。
  2 创设教学情景、增强教学效果
  根据学生的心理和思维特点,恰当的运动多媒体教学,创设教学情景、营造良好氛围,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而且能以趣激思、提高教学的效果。我在引导学生欣赏乐曲《春江花月夜》的开头、高潮、尾声三部分片段音乐的教学中,欣赏之前我引导学生结合音乐和画面去感受每段乐曲的力度、速度、乐曲音色及乐曲的情绪。学生在欣赏乐曲开头部分音乐的时候,展现在学生面的是夜色朦胧、夕阳西下、日出东山的美好景致,听到的音乐开始部分由一段自由节拍的引子,由黑管和大管奏出,黑管演奏主题音乐,长笛独奏一段装饰性乐句,这一部分的音乐力度自由、速度渐快、情绪抒情优美,将人们带入优美夜色的意境当中;学生在欣赏乐曲高潮部分的音乐的时候,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江涛汹涌、游客欢乐、野鸭戏水的生动画面,听到的音乐是采用多种配器手法,多种木管乐器合奏的方法将乐曲推向了高潮,这一部分音乐的力度渐强、速度渐快、情绪欢快热烈,此时学生的情绪很高涨、能激动。似乎感受到了江水的汹涌和家庭的欢乐。
  3 发挥媒体作用,培养学生能力
  学生在欣赏的时候有了美好的视听感受,能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将乐曲说表达的意境表达得淋漓尽致,生动形象。不少学生所描述的语言比音乐、画面本身还要优美!比如:学生在欣赏完尾声部分音乐之后,是这样说出自己的感受:“我在欣赏过程中思绪很集中,脑海里浮想联翩,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自己好像沉浸在幽静的夜色当中。夜深了,江水平静,在月光的映照下,显得迷人。此时,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已经进入了甜美的梦乡,沉浸在醉人的夜色当中……学生在赏析每段音乐的时候,能很容易地区分每一段乐曲的力度、速度、乐器音色以及乐曲所表现的意境和情绪。由此可见,多媒体的家当运用发挥了他的作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从视、听、想等方面综合的去欣赏音乐,从叙述的角度去分析音乐,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欣赏、感受、想象、理解及表达的能力。假如在欣赏《春江花月夜》的时候,学生只是单一的听磁带录音,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只凭单一的听觉、想象去感受音乐,远不及运动多媒体欣赏音乐的效果显著;而利用多媒体进行欣赏教学则调动了学生的欣赏积极性,极大的发挥了他的作用,从多方面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4 运用多媒体有利于多元文化的渗透
  音乐的多元化不仅在于他的表现形式、演唱方法、创作手法,同时它本身也有丰富的文化背景,就拿中国民歌来说,各民族就有各不相同的风俗、建筑、语言、服装、舞蹈等等,许多文化都渗透于音乐中。在教学中教师用语言、图片等方式传授给学生是远远不够的,也达不到目的,而运用多媒体,教师可以把所要的资料做成课件,让学生去体会,这样既真实又自然,学生也不仅是学会了一首歌,而是了解了这个名族。
  5 多媒体有利于教师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多媒体的特殊性,教师可以把整堂课的设计存入电脑中,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教师的板书更加清晰,并具整体性和系统性,可以把多层次、多方位的思维集中在一起进行比较,同时也可以使音乐知识更富有趣味性。
  总之,多媒体用于音乐教学时现代教育的必然趋势,充分利用多媒体,使得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事音乐教师将必备的素质。
  参考文献
  1 何燕君.民族音乐舞蹈审美的维度[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
  会科学版),2005(01)
  2 张平.试论苗族舞蹈的审美特征[J].贵州民族研究,1995(02)
  3 王克芬.民族舞蹈审美意识的传承性与变异性[J].舞蹈,1995
其他文献
【摘 要】 音乐教学应通过生动的音乐形象,在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德育于美育之中,不断发展学生德育上的自我教育能力。  【关键词】 德育 音乐  音乐教学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展开的。此外,音乐教材中还教育学生爱家乡、爱自然、爱学习、爱劳动、爱科学,树立远大理想、继承革命传统,尊敬师长、互相友爱等,从多种角度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1
期刊
【摘 要】 美术欣赏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的课业形式,它和绘画及工艺教学组成完整的教学体系。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介入,通过利用多媒体中图片、声音、影视、动画等功能为美术欣赏教学开拓了崭新的途径,倍受师生的青睐。运用多媒体教学给艺术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通过数字化的艺术教学能提高教学内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情感和行为上都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从而优化课堂
期刊
【摘 要】 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进行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课堂教学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以问题为思维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动机;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体,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问题的分析、解决,培养研究性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运用学习的知识、动作技术去解决问题,让知识、动作技术在实践的过程中延伸,提高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 小学体
期刊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健康的理解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心理健康的人对生活充满希望,对未来充满信心,总是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来解决生活中的困难。病态心理的人的行为总是经常严重的偏离自己的年龄特征,这不仅危害他们自身的健康,甚至有些行为过激的话对身边人的人身和财产构成威胁。因此加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心
期刊
【摘 要】 队列队形教学内容比较枯燥,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老师若要活跃课堂气氛,刺激学生潜在的天分用来提高练习效果,达到锻炼身体陶冶情操的目的。  【关键词】 小学体育 队形队列 教学反思  队列队形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身体的正确姿势,培养学生自信坚毅的个性,具有听从指挥、遵守纪律的品质,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气质和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对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具有良好的锻炼效果。因此,教师必须认清队列
期刊
Everyone has a hobby. Different people has different hobbies. Hobbies can make our free time colourful.  My name is WangYan. I’m 14 years old.I like collecting stamps. I have collected stamps for thre
期刊
【摘 要】 为了全面提高体育的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的数据检测和数据的收集,从而展开了一系列的有关体质健康的数据收集和整理工作;而有的教师在开展测试工作中,产生或存在不少的质量问题,根据这些问题本文采取实地走访、抽查取样法对教师提供的学生体质测试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查阅文献及资料对本文论点进行分析、阐述得出在中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过程中确实存在一定
期刊
现代信息技术是一门以培养创新意识、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价值目标取向的必修课程,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不断促进教学技术的信息化,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网络及各种多媒体资源的优势。正确灵活地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信息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构筑了新的教学模式。可以使课本上的文字、图画,通过鲜明的视觉、听觉而更形象直观,从
期刊
【摘 要】 艺术欣赏活动,本质上是欣赏对象与欣赏主体之间发生的一种审美关系,这种关系不仅表现为审美对象对审美主体的审美观与审美能力本质上的制约,还体现在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审美价值的评价与认可标准。因此在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欣赏水平与审美评价能力对学生进行教学,通过大量的审美体验与审美交流去教会学生客观地去欣赏,多层次、多方面地进行审美评价,以达到美术教学的目的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此,笔者结
期刊
【摘要】 对于小学语文语言教学的特点,我们应当与教学措施相结合,以小学生的行为特点为基准来进行研究和讨论,通过对教学特点的分析和总结,可以更好的为老师们掌握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打好基础。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语言教学  1抓住文眼,读中品味  事实上,小语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不仅浓缩了作者丰富的情感,而且在遣词造句、语言表达上都颇具特色。因此,教学中教师就应努力捕捉课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