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的新尝试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gheng525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我国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对新课教学做出很大改变。新课标对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选材,呈现形式,教学要求都做了具体的规定:解决问题的选材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呈现形式要多样化,除文字叙述外,还可以用表格、图画、对话等图文并茂的方式,要适当安排一些有多余条件或开放性的问题,要改变教学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要突出数学问题生活化,要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教学我发现,以上这些新的理念,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都做到了。但是由于以下一些主客观因素,导致解决问题的教学,仍是小学数学教学的老大难问题,老师难教,学生难学。一是部分教师用传统的眼光使用新教材;二是教材中解决问题的选材仍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教材摒弃了城乡差异,加之解决问题涉及的内容广泛,各行各业的都有,很难适应我们农村学生。尽管新课标教材中解决问题的素材所反映的都是现实生活中的数学,贴近生活,但好多问题仍是我们农村学生生活中没有的,是学生不理解的,如盐场晒盐、旅游住店、租船方案的选择,出租车按里程收费,制台灯罩用材料的计算等;三是数学本身的难,数学中的解决问题本身具有抽象性和复杂性,解决问题依靠的是对日常生活中基本数量关系的认识和分析,而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分析问题的能力差,导致解决问题困难。针对现状,我认为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应重视以下几方面。
  一、教师要转变观念
  新课标实施以来,好多老师都说,现在的数学教材,知识点的编排零乱,不系统,课本中的习题少。更有甚者,在使用新课标数学教材教学的同时,还给学生布置传统五年制教材中的相应练习。这种做法是违背新课标的,“做题”是传统的强化基础知识的手段,通过大量的做题,可使学生形成较强的解题能力,但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会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相对滞后。因而我们不能再用传统的眼光对待新课标下的解决问题教学。当然,这与考试评价存在联系,评价决定着教师的观念。
  二、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等数学思想和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和体验,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在学生思考时,不到苦思不得其解不得不启发他,没有有所领悟不得不启发他,否则教师就会替学生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理解深刻,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与规律,使其在探究的过程中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如在教学“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时,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直接尝试,自主探究解题规律。我鼓励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并适时点拨。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不断发现、不断拓展,学得主动,较好地掌握了按比例分配的知识结构,明确了按比例分配是以等分为基础,是归一问题的发展,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变形,可用多种策略解决。这样既沟通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又培养了学生运用转化思想和方法的意识,还培养了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更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师要实现日常用语和数学语言的转换,立足现实,重组教材
  教师要善于对教材中解决问题的背景材料,特别是那些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例题、习题,在不违背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或重组,摄取现实生活中的素材,变为学生身边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的真实、亲切、有趣,有效激发学生跃跃欲试的热情。如把例题或习题中的人名、地名换成本班学生的名字,本地的地名;再如教学行程问题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上台表演,使数学学习和学生的生活观察、实践探究建立起有效的联系,从而突破教材中例题的局限性,依靠学生对感性材料的直接兴趣,联系旧知识积极主动地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另外,教师在重组教材的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易发生错误的关键性术语,如增加、增加到、增加了;减少、减少到、减少了;提高、提高到、提高了;降低、降低到、降低了;上升、上升到、上升了;下降、下降到、下降了;扩大、扩大到、扩大了;缩小、缩小到、缩小了;涨价、降价;盈利、亏损;节约、浪费;便宜、赚钱等,要让学生理解这些字词在数学中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还有整数、小数中的多(或少)几与分数中的多(或少)几分之几的不同。
  四、继承传统应用题教学中重视数量关系的训练
  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只有让学生牢固掌握日常生活中的基本数量关系,才能正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一题多解、一题多问能沟通知识间的联系,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自主性。变式练习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对比练习能排除学生定势思维的干扰,理解数量间的互逆關系。在继承这些宝贵经验的同时,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开放性练习,如设计有多余条件的问题,形成干扰因素,让学生选择其中有用的信息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提高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他文献
传统的小学教育围绕应试教育而展开,考试成绩的好坏几乎成为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这种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书呆子气很重,缺乏灵气,鲜于创新,与小学生记忆力差、直观性强、幼稚贪玩的特点完全脱节。目前,小学教育虽然正在进行改革,但是大多局限在课堂和教学方法上,对其他方面触动不多,特别是考试改革的步子明显迟滞。因此,要想取得改革的最终成功,改革考试制度是必须迈过的一个坎。  一、考核形式  新时期,小
21世纪是知识的世纪,需要更多优秀的人才。在这个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多媒体进课堂已成为必然,由于多媒体具有声、文、图、像的综合性功能,能以不同的方式传播信息,并能提供友好便利的交往方式,对美术欣赏课有很好的辅助教学的效果。  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的运用,应根据学科的特点来进行媒体的设计,可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大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设计:  一、兴趣性  兴趣是增强学生学习
【摘 要】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具有立业创业能力、能出效益的人,这就要求中职学校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素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的工作业务能力。下面结合我校实际,谈谈我对学生加强实训指导、提高烹饪专业实训技能的一些尝试和探索。  【关键词】中职学校 烹饪 实训课教学 探索  烹饪实训教学是中职烹饪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烹饪专业课程设置的核心内容,是实现烹饪教学
课堂教学模式,是为了保证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而设计的一种程序,是课堂教学流程的具体化。课堂教学模式,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尤其重要。选择有效模式,可以让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串讲互问式教学  串讲互问式的课堂模式,能充分体现教师在分析问题方面的指导作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通过师问生答、生问生答的互动,提高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模式,主要采用“讲授——提问——练习——强化”
幼儿教育对人的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起着极其重要的奠基作用。它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所以,教师应努力培养幼儿的全面素质,在这些素质中,自信心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自信会使人性格开朗,使人积极地对待生活、勇敢地战胜困难。  一、自信的含义及幼儿自信的表现  所谓自信,就是自己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自己选择的目标的心理倾向;是自己坚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意志品质。自信是促使人向上奋进的内部动力,是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