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业技术推广对农业种植业的影响

来源 :南方农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829520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岁庆.浅析农业技术推广对农业种植业的影响[J].南方农业,2021,15(24):-156.
  摘 要 为推进我国农业种植业的建设与发展,利用文献资料法,对农业技术推广对农业种植业的影响进行讨论,从中发现农业技术推广不仅可以深化农业结构改革,而且还可以推动粮食产量的提升与技术示范目标的达成。基于这些研究总结了现阶段我国农业种植业中农业技术推广策略的实施。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种植业;积极影响
  中图分类号:F323.3;F326.1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4.073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的支柱型产业,农业经济直接影响中国经济整体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农业技术推广的作用不容忽视。农业技术推广对农业种植的影响非常巨大,不仅可以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而且还可以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促进农业结构化改革的深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农业部门及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根据农业发展需求,制定更加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策略,以更好地推进农业种植业建设与发展。
  1 主要影响
  在农业种植业建设发展过程中,农业技术推广的作用不容忽视,深入分析农业技术推广对农业种植带来的积极影响,对我国农业种植业产业化进程,以及结构化发展会产生非常好的助力。
  1.1 深化农业结构改革
  近几年国内第三產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中的经济主体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而在这种模式下,第一产业在整个经济结构中的份额在不断减少。在农业产业中,引入多种新型技术,如反季节栽培技术、无土栽培技术,生产出更多种类的作物,有效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满足市场的各种需求,提升农业产业的竞争力[1]。
  1.2 推动粮食产量提升
  农业技术推广的方式有很多形式,常采取的方式有商业性、科研性、帮扶性、专题项目等,通过引入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和相关设施,提高种植业的产量和品质,进而创造出较高的收益,推动农村居民经济增长,助力乡村振兴。
  1.3 达成技术示范目标
  在现代化农业发展战略背景下,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主要以农产品开发为主,利用新型农业种植技术、相关配套设施,来助力农业转型生产,构建农业产业链条。引入优良品种,构建“品种+技术”的生产模式,生产出各种优质农作物,如水稻、玉米等,实现粮食增产的目的;打造全新生产技术体系,实现产地监测、植物生产过程调控、产品质量检测一体化,构建“生产基地—目标市场”的全流程质量示范体系,打开农产品的市场,打通区域特色粮食作物和目标市场间的通道,推动种植产业发展;构建“畜禽—鱼—稻”“猪—沼—果菜”等循环农业产业,利用农业生产技术及新型材料,来实现农业技术推广,满足各个行业的生产需求,大大降低投入成本;利用大宗农作物机械化示范技术,不断提高农作物的生产服务水平。
  2 重要作用
  2.1 有效提高农业种植质量和效率
  传统农业种植过程中,农户都是按照天气和时节来开展种植,依据时令来进行相关判断,但是如果判断有误,就会影响种植产量。另外,有些农户并不了解种植技术,对国家的相关政策也不清晰,这会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种植业的发展。农业技术的推广能够有效缓解当前的情况,推广人员亲自参与到种植实践当中,工作在田间地头上,能够让农户对农业技术有一定的认识,认可农业技术带来的效果,进而能够参与到农业技术推广实践中,不断提升农业种植效率和质量。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还能针对农产品质量进行管理,保证种植农产品的质量满足市场需求。农作物栽培时,应采取科学的栽培技术和相应的设施,有效提升农产品种植效率,同时结合市场需求,种植绿色、有机的农作物,满足人们的需求,促进农业市场的良好发展[2]。
  2.2 提高种植者科学种植的意识
  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有些农户不具备科学合理的种植思想,因此,在推广过程中,一定要提升农户的种植意识。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走进农民当中,为农户讲解农业技术优势,让农户对先进的种植技术进行全面系统地了解,进而可以在实际种植中应用农业技术。在进行农业技术推广时,应选择一些具有核心影响力的农户,让其发挥带头作用,吸引更多的农户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应用,进而使得更多的农户收获到农业技术推广带来的效益。只有提升农户自身科学的种植意识,才能在种植过程中进行积极应用,进而实现大面积的农业先进技术的落实,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助力新农村建设。
  2.3 助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
  农业技术推广的效果只有实际应用之后才能确定,为了实现农业技术推广的目的,在实际种植中应全面科学合理地落实农业种植技术。因此,农业技术推广时应实现农业技术实践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业种植技术的全面落实。农业种植技术在实践中展现出效果,农户才能明白农业技术科学合理落实的重要性,进而为后续的技术改革做好铺垫。此外,在现代化农业发展进程中,为保证农业种植的发展,应不断提高农业技术水平,从根本上提升农产品的品质。
  3 具体措施
  3.1 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强化政府扶持力度
  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要实现科学技术与生产的整合,还要从农民需求出发,才能真正发挥出农业技术推广的作用与价值,因此在这一发展背景下积极做好农业创新机制推广工作是关键所在。1)要做到因地制宜。农业发展中不同的植物对土壤、气候都会存在不同的要求,所以在农业创新机制推广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地区的特点及农作物的特点,实现针对性创新[3],保证农业技术推广效果的同时,为农业技术的发展奠定基础。2)要构建多样化的农业种植业推广体系,在体系中涉及科研、教育等部门,要保证分工协作,共同参与,此外还要加大科研力度,重视技术研究,针对当前的发展情况,构建适合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3)建设推广试验站,技术离不开理论与实践,为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的整体性,推广试验站必不可少。4)加强政府部门的政策、资金、技术扶持与引导,依托健全的奖惩机制发挥激励与约束作用,避免农业技术推广流于形式,配合考核机制、监督体系的建设,更好地提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效率[4]。   3.2 深化种植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现代化
  1)应秉持“多元经营”方针进行农业种植作物结构的调整,提高棉花、油料、蚕桑类经济作物的比重,结合地域气候条件、土壤成分的差异进行差别化种植,如在东北地区推广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在冀鲁豫地区推广优质小麦等作物。2)应积極推动优质农作物品种、栽培技术与配套设施的推广,创造多元化农作物产品,搭配特色蔬菜、花卉品种、加工型水果的生产,提升农作物的品质与出口能力。3)应加强区域主导农产品的培育,推广农业种植业产业化经营、“链式开发”、深加工等模式,促使农作物增产增值,达成农业现代化发展目标。
  3.3 引入多元推广模式,提升推广服务质量
  3.3.1 加大现代化技术与资金的投入
  应加强帮扶性农业技术的推广,将企业、科研机构等主体纳入到乡村振兴工作机制中,利用其提供的现代化农业技术与资金支持助力农业农村工作的顺利开展。
  3.3.2 加强农业种植与市场的对接
  应加强商业型农业技术的推广,推动农业种植业与市场实现有效对接,培育现代化产品,提升农产品价值。
  3.3.3 开展专题项目合作,优化种植业生产格局
  应开展专题项目合作模式,由政府部门引导,为农民群众提供新型生产工艺与设施,加快示范项目、试点工作的实施,优化农业种植业生产格局。
  3.3.4 积极开展专业种植技术人才培养
  应加强科研性农业技术的推广,依托技术创新与培训机制的建设,培育专业性、复合型农业种植业技术人才,确立农业种植生产技术标准、开发新型农业产品,以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农业生产力的转化,提升农业种植业发展水平。
  3.4 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3.4.1 政府、企业、科研机构要紧密合作
  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保持较高的专业素质,同时要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和农村居民和谐共处,使得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农民间能够保持十分融洽的关系,工作人员要第一时间将政府的相关惠民政策和文件向农村居民转达,不断构建种植业服务机制,定期开展农业技术服务等活动,提升农业技术推广的效果。
  3.4.2 加大农村居民培训力度,建设示范田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要不断加大对农村居民的培训力度,通过引入新品种等方式进行推广试验,建设示范田,培育出一批农业技术专业人才,助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3.5 明确农业技术推广主体
  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于农业种植中,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满足农村居民的经济发展需求和市场对农作物多样性的需求。因此,在农业技术推广时,要明确农业技术推广主体是农村居民,应和农村居民做好沟通和交流,了解农村居民的需求[5],进而将农业技术推广内容进行融入并明确。例如:在我国东北地区,土地适合种植玉米、大豆、水稻等农作物,而在南方地区,适合种植花卉及油料等作物。所以政府相关部门应结合当地情况及市场需求,来推广宣传种植技术,增强农村居民的主观意愿,让农村居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学习生产技术。
  4 结语
  基于“三农”建设的大背景下,农业发展方式、农业结构都面临着巨大转变,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力度,可以更好地解决农业发展在结构、质量、效益与环境的方面的矛盾,有利于农业建设体系的完善与优化,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升级农业种植业结构,提升农业经济。
  参考文献:
  [1] 刘洁,刘新荣.浅谈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现状及问题[J].新农业,2019(17):34-35.
  [2] 郭宁.农业技术推广对提升农业种植业的作用分析[J].北京农业,2016(6):189-190.
  [3] 唐玲.农技推广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中的作用及提升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8(2):257-261.
  [4] 陈荟茜.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种植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及应用[J].农村.农业.农民,2020(6):58-59.
  [5] 姜训球,王浪新,石志明.农业技术推广对提升农业种植业的作用[J].江西农业,2020(2):137.
  (责任编辑:赵中正)
其他文献
高 阳,胡 楠,井昱雯,等.柳毛河国有林场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措施及成效探究[J].南方农业,2021,15(24):-97.  摘 要 以柳毛河国有林场为例,对储备林基地的概况进行论述,包括地貌、气候、土壤及植被等方面,并对项目建设的措施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探讨项目建设成效,并分别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分析,以期为有关人士提供借鉴。  关键词 国有林场;储备林;建设措施;建设成效  中
王艳春,周 宏.有机肥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及应用探析[J].南方农业,2021,15(24):-101.  摘 要 在林木种植的土壤中使用有机肥,能够有效改善林木土壤的理化特性,进一步提高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率,降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在积极倡导环境保护的理念下,林木种植中大量使用有机肥,对于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对此,围绕有机肥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及应用展开论述,针对有机肥的
摘 要:本文结合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的设计方案,通过介绍该方案的立意,构思和表达技巧,论述象征表现在建筑形态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象征表现 非物质文化 形态表达  1.象征表现的理论基础  建筑形态即建筑的外形,是人们最直观感受到的建筑的特征,好的建筑形态常常给人以美的感觉。“感动我们的不是它们的形式,而是这些形式暗示和传达的思想和信息”象征正是暗示和传达这种思想和信息的常用手法。  象征
期刊
毛 宸.家庭农场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析[J].南方农业,2021,15(24):-111.  摘 要 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频频提到家庭农场,家庭农场这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在迅速发展,其发展前景广阔,带动了农民增产增收,提升了区域经济实力。因此,发展家庭农场已经成为各地政府在农村经济问题上关注的焦点。目前,家庭农场面临的融资难问题已成为影响其发展的关键。对此,阐述家庭农场当下面临的融资困难环境,
张晓磊.林业工程与生态结合的方法探讨[J].南方农业,2021,15(24):-89.  摘 要 目前,我国正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恢复绿色生态,生态林业工程已经成为发展林业工程中的新业态。生态林业工程利用精细化的施工方案,进行合理布局,优化资源配置,采用绿色设计、绿色施工、长远发展的理念,让林业工程成为生态的提升者。基于此,以绿色生态与林业工程的相得益彰为主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生态林业;绿色林
高成功,陈 光,许会会,等.农艺措施对马家沟芹菜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南方农业,2021,15(24):-123.  摘 要 山东省马家沟芹菜是中国芹菜空心类型中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优良农家品种,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全国第1个获得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绿叶类蔬菜。其叶梗嫩黄、空心棵大、鲜嫩酥脆、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粗纤维含量低,蛋白质、氨基酸和有益矿物营养元素含量高。通过研究发现,马家
徐 鑫.生态农业下农业环保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南方农业,2021,15(24):-121.  摘 要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农业的概念被广泛提及,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这使得生态农业发展下的农业环保技术也获得了长足发展。将农业环保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不仅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提升了农作物的品质,而且有力保障了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因此,對生态农
王 群.湘西州农产品企业网络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南方农业,2021,15(24):-129.  摘 要 湘西州是湖南省主要农产品种植区域,近些年其依托特色农产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平台。以湖南省湘西州农产品企业网络营销特征分析入手,剖析网络营销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制约湘西州农产品网络营销问题的具体对策,以拓展湘西州农产品网络销售渠道。  关键词 农产品;网络营销;品牌;湖南省湘西州 
林柏松.县域农机管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探究[J].南方农业,2021,15(24):-125.  摘 要 农机管理工作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县域开展农机管理能够有效提升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农村经济的现代化与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对于我国农业的可持续高效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农机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性及目前县域农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关应策略,进而推动整体农村经济的可持
赵 强.浅谈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J].南方农业,2021,15(24):-133.  摘 要 农业经济在整个社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业经济管理可以通过农业经济政策的引导、激励和调控来优化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其对于现代化的农村经济发展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分析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并提出农业经济管理的完善措施。  关键词 农业经济管理;农村经济;农业发展  中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