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下农业环保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来源 :南方农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E_BO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徐 鑫.生态农业下农业环保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南方农业,2021,15(24):-121.
  摘 要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农业的概念被广泛提及,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这使得生态农业发展下的农业环保技术也获得了长足发展。将农业环保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不仅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提升了农作物的品质,而且有力保障了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因此,對生态农业发展下的农业环保技术进行研究极具现实意义。针对农业环保技术进行探讨,旨在促进生态农业发展。
  关键词 生态农业;农业环保;环保技术
  中图分类号:D922.4;S18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4.056
  生态农业概念的提出打破了人们对传统农业的认知。在生态农业发展中,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这种改变很大程度上使农业生产力得到了解放,但生态农业发展下的农业环保仍有诸多需要改进之处,如在部分农村地区,群众环保思想薄弱,“涸泽而渔”式的发展模式仍旧存在。因此,需要大力推广农业环保技术加以改进。
  1 生态农业的概念
  生态农业是指一种遵循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在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上建立起来的,能够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高效农业[1]。在生态农业的概念中,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是生态农业的两个核心内容,生态农业是融合了农耕文化精华和当代新兴科技成果、优化了农业生产体系的高效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要与林、牧、副、渔业的发展相结合,要在传统农业技术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先进的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实现农业生产发展与环境的协调、避免资源的浪费及环境的破坏,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2 农业环保技术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一些实用型、便于推广和应用的农业环保技术取得了长足发展。这些农业环保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优化农作物品质、降低劳动强度,还有助于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
  2.1 电子杀虫技术的应用
  电子杀虫技术主要是利用昆虫的趋光、趋波、雌雄同趋等特性,通过安装特定光谱的光源和灭杀装置,利用光源对害虫的较强引诱力,使害虫在飞扑光源的过程中触及高压电网,灭杀害虫[3]。又或者是利用害虫对气味敏感的特征,用特殊气味信号吸引害虫,将害虫杀灭,最终实现消灭害虫、保护农作物的目的。
  电子杀虫技术的应用可有效杀灭害虫,破坏害虫的繁殖环境,同时该技术的应用还有效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降低了土地污染的概率,为农作物的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实现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电子杀虫技术成本较低,具有较高的推广和使用价值。
  2.2 促生防病环保技术的应用
  促生防病环保技术主要是借助地面与电线,利用环形磁场进行病虫害预防。该技术通过电极线连接地面,连接期间电极线四周会产生很多臭氧等有益物质,这些物质可以对病虫害起到预防作用。该技术的核心是构建自动循环空间电场环境。电场环境构建完成之后,可以有效加快地表及农作物表面有益物质的运动速率,起到杀灭害虫、减少虫害传播、实现防治病虫害的目标[4]。另外,空间电场环境借助杀菌、消毒等形式有效限制了传播病毒的渠道,降低了传播病毒的速率。同时,促生防病环保技术使农作物生产环境更加健康、安全,改善了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提高了肥料的利用效率,有助于提高农作物的质量、产量。
  2.3 磁化处理种子环保技术的应用
  磁化处理种子环保技术的核心是在播种前,提前利用磁场对种子进行磁化处理,经过磁化处理后的种子生存能力及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均会比一般种子强。经过磁化处理的种子,在生长过程中具有更加发达的根系,能够提高农作物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的能力,促进农作物健康成长。通过磁化作用,农作物的品种不断被优化,生命力相对较弱的种子逐渐被淘汰,被保存下来的种子具有更加顽强的生命力,从而大大提高了种子的存活率,且农作物本身的特性也更加适应自然环境。例如,磁化作用可以提升农作物的新陈代谢能力,促进农作物对水分和光照的吸收,从而促使农作物快速成长。种子在经过磁化处理后,其发芽率和生长速度均会得到提高,同时植株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及抗倒伏能力也会得到相应提升。
  2.4 生物防治环保技术的应用
  生物防治环保技术包括利用害虫天敌进行防控和引入生物药剂进行防控2种方式。利用害虫天敌进行防控的核心是在农作物生产中利用害虫的天敌来消灭为害农作物生长的害虫。例如,通过释放赤眼蜂消灭稻田中的稻纵卷叶螟。生物药剂防控技术是采取生物药剂来诱杀害虫,针对不同的农作物和害虫,所采用的生物药剂不同。例如,农田中出现大量三化螟时,可放置装置性诱剂的诱捕器对雄性三化螟进行诱杀,这种方式可以有效降低三化螟的产卵量,抑制三化螟的繁殖,进而减少三化螟对农作物的为害。使用生物防治环保技术可以起到良好的防虫效果,不会对农产品和农业环境造成污染,具有极好的环保效果。
  2.5 土壤改进技术
  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但如果使用不当,反而会降低土壤的肥力,不利于农作物的正常生长,严重的甚至会造成土壤污染,破坏生态环境。而科学使用土壤改良技术,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化肥、农药对土壤的污染,提高土壤的肥力,而且可以确保农作物正常生长、保证农作物的品质和质量安全。
  目前常用的土壤改进技术主要有以下2种:1)利用生物手段进行病虫害的预防与治理,如利用生物霉菌防治虫害,可降低农药的使用量,提高农作物的质量;2)使用微生物改良酶制剂,提高土壤中微生物的新陈代谢,达到松散土壤、减少板结的效果,提高土壤质量,优化土壤肥力及土壤的储水能力,以降低化肥的使用量,实现生态农业的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3 生态农业的发展探讨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粮食是主要的物质来源,而粮食安全直接关乎到人们的生命健康,所以在进行农业生产时要保障粮食的生产质量,并注重綠色环保,发展生态农业。
  1)大力引进和推广农业环保技术,建立专门的农业环保技术部门,对农业环保技术推广措施进行完善,经过不断推广,提升种植户的农业种植能力。应充分依托农业技术推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平台,培育一批“接地气”的推广员,并加强其对新技术、新知识的研究学习,使其引导农民更新落后的农业生产模式,为农业环保技术的推广应用奠定良好基础。也可以依托村委信息栏、益农信息社平台广泛开展农业环保知识宣传,将环保的观念理念传递给农民群众,让农民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5]。
  2)对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及时回收处理。随意丢弃农用地膜、农药包装袋等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不利于农作物健康生长。因此,需采取科学的方式对这些废弃物进行回收处理。例如,农作物秸秆还田、青储饲料、生物质能发电等方式,均是对农业废弃物资源进行综合再利用的典型案例。在农业生产中可以借鉴这些案例,对农业废弃物进行合理利用。
  4 结语
  在生态农业这一概念提出以前,人们为了防治病虫害,往往会使用化学药剂来对病虫害进行杀灭,甚至会超量、超范围使用化学药剂,这会对土壤环境和农作物品质造成不利影响,而在生态农业发展背景下的农业环保技术不仅促进了农业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而且促进了农作物的健康生长,提升了农作物的品质。在未来,仍应加大对农业环保技术的研究和推广,使我国的生态农业朝着更科学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骆世明.构建我国农业生态转型的政策法规体系[J].生态学报,2015(6):20.
  [2] 张敏,杜天宝.“绿色发展”理念下生态农业发展问题研究[J].经济纵横,2016(9):92-95.
  [3] 陈亦.石晓旭.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J].现代农业科技,2016(18):48-50.
  [4] 李晓乐.绿色发展理念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优化分析[J].农业经济,2019(5):75-77.
  [5] 马惠芳.农业环保技术在生态农业发展中的应用[J].农业工程技术,2020(33):22.
  (责任编辑:赵中正)
其他文献
杨学荣,李光明,陈 静.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减灾工作高质量发展思考[J].南方农业,2021,15(24):-109.  摘 要 林业是我国发展的重要基础,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作用。但森林中存在许多有害生物,导致林业资源压力不断增加,致使林业发展受到影响。为有效解决该问题并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通过实际调查及分析文献资料,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减灾工作进行研究,并重点对该项工作高质量发展进行分析,以期
王福凤.浅谈营林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J].南方农业,2021,15(24):-107.  摘 要 病虫害问题的频繁出现对森林资源的建设和发展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相关部门必须针对当前我国森林病虫害问题,从种苗选取、生态环境优化、人工养护技术和封闭式培育等方面着手,推动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有序开展。基于此,对营林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与探讨,为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
刘圭金,赖致泉.人工造林及抚育管理技术探究[J].南方农业,2021,15(24):-105.  摘 要 人工造林是以人为的方式根据林木的生长规律及生态适应性进行科学造林,在具体的实行过程中应进行科学规划,结合实地情况选择适宜的品种。为提升人工造林的规模和效率,就需要采取高效的造林技术及抚育技术,促进林业的良好发展。阐述了人工造林的意义,然后从多个方面对人工造林及抚育管理技术展开探究。  关键字
刘淮兵.淮安市林下经济现状与发展对策探究[J].南方农业,2021,15(24):-113.  摘 要 淮安市地处苏北腹地,是著名的“意杨之乡”。淮安市森林资源十分丰富,为发展林下经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针对淮安市林下经济发展现状、主要模式、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推进林下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林下经济;现状;发展对策;江苏省淮安市  中图分类号:F326.27 文献标志码:C
高 阳,胡 楠,井昱雯,等.柳毛河国有林场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措施及成效探究[J].南方农业,2021,15(24):-97.  摘 要 以柳毛河国有林场为例,对储备林基地的概况进行论述,包括地貌、气候、土壤及植被等方面,并对项目建设的措施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探讨项目建设成效,并分别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分析,以期为有关人士提供借鉴。  关键词 国有林场;储备林;建设措施;建设成效  中
王艳春,周 宏.有机肥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及应用探析[J].南方农业,2021,15(24):-101.  摘 要 在林木种植的土壤中使用有机肥,能够有效改善林木土壤的理化特性,进一步提高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率,降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在积极倡导环境保护的理念下,林木种植中大量使用有机肥,对于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对此,围绕有机肥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及应用展开论述,针对有机肥的
摘 要:本文结合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的设计方案,通过介绍该方案的立意,构思和表达技巧,论述象征表现在建筑形态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象征表现 非物质文化 形态表达  1.象征表现的理论基础  建筑形态即建筑的外形,是人们最直观感受到的建筑的特征,好的建筑形态常常给人以美的感觉。“感动我们的不是它们的形式,而是这些形式暗示和传达的思想和信息”象征正是暗示和传达这种思想和信息的常用手法。  象征
期刊
毛 宸.家庭农场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析[J].南方农业,2021,15(24):-111.  摘 要 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频频提到家庭农场,家庭农场这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在迅速发展,其发展前景广阔,带动了农民增产增收,提升了区域经济实力。因此,发展家庭农场已经成为各地政府在农村经济问题上关注的焦点。目前,家庭农场面临的融资难问题已成为影响其发展的关键。对此,阐述家庭农场当下面临的融资困难环境,
张晓磊.林业工程与生态结合的方法探讨[J].南方农业,2021,15(24):-89.  摘 要 目前,我国正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恢复绿色生态,生态林业工程已经成为发展林业工程中的新业态。生态林业工程利用精细化的施工方案,进行合理布局,优化资源配置,采用绿色设计、绿色施工、长远发展的理念,让林业工程成为生态的提升者。基于此,以绿色生态与林业工程的相得益彰为主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生态林业;绿色林
高成功,陈 光,许会会,等.农艺措施对马家沟芹菜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南方农业,2021,15(24):-123.  摘 要 山东省马家沟芹菜是中国芹菜空心类型中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优良农家品种,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全国第1个获得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绿叶类蔬菜。其叶梗嫩黄、空心棵大、鲜嫩酥脆、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粗纤维含量低,蛋白质、氨基酸和有益矿物营养元素含量高。通过研究发现,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