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肥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及应用探析

来源 :南方农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aba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艳春,周 宏.有机肥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及应用探析[J].南方农业,2021,15(24):-101.
  摘 要 在林木种植的土壤中使用有机肥,能够有效改善林木土壤的理化特性,进一步提高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率,降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在积极倡导环境保护的理念下,林木种植中大量使用有机肥,对于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对此,围绕有机肥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及应用展开论述,针对有机肥的具体概念及其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等进行全面分析,从实践的层面提出具体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 有机肥;林业;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S725.5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4.046
  在林木生长过程中合理使用有机肥是一种符合现代环保理念的林木种植方法。有机肥属于绿色肥料,与传统化学肥料相比,其含有更为全面的营养物质,同时有机肥的来源渠道更加丰富,生产成本相对更低,还能带动其他农林及畜牧产业同步发展[1]。因此,在林业建设中应积极倡导使用有机肥,积极改善种植区域的土质情况,提升林木自身的抗病虫害能力,促进整体产量与质量得到提升,确保整个林业经济获得可持续发展。
  1 有机肥概述
  有机肥是一种主要来源动物或植物的含碳物料,经生物物质、动植物废弃物、植物的残体加工而成,能够有效消除原料中原有的各种有毒有害物质,保留原料中富含对林木生长具有促进作用的大量有益物质,如有机酸、肽类、营养元素(如氮、磷、钾等)[2]。与无机肥相比,有机肥的肥效更长,有机肥的使用不仅能够为林木的生长提供更全面、更均衡、更稳定的营养,而且能够更有效地增加和更新施肥土壤中的各种有机质,进而促进微生物繁殖,实现对土壤理化性质与活力的改善。有机肥作为现代化绿色安全食品生产中最主要的养分,在林业发展中用有机肥代替传统化学肥料,对于林木生长、环境保护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有机肥对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大规模发展林业经济的初期,为进一步提高林业生产的种植效益,人们开始大量使用化学肥料,在一定程度上快速提高了林木产量,但化学肥料的长期使用对林业种植区的土壤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如土壤压实度、强度等方面都出现了严重的下降,土壤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肥力和活力,不利于林业经济的长远发展[3]。在积极倡导环境保护的时代背景下,一些地区的林业生产开始尝试使用有机肥,相关试验和实践均证明,有机肥是最适合林业经济获得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施肥方案。
  2.1 改善土壤特质,为林木提供养分
  有机肥的生产可以根据林木生长的营养需求及种植区域的土壤特点进行科学配比,进而保证在肥料中能够富含促进该区域林木健康生长的各种营养元素,每种元素的实际比例均按照当地林木生长的实际需求进行配制,如镁、钙、铁等各种微量元素,进而保证给林木的生长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支持。在土壤中施加有机肥,可以有效补充土壤中缺失的各种养分,林木通过吸收土壤中的各种微量元素获取生长所需的营养。在此过程中,有机肥中含有的细菌还能够进一步加速土壤中各种有机物的分解,刺激土壤释放更多其他养分,可以让土壤中氮元素的转化率达到10%~15%,进一步增加土壤的养分含量。因此,通过补充、分解、释放等方式,有机肥能够有效保证林木在长期的生长过程中获取足够的营养成分[4]。另外,有机肥的部分物质还能够进一步加快林木体内的新陈代谢,使其在吸收相应的营养物质后更有利于内部废弃物质的排出,降低负荷,提高抗病害的综合能力,进而有效提高林木的产量和质量。
  2.2 促进废弃物再生和利用
  在林业生产中使用有机肥,在为林木生长提供足够营养元素的同时,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并且能够在有效改善土壤特质基础上,实现生态环境的净化。有机肥的生产主要是利用相关技术将各种天然的有机物进行加工和再生,进而生产成有机化学肥料,而有机肥的主要原料来自动植物的废弃物,这就促进了对自然界废弃资源的再生和利用。与传统肥料的生产相比,有机肥的生产将消耗更少的能源,生产成本更低,整体投资更少,见效更快,在具体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新能耗。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天然有机物还能够实现回收,进一步减少对环境的二次污染事件,真正实现能源节约的目的。此外,在有机肥中包含一定的活化剂、增效剂,可以进一步促进土壤中的硝酸盐转化,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土壤中对林木生长不利的条件,使土壤变得更加肥沃和疏松,还可以提高土壤耐酸碱的能力,实现对各类有害物质的隔离,有效改变周围的生态环境。
  3 对策
  3.1 加强有机肥特性研究,促进科研工作高效推进
  相比传统化学肥料,有机肥的来源途径更多,且不同类型的有机肥富含不同的营养物质,通过不同的搭配比例实现有机肥的配制。例如,在粪便及尿液中氮的含量相对较高,而磷和钾却较低,通常可以作为氮肥使用;鸡粪中营养丰富,总氮量能够达到牛粪氮含量的4倍,钾含量可以达到牛粪中钾含量的3倍。在堆肥过程中,有机肥更容易产生热量,导致氮肥挥发,因此在存放时应尽量放置在干燥处。正式使用之前,要对其进行干蒸流处理,加入适当的其他元素,如镁、磷等,进而保持氮肥的效能。另外,有机肥的分解率相对较高,更加适合单独使用,可根据实际情况与其他肥料混合使用。有机肥的开发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效益的重要措施,应进行持续的科研推进,制定更科学的施肥指导,提高有机肥在林木种植中的应用范围和应用率。
  3.2 构建有机肥应用机制,调动各方积极性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传统化学肥料为我国农业生产带来了重大的影响,改变了农民对于农业、林业生产的观念和肥料使用的意识,使大多数的农民在种植过程中更加倾向于选择传统的化学肥料。化学肥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产物的产量及综合质量,但却不能够改变土壤的特质,甚至会对土壤造成非常严重的破坏。因此,应基于有机肥的使用构建更完善的应用机制,改变林业种植者在具体生产过程中的观念,既要注重林木的产量,又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要进一步促进有机肥的开发和使用,建立一种更广泛的激励性机制,如将有机肥的生产和使用与土地制度进行密切融合,基于实际生产的需求制定土地施肥技术,进而确保在有机肥的使用过程中能够更加规范化,形成一定的制度化约束机制,调动各部门及农业种植者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有机肥的积极性[5]。另外,可以充分发挥榜样作用,在有机肥应用得较好的地区建立起榜样机制,通过模范带头的方式,再加上专业技术人员的全面指导,配合有机肥使用的奖励机制,全面提高有机肥的生产和应用的积极性,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在具体的政策推行过程中,可以通过动员、广告、宣传等各种方式,积极调动林业种植者使用有机肥的积极性,进而更有效地实现对有机肥的生产和利用,引导在土地开垦过程中改善中低产土壤的特质,有效增加林业土地的综合效应,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在我国各地区的林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合理使用有机肥能确保林木在具体的生长过程中得到更充足的养分,进一步提高林木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改善林木种植土壤的特质,使其更加适宜各种林木的生长。通过使用有机肥,还可以净化生态环境,提升林业的产量,保证林木生长的质量,提升林业发展的整体经济效益。因此,在林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加强有机肥的应用,以便促进林业建设获得更好的發展,促进经济效益得到更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周洲.有机肥和生物肥料提高草莓果实产量和营养品质[J].中国果业信息,2021,38(4):58.
  [2] 李媛媛,廖家辉,许子乾,等.有机肥和植被去除管理对人工林土壤节肢动物多样性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1,41(7):2761-2769.
  [3] 赵晓娥,刘少波,杨波,等.生物有机肥料在石质山地造林生长中的促长作用机理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20(30):48-49.
  [4] 陶秀花,胡美蓉,李宝光,等.有机肥对彩叶桂新品种虔南桂妃小苗生长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9,47(23):49-51.
  [5] 史向东.林业施肥的特点及配肥中应注意的问题[J].中外企业家,2019(17):155.
  (责任编辑:刘宁宁)
其他文献
摘 要 辣椒是重要的世界性经济作物之一。辣椒越冬再生促成栽培是根据辣椒有再生能力的特点,在采收末期,将辣椒植株四门斗以上枝条剪去,促使萌发新芽形成新枝,并利用新枝进行二次生产,达到“一种双收”的目的。重点从地点选择、品种选择、栽培设施、播种育苗、适时定植、田间管理、水肥供给等前茬管理,剪枝时间、剪枝方法、消杀处理、田间管理等再生栽培及病虫害防控等方面,介绍重庆低海拔地区辣椒越冬再生促成栽培技术。 
李冬梅.残次林地土地综合整治效益分析[J].南方農业,2021,15(24):-85.  摘 要 保护生态环境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需求,而残次林地土地的综合整治是生态保护的重要举措。基于此,针对残次林地土地综合整治的重要性展开讨论,分析残次林地土地综合整治会给社会带来的综合效益,并针对当下残次林地土地整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一定的可行措施,希望能够为开展残次林地土
摘 要 保障粮食安全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大局,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首要任务。粮食安全为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在我国社会发展、城镇化进程中,粮食安全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威胁。广西贵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多措并举保障粮食安全取得较好成绩。基于此,分析了贵港市保障粮食安全中存在的问题(城镇化进程加速,粮食产业发展受制约;农民种粮效益低,种粮积极性低;农田基础设施差,土壤肥力差),提出
谭成华.农村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探析[J].南方农业,2021,15(24):-115.  摘 要 隨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政府职能正在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主体也在由单一性向多元化过渡,农村社会组织也逐渐参与到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来。为充分发挥农村社会组织的优势,介绍农村社会组织及农村公共服务的概念,分析农村社会组织参与供给公共服务的模式,提出充分发挥
于守麟.林业资源保护管理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J].南方农业,2021,15(24):-103.  摘 要 林业资源作为我国重要的自然生态资源,在城市化的建设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林业资源的消耗也在不断增加,导致城市绿化覆盖不断下降、资源品种不断减少,这些问题的存在在无形之中破坏着自然生态环境。基于此,针对现阶段林业资源生态环境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
杨学荣,李光明,陈 静.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减灾工作高质量发展思考[J].南方农业,2021,15(24):-109.  摘 要 林业是我国发展的重要基础,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作用。但森林中存在许多有害生物,导致林业资源压力不断增加,致使林业发展受到影响。为有效解决该问题并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通过实际调查及分析文献资料,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减灾工作进行研究,并重点对该项工作高质量发展进行分析,以期
王福凤.浅谈营林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J].南方农业,2021,15(24):-107.  摘 要 病虫害问题的频繁出现对森林资源的建设和发展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相关部门必须针对当前我国森林病虫害问题,从种苗选取、生态环境优化、人工养护技术和封闭式培育等方面着手,推动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有序开展。基于此,对营林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与探讨,为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
刘圭金,赖致泉.人工造林及抚育管理技术探究[J].南方农业,2021,15(24):-105.  摘 要 人工造林是以人为的方式根据林木的生长规律及生态适应性进行科学造林,在具体的实行过程中应进行科学规划,结合实地情况选择适宜的品种。为提升人工造林的规模和效率,就需要采取高效的造林技术及抚育技术,促进林业的良好发展。阐述了人工造林的意义,然后从多个方面对人工造林及抚育管理技术展开探究。  关键字
刘淮兵.淮安市林下经济现状与发展对策探究[J].南方农业,2021,15(24):-113.  摘 要 淮安市地处苏北腹地,是著名的“意杨之乡”。淮安市森林资源十分丰富,为发展林下经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针对淮安市林下经济发展现状、主要模式、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推进林下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林下经济;现状;发展对策;江苏省淮安市  中图分类号:F326.27 文献标志码:C
高 阳,胡 楠,井昱雯,等.柳毛河国有林场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措施及成效探究[J].南方农业,2021,15(24):-97.  摘 要 以柳毛河国有林场为例,对储备林基地的概况进行论述,包括地貌、气候、土壤及植被等方面,并对项目建设的措施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探讨项目建设成效,并分别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分析,以期为有关人士提供借鉴。  关键词 国有林场;储备林;建设措施;建设成效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