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学视角下的总理记者招待会修辞翻译策略研究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5_1_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即俗称的“两会”)是中国一年一度的政治盛事,全国人大新闻会议(即俗称的总理记者招待会)上的交传也倍受口译领域人员的关注。关于总理记者招待会的翻译研究主要集中在口译质量上,但本文将对总理记者招待会上的修辞手段进行研究。本文从修辞学的视角出发,以2013年的李克强总理两会记者招待会为例,分析两会记者招待会中修辞手段使用的特点,译员所使用的修辞手段翻译方法及效果,最终总结出两会记者招待会的修辞手段翻译策略。本文旨在提高译员的修辞手段翻译质量,从而提高口译质量。
  【关键词】总理 记者招待会 口译 修辞手段 翻译
  一、绪论
  作为国内最高层次的政治性记者招待会,两会记者招待会上的中英文本一直是十分热门的口译练习材料,其译法也是口译学习者学习和模仿的对象。修辞具有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的功能,修辞手段的恰当使用,能使话语更通顺达意,更生动美丽,映衬出主题,烘托出意境。本文将从修辞学的视角出发分析李克强两会记者招待会上所使用的修辞手段、译者翻译的策略和修辞手段翻译的效果。
  二、修辞的功能
  修辞主要可可划分为“达意”和“美学”两个主要功能。
  修辞的达意功能主要指的是通过修辞以使语言更连贯、通晓、准确。修辞的达意功能,有些学者也称之为交际功能,这其实也是语言达意的更深一层的目的,即让言语活动顺利进行,达成交际目的。修辞的达意功能更多地运用在科学、法律文本上。这些文体要求内容明晰、形式平稳,常常需要使用某些特定的修辞来达到达意的目的或功能,使文章更加符合题旨,更加通晓。
  修辞的审美功能更为人们所熟知,常见于文学作品和文艺学理论当中。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对修辞的审美功能的描写尤为淋漓尽致,描述其为“经常崇重所谓的音乐的、绘画的要素,对于语辞的声音、形体本身,也有强烈的热爱。”这类修辞的最常见于各种修辞格,如比喻、通感、双关等。
  三、总理记者会修辞手段总结及其翻译分析
  总的来说,2013年的总理记者招待会上口译的修辞翻译质量存在许多可圈可点的地方,译员对修辞情境的把握较为到位,以下是笔者总结的两会记者会的主要三个修辞翻译策略。
  1.使用目的语中相同或相似的修辞进行翻译。英汉修辞中有很多的共通之处,很多修辞的功能和效果也是一样的,为了表现出原文的修辞效果,很多时候只需把握好原文修辞的功能,在目的语中选择最准确的语音、词汇、句式即可。比如,在原文“所谓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同胞之间,手足之情,没有解不开的结”被译为“Bones may be broken but not sinews because we are fellow compatriots. Between us,there is no not that cannot be untied”。在这里,“结”使用了借喻的手法,喻两岸的矛盾和摩擦。“结”字译者直译为“not”,也是采取了英文中的隐喻的修辞手法。“not”虽然在英文里很少用于形容矛盾摩擦,但是这一比喻还是较为形象的,听众根据背景知识和上下文应当不难理解,所以对于这种简单的比喻,直译的方法更可取。
  2.“换格”。这是采取了吴平在《英汉修辞手段比较》的说法,但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变换修辞。这是无法在目的语中找到较为对应的修辞的时候一种补救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在口译实践中很难,而且很容易翻走调,最后弄得不伦不类,所以它的风险性较高。因此“换格”的策略不应该强求,更多的时候是一种“巧得”,比如在翻译“花好”和“月圆”的时候,译者就巧妙地重复地使用了“full”。
  3.释意。释意是在修辞不可译时最后采取的翻译策略。举个例子,原文有这样一句话:“有所谓:为官发财,应当两道。既然担任了公职,为公众服务,就要断掉发财的念想。”译员译为了“Since ancient times,holding government office and making money have been two separate lanes. Since we have chosen public service,we should give up all thought of making money…”。李克强在这里直接引用了一个古训来说明从政者不应该有贪财的念头。译者在这里采取了释意的办法,直接将古训的意思翻译出来。译本没有原文修辞那么整齐的格式,也没有原文那么简洁传神,但在不能兼顾到修辞的众多功能的时候,能将原文意思准确地解释出来,起码保证了语言的交际功能,使得双方的沟通能够顺利地进行下去。
  四、结论
  总的来说,无论采取何种策略,最重要的是要抓住修辞的“题旨意境”,因为修辞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如果译者能抓住修辞的情境和讲者的目的,在翻译的时候自然会向原文的修辞效果上靠拢。
  参考文献:
  [1]Cope E.An Introduction To Aristotle’s Rethoric[e-book].1970.
  [2]Wess R.Kenneth Burke:Rhetoric,Subjectivity,Postmodernism/Robert Wess[e-book].Cambridge[England];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3]陳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4]陈定安.英汉修辞与翻译[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5]从莱庭,徐鲁亚.西方修辞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6]胡曙中.英语修辞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其他文献
小学为英语启蒙阶段,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的语感和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为主要目标。新课标关于小学低、中年级段一级目标谈到:“对英语有好奇心,喜欢听他人说英语。能根据教师的简单指令做动作、做游戏、做事情……在学习中乐于模仿,敢于表达,对英语具有一定的感知能力”。  一、调动学生参与度及能力,使活动趋向功能性  学生永远对未知充满好奇,抓住这个心理,利用简单的魔术表演,让课堂灵动起来。在对
【摘要】绘本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但是其并不等于漫画书,因其与漫画书类似,所以在小学英语中使用绘本应该效果会很好,可以通过图画与文字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在图画与文字之间影响着学生们,使得他们可以轻松掌握一些英语。  【关键词】绘本 小学生 实践 英语  一、绘本的由来及现状  绘本是从十七世纪的欧洲诞生,而后主传到了美国,由此迎来黄金时代,随之绘本阅读开始兴起,它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学习知
【摘要】尽管一百多年来人们围绕严复的“信、达、雅”三个字争论不休,但这三个字仍旧指导着、影响着中国的翻译工作者。作者通过几个译例的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认为“雅”就是译者通过修饰译文文辞,再现原作风格。  【关键词】信达雅 译文文辞 原作风格  一、如何理解翻译中“雅”的标准  “译事三难:信、达、雅。”这是严复译完《天演论》后发出的感慨,也是他多年心血的凝结。一百多年来围绕“信、达、雅”这三个字,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在现代教育内容中,信息技术有着较大的使用比重,为我国教学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容小觑的作用。而中职教学体系为我国现代化人才的建设,也输送了大量的新鲜血液,所以在中职英语教学上,老师应该对信息技术展开合理化的应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 中职英语 教学应用 探究  在中职教育的过程中,英语教学是完善学生学习,提升整体教学质量的重要功课,其不仅是素质教学的一种延续,同时
【摘要】农村地区由于地域特殊,各方面条件都比较差,导致农村地区的教学水平也相对低下,但是,这并非是教学水平低的主要原因。更多的原因是由于教学策略和教师水平不均衡造成的,使得学生的英语成绩处于低下的状态。本文先阐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之后分析学生成绩低下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全面提高学生英语成绩,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农村中学 英语成绩 教学原因及策略  农村中学一直是国家教育
【摘要】在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外语学习成为了高中生的必修课。本文以笔者的亲身经历为出发点,通过对比美国外语课堂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来分析美国高中外语课堂教学对我们高中英语教学的启发。  【关键词】美国高中 外语课堂 课程设置 教学方法  众所周知,英语这一门学科即使在课改的大环境下也在高中课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全球化经济的迅猛发展,掌握外语将会给每个人带来更大的优势,这种情况即使是在
【摘要】受传统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高中英语教学课堂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学生多是处于被动听讲、被动学习的地位,这就容易造成教师“教”与学生“学”之间的生态失衡。本文结合高中英语的教学现状,就高中英语生态课堂的构建策略进行研究,以更好的贯彻“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探究与学习意识。  【关键词】学为主心 高中英语 生态课堂  “学为中心,重视探究”视角下的高中英语教学,需要高中英语教师转变传统单
【摘要】阅读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培养影响较大。利用合作学习方法进行英语阅读教学,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本文以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为研究对象,针对小组合作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中学;英语;阅读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作者简介】董冰洁,安徽省阜南县玉泉中学。  引言  新课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转变,英语已经不再是以一门普通的语言学科存在于教学之中,更多时候它已经成为一种就业的手段,一种人们于工作之中的交流工具。英语于高职院校的教育而言,严重影响着院校培养学生的就业导向,更于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知识能力和人才素养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就业市场的需求及标准也有了较大的改变,因此高职院校应跟随时代潮流做出相应的革新,以更好的完成以就业为导
【摘要】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深入,越来越多的语言学习者认识到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学习语言的同时更要重视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并指出文化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作者提出了一些文化教学的策略,试图通过教师的不断努力,帮助学生提高其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文化 文化教学策略  一、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一个民族文化与智慧的结晶,不同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