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途径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针对一些语文教师面对新课程无所适从的现象,重点分析了语文新课程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各自特点及相互联系,认为语文教师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不能厚此薄彼,更不能把二者有意割裂开来,而应该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推陈出新,新中求变,变中提高。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传统教学 新课程教学 有效结合 五条途径
  
  新课程改革对高中语文教学来说无疑是一场革命,新课程的目标、内容、教学方式及评体系和以前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会对语文教师原有的思维方式和教学套路产生非常大的冲击。虽然实施新课程前的各种培训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当中,但是让一些长期从事传统语文教学的老师突然转变,他们恐怕很难进入角色。这就像让一个平时穿惯了中山服的人突然改穿西装一样,一时会很难适应。因此,在实施新课程当中,语文教师既不能守着老一套故步自封,更不能打着“新课改”的旗号对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全盘否定,而应采取“扬弃”的态度,将传统教学中成功的经验、方法与新课程教学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不仅会迅速、顺利地进入新课程,而且会使自己的教学如虎添翼。那么,如何将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呢?我认为有如下五条途径。
  一、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扎实的教学基本功相结合
  高中语文新课程目标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新课程的教学方式更加灵活,教学手段更加先进,在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些全新的教学理念彻底改变了以前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模式,它不仅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更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但是,语文教师必备的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规范、优美的板书,饱含激情、抑扬顿挫的朗诵能力,精辟独到的见解等教学基本功,曾在传统语文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审美意识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和指导作用。因此,在新课程教学中不仅要保留这些基本技能,而且要充分发挥这些教学基本功的优势,并且和新课程理念下先进的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会使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更加精彩、效果更好。因为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再先进,也比不上教师自己朗诵有亲和力及感染力;多媒体的画面效果再直观,也替代不了教师板书和涵泳文本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浸润和熏陶。
  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与严谨的教学环节相结合
  新课程教学强调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增多,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多样,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了“分组讨论”、“合作学习”、“创设情境”、“师生互换角色”等教学方式。这些教学方式确实让课堂气氛变得非常活跃,并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整个课堂结构略显松散,教学随意性很强,特别是对一些问题的讨论缺乏有效的时间控制,个别学生混在小组当中钻空子,这样反而降低了教学效果。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虽然方法有些单一,课堂氛围有些沉闷,但教学步骤环环相扣,课堂结构非常严谨,整个教学过程井井有条。因此,在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借鉴传统教学课堂结构紧凑、过程严谨的优点,让课堂教学张弛有度、有条不紊,从而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必要的讲解相结合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教学的一大亮点,它确实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并能激发他们无穷的创造力。这一学习方式的变革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大有裨益。但是,中学生由于生活阅历较浅,阅读量和知识面有限,对一些事物、概念和知识不甚了解,因此他们在探究性学习时会遇到一些障碍和困难。这时教师一定要给学生进行指导和提供帮助,必要时花上一些时间给学生开几个专题讲座,对一些难懂的知识进行详细的讲解,绝不能认为老师讲得太多就是“满堂灌”,更不能以“新课程教学老师不能讲得太多”为借口,对学生遇到的问题置之不理,或“点到为止”。事实上,新课程教学并不拒绝必要的讲解。不论是新教法还是旧教法,只要对学生的成长和将来的发展有利,都可以拿来使用。
  四、课外知识积累、语文实践活动和知识传授、方法指导相结合
  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在课程设置方面非常重视语文活动课的开展和课外知识的积累。因为课外实践活动和积累不仅是课内知识的延伸和拓展,而且能提高学生的能力。传统语文教学只注重课本知识的传授和方法的指导,却忽略了学生实际语文能力的培养。我认为,只有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并达到预期的目的。因此在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时,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一定要对活动的相关知识进行介绍,并在具体方法方面进行指导,同时还要进行有效的组织,注重实效,绝不能流于形式。
  五、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与学段质量测评相结合
  新课程评价体系强调评价形式的多元化,既有学生的自我评价,又有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既有等级评价,又有量化评价。传统的语文教学以考试评价为主,评价方式较单一。只有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公正、客观、全面地评价一个学生。这样的评价才是科学有效的,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的开拓和提升,是在继承已有教育教学成果基础上的创新。因此,我们在实施新课程时绝不能走极端,彻底抛弃传统教法,而应该在继承传统教学优点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在创新中探索、提高。只有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不会背离新课改的真正目的和正确的发展方向。
其他文献
摘 要: 要成为合格、优秀的教师,就要不断补充自我。这就牵涉到一个有关教师成长方面的问题。那怎样成长,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作者就这些问题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教师成长 文化修养 心理成长 道德修养    如果说学生是祖国未来的花朵,是祖国的希望,那么教师就是培养这些花朵的前提条件。可见,教师在我国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何其之重。离开了教师,谈何教育,谈何振兴国家呢?可见教师的责任和任务是多么艰巨。
摘 要: 新的历史条件下,树立教育服务意识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体现了人本主义思想,是教育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 教师 教育服务 “五心”服务    服务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进入市场经济,由于竞争的日益激烈,各行各业都越来越注重把提高自身服务素质来作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自从我国加入WTO教育服务承诺以来,“教育服务”的观念逐渐为教育界所接受,并且随着课程改
汉字作为我们母语的载体,担负着传承华夏民族几千年灿烂文明的重任。汉字数量巨大,表意细腻准确,一撇一画之差,就会产生迥然不同的意思。华夏子孙要想正确地认识并使用它,就要注意每个汉字的书写、发音,准确区分其细微差别。否则轻者可能闹出笑话,重者以字害义,使人误解,乃至产生严重后果。  曾经有学生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星期天,我和爸爸到书店去卖书。”在这里,一字之差,“买”和“卖”的关系给搞颠倒了。诸如此类
摘 要: 实行大语文教育的瓶颈是各学科不平衡发展、恶性竞争,以及学校对学科建设缺乏宏观调控的必然产物。探讨“大语文”在校园内的生存空间问题,并非不合适宜,作者认为“大语文”的前提是语文学科得到应有的,和其他学科一样的尊重,同时因为语文的工具性,还应着力抓好各学科教师的语文素质培养,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和运用语文的自觉性,主动参与到学生语文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去。  关键词: 大语文教学 合理分担 学科共
在“新”和“深”上下功夫□刘照丁文章的“新”和“深”,主要是对文章的立意而言。新闻中的立意怎样才能“有新意”“有深度”呢?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的实践告诉我们,立意要“有新
积极全面准确深入地宣传党的十五大精神徐光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以后,摆在全党面前的第一件工作,就是要抓好十五大精神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把全党思想统一到
1月1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标志着我区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以法律规章的形式确立下来。  国家把生二孩的选择权还给每个家庭,每个家庭做出的选择却关系着国家的发展。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多生一个孩子,需要做好相应的规划;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增加大量孩子,其相应的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必须及时跟进。  
“无性繁殖”报道应注意几个问题文有仁近一段时期,我国新闻界对英国科学家用无性繁殖技术培育出绵羊“多利”及相关生物工程技术进行了大量的报道。这些报道及时、广泛地宣传
在语文教学改革春意盎然的今天,文言文教学仍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景象。学生往往发出“学古文难,难于上青天”的慨叹,甚至产生厌学情绪。要改变文言文教学低效的现状,我以为应该把培养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作为突破口。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曾说:“任何人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经过十年的训练,都可以成为天才。”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若夫的试验也表明,人的学习活动不仅靠大脑皮层结构,而且是在情感和潜意识的共同参与下
默默无闻的奉献──新闻资料工作者情况调查1、您所在单位有几人从事新闻资料工作?您认为目前新闻单位对新闻资料工作的重视程度如何?2、您是否经常和一线记者联系?什么样的资料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