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阅读,提升能力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hu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阅读能力是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构成和基础,学生阅读能力薄弱往往会影响到整体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本文就初中道德与法治这一学科如何在教学中训练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科教学和学生的终身发展展开阐述。
  【关键词】学科教学 道德与法治 阅读能力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更名为道德与法治课之后,伴随新教材的使用,教学过程中更加强调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提升。而阅读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中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基础性的一部分,是学生自主学习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提高初中学生在道德与法治学科学习中的阅读能力,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本学科知识的理解,增加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更能为教学实效和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
  学生的阅读能力需要在学习过程中经过系统的训练逐步培养。从课内教材阅读的读透理解,延伸至时事资料的读通评析,再到落脚于试题的读懂答题,本文尝试循着这一思路对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进行探究。
  一、教材阅读
  道德与法治教材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和开放性特征。教材内容通常呈现出由浅入深的结构形式,继而助学生循序渐进地形成正确价值观念。然而当下的初中生对于教材阅读效果差强人意,不理解,读不透,也缺乏阅读兴趣。要让学生认知到自己所读的内容,以及有效汲取到其中的内涵,这就要求教师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储备和细致的观察、总结能力,将新课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里的核心知识点和内涵要素进行“抽丝剥茧”。从而在备课的过程中形成结构清晰、逻辑明确、内容全面、重点突出的备课教案,助初中生有效理解教材阅读。例如,在学习九年级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时,可以从“认识主题、读懂文意、融合材料”三个层面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阅读。
  首先是对主题的认识。一般情况下它是由整篇课文所凝练出来的,某种意义上它也是课文的高度概括。所以,帮助学生理解主题对其掌握课文主题思想具有重要意义。在本课中大部分初中生可能对主题中的“民主”一词很难达到内涵上真正的了解,難免会致使其对本课的理解陷入迷茫的状态。教师可以通过阐释主题让学生了解到“民主”即是人民当家做主,民主价值即是保障大多数人民的利益。从而让学生认知到本节课所要学习的主体,在内心组建出与民主相关的“记忆碎片”和思维基础,为后续的课文阅读铺路。
  其次是“文意”的阅读。所谓文意即是文章表达的意思,大多初中生会因为阅读中频繁出现一些理解困难的句子或词汇而阻碍了对课文阅读的兴趣和进度,甚至会带乱阅读的正确思路。因此教师要将相应的难句和难词单独提炼出来帮助学生理解,如本课中的“民主出处”、“专制”、“听证”、“决策科学化”等。让学生了解到这些词句背后的含义后会帮其实现阅读的清晰化和明朗化,进而真正读懂课文内涵。同时,有助于促进学生养成攻克难词难句,汲取文意的习惯,有效提升其阅读能力,理解掌握教材中重要概念。
  最后是融合材料的阅读。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除去正文还有“阅读感悟”、“ 探究与分享”、“相关连接”等栏目中的材料需要学生阅读和分析。这些材料对课文的主题往往具有补充解释、背景介绍等作用,与正文主题的契合度很高。教师应该锻炼初中生从相关小栏目的阅读分析中领会教材正文知识的能力和习惯。如本课正文提到“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而国家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取决于具体国情”,针对正文阐述的观点,教材设计的“探究与分享”中“改良派”和“革命派”的尝试均结合分析了我国的国情,加之“相关链接”中新文化运动倡导的民主与中国当时国情背景,均能验证以上正文阐述的正确性和科学性。而在制度上在“新型的民主”标题下的“探究与分享”中有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会议内容,这也是我国国情基础上民主制度建设的体现。用好小栏目,对读透教材帮助良多。
  再如九年级上册第一课“运用你的经验栏目”和“相关连接”栏目中均把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与改革开放前做了对比,后者还将改革开放成果对世界的影响列举了出来,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前了解和查阅栏目中的相关内容,在这个基础上让初中生能够更直观、真切的感受和理解改革开放给中国经济带来的成果,进而在真正阅读课文时有更充分的积累和思维基础,有效促进正文理解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二、时事阅读
  时事资料阅读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而言是不可或缺的部分。首先,相较于照本宣科的讲授,与学生生活更加贴切和“亲近”的时事热点无疑更能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这对促进学生主动阅读材料,积累阅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也是阅读内容的一种拓展和延伸。其次,《道德与法治》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特点,在生活中的教学资源较为宽泛和实际,对学生有一定的“体验式”阅读效果。即是将生活中的真实事件摆在学生面前,让其在教师的讲解和分析下寻找时事热点的关键点和解决之道,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深度。
  具体而言,教师在时事资料的阅读中可以通过“资料事实、时事背景、时事意义”等方面引导学生抓住阅读的重点,并进行客观剖析,从而真正掌握热点时事的本质内涵。如:“2018年12月18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宣读了郭明义获得改革先锋称号。”对于这一时事资料的事实是郭明义大量的无偿献血、捐款助学、造血干细胞捐献、器官捐献等,几乎是把自身能献的都献了出来,因此受到表彰;而热点背景则是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雷锋精神”的传承;这件时事的意义在于充分唤起了人们的“亲社会意识、奉献精神和团结精神”,也对社会正能量的推进据有促进意义。通过类似的“事实、背景、意义”的方式教会学生去阅读相关的时事热点,对其积累阅读经验和阅读技巧均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从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要求和目标来看,时事阅读的重大意义不仅仅是在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更在于借助对时事热点的分析判断,训练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观察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时政敏感性,提升政治素养。所以,学生在进行时事阅读时,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时事与教材所学理论观点产生关联,达成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生活中发生的客观事实上升到理论高度,站在更加理性的角度去客观地看待和分析世事变化,这样的时事阅读才是高质量的。   三、試题阅读
  对于道德与法治学科考试试题的阅读上通常会出现学生读题出现偏差或细节上考虑不到位,甚至看不懂题目完全无法领会题意等问题,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具体的试题实例对学生进行审题和读题能力的训练,助其在有效的时间内对试题的理解更加准确和高效。如2019年福建省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中的第10题:为参加“我和我的祖国”文艺演出,九年1班同学都为班级尽力,参演同学认真排练,其他同学主动帮忙做好后勤工作。这告诉我们,共建美好集体要( )。
  ①目标一致,分工合作;②和而不同,相互竞争;③各尽所能,发挥所长;④民主决策,协商管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即选①③。但在实际的做题中很多学生会因为题目的理解偏差而选②和④,这是给予这两者在描述上具有中性偏褒义的词性,且“民主”和“协商”等要素也是初中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内容,因此对题目理解不够坚定的同学会选错。教师应该在阅读题目的训练上教会学生从题目的结构、关键词和提问上进行阅读和理解。如此题中在结构主要分为了两个分层,分别是“参演同学负责排练”和“其他同学做好后勤工作”,这就明显能体现出“分工”和“各尽其能”的特点;而在关键词的把握上主要有“都为班级”、“共建”、“集体”等,这能很好的体现出“目标”上的一致性和团结性;而最后的提问环节上可从选项的内容中进行判断,如②中的“相互竞争”并没有在体重体现不可选,④中的“民主决策”也未曾在题目中描述也不可选。继而得出此题的答案为①③。总而言之,在试题的阅读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就事论事,始终围绕题目内容作答,来保证题意阅读的不偏题。在通过关键词和材料结构的细节把控来读透题目,进而实现正确、高效的阅读。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科阅读能力的提高对实现教学目标、切实提升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实际的教学中从教材阅读、时事资料阅读和试题阅读三个层面着手尝试进行训练,让学生静下心来读教材、读时事、读试题,并通过教师有针对性的引导帮助学生掌握阅读不同资料的不同技巧,可以为学生走向理性思考,达成道德与法治学科三维教学目标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马伟. 核心素养视野下的思想政治阅读能力培养[J].中学课程资源,2017(12):22-23.
  (作者单位: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区第一实验学校)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快节奏地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渐严重。高中化学教学中的绿色观,是针对我国目前治污、环保措施而制定的创新教育理念。绿色化学是让环境污染可以从源头上得到控制,这也让高中化学变成了环保清洁的化学、人与自然和谐的化学、让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化学,更是让高中化学教学更科学化的教学。因此,本文针对高中化学教学中的“绿色观”进行探讨分析,并给出可行性的建议,希望对相关教育工作者有所启迪。  【关键
【内容摘要】作文一直以来都是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而随着现代社会科技与信息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及环境已然深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从而也成了人们生活过程中必不可缺的重要部分。同时随着信息化的不断进步,也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并且对于教育教学而言,合理运用网络技术环境对于初中阶段的作文写作将带来十分有利且新鲜的血液,因此也是一种高效且开放性的教学新模式。本文基于
【内容摘要】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重要科学,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工作开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实验教学用来加强学生对生物基础知识的理解,通过学生对实验过程及结果的观察,加深基础理论的印象。在现代化教学的影响下,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有一定的要求,教师应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探索、研究更加努力,促进生物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引言  初中生物的教学方式大多以实验的观
【内容摘要】高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以学生能力发展为出发点,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分析与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提高。因此,数学教师在具体教学时,需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让数学更契合学生的生活和兴趣,让学生在急切探索和热烈交流中获得知识,从而使学生实现高效学习。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的教学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数学 教学 策略 研究  核
【内容摘要】信息技术是这个时代的主题,在教学中采用信息技术教学的次数也在不断的增多,高中生学习政治离不开信息技术打造的现代教学水平,让高中生通过网络既可以了解时事政治热点也可以了解现在的国家大事。  【关键词】信息技术 高中政治教学 高效课堂   随着信息网络时代飞速的发展,无论在什么行业都离不开计算机的应用,也离不开网络,这是一个信息与网络的时代,人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办公、娱乐、学习等,在学校,
【内容摘要】英语在目前初中阶段属于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也是我国在大力推广的一门学科,由于随着目前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英語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初中英语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对英语教学工作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以实现初中英语教学的高效性,确保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初中英语的高效课堂依然存在着很多的误区,教师需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进一步推动初中英语教学工作
【内容摘要】道德与法治作为初中阶段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在实践教学当中,道法教师为了突显教学成效,提高教学效率,将情感教育模式引入道德与法治课堂,旨在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改变学生的德育观,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型人才。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情感教育教学方法  情感教育是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搭建一个求知、发展、创新
【内容摘要】科学作为初中阶段教学工作开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是提升学生科学认知能力的学科,也是帮助学生培养生活兴趣的重要科目。所以,在针对初中科学教学工作开展中,教师需要以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为主,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认识科学。“摩擦力”就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对于“摩擦力”的探索和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生活,因而,教师在针对“摩擦力”教学工作开展中,可以借助实验教学,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中
【内容摘要】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对学生而言是一个全新的学习过程,所以这个阶段的教学非常重要,它为学生以后更深入的物理学习奠定了基础。因此,我以为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教师就要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好物理。  【关键词】初中物理 学习兴趣 培养方法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初中阶段的学生更是对未知的物理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欲,若是教师能够有效的培养起初中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那在教学
【内容摘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教学应该注重其基础性、全面性、发展性,使得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让给每个学生都可以学到有价值的数学知识。初中正是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阶段,数学学科被列为初中教学的重要学科,对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具有重要意义。数学教学充分体现在其思想与方法两个部分,加强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教师学习课堂实效性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