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教学目标的细化及策略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xiaojie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照《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目标,笔者在讲解《汽化和液化》这一课时,对课堂教学进行了细化。通过这堂课,笔者就初中科学教学目标细化的意义及策略,谈下自己的看法。
  教学目标要名符其实
  美国教育学家杰罗姆·布鲁纳(Jerome Seymour Bruner)指出:“良好的教学,开始于明确的目标。”的确如此,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活动,明确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有着激励和导向的作用。在符合学生内部需求的前提下,教学目标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最终转化为学生积极学习的动力。然而,在实际课堂教学活动中,仍然有一些科学教师对目标意识忽视,总是用同一样的句式和套话去撰写和描述教学目标,从而使得科学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变成了一种摆设,并且所设计出来的教学目标还存在种种误差和问题,致使教学目标失去了本身所具有的功能和意义。
  教学目标细化的意义
  教学活动围绕着教学目标而开展,只有确定了教学目标,才有相应的教学方向和计划。对教学目标进行细化有利于保证整个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制定出科学、合理以及具体的教学目标有利于保证教学内容的贯彻执行和教学的有效性。通过细化教学目标,能够让参与教学的活动主体,即教师和学生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此外,细化教学目标的另一个好处是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目的,能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及时评价和反馈,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学目标细化的实践过程
  笔者在对《汽化和液化》这一课进行教学时,将教学目标细化至教学的各个环节。
  课标解读 通过对《汽化和液化》这一节的内容进行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生活中常见的两种现象:汽化和液化。本课教学设计思路主要是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勤于动手、乐于探究,并学会体验探究过程,从而提升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升获取新知识和掌握新知识的能力,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课堂交流合作的能力,最终培养对科学课的学习兴趣。
  学情分析 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汽化和液化现象较为熟悉,但是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和分析以及归纳。因此,为了提高初一学生对这两种基本现象认识的深度,培养学生实验探究和思考的能力,可以尝试从教学环节设计入手,对学生加以引导。
  教学目标细化 了解和掌握两种物理现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熟悉液体沸腾的规律;能举例说明汽化和液化现象;使学生掌握实验测量的技能;培养和提升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科学、实事求是的意识和学会实验的习惯。
  学法指导 《汽化和液化》这一课来源于生活,生活是课堂教学的大讲台,从生活中可以提取丰富多彩的素材。所以,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教师应该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走近实际中的科学,接触身边的科学知识,并以此引入新课。
  教学目标细化的策略
  确保教学目标的细化有阶段性 初中科学教学目标的细化,首先要根据学生认知能力发展呈现阶段性的这一特征来,针对不同年级段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侧重点。例如,对初一学生的教学目标应是对其进行拥有对科学学习习惯和兴趣的培养,同时注重做好小学与初中科学教学的课堂衔接;对初二学生的教学目标是对其进行思维能力和学习态度的重点培养,同时注重对学生思维广阔性和创造性的挖掘;对初三学生的教学目标应是注重学生科学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这种培养包括分析问题与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做到教学目标的制定体现层次 农村与城市初中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差异较大,即使是农村同一所学校的同一个班级内的学生除了大部分来自农村,但也有少数部分来自城乡结合部的地方。这些学生对科学知识的了解和认识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甚至在生活经历和实践能力上也有一定的差异,这就使得班级内的不同学生或多或少存在着对知识的认知能力的差异。因此,对科学教师来说,教学目标的制定和细化,都应顾及学生的差异性,应尽量让目标体现一定的层次性,从而实现“优生更优,中生变优,差生变良”的目标。
  使教学目标更具有可操作性 教学目标制定的作用是为了引导教学,只有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才能发挥其实际作用,而目标若是制定的不明确,则没有实际用途,还不如不制定。在进行教学目标细化时,应以教材为根据,要仔细分析和研究教材的内容设置,按照科学教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要求去制定教学目标,同时还应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有这样的教学目标才是合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目标。除此之外,教学目标在语言的组织上应坚持简明、易懂以及具体化的原则。
  注重对初中科学课程标准的认真解读 真正有效的教学和备课应当是在仔细研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实现,而非对教材的生搬硬套。对课程标准进行细化解读,有利于深入理解课程标准中的教育理念,继而将课程标准中的教育理念落实到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实际操作中。为了深入贯彻新课程标准,应当认真了解和认识课程标准,并将教育理念烂熟于心,此外,还应在深入理解课程标准的基础之上做到胸有成竹,只有做到以上两点才能掌握课程标准。
  (作者单位: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海溪乡学校)
其他文献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离开了词汇,口头语和书面语都无从谈起。根据自己以往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采取的方法是:尽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并和他们已有的经验知识挂钩,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寓教于乐,全面提高词汇教学的有效性。事实证明:丰富学生的直观经验和感性认识,能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词汇的理解和记忆。  用分类记忆法学习英语  新译林版小学牛津英语教材后面每单元都有许多单词。有
依据教育心理学的原理,结合'外语学习中情感因素的作用'专项研究课题的调研实证,分析学生在外语学习中的若干种心态,论证动机、态度以及个性等情感因素对学习者在外
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确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并明确提出要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  以人为本,积极开展教育活动  教育局党委按照旗委的统一部署,召开了全旗教育系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动员会。本次活动的指导思想是:
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是小学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数学的课程目标决定了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实践性、综合性、应用性。那么,如何让学生通过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学习,在基础知识、情感态度、实践能力、学会学习策略等方面也能有所提高呢?笔者认为,教师的有效指导是关键,而学生的操作技能指导是基础。如果学生连基本操作技能都没有学会,创新将无用武之地。下面,笔者重点围绕小学数
近年来,很多地方尝试推行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有教育界人士认为,推进此项政策是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效率的办法。有教育专家认为,教师轮岗能促进教育均衡,是理论推演;真正让轮岗教师在新的岗位上担当起教育责任来,才是这项政策收到成效的关键。  交流轮岗不应是“做客”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郭杜街道东祝小学教师卢建斌,上学期进行了交流轮岗。在轮岗的过程中,卢建斌发现了一种倾向:交流轮岗只是换了一所
工程建设造价控制,就是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建设项目发包阶段和施工阶段,把建设项目投资的发生控制在批准的投资限额以内,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以保证项目投资管理目标